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应用于气道异物梗阻急救的负压吸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2-06 12:49: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气道梗阻救护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气道异物梗阻急救的负压吸引装置。


背景技术:

2.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9,53(9)研究报告:2017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因气道异物死亡的人数为6896例,死亡率为8.57/10万,气道异物梗阻发生率95%是5岁以下儿童,梗阻物为食物的占比94%,是5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成人发生气道异物梗阻的病例数量也很大:老年人、体弱多病、中风后遗症患者等人群,可能会伴有吞咽功能协调性受损的现象,咽喉部位的肌肉功能减退,就可能会在进食时引起气道异物梗阻。
3.传统应对气道异物梗阻的普遍方法是海姆利克急救法,即施救者从背后双手环扣病人,用力挤压冲击,利用腹压推动膈肌上移挤压胸腔使肺内气体快速排出,利用气压冲击异物的方法施救。临床上应用此方法有适应症要求,即针对有意识的站立状态下的完全气道梗阻的病人采用海姆利克急救法一般是有效的;对于不完全气道梗阻一般不适用;对有意识的成年病人存在施救者与受救者的体格和力量不对称的情况,可能无法采用海姆利克急救法施救;对于儿童还存在操作方法不当导致剑突骨折、腹部脏器损坏的情况(婴幼儿肝脏超出肋缘,冲击腹部容易造成肝破裂)。此外还有孕妇、肥胖病人、残障人士等,都存在不适于采用腹部冲击的海姆利克急救法的情况,气道异物梗阻病人梗阻超过3、4分钟后易产生继发性意识丧失、呼吸心跳骤停的情况,进而危及生命。故而研发此应对气道梗阻快速急救的负压吸引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应用于气道异物梗阻急救的负压吸引装置,具备轻巧快捷,操作简单、负压强大,安全高效且可重复应用等优点,解决了传统海姆利克急救法带来的适应症、体格不对称、特殊体型人士、腹内脏器潜在损伤等影响和制约救治效果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应用于气道异物梗阻急救的负压吸引装置,包括负压筒,所述负压筒的右侧固定有筒帽,所述筒帽可拆装的连接有密闭面罩,密闭面罩分为成人和儿童等不同型号,通过面罩紧密贴合病人口鼻四周皮肤,阻止空气进入面罩,保证负压筒形成真空负压,所述负压筒的左侧与连接器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负压筒内安装有密封活塞,所述密封活塞与活塞连杆一端相连,所述活塞连杆一端穿过连接器和加压筒连接到手柄,所述连接器将负压筒和加压筒分隔成前后两个做功室,前室为真空负压室,后室为弹簧加压室,所述加压筒内安装有复位弹簧a,所述复位弹簧a套在活塞连杆上,所述连接器上安装控制开关,与穿过连接器的活塞连杆相互卡嵌,成为控制活塞连杆运动的机构,控制开关一端安装有复位弹簧b,帮助控制开关复位控制活塞连杆运动,所述活塞连杆为实心金属杆件,活塞连杆中间开设
卡槽与控制开关相约束,所述控制开关为单点按压触发式开关,便于操作者单手触发开关。
7.进一步限定,所述密闭面罩可进行充气,所述密闭面罩可根据需要选用成人型、儿童型、幼儿型或通用型,这样的结构设计,充气的密闭面罩能够更好的贴合病人口鼻,有利于隔绝空气利于负压筒形成真空负压。
8.进一步限定,所述负压筒与筒帽采用分体设计,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安装或更换密封活塞和活塞连杆。
9.进一步限定,所述连接器将负压筒和加压筒连接并将二者分隔成前后两个做功室,前室为负压筒形成的真空负压室,后室为加压筒形成的弹簧加压室,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安装和更换零部件,同时连接器又对活塞连杆的运动的轨迹进行约束,保证活塞连杆推动密封活塞同心直线运动。
10.进一步限定,所述复位弹簧a为一组高弹性回复弹簧,这样的结构设计,利用手柄推动活塞连杆及复位弹簧形成快速预位的特征,实现快速重复操作。
11.进一步限定,所述密封活塞开设两条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装有两组密封橡胶圈,这样的结构设计,保证负压筒内的密封效果、防止漏气。
12.进一步限定,所述活塞连杆为方型实心铝材制作,所述活塞连杆中间开设卡槽用于与控制开关相约束,这样的结构设计,有利于单手操作,更加快速便捷完成救治。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4.1.按压手柄推动活塞连杆及复位弹簧a向前移动到行程极限时,活塞连杆卡槽即进入到连接器内,控制开关在复位弹簧b的推动下卡住活塞连杆,此时密封活塞到达筒帽底部,此时装置进入预位状态,当有气道梗阻急救事件发生时,操作者将密闭面罩罩住病人口鼻封闭,按下控制开关,弹簧复位带动活塞连杆拉动密封活塞运动,负压筒内产生的真空负压将气道梗阻物迅速吸出,达到快速救治的目的,操作简单,应用高效,还可根据实际救治情况反复进行;
15.2.该气道异物梗阻急救的负压吸引装置,采用多个部件相互固定方式进行组装,方便部件组装的同时也便于清洁消毒以及老化部件的维护更换,达到安装简单,快速应用的目的同时延长使用寿命;
16.3.该气道异物梗阻急救的负压吸引装置,采用的密闭面罩为可更换型面罩,防止病菌交叉感染,各部件可拆卸清洗,消毒灭菌。
附图说明
17.本发明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一种应用于气道异物梗阻急救的负压吸引装置实施例产生负压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一种应用于气道异物梗阻急救的负压吸引装置实施例在图1中ii处的局部放大图;
20.图3为本发明一种应用于气道异物梗阻急救的负压吸引装置实施例在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21.图4为本发明一种应用于气道异物梗阻急救的负压吸引装置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未显示硅胶防护罩和密闭面罩);
22.图5为本发明一种应用于气道异物梗阻急救的负压吸引装置实施例预位状态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未显示呈压缩状态的复位弹簧a);
23.图6为本发明一种应用于气道异物梗阻急救的负压吸引装置实施例中控制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24.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25.1、负压筒;2、筒帽;3、密闭面罩;4、密封活塞;5、活塞连杆;6、连接器;7、加压筒;8、手柄;9、复位弹簧a;10、控制开关;11、复位弹簧b;12、硅胶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7.一种应用于气道异物梗阻急救的负压吸引装置包括负压筒1,负压筒1的右侧固定有筒帽2,筒帽2可拆装的连接有密闭面罩3,负压筒内安装有密封活塞4,密封活塞4与活塞连杆5一端相连,负压筒1的左侧与连接器6一端固定连接,连接器6另一端连接加压筒7,活塞连杆5另一端穿过连接器6和加压筒7连接到手柄8,加压筒内安装有复位弹簧a9,复位弹簧a9套在活塞连杆5上,连接器6上安装控制开关10,与穿过连接器的活塞连杆5相互卡嵌,成为控制活塞连杆5运动的机构,控制开关10一端安装有复位弹簧b11,帮助控制开关10复位控制活塞连杆5运动,手柄8安装有硅胶防护罩12。
28.本实施例中,
29.如图1-6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应用于气道异物梗阻急救的负压吸引装置的常时预位状态如下,按压手柄8推动活塞连杆5及复位弹簧a9向前移动到行程极限时,活塞连杆5的卡槽即进入到连接器内,控制开关10在复位弹簧b11的推动下卡住活塞连杆5,此时密封活塞4到达筒帽2底部,此时装置进入常时预位状态;
30.当有气道梗阻急救事件发生时,操作者将密闭面罩3罩住病人口鼻封闭,按下控制开关10,弹簧复位a9带动活塞连杆5拉动密封活塞4运动,负压筒1内产生的真空负压将气道梗阻物迅速吸出,达到快速救治的目的,操作简单,应用高效,还可根据实际救治情况反复进行;
31.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密闭面罩3可以拆装清洗更换。
32.优选,密闭面罩3分为成人和儿童的不同型号,密闭面罩3贴合病人口鼻,形成密闭区,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根据梗阻病人的自身情况不同,选择合适尺寸大小的密闭面罩3,从而提高密闭面罩3与病人口鼻的贴合度,隔绝内外气体,使负压筒形成真空负压。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考虑提高密闭面罩3与不同梗阻病人适配度的其它结构。
33.优选,密闭面罩3可充气,这样的结构设计,充气的密闭面罩3能够更好的贴合病人口鼻,有利于隔绝空气、利于负压筒1形成真空负压。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考虑提高密闭面罩3与梗阻病人贴合度的其它结构形状。
34.优选,连接器6将负压筒1和加压筒7连接并将二者分隔成前后两个做功室,前室为负压筒1形成的真空负压室,后室为加压筒7形成的弹簧加压室,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安装和更换零部件,同时连接器6又对活塞连杆5的运动的轨迹进行约束,保证活塞连杆5推动密封活塞4同心直线运动。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考虑连接器6、负压筒1和加压筒7
三者其它结构关系。
35.优选,复位弹簧a9为一组高弹性回复弹簧,这样的结构设计,利用手柄8推动活塞连杆5及复位弹簧a9形成快速预位的特征,实现快速重复操作。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考虑复位弹簧a9其它的类型。
36.优选,密封活塞4开设两条密封槽,密封槽内装有两组密封橡胶圈,这样的结构设计,保证负压筒1内的密封效果、防止漏气。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考虑提高密封效果的其它结构形状。
37.优选,活塞连杆5为方型实心铝材制作,活塞连杆5中间开设卡槽用于与控制开关10相约束,这样的结构设计,有利于单手操作,更加快速便捷完成救治。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考虑活塞连杆5与控制开关10其它的约束结构。
38.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