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中医正骨用牵引支架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2023-02-06 10:35: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医正骨用牵引支架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正骨牵引支架领域。


背景技术:

2.目前在治疗颈椎椎间盘膨出/突出、颈椎钩椎关节错位、侧摆式错位、混合式错位及老年性肩周炎等颈椎相关性疾病时,常会使用正骨牵引架,目前使用的正骨牵引架是通过丝杠和摇把调节纵向支架的高度,从而调节配重砝码的高度,然后通过支架顶部的杠杆作用实现对患者颈部的拉伸。
3.在授权公告号为cn214049254u、授权公告日为2021.08.2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骨科护理用正骨牵引支架,该正骨牵引支架包括可调整高度的椅子,还包括底座支撑架、通过销轴转动安装底座支撑架上端的杠杆牵引架;底座支撑架包括放置在地面上的底板、可拆卸固定安装在底板上的竖直支撑杆以及固定在竖直支撑杆上端与杠杆牵引架配合的u形座;椅子放置在底板上的竖直支撑杆一侧;多个砝码盘套设在第一圆柱杆或第二圆柱杆上,且套设在第一圆柱杆上的砝码盘均位于提升台上。本实用新型杠杆牵引架、配重组件和悬挂调整器的组合,通过选择开关调整施力悬挂距离u形座的距离,调整施加力臂的长短,进而调整杠杆牵引架另一端对牵引头套固定架施加的力,以便于快速的调整对患者颈部的牵引力。
4.上述正骨牵引支架仅具有调整颈部牵引力以及便于不同体型患者使用的效果,而当患者头颈部进行拉伸牵引时,其肩臂部位或身体其他部位可能会跟随着头颈部进行移动,从而导致头颈部垂直牵引效果下降,而且患者接受长时间持续牵引时头颈部骨位之间将会长期处于受拉状态,从而很容易造成患者脊椎的损伤,而且长期坐立身体很容易出现疲劳感,无法有效缓解牵引过程中患者其他部位产生的疲劳感,从而降低了患者的使用舒适度,影响了正骨牵引的效果。
5.因此,如何发明一种中医正骨用牵引支架及其使用方法来改善这些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医正骨用牵引支架及其使用方法,旨在改善现在牵引支架持续牵引时头颈部骨位之间将会长期处于受拉状态,从而很容易造成患者脊椎的损伤,从而影响了正骨牵引的效果,并且无法有效缓解牵引过程中患者其他部位产生的疲劳感的问题。
7.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8.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医正骨用牵引支架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板和固定在底板上表面的竖板,还包括牵引组件和按摩机构,底板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轨,两侧滑轨内均滑动连接有推轮,各个推轮顶部共同固定连接有踏板,踏板中部固定连接有座椅,踏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脚套,踏板远离竖板的一侧螺纹连接有定位杆;
9.牵引组件安装在竖板顶部,牵引组件用于对患者进行正骨牵引;
10.按摩机构安装在竖板侧壁顶部,按摩机构用于对患者肩部进行限位挤压的同时实现按摩效果,并辅以牵引组件进行缓慢式的往复拉动,以此提高该装置的正骨牵引效果。
11.优选的,牵引组件包括牵引杆,牵引杆与竖板顶部固定连接,且牵引杆为中空结构,牵引杆内腔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牵引滑轮,且两侧牵引滑轮相互对齐,两侧牵引滑轮侧壁滑动连接有牵引绳,牵引绳靠近座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盘,安装盘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钩,两侧安装钩侧壁均套接有牵引带,牵引绳远离安装盘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配重盘,配重盘侧壁套接有配重饼。
12.优选的,按摩机构包括安装套杆,安装套杆与竖板侧壁顶部固定连接,且安装套杆顶部与牵引杆顶部固定连接,安装套杆内腔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横向杆,横向杆远离安装套杆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套杆,调节套杆远离横向杆的一侧内腔滑动连接有调节滑杆,调节滑杆远离调节套杆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齿,安装齿侧壁固定连接有按摩杆。
13.优选的,位于安装套杆内腔的横向杆上下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且限位弹簧远离横向杆的一端均与安装套杆内壁固定连接。
14.优选的,调节套杆侧壁螺纹连接调节螺栓,位于调节套杆内的调节螺栓端部与调节滑杆侧壁相贴合。
15.优选的,安装齿远离按摩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按摩杆内腔转动连接有旋转轴,驱动电机输出轴贯穿安装齿并与旋转轴端部固定连接,旋转轴侧壁固定连接有弹簧伸缩杆,弹簧伸缩杆沿旋转轴中心等间距设置有四个,弹簧伸缩杆远离旋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回压球,按摩杆内壁固定连接有回压块,回压块沿旋转轴中心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回压块可与回压球活动接触。
16.优选的,位于安装齿内腔的驱动电机输出轴侧壁固定连接有主动扇叶,横向杆和调节滑杆内腔均开设有流通槽,调节滑杆内的流通槽与安装齿内腔相连通,横向杆和调节滑杆内的流通槽与安装套杆内腔相连通,且两侧横向杆内的流通槽位于安装套杆内的一端上下错位设置。
17.优选的,安装套杆内腔转动连接有联动轴,联动轴的顶端贯穿至牵引杆的内腔并与牵引杆内腔顶部转动连接,位于牵引杆内的联动轴侧壁固定连接有水平转轮,水平转轮侧壁与牵引绳侧壁相贴合,水平转轮侧壁固定连接有凸块,位于安装套杆内腔的联动轴侧壁固定连接有从动叶轮。
18.优选的,两侧流通槽分别与从动叶轮的两侧对齐。
19.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中医正骨用牵引支架的使用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20.s1、患者端坐在座椅上,并将脚伸入脚套内,然后由医护人员将踏板顺着滑轨推送至牵引带下方,将牵引带套接在患者头颈部,并且此时将两侧的按摩杆贴合在患者两侧的肩臂部,随即在配重盘添加适当的配重饼,直至患者头颈部感觉到提拉感为止;
21.s2、然后同时开启两侧驱动电机,此时在旋转轴转动的离心效果下,将会使得弹簧伸缩杆向按摩杆内壁靠近,并使得回压球对按摩杆内壁进行撞击,随即在回压块挤压效果下,使得弹簧伸缩杆回缩,然后弹簧伸缩杆继续在离心力下伸出,如此往复,使得按摩杆内壁被反复敲击以此产生震动感,进而能够对患者肩臂部进行振动按摩;
22.s3、在驱动电机启动后,位于安装齿内腔的主动扇叶也将会开始转动,在此过程中
将会使得气流向调节滑杆的流通槽内流动,并最终经由调节套杆和横向杆流动至安装套杆内腔,此时两侧对流的气体将会吹动从动叶轮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水平转轮侧壁的凸块间歇性的对牵引绳进行挤压,以此使得牵引绳两端均向上收缩,从而往复性的实现对患者头颈部进行轻度的提拉,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正骨牵引效果;
23.s4、进入安装套杆内腔的气流最终会从安装套杆两端排出,并向调节套杆的侧壁吹去,使得调节套杆靠近安装套杆的一端向外摆动,以此引起限位弹簧的上下晃动,从而使得按摩杆能够产生上下敲击的效果,并配合上按摩杆自身的振动效果,以此能够达到较好的按摩效果,放松了患者肩臂部的筋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的正骨效果。
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5.1、本发明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旋转轴转动产生的离心效果,使得弹簧伸缩杆端部的回压球伸出并对按摩杆内壁进行撞击,使得按摩杆侧壁产生震动感,进而能够对患者肩臂部进行振动按摩,以此提高正骨牵引舒适度的同时,也有效降低了患者全身的疲劳感;并且此时主动扇叶还将会安装套杆内产生风力推动效果,从而推动水平转轮进行转动,使得凸块间歇性的与牵引绳进行挤压,从而往复性的实现对患者头颈部进行轻度的提拉,以此有效缓解患者持续提拉时头颈部的疲劳感,避免持续牵引时头颈部骨位之间长期处于受拉状态而造成患者脊椎损伤的情况,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该装置的牵引正骨效果。
26.2、本发明通过调节套杆、调节滑杆以及调节螺栓之间的配合,能够对两侧按摩杆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并且主动扇叶产生风力推动效果,最终将会从安装套杆的两端吹向调节套杆的侧壁,以此引起限位弹簧的上下晃动,从而使得按摩杆能够产生上下敲击的效果,并配合上按摩杆自身的振动效果,以此能够达到较好的按摩效果,放松了患者肩臂部的筋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的正骨效果。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8.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中医正骨用牵引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29.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中医正骨用牵引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30.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中医正骨用牵引支架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31.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中医正骨用牵引支架的按摩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32.图5是图4中a点的放大图;
33.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中医正骨用牵引支架的安装套杆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34.图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中医正骨用牵引支架的按摩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35.图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中医正骨用牵引支架的按摩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36.图中:1、底板;101、竖板;2、牵引组件;21、牵引杆;22、牵引滑轮;23、牵引绳;24、安装盘;25、安装钩;26、牵引带;27、配重盘;28、配重饼;3、按摩机构;31、安装套杆;32、横向杆;33、调节套杆;331、调节螺栓;34、调节滑杆;35、安装齿;36、按摩杆;37、限位弹簧;4、滑轨;41、推轮;42、踏板;43、座椅;44、脚套;45、定位杆;5、驱动电机;51、旋转轴;52、弹簧伸缩杆;53、回压球;54、回压块;6、主动扇叶;61、流通槽;7、联动轴;71、水平转轮;72、凸块;73、从动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9.实施例
40.参照图1-8,一种中医正骨用牵引支架,它包括底板1和固定在底板1上表面的竖板101,还包括牵引组件2和按摩机构3,底板1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轨4,两侧滑轨4内均滑动连接有推轮41,各个推轮41顶部共同固定连接有踏板42,踏板42中部固定连接有座椅43,踏板42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脚套44,踏板42远离竖板101的一侧螺纹连接有定位杆45;
41.需要说明的是:利用定位杆45的设置,能够将踏板42进行锁定,以此确保患者在接受牵引时踏板42的稳定性。
42.牵引组件2安装在竖板101顶部,牵引组件2用于对患者进行正骨牵引;
43.按摩机构3安装在竖板101侧壁顶部,按摩机构3用于对患者肩部进行限位挤压的同时实现按摩效果,并辅以牵引组件2进行缓慢式的往复拉动,以此提高该装置的正骨牵引效果。
44.参照图1、图2,进一步地,牵引组件2包括牵引杆21,牵引杆21与竖板101顶部固定连接,且牵引杆21为中空结构,牵引杆21内腔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牵引滑轮22,且两侧牵引滑轮22相互对齐,两侧牵引滑轮22侧壁滑动连接有牵引绳23,牵引绳23靠近座椅4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盘24,安装盘24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钩25,两侧安装钩25侧壁均套接有牵引带26,牵引绳23远离安装盘2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配重盘27,配重盘27侧壁套接有配重饼28;
45.需要说明的是:利用配置适宜数量的配重饼28,以此使得牵引带26能够对患者头颈部产生适宜的提拉感,而在此提拉效果下,首先将会限制患者颈椎的活动,有利于组织充血,水肿的消退,并且能够解除颈部肌肉痉挛,从而减少对椎间盘的压力;并且当人体头颈部受到适宜力度的提拉后,还将会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使神经根所受的刺激和压迫得以
缓和,神经根和周围组织的粘连也可能得以松解,从而有效的调整颈椎关节的位置,以此通过牵引的方式使得患者颈椎的骨位得以调正,从而有效改善了患者的颈椎骨位的疼痛感。
46.参照图1、图2和图3,进一步地,按摩机构3包括安装套杆31,安装套杆31与竖板101侧壁顶部固定连接,且安装套杆31顶部与牵引杆21顶部固定连接,安装套杆31内腔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横向杆32,横向杆32远离安装套杆31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套杆33,调节套杆33远离横向杆32的一侧内腔滑动连接有调节滑杆34,调节滑杆34远离调节套杆33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齿35,安装齿35侧壁固定连接有按摩杆36;
47.参照图4、图6,进一步地,位于安装套杆31内腔的横向杆32上下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37,且限位弹簧37远离横向杆32的一端均与安装套杆31内壁固定连接;
48.需要说明的是:当患者端坐在座椅43后,将两侧的按摩杆36贴合在患者两侧的肩臂部,此时倘若患者肩臂部想向上移动,则会经受按摩杆36的挤压限位,以此避免患者调整好的体位有较大范围的变动,从而确保了该牵引支架的正骨牵引效果,而且利用限位弹簧37的设置,能够使得肩臂部可以进行适当范围的抬动,从而有效缓解长期牵引时两侧肩臂部的酸痛感,进而提高了患者正骨牵引时的舒适度。
49.参照图4、图6,进一步地,调节套杆33侧壁螺纹连接调节螺栓331,位于调节套杆33内的调节螺栓331端部与调节滑杆34侧壁相贴合;
50.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调节套杆33、调节滑杆34以及调节螺栓331之间的配合,能够对两侧按摩杆36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进而能够根据不同身高体态的患者进行适应性的调节,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
51.参照图7、图8,进一步地,安装齿35远离按摩杆3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5,按摩杆36内腔转动连接有旋转轴51,驱动电机5输出轴贯穿安装齿35并与旋转轴51端部固定连接,旋转轴51侧壁固定连接有弹簧伸缩杆52,弹簧伸缩杆52沿旋转轴51中心等间距设置有四个,弹簧伸缩杆52远离旋转轴5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回压球53,按摩杆36内壁固定连接有回压块54,回压块54沿旋转轴51中心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回压块54可与回压球53活动接触;
52.需要说明的是:利用旋转轴51转动产生的离心效果,使得弹簧伸缩杆52向按摩杆36内壁靠近,并使得回压球53对按摩杆36内壁进行撞击,随即在回压块54挤压效果下,使得弹簧伸缩杆52回缩,如此往复,使得按摩杆36侧壁产生震动感,进而能够对患者肩臂部进行振动按摩,从而在对肩颈部进行正骨牵引的同时,也能够对患者的肩臂部进行按摩放松,而通过肩颈部的抖动也将会使得患者全身持有一种抖动状态,以此有效降低患者全身的疲劳感,从而提高正骨牵引舒适度的同时,也使得患者其他部位的关节肌肉得以有效放松,进而提高了该牵引支架的按摩正骨效果。
53.参照图4、图6、图7和图8,进一步地,位于安装齿35内腔的驱动电机5输出轴侧壁固定连接有主动扇叶6,横向杆32和调节滑杆34内腔均开设有流通槽61,调节滑杆34内的流通槽61与安装齿35内腔相连通,横向杆32和调节滑杆34内的流通槽61与安装套杆31内腔相连通,且两侧横向杆32内的流通槽61位于安装套杆31内的一端上下错位设置;
54.需要说明的是:在驱动电机5转动的同时,还将会带动主动扇叶6在安装齿35内腔产生风力推动效果,并使得上述效果经由流通槽61传递至安装套杆31内,如此,气流将会对调节套杆33的侧壁吹去,以此引起限位弹簧37的上下晃动,从而使得按摩杆36能够产生上
下敲击的效果,并配合上按摩杆36自身的振动效果,以此能够达到较好的按摩效果,放松了患者肩臂部的筋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该牵引支架的正骨效果。
55.参照图5、图6,进一步地,安装套杆31内腔转动连接有联动轴7,联动轴7的顶端贯穿至牵引杆21的内腔并与牵引杆21内腔顶部转动连接,位于牵引杆21内的联动轴7侧壁固定连接有水平转轮71,水平转轮71侧壁与牵引绳23侧壁相贴合,水平转轮71侧壁固定连接有凸块72,位于安装套杆31内腔的联动轴7侧壁固定连接有从动叶轮73。
56.参照图4、图6,进一步地,两侧流通槽61分别与从动叶轮73的两侧对齐;
57.需要说明的是:在主动扇叶6产生风力推动效果由两侧的流通槽61同时吹向从动叶轮73的两侧,以此将会推动从动叶轮73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水平转轮71进行转动,而在水平转轮71转动的过程中,将会使得凸块72间歇性的与牵引绳23进行挤压,以此使得牵引绳23两端均向上收缩,从而往复性的实现对患者头颈部进行轻度的提拉,以此通过间歇性的受力提拉方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持续提拉时头颈部的疲劳感,而且还能够给与头颈部骨位相应的缓冲时间,避免持续牵引时头颈部骨位之间长期处于受拉状态而造成患者脊椎损伤的情况,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该牵引支架的牵引正骨效果。
58.参照图1-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中医正骨用牵引支架的使用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59.s1、患者端坐在座椅43上,并将脚伸入脚套44内,然后由医护人员将踏板42顺着滑轨4推送至牵引带26下方,此时转动定位杆45,使定位杆45的底部与底板1上表面紧密贴合,从而实现座椅43的固定,将牵引带26套接在患者头颈部,并且此时将两侧的按摩杆36贴合在患者两侧的肩臂部,使得患者肩臂部无法抬高,实现对肩臂部的定位,以此确保患者的端坐状态,随即在配重盘27添加适当的配重饼28,直至患者头颈部感觉到提拉感为止;
60.s2、然后同时开启两侧驱动电机5,此时在旋转轴51转动的离心效果下,将会使得弹簧伸缩杆52向按摩杆36内壁靠近,并使得回压球53对按摩杆36内壁进行撞击,随即在回压块54挤压效果下,使得弹簧伸缩杆52回缩,然后弹簧伸缩杆52继续在离心力下伸出,如此往复,使得按摩杆36内壁被反复敲击以此产生震动感,进而能够对患者肩臂部进行振动按摩;
61.s3、在驱动电机5启动后,位于安装齿35内腔的主动扇叶6也将会开始转动,在此过程中将会使得气流向调节滑杆34的流通槽61内流动,并最终经由调节套杆33和横向杆32流动至安装套杆31内腔,此时两侧对流的气体将会吹动从动叶轮73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水平转轮71侧壁的凸块72间歇性的对牵引绳23进行挤压,以此使得牵引绳23两端均向上收缩,从而往复性的实现对患者头颈部进行轻度的提拉;
62.s4、进入安装套杆31内腔的气流最终会从安装套杆31两端排出,并向调节套杆33的侧壁吹去,使得调节套杆33靠近安装套杆31的一端向外摆动,以此引起限位弹簧37的上下晃动,从而使得按摩杆36能够产生上下敲击的效果,并配合上按摩杆36自身的振动效果,以此能够达到较好的按摩效果。
63.需要说明的是,电机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6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
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