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小儿磁性斜颈矫正康复器的制作方法

2022-05-26 20:46: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康复训练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儿磁性斜颈矫正康复器。


背景技术:

2.儿童肌性斜颈严重时需要手术治疗,对于6岁以上的肌性斜颈患儿一般需要做两个手术切口,除了切断胸锁乳突肌的胸锁头哇喔,还要再做一个切口,切除耳后的乳突头,斜颈手术术后需要使用石膏固定,固定时间维持6周,除此之外,还需要进行3-6个月的颈部牵拉康复训练,从而固定时的牢固性很重要,但由于儿童活泼好动,只对颈部进行定位容易发生松动的现象,从而达不到矫正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小儿磁性斜颈矫正康复器,可同时定位在儿童的上身,从而不会轻易发生松动的现象,提高了矫正的效果。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夹板、连接带和固定板,后侧的夹板左右两侧壁的上下两侧对称固定有连接带,且左右侧的连接带呈交错设置,连接带的另一端通过魔术贴固定在前侧的夹板的前侧壁上,后侧的夹板的后侧壁上固定有固定板;它还包含:
5.肩带,所述的肩带为两个,且其一端分别插设在后侧的夹板的两侧,肩带的另一端分别穿过前侧的夹板上的“l”形槽后,露设在前侧的夹板的前侧;
6.定位螺栓,所述的定位螺栓为两个,且其分别穿过前侧的夹板的前侧壁后,抵触在肩带位于夹板内部的一侧上;
7.下支撑座,所述的下支撑座为两个,且其后侧通过合页连接,下支撑座的前侧通过固定扣连接,下支撑座的后侧与固定板连接;
8.上支撑座,所述的上支撑座为两个,且其一一对应设置于下支撑座的上侧,两个上支撑座的后侧通过合页连接,上支撑座的前侧通过固定扣连接;
9.连接机构,所述的连接机构为四个,且其两两对应设置于下支撑座一侧的前后两侧,连接机构与上支撑座连接;
10.安装板,所述的安装板为两个,且其分别一一对应设置于上支撑座内;
11.安装卡块,所述的安装卡块为四个,且其两两对称固定在安装板下表面的前后两侧,安装卡块的下侧插设在上支撑座上的限位槽内;
12.限位机构,所述的限位机构为两个,且其分别设置于上支撑座的内部,限位机构与前后对应的两个安装卡块连接;
13.抵触架,所述的抵触架设置于上支撑座的一侧,且抵触架通过调节机构与一侧的安装板连接;
14.推动机构,所述的推动机构通过连接板固定在另一侧的上支撑座上。
15.优选地,所述的连接机构均包含:
16.支撑套管,所述的支撑套管固定在下支撑座的上侧壁上,支撑套管的上侧设有支撑插杆,该支撑插杆的上端穿过支撑套管的上端后,固定在上支撑座的下侧壁上;
17.支撑齿板,所述的支撑齿板设置于支撑套管的内部,支撑齿板的上侧固定在支撑插杆的下侧壁上;
18.驱动齿轮,所述的驱动齿轮设置于支撑套管的内部,且驱动齿轮与支撑齿板啮合设置,驱动齿轮前后两侧的转轴通过轴承与支撑套管的前后两侧壁旋接;
19.转盘,所述的转盘设置于支撑套管的外侧,转盘上的凸起与驱动齿轮一侧的转轴固定连接;
20.限位齿板,所述的限位齿板设置于驱动齿轮远离于支撑齿板的一侧,限位齿板上的齿牙为一侧倾斜一侧平面设置,限位齿板上的齿牙插设在驱动齿轮上的齿牙内;
21.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为数个,且其从上至下等距固定在限位齿板远离于驱动齿轮的一侧壁上,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穿过支撑套管的侧壁后,露设在支撑套管的外侧;
22.连接弹簧,所述的连接弹簧为数个,且其一一对应套设在连接杆上,连接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套管的内壁以及限位齿板固定连接;
23.拉杆,所述的拉杆悬设在支撑套管的外侧,且拉杆与数个连接杆的外端固定连接;
24.在使用时,根据使用者脖颈的长度,分别转动转盘,转盘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带动支撑齿板向上移动,支撑齿板带动支撑插杆向上移动,直至上支撑座移动至合适的位置,且驱动齿轮在转动时,推动限位齿板向拉杆的一侧移动,进而对连接弹簧进行压缩,驱动齿轮在停止转动后,连接弹簧的弹力推动限位齿板向驱动齿轮的一侧移动,通过限位齿板对驱动齿轮进行限位。
25.优选地,所述的限位机构均包含:
26.限位丝杆,所述的限位丝杆嵌设在上支撑座中侧的嵌入槽内,且限位丝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嵌入槽的两侧壁旋接,限位丝杆以中端为中心向两侧螺纹相反设置;
27.伞齿轮副,所述的伞齿轮副设置于嵌入槽内,且伞齿轮副中的从动伞齿轮套设并固定在限位丝杆的中端上;
28.限位电机,所述的限位电机嵌设在嵌入槽底部的凹槽内,限位电机的输出轴插设并固定在伞齿轮副中的主动伞齿轮内,限位电机与上支撑座内部的蓄电池连接;
29.限位杆,所述的限位杆为两个,且其均呈“t”形设置,限位杆的横杆与限位丝杆两端的丝母固定连接,限位杆的竖杆穿过嵌入槽的两侧壁后,抵触在安装卡块上;
30.在安装时,启动限位电机,限位电机通过伞齿轮副带动限位丝杆转动,限位丝杆通过其上的丝母带动限位杆向中心移动,然后将安装板下侧的两个安装卡块插至上支撑座内,再反向启动限位电机,限位电机通过限位丝杆带动限位杆移动,直至限位杆上的竖杆抵触在安装卡块上,从而方便限位,在需要拆卸时,则将限位杆向中心移动,再将安装卡块的支杆向中心推动。
31.优选地,所述的调节机构包含:
32.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固定在抵触架的下侧壁上,支撑板的下侧通过滑块滑动设置在一侧的安装板的上侧壁上;
33.调节丝杆,所述的调节丝杆为两个,且其前后对应插设在一侧的安装板内,调节丝
杆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安装板的一内壁旋接,调节丝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穿过安装板的另一侧后,露设在安装板的外侧,前后两个调节丝杆之间通过转动轮副连接,支撑板下侧壁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前后两侧的调节丝杆上的丝母固定连接;
34.转动盘,所述的转动盘悬设在安装板的外侧,转动盘与其中一个调节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35.限定板,所述的限定板设置于支撑板的一侧,限定板固定在安装板的上表面上;
36.在使用时,根据使用者头围的大小,通过转动盘带动其中一个调节丝杆转动,该调节丝杆通过转动轮副带动另一个调节丝杆转动,两个调节丝杆同时通过其上的丝母带动支撑板移动,直至到达合适的位置。
37.优选地,所述的抵触架呈“l”形设置,抵触架的横板与支撑板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抵触架的竖板送从上至下等距设有数个插杆,该插杆的一端均固定有限位块,插杆的另一端均穿过抵触弹簧后,固定在抵触板上,抵触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抵触架的竖板以及抵触板固定连接,抵触板远离于抵触弹簧的一侧壁上固定有抵触棉;在使用时,抵触棉抵触在使用者头部的侧面,对头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38.优选地,所述的推动机构包含:
39.固定架,所述的固定架通过连接板固定在右侧的安装板上;
40.推动丝杆,所述的推动丝杆为两个,且其前后对称设置于固定架的内部,推动丝杆的下端通过轴承与固定架的下侧壁旋接,推动丝杆的上端穿过固定架的上侧壁后,露设在固定架的上侧,推动丝杆的底端通过转动轮副连接,推动丝杆以中端为中心向两侧螺纹相反设置;
41.连杆,所述的连杆为四个,且其右端一一对应通过铰接座与推动丝杆两端的丝母旋接,同一侧的两个连杆呈交错设置;
42.移动架,所述的移动架悬设在安装板的上侧,连杆另一端上的铰接座滑动设置在移动架侧壁上的滑槽内;
43.推动螺杆,所述的推动螺杆为两个,且其前后对称嵌设在移动架的内部,推动螺杆的下端通过轴承与移动架的下侧壁旋接,推动螺杆的上端穿过移动架的上侧壁后,露设在移动架的上侧,推动螺杆的底端通过转动轮副连接;
44.推动板,所述的推动板设置于移动架的左侧,推动板的上侧通过铰接座与移动架的左侧壁旋接;
45.推动杆,所述的推动杆为两个,且其一端分别通过铰接座与推动板右侧壁的下侧旋接,推动杆的上端通过铰接座一一对应与推动螺杆上的丝母旋接;
46.海绵垫,所述的海绵垫固定在推动板的左侧壁上;
47.在使用时,根据头部的倾斜度,转动推动螺杆,推动螺杆通过其上的丝母带动推动杆的上端向下移动,推动杆的下端带动推动板的下侧向左侧移动,然后转动推动丝杆,推动丝杆通过其上的丝母带动连杆的右端向中心移动,连杆的左端带动移动架向左侧移动,移动架带动推动板向左侧移动,直至推动板左侧的海绵垫抵触在使用者的侧脸上,再继续转动推动丝杆,通过海绵垫对使用者的头部进行推动,使其慢慢得到矫正。
48.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先将连接带、上支撑座以及下支撑座打开,将前后两侧的夹板套至使用者的前后两侧,再将连接带上的魔术贴贴至前侧的夹板上,再根据使
用者所需的高度,松开定位螺栓,拉扯肩带,使得肩带与使用者的肩部紧密接触,再将下支撑座和上支撑座套至使用者的头部,使得下支撑座卡在肩部,上支撑座卡至使用者的下巴处,当使用者的颈部较长时,则通过连接机构对上支撑座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上支撑座抵触在使用者的下巴上,再根据使用者的头围通过调节机构对抵触架的位置进行调节,直至抵触架抵触在使用者头部上,然后通过推动机构对头部进行推动,使其向身体的垂直方向的一侧移动,达到矫正的效果,当头部倾斜的一侧与推动机构的一侧相反时,则松开限位机构,将安装板下侧的安装卡齿向中心移动,进而将安装板取下,再将两侧的安装板的位置对调再进行安装,从而方便矫正。
4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50.1、下支撑座通过固定板固定在后侧的夹板上,从而可通过前后两侧的夹板与连接带的配合将下支撑座限位在使用者的上身,增加了稳定性;
51.2、上支撑座与下支撑座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进行连接,在使用时,可根据使用者颈部的长度对上支撑座与下支撑座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
52.3、抵触架与推动机构分别通过安装板下侧的安装卡块安装在上支撑座内,可根据使用者颈部倾斜的方向调节推动机构与抵触架的位置,从而方便进行矫正。
附图说明
53.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54.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55.图3为本发明中推动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56.图4为本发明的右视图。
57.图5为图4中b部放大图。
58.图6为图4中c部放大图。
59.附图标记说明:
60.夹板1、连接带2、固定板3、肩带4、定位螺栓5、下支撑座6、上支撑座7、连接机构8、支撑套管8-1、支撑插杆8-2、支撑齿板8-3、驱动齿轮8-4、转盘8-5、限位齿板8-6、连接杆8-7、连接弹簧8-8、拉杆8-9、安装板9、安装卡块10、限位机构11、限位丝杆11-1、伞齿轮副11-2、限位电机11-3、限位杆11-4、抵触架12、调节机构13、支撑板13-1、调节丝杆13-2、转动盘13-3、限定板13-4、推动机构14、固定架14-1、推动丝杆14-2、连杆14-3、移动架14-4、推动螺杆14-5、推动板14-6、推动杆14-7、海绵垫14-8、插杆15、限位块16、抵触弹簧17、抵触板18、抵触棉19。
具体实施方式
6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62.如图1-图6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夹板1、连接带2和固定板3,后侧的夹板1左右两侧壁的上下两侧对称铆接固定有连接带2,且左右侧的连接带2
呈交错设置,连接带2的另一端通过魔术贴固定在前侧的夹板1的前侧壁上,后侧的夹板1的后侧壁上铆接固定有固定板3;它还包含:
63.肩带4,所述的肩带4为两个,且其一端分别插设在后侧的夹板1的两侧,肩带4的另一端分别穿过前侧的夹板1上的“l”形槽后,露设在前侧的夹板1的前侧;
64.定位螺栓5,所述的定位螺栓5为两个,且其分别穿过前侧的夹板1的前侧壁后,抵触在肩带4位于夹板1内部的一侧上;
65.下支撑座6,所述的下支撑座6为两个,且其后侧通过合页连接,下支撑座6的前侧通过固定扣连接,下支撑座6的后侧与固定板3铆接固定;
66.上支撑座7,所述的上支撑座7为两个,且其一一对应设置于下支撑座6的上侧,两个上支撑座7的后侧通过合页连接,上支撑座7的前侧通过固定扣连接;
67.连接机构8,所述的连接机构8为四个,且其两两对应设置于下支撑座6一侧的前后两侧,连接机构8与上支撑座7连接;
68.安装板9,所述的安装板9为两个,且其分别一一对应设置于上支撑座7内;
69.安装卡块10,所述的安装卡块10为四个,且其两两对称铆接固定在安装板9下表面的前后两侧,安装卡块10的下侧插设在上支撑座7上的限位槽内;
70.限位机构11,所述的限位机构11为两个,且其分别设置于上支撑座7的内部,限位机构11与前后对应的两个安装卡块10连接;
71.抵触架12,所述的抵触架12设置于上支撑座7的一侧,且抵触架12通过调节机构13与一侧的安装板9连接;
72.推动机构14,所述的推动机构14通过连接板固定在另一侧的上支撑座7上。
73.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机构8均包含:
74.支撑套管8-1,所述的支撑套管8-1铆接固定在下支撑座6的上侧壁上,支撑套管8-1的上侧设有支撑插杆8-2,该支撑插杆8-2的上端穿过支撑套管8-1的上端后,铆接固定在上支撑座7的下侧壁上;
75.支撑齿板8-3,所述的支撑齿板8-3设置于支撑套管8-1的内部,支撑齿板8-3的上侧铆接固定在支撑插杆8-2的下侧壁上;
76.驱动齿轮8-4,所述的驱动齿轮8-4设置于支撑套管8-1的内部,且驱动齿轮8-4与支撑齿板8-3啮合设置,驱动齿轮8-4前后两侧的转轴通过轴承与支撑套管8-1的前后两侧壁旋接;
77.转盘8-5,所述的转盘8-5设置于支撑套管8-1的外侧,转盘8-5上的凸起与驱动齿轮8-4一侧的转轴铆接固定;
78.限位齿板8-6,所述的限位齿板8-6设置于驱动齿轮8-4远离于支撑齿板8-3的一侧,限位齿板8-6上的齿牙为一侧倾斜一侧平面设置,限位齿板8-6上的齿牙插设在驱动齿轮8-4上的齿牙内;
79.连接杆8-7,所述的连接杆8-7为数个,且其从上至下等距铆接固定在限位齿板8-6远离于驱动齿轮8-4的一侧壁上,连接杆8-7的另一端分别穿过支撑套管8-1的侧壁后,露设在支撑套管8-1的外侧;
80.连接弹簧8-8,所述的连接弹簧8-8为数个,且其一一对应套设在连接杆8-7上,连接弹簧8-8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套管8-1的内壁以及限位齿板8-6铆接固定;
2两端的丝母旋接,同一侧的两个连杆14-3呈交错设置;
97.移动架14-4,所述的移动架14-4悬设在安装板9的上侧,连杆14-3另一端上的铰接座滑动设置在移动架14-4侧壁上的滑槽内;
98.推动螺杆14-5,所述的推动螺杆14-5为两个,且其前后对称嵌设在移动架14-4的内部,推动螺杆14-5的下端通过轴承与移动架14-4的下侧壁旋接,推动螺杆14-5的上端穿过移动架14-4的上侧壁后,露设在移动架14-4的上侧,推动螺杆14-5的底端通过转动轮副连接;
99.推动板14-6,所述的推动板14-6设置于移动架14-4的左侧,推动板14-6的上侧通过铰接座与移动架14-4的左侧壁旋接;
100.推动杆14-7,所述的推动杆14-7为两个,且其一端分别通过铰接座与推动板14-6右侧壁的下侧旋接,推动杆14-7的上端通过铰接座一一对应与推动螺杆14-5上的丝母旋接;
101.海绵垫14-8,所述的海绵垫14-8粘设固定在推动板14-6的左侧壁上。
102.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先将连接带2、上支撑座7以及下支撑座6打开,将前后两侧的夹板1套至使用者的前后两侧,再将连接带2上的魔术贴贴至前侧的夹板1上,再根据使用者所需的高度,松开定位螺栓5,拉扯肩带4,使得肩带4与使用者的肩部紧密接触,再将下支撑座6和上支撑座7套至使用者的头部,使得下支撑座6卡在肩部,上支撑座7卡至使用者的下巴处,当使用者的颈部较长时,则通过连接机构8对上支撑座7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上支撑座7抵触在使用者的下巴上,再根据使用者的头围通过调节机构13对抵触架12的位置进行调节,直至抵触架12抵触在使用者头部上,然后通过推动机构14对头部进行推动,使其向身体的垂直方向的一侧移动,达到矫正的效果,当头部倾斜的一侧与推动机构14的一侧相反时,则松开限位机构11,将安装板9下侧的安装卡齿向中心移动,进而将安装板9取下,再将两侧的安装板9的位置对调再进行安装,从而方便矫正;
103.在使用时,根据使用者脖颈的长度,分别转动转盘8-5,转盘8-5带动驱动齿轮8-4转动,驱动齿轮8-4带动支撑齿板8-3向上移动,支撑齿板8-3带动支撑插杆8-2向上移动,直至上支撑座7移动至合适的位置,且驱动齿轮8-4在转动时,推动限位齿板8-6向拉杆8-9的一侧移动,进而对连接弹簧8-8进行压缩,驱动齿轮8-4在停止转动后,连接弹簧8-8的弹力推动限位齿板8-6向驱动齿轮8-4的一侧移动,通过限位齿板8-6对驱动齿轮8-4进行限位;
104.在安装时,启动限位电机11-3,限位电机11-3通过伞齿轮副11-2带动限位丝杆11-1转动,限位丝杆11-1通过其上的丝母带动限位杆11-4向中心移动,然后将安装板9下侧的两个安装卡块10插至上支撑座7内,再反向启动限位电机11-3,限位电机11-3通过限位丝杆11-1带动限位杆11-4移动,直至限位杆11-4上的竖杆抵触在安装卡块10上,从而方便限位,在需要拆卸时,则将限位杆11-4向中心移动,再将安装卡块10的支杆向中心推动;
105.在使用时,根据使用者头围的大小,通过转动盘13-3带动其中一个调节丝杆13-2转动,该调节丝杆13-2通过转动轮副带动另一个调节丝杆13-2转动,两个调节丝杆13-2同时通过其上的丝母带动支撑板13-1移动,直至到达合适的位置;
106.在使用时,根据头部的倾斜度,转动推动螺杆14-5,推动螺杆14-5通过其上的丝母带动推动杆14-7的上端向下移动,推动杆14-7的下端带动推动板14-6的下侧向左侧移动,然后转动推动丝杆14-2,推动丝杆14-2通过其上的丝母带动连杆14-3的右端向中心移动,
连杆14-3的左端带动移动架14-4向左侧移动,移动架14-4带动推动板14-6向左侧移动,直至推动板14-6左侧的海绵垫14-8抵触在使用者的侧脸上,再继续转动推动丝杆14-2,通过海绵垫14-8对使用者的头部进行推动,使其慢慢得到矫正。
1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如下:
108.1、下支撑座6通过固定板3固定在后侧的夹板1上,从而可通过前后两侧的夹板1与连接带2的配合将下支撑座6限位在使用者的上身,增加了稳定性;
109.2、上支撑座7与下支撑座6之间通过连接机构8进行连接,在使用时,可根据使用者颈部的长度对上支撑座7与下支撑座6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
110.3、抵触架12与推动机构14分别通过安装板9下侧的安装卡块10安装在上支撑座7内,可根据使用者颈部倾斜的方向调节推动机构14与抵触架12的位置,从而方便进行矫正;
111.4、推动机构14中设有连杆14-3和推动杆14-7,连杆14-3在转动时可调节推动板14-6的位置,从而达到矫正的效果,推动杆14-7可调节推动板14-6的角度,从而适用于不同倾斜度的人使用。
112.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