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2023-02-02 08:14:4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充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充电桩。


背景技术:

2.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充电桩在能源产业中也在进一步推广和安装,在小区、加油站、商超点等安装设置了很多充电桩,供用户充电使用,然而,目前的同类产品中存在如下不足:
3.1、充电桩的风道方向为右进风、左出风和左右开门的结构,雨水容易飘进左右风口,零部件安装复杂,成本高;
4.2、充电桩的风道方向为侧进风、下出风的结构以及下进风、后出风的结构,由于结构限制,侧进风或下进风的开口难以做到大于充电模块的外形,使得充电模块的拆卸需要先打开前门、拆卸螺丝、再拆卸连接线路等,导致充电桩结构的拆卸变得麻烦,且散热效率不高;
5.3、充电桩的风道方向为下进风、两侧出风的结构,同样存在下进风的开口难以做到大于充电模块的外形,充电桩的拆卸变得麻烦,且两侧出风需要另外增加两处直流风扇,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桩,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改进充电桩的下进风、上出风的结构,满足充电模块的快速简便的装卸,提升送风散热的能力,以及具有防水防尘功能。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包括机壳、第一进风组件、第二进风组件、出风组件和风道板组件,所述机壳内设有分隔板以形成前容纳腔和后容纳腔,所述分隔板上设有若干通风孔,所述机壳底面靠前设有第一进风组件,所述机壳底部靠后设有第二进风组件,所述机壳内安装有充电模块,所述第二进风组件的底面积大于所述充电模块底面积,所述机壳上部后侧面设有出风组件,所述机壳上部设有与出风组件连通的风道板组件,其中,所述充电桩本体形成的气流通道包括由所述第一进风组件导风至前容纳腔从通风孔流动至后容纳腔,以及由所述第二进风组件导风至后容纳腔,通过风道板组件从出风组件吹出。
8.优选地,所述第一进风组件包括第一防尘棉和第一通风罩,所述机壳底面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机壳底面内侧设有第一通风罩,所述第一通风罩盖合于所述机壳底面的通孔上,所述第一通风罩内设有第一防尘棉。
9.优选地,所述第二进风组件包括第二面板、第二导风条、第二钢丝网、第二防尘棉和第二通风罩,所述第二面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通风罩,所述第二通风罩底部内侧设有若干横向排序的第二导风条,所述第二通风罩顶部内侧设有第二防尘棉,所述第二防尘棉与第二导风条之间设有第二钢丝网。
10.优选地,所述风道板组件包括第一风道板、第二风道板、第三风道板和第四风道板,所述机壳上部左侧设有第一风道板,所述机壳上部右侧设有第二风道板,所述机壳上部设有第三风道板和第四风道板,所述第三风道板和第四风道板之间侧边连接,所述第三风道板与第一风道板侧边连接,所述第四风道板与第二风道板侧边连接,以形成导风口。
11.优选地,所述出风组件包括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出风钢丝网和出风罩,所述出风罩固定安装于机壳上,所述出风罩上端与风道板组件连通,所述出风罩尾部设有出风钢丝网,所述出风罩中下部一侧面设有折叠型的第一导风板,所述出风罩中下部另一侧面设有折叠型的第二导风板,以向下朝所述机壳背面导风吹出。
12.优选地,所述机壳背面设有封闭型的壁挂件,所述壁挂件上端折弯形成斜面,以使所述出风组件吹出的风从斜面滑出。
13.优选地,所述机壳正面设有一侧与所述机壳铰链连接的可活动前门板。
14.优选地,所述机壳内还包括电器模块、电感模块、电控模块和抽风机,所述电器模块、电感模块和电控模块分布设置于所述分隔板两面上,所述抽风机设置于机壳上部位置,所述电控模块与电器模块、电感模块、抽风机和充电模块电连接。
15.优选地,所述机壳内一侧设有弹性插块,所述机壳内另一侧设有活动推板,所述充电模块一端与弹性插块抵紧连接,所述充电模块一端与活动推板卡紧连接。
16.优选地,所述活动推板上设有蝶形螺母,所述蝶形螺母用于与所述机壳紧固连接。
17.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18.1、采用下进风、上后侧出风的方式,能够将机壳在第二进风组件的位置的开口最大化,使得通过第二进风组件进入机壳内装卸充电模块的操作空间变大,装卸简便快速;
19.2、设置第一进风组件、第二进风组件,以及分隔板设置通风孔,使得充电桩本体形成的气流通道能够快速带走内部电器模块所产生的大量热量,实现快速散热;
20.3、设置第一防尘棉和第二防尘棉,使得导入的风在第一防尘棉和第二防尘棉的作用下,去除了灰尘和杂质,防止对充电桩本体内部的影响;
21.4、采用弹性插块和活动推板固定充电模块,起到便于安装和取出,操作简单,稳固好。
22.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桩的前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桩的后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桩的侧视气流通道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图3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桩中的第二风机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桩中的充电模块安装前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30.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充电模块安装后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
32.1、机壳;2、第一进风组件;201、第一防尘棉;202、第一通风罩;3、第二进风组件;301、第二面板;302、第二导风条;303、第二钢丝网;304、第二防尘棉;305、第二通风罩;4、出风组件;401、第一导风板;402、第二导风板;403、出风钢丝网;404、出风罩;5、风道板组件;501、第一风道板;502、第二风道板;503、第三风道板;504、第四风道板;6、分隔板; 7、充电模块;8、壁挂件;9、前门板;10、弹性插块;11、活动推板;12、蝶形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3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34.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3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桩,参考图1-6所示,包括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包括机壳1、第一进风组件2、第二进风组件3、出风组件4和风道板组件5,所述机壳1内设有分隔板6以形成前容纳腔和后容纳腔,所述分隔板6上设有若干通风孔(未标出),所述机壳1 底面靠前设有第一进风组件2,所述机壳1底部靠后设有第二进风组件3,所述机壳1内安装有充电模块7,所述第二进风组件3的底面积大于所述充电模块7底面积,所述机壳1上部后侧面设有出风组件4,所述机壳1上部设有与出风组件4连通的风道板组件5,其中,所述充电桩本体形成的气流通道包括由所述第一进风组件2导风至前容纳腔从通风孔流动至后容纳腔,以及由所述第二进风组件3导风至后容纳腔,通过风道板组件5从出风组件4吹出。
36.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进风组件2和第二进风组件3,一方面能够形成两个进风口,增大进风量,且利用分隔板6上通风孔,使得分隔板6上安装电器元件在气流通道的中能够快速带走充电桩本体内部电器元件所产生的大量热量,且第一进风组件2能够做得尽可能大,使得进风效果更好,散热性能大幅提升实现快速散热;另一方面,机壳1内安装有充电模块7,第二进风组件3的底面积大于充电模块7底面积,这样,只要拆下第二进风组件3,充电模块7便可直接安装或取出,不同于现有的充电模块7的拆卸需要先打开前门、拆卸螺丝、再拆卸连接线路等导致的充电桩结构的装卸麻烦的问题,实现了快速安装或取出充电模块7。
37.进一步的,参考图5所示,所述第一进风组件2包括第一防尘棉201和第一通风罩202,所述机壳1底面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机壳1底面内侧设有第一通风罩202,所述第一通风罩202盖合于所述机壳1底面的通孔上,所述第一通风罩202内设有第一防尘棉201,第一防尘棉201采用20ppi规格,ppi 是指一平方英寸上面有多少个过滤孔。
38.进一步的,参考图6所示,所述第二进风组件3包括第二面板301、第二导风条302、
第二钢丝网303、第二防尘棉304和第二通风罩305,所述第二面板301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通风罩305,所述第二通风罩305底部内侧设有若干横向排序的第二导风条302,所述第二通风罩305顶部内侧设有第二防尘棉 304,第二防尘棉304采用50ppi规格,ppi是指一平方英寸上面有多少个过滤孔,其中,50ppi规格的过滤孔小于20ppi规格的过滤孔,防尘更优,数值越大,过滤孔越小,数量也越多,通风更优,所述第二防尘棉304与第二导风条302之间设有第二钢丝网303。
39.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风道板组件5包括第一风道板501、第二风道板502、第三风道板503和第四风道板504,所述机壳1上部左侧设有第一风道板501,所述机壳1上部右侧设有第二风道板502,所述机壳1上部设有第三风道板503和第四风道板504,所述第三风道板503和第四风道板504之间侧边连接,所述第三风道板503与第一风道板501侧边连接,所述第四风道板504与第二风道板502侧边连接,使得风道板组件5在机壳1内形成下宽上窄的导风口,以集中通过出风组件4排出机壳1外部。
40.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出风组件4包括第一导风板401、第二导风板402、出风钢丝网403和出风罩404,所述出风罩404为底部开口朝下的“f”型结构,可防雨水飘打到充电桩内,所述出风罩404固定安装于机壳1上,所述出风罩404上端与风道板组件5连通,所述出风罩404尾部设有出风钢丝网403,所述出风罩404中下部一侧面设有折叠型的第一导风板401,所述出风罩404中下部另一侧面设有折叠型的第二导风板402,第一导风板401和第二导风板402均可以是“7”字形折弯,也可以是带有弧形面的“7”字形折弯,通过第一导风板401和第二导风板402将风道斜向的导至出风钢丝网 403,以向下朝所述机壳1背面斜侧导风吹出。
41.进一步的,所述机壳1背面设有封闭型的壁挂件8,所述壁挂件8上端折弯形成斜面,以使所述出风组件吹出的风从斜面滑出,避免热风对充电桩本体散热效果的影响,其中,壁挂件8可以是通过背面上设置的通孔安装于固定架上,也可以通过壁挂件8的左右两侧的通孔或挂臂安装于固定架上。
42.进一步的,所述机壳1正面设有一侧与所述机壳1铰链连接的可活动前门板9,前门板9上安装有液晶式触控操作屏,便于用户在充电使用时操作。
43.进一步的,所述机壳1内还包括电器模块、电感模块、电控模块和抽风机,所述电器模块、电感模块和电控模块分布设置于所述分隔板6两面上,所述抽风机设置于机壳1上部位置,所述电控模块与电器模块、电感模块、抽风机和充电模块7电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知晓该充电桩内安装的电器模块、电感模块、电控模块和抽风机为现有的部件,不同的是该充电桩可根据不同充电要求、功率大小、电流大小等安装相应规格型号的电器模块、电感模块、抽风机和充电模块7,以组合形成不同性能的充电桩功能。
44.进一步的,参考图7-8所示,所述机壳1内一侧设有弹性插块10,所述机壳1内另一侧设有活动推板11,所述充电模块7一端与弹性插块10抵紧连接,所述充电模块7一端与活动推板11卡紧连接,所述活动推板11上设有蝶形螺母12,所述蝶形螺母12用于与所述机壳1紧固连接。
45.本实施例中,充电模块7是这样装卸原理是:利用第二面板301的安装口处的面积大于充电模块7本身,在安装时,只需拧开第二面板301上的螺丝取下整个第二进风组件3,将充电模块7一侧先抵靠插入到弹性插块10上并卡住,防止充电模块7因重力作用掉落伤
人,再将充电模块7的另一侧放置于活动推板11处,并将活动推板11朝充电模块7一侧推进,使活动推板 11卡紧连接在充电模块7上,并手动拧紧蝶形螺母12固定好活动推板11,最后再拧紧充电模块7自带的浮动螺丝;当然,更换拆卸时可反向同理于安装方式,整个安装拆卸简便快速,方便维护和更换。
46.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桩,采用下进风、上后侧出风的方式,能够将机壳1在第二进风组件3的位置的开口最大化,使得通过第二进风组件3进入机壳1内装卸充电模块7的操作空间变大,装卸简便快速;设置第一进风组件2、第二进风组件3,以及分隔板6设置通风孔,使得充电桩本体形成的气流通道能够快速带走内部电器模块所产生的大量热量,实现快速散热;设置第一防尘棉201和第二防尘棉304,使得导入的风在第一防尘棉201和第二防尘棉304的作用下,去除了灰尘和杂质,防止对充电桩本体内部的影响,以及采用弹性插块10和活动推板11固定充电模块7,起到便于充电模块7的安装和取出,操作简单,稳固好。
47.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