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儿童安全座椅的制作方法

2023-02-02 08:05: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用儿童安全座椅。


背景技术:

2.儿童安全座椅是由座椅、安装在座椅上方的头枕,以及安装在座椅上的安全带和卡扣组成的五点式安全带束缚系统。根据相关法规,儿童在4岁之前必须使用五点式安全带束缚系统,而4岁以后儿童可以不再使用五点式安全带束缚系统。这时就需要将安全带卡扣等收纳起来。传统的儿童安全座椅的卡扣是可以拆除的,但是拆除后容易丢失,不便于以后使用。如果家里同时有4岁以上以及4岁以下儿童同时使用同一把安全座椅的时候,需要频繁拆装,则更加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无需频繁拆卸就能够供不同年龄的儿童使用的儿童安全座椅。
4.一种儿童安全座椅,包括:
5.座椅部,所述座椅部的前端边缘开设有扣具容纳槽;
6.扣具,通过一胯部带连接在所述座椅部上,所述扣具的形状与所述扣具容纳槽相匹配;
7.坐垫,覆盖在所述座椅部上,所述坐垫上开设有供所述扣具穿过的狭槽。
8.上述儿童安全座椅的座椅部上开有用于收纳扣具的容纳槽,当扣具不再使用时,可以将扣具收纳到容纳槽内而无需拆除扣具,且不影响座椅部的正常使用,从而能提高用户使用的便利性。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儿童安全座椅还包括靠背部,与所述座椅部相连,所述靠背部上开设有肩带容纳槽;背垫,可拆卸地覆盖在所述靠背部上,以遮蔽所述肩带容纳槽;及肩带,所述肩带与所述扣具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肩带能够在所述背垫表面的第一位置和位于所述肩带容纳槽的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儿童安全座椅还包括头枕部,所述头枕部滑动设置在所述靠背部上,并选择性覆盖所述背垫。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垫一端与所述坐垫固定,所述背垫的另一端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靠背部上。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垫包括下背垫和上背垫,所述下背垫的下端与所述坐垫固定,所述下背垫的上端通过按扣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靠背部上,所述上背垫的上端与所述头枕部相连,所述上背垫的下端位于所述下背垫的前方,从而使得所述上背垫遮蔽所述肩带容纳槽。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背垫与所述头枕部的连接处还开设有供所述肩带穿过的肩带槽。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肩带上还设有肩带套,所述肩带套可收容于所述肩带容纳槽内。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儿童安全座椅还包括调整带,所述调整带的一端与所述座椅部固定,所述调整带的另一端从所述座椅部的下方延伸,并在所述靠背部的后方与所述肩带相连。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座椅部的底部还设有用于与汽车座椅上的接口相配合的底座。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好地描述和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和/或示例,可以参考一幅或多幅附图。用于描述附图的附加细节或示例不应当被认为是对所公开的发明、目前描述的实施例和/或示例以及目前理解的这些发明的最佳模式中的任何一者的范围的限制。
18.图1为一实施例的儿童安全座椅的骨架的立体图;
19.图2为图1所示儿童安全座椅的骨架的另一状态的立体图;
20.图3为图2所示儿童安全座椅的骨架的从另一个角度观察的立体图;
21.图4为一实施例的儿童安全座椅的立体图;
22.图5和图6分别为扣具的不同使用状态的放大图;
23.图7为图4所示的儿童安全座椅的另一个状态的立体图;
24.图8为图4所示的儿童安全座椅的另一个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8.请参阅图1-图3,其为根据一实施例的儿童安全座椅100去除表面覆盖物(座布)之后的骨架的立体图。如图所示,儿童安全座椅100大致包括座椅部10、靠背部20,及头枕部30。
29.座椅部10用于承载使用安全座椅的儿童的臀部,其具有符合人体工学的形状。座椅部10的前端边缘开设有扣具容纳槽12,用于收纳扣具60(见图4)。当儿童坐在座椅部10上时,扣具容纳槽12刚好位于儿童的两腿之间的位置。传统的儿童安全座椅的扣具容纳槽往往位于屁股正下方,放置在此位置时,如果扣具在扣具容纳槽中来回移动,则会导致儿童坐
卧非常不舒服。另外放置在此位置会使整个座椅的厚度较大,重量也随之增加。本实施例的扣具容纳槽12能够将扣具60存放在座椅部10的前边缘处,且位于儿童两腿之间,从而一方面不会影响儿童乘坐,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省空间,降低座椅部10的厚度。可以理解,扣具容纳槽12的上方也可以另外设置转动或滑动的盖板。座椅部10的底部还设有用于与汽车座椅上接口相配合的底座14,以方便儿童安全座椅100可拆卸地与汽车座椅相连。
30.靠背部20与座椅部10一体成型,并从座椅部10的后端向上延伸。如图2和图3所示,靠背部20的上部开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肩带容纳槽22,用于收纳肩带70(见图4)。
31.头枕部30通过滑轨等机构滑动设置在靠背部20的上端,从而方便用户调节头枕部30的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儿童。如图1所示,当头枕部30相对靠背部20滑动到最下方时,能够将肩带容纳槽22遮住。
32.请参阅图4,其为图1-图3所示的骨架覆盖上座布之后的完整的儿童安全座椅100的立体图。儿童安全座椅100还包括坐垫40、背垫50、扣具60、肩带70、调整带80。
33.坐垫40可以由软质材料制成,坐垫40能够包裹并覆盖在座椅部10上,从而为使用者提供较为舒适的体验。坐垫40的中部开设有横向延伸的狭槽42。狭槽42被设计为使得扣具60能够穿过。请参阅图5,座椅部10的边缘间隔设置有多个按扣孔16,坐垫40的边缘对应设有多个按扣(图未示),从而使得坐垫40能够固定且覆盖在座椅部10上。
34.扣具60的形状大致为倒梯形。扣具60的一端通过一胯部带62固定在座椅部10的中部,因此扣具60可以相对座椅部10在胯部带62的范围内任意的移动。胯部带62可以位于儿童的两腿之间。如图5和图6所示,当需要将扣具60收纳在扣具容纳槽12时,可以用力向上掀开坐垫40的边缘,即可使得座椅部10上的扣具容纳槽12暴露在外。然后可以将扣具60穿过坐垫40中部的狭槽42,并放置在扣具容纳槽12内。最后再将坐垫40放下,并通过按扣将坐垫40重新覆盖并固定在座椅部10上。扣具容纳槽12的形状与扣具60完全匹配,因此当扣具60收纳在扣具容纳槽12时,扣具60不会在扣具容纳槽12中来回晃动,且扣具60的上表面不会突出于座椅部10的表面,因此即使坐垫40厚度较薄也不会导致凹凸不平而影响儿童坐卧的情况发生。
35.请参阅图7和图8,背垫50可拆卸地覆盖在靠背部20上。本实施例中,背垫50包括上背垫52和下背垫54。下背垫54的下端与坐垫40固定,下背垫54的上端左右两个边缘分别设有公按扣542。靠背部20的对应位置设有母按扣24。因此下背垫54能够在图8所示的贴合靠背部20的正常使用状态和图7所示的放倒的半拆卸状态之间来回切换。当然,公按扣542和母按扣24也可以换成其他紧固件,例如磁吸贴、魔术贴等等。上背垫52的上端连接于头枕部30。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背垫52与头枕部30是一体成型的,即上背垫52的上端可随头枕部30一起运动。当然,上背垫52的上端也可以与头枕部30分离,而固定于靠背部20上。上背垫52的下端相对可以活动。当下背垫54与靠背部20贴合时,上背垫52的下端位于下背垫54的前方,从而使得上背垫52能够遮蔽肩带容纳槽22。上背垫52与头枕部30的连接处还开设有供肩带70穿过的肩带槽。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儿童安全座椅100也可以只包含一个下背垫54,此时上背垫52也可省略。
36.请再次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肩带70分为左右两条。肩带70由尼龙编织带制成,其上端能够从上背垫52上的肩带槽穿过,并继续穿过肩带容纳槽22而在靠背部20的后侧与调整带80的一端固定,因此可以通过拉动调整带80来调节肩带70的松紧度。肩带70的中部正
常位于下背垫54的前方,并可通过一卡舌与扣具60可拆卸地连接。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锋利的肩带70边缘对儿童的脖颈等部位造成损害,肩带70上还套设有肩带护套72。如图5和图6所示,调整带80的另一端从靠背部20的后方向下延伸,并从座椅部10的下方绕行,并固定在座椅部10的扣具容纳槽12内。
37.当低龄儿童使用上述儿童安全座椅100时,如图4所示,需要对儿童采用“肩带 胯带”的保护方式。此时,扣具60及两个肩带70均处于外露的状态,即两个肩带70处于下背垫54表面的第一位置,且肩带70的下端与扣具60连接,从而实现对儿童的两肩及胯部进行五点式的防护。
38.随着年龄逐渐增大,儿童可能不再需要采用肩带70和胯部带62的保护,而仅仅使用车辆的三点式安全带即可满足安全上的要求。此时可以考虑将肩带70和扣具60收纳起来。如图5-图8所示,首先将肩带70的卡舌与扣具60分离,然后将坐垫40的边缘向上掀开,使扣具容纳槽12暴露在外。然后可以将扣具60穿过坐垫40中部的狭槽42,并放置在扣具容纳槽12内。接着再将坐垫40放下,并通过按扣将坐垫40重新覆盖并固定在座椅部10上。接下来,将头枕部30向上推到最高处,以解除上背垫52对下背垫54的遮挡。然后将下背垫54向下翻转,上背垫52向上翻转,从而将肩带容纳槽22暴露在外。然后可以将肩带70与肩带槽脱离,并将肩带护套72及肩带70的卡舌一起塞入肩带容纳槽22内,使得肩带70处于贴合于靠背部20表面的第二位置。最后将上背垫52和下背垫54旋转复原,即可将肩带70隐藏收纳起来,不会对儿童的坐姿带来任何影响。
39.上述儿童安全座椅100的座椅部10上开有用于收纳扣具60的容纳槽12。当扣具60不再使用时,可以将扣具60收纳到扣具容纳槽12内而无需拆除扣具60,且不影响座椅部10的正常使用,从而能提高用户使用的便利性。
40.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