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船舶外板与甲板组合分段使用的特制吊耳的制作方法

2023-01-15 10:55: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船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外板与甲板组合分段使用的特制吊耳。


背景技术:

2.船舶外板与甲板组合分段结构的翻身吊运,受分段划分限制,其外板结构超出甲板结构产生飞边,受其结构飞边高度尺寸的限制,分段主吊钩普通吊耳不能安装在甲板面上,否则与超出甲板结构产生的飞边干涉,无法安装;如图2所示,目前吊耳只能安装在舷侧外板上,导致分段翻身到船舶正规状态后吊耳在高处,需要利用高架车对舷侧外板上的吊耳进行切割,现场后期吊耳切割难度增大,因为是高空作业,还存在安装隐患,且由于吊耳安装在外板上,后续无论吊耳割除后如何对外板进行修补及处理,都会留有痕迹,特别在涂装结束后,切割留下的痕迹明显,影响外板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3.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船舶外板与甲板组合分段使用的特制吊耳。本发明不需要安装在外板上,又能够起到主吊钩吊耳的作用。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4.一种船舶外板与甲板组合分段使用的特制吊耳,包括吊耳、上部加强件和下部加强件,所述吊耳主体包括吊耳主体部和吊具安装部,所述吊具安装部的底部安装在甲板结构上,所述吊耳主体部的底部高度高于外板结构超出甲板结构的飞边的高度,所述上部加强件固定在甲板结构的上方,且与吊具安装部相连,所述下部加强件固定在甲板结构的下方,下部加强件还与外板结构相连。
5.进一步地,特制吊耳与甲板结构采用开坡口形式焊接,特制吊耳的高度及伸出外板尺寸根据外板高出甲板飞边尺寸进行调整,避免与外板飞边干涉。
6.进一步地,所述上部加强件包括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规格相同,二者的高度均小于吊具安装部高度。
7.进一步地,所述下部加强件的规格匹配外板结构与甲板结构连接处的规格。
8.本发明吊耳可安装在甲板平面,不与外板飞边干涉,后期吊耳切割由目前的高架车对舷侧外板上的吊耳进行切割的高空作业调整为在甲板上即可实现的平面化作业,可以使用自动切割设备将吊耳进行割除,减少现场高架车的使用,降低现场后续吊耳的切割难度,避免了高空作业的危险,因吊耳不安装在外板上,避免了外板出现切割及处理痕迹,提升外板及整船的美观度。
附图说明
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
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0.图1为本发明吊耳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示意图,目前通用的吊耳安装在外板外面的情况示意图。
12.图3为上部加强件的侧视图。
13.图4为本发明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吊耳;2、上部加强件;3、外板结构;4、甲板结构;5、下部加强件。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6.外板结构3与甲板结构4组成舷侧外板分段结构,且包含一定数量的内构材,此结构的突出特点为,外板结构3超出甲板结构4,且超出的飞边尺寸较大,常规的普通形状的吊耳若安装在甲板平面,与外板飞边干涉,故只能安装在外板结构的外面,基于此,如图1、图3、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船舶外板与甲板组合分段使用的特制吊耳,包括吊耳1、上部加强件2和下部加强件5,所述吊耳主体包括吊耳主体部和吊具安装部,所述吊具安装部的底部安装在甲板结构4上,所述吊耳主体部的底部高度高于外板结构3超出甲板结构的飞边的高度,所述上部加强件固定在甲板结构的上方,且与吊具安装部相连,所述下部加强件固定在甲板结构的下方,下部加强件还与外板结构相连。
17.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为保证足够的焊接强度,特制吊耳与甲板结构采用开坡口形式焊接,特制吊耳的高度及伸出外板尺寸根据外板高出甲板飞边尺寸进行调整,避免与外板飞边干涉。本实施例中,特制吊耳的板厚与普通相同规格的吊耳板厚相同。
18.所述上部加强件包括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规格相同,二者的高度均小于吊具安装部高度。所述上部加强件是一种防倾倒加强肘板,此肘板即为了保证钢丝绳与吊耳有夹角时,吊耳沿钢丝绳方向产生变形,又能加强吊耳的自身强度及吊耳与甲板焊接位置的强度。防倾倒肘板的尺寸、板厚、布置位置及个数可根据特制吊耳的结构尺寸及自身强度适当调整及追加。
19.所述下部加强件的规格匹配外板结构与甲板结构连接处的规格。其加强形式很多种,需要根据外板、甲板及内构材组合的结构形式,进行吊耳反面加强的设计。
20.基于上述提供的吊耳结构形式使吊耳即不需要安装在外板上,仅需安装在甲板上,又能够起到主吊钩吊耳的作用,解决了吊耳与外板伸出甲板飞边干涉问题
2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船舶外板与甲板组合分段使用的特制吊耳,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耳、上部加强件和下部加强件,所述吊耳主体包括吊耳主体部和吊具安装部,所述吊具安装部的底部安装在甲板结构上,所述吊耳主体部的底部高度高于外板结构超出甲板结构的飞边的高度,所述上部加强件固定在甲板结构的上方,且与吊具安装部相连,所述下部加强件固定在甲板结构的下方,下部加强件还与外板结构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外板与甲板组合分段使用的特制吊耳,其特征在于,特制吊耳与甲板结构采用开坡口形式焊接,特制吊耳的高度及伸出外板尺寸根据外板高出甲板飞边尺寸进行调整,避免与外板飞边干涉。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船舶外板与甲板组合分段使用的特制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加强件包括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规格相同,二者的高度均小于吊具安装部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船舶外板与甲板组合分段使用的特制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加强件的规格匹配外板结构与甲板结构连接处的规格。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外板与甲板组合分段使用的特制吊耳,本发明包括吊耳、上部加强件和下部加强件,所述吊耳主体包括吊耳主体部和吊具安装部,所述吊具安装部的底部安装在甲板结构上,所述吊耳主体部的底部高度高于外板结构超出甲板结构的飞边的高度,所述上部加强件固定在甲板结构的上方,且与吊具安装部相连,所述下部加强件固定在甲板结构的下方,下部加强件还与外板结构相连。本发明吊耳可安装在甲板平面,不与外板飞边干涉,后期吊耳切割在甲板上即可实现平面化作业,避免了高空作业的危险,因吊耳不安装在外板上,避免了外板出现切割及处理痕迹,提升外板及整船的美观度。提升外板及整船的美观度。提升外板及整船的美观度。


技术研发人员:瞿荣泽 莫中华 张阳 史明川 宋兆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4
技术公布日:2023/1/1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