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交错逆流式预冷换热器

2023-01-15 05:50:4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预冷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交错逆流式预冷换热器。


背景技术:

2.高超声速航空强预冷发动机可作为未来可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动力装置,其可水平起降,自由往返空间,在军民用领域皆有巨大优势。高超声速航空强预冷发动机低马赫运行时,利用周围空气作为助燃剂,在飞行马赫数达到5时,吸入空气的滞止温度高达1000℃以上,极高温的进气气流比容急剧增大导致压气机空气吸入量减少,发动机推力减小,飞行包线缩小,同时进入发动机进气道的高温空气也会超过发动机材料性能耐温极限,导致发动机无法正常工作。
3.当今已有相关人员正在致力研究微细管束式预冷器,通过将微细管束式预冷器设置在发动机进气道处来冷却高温空气。例如,有技术人员研究出的径向偏置排布的预冷换热器,通过两个以上环形换热组件同轴套接。但该方案中散热管内冷却工质单向流动,温度均匀性较差,并且冷却工质进出预冷换热器需要的时间较长,流量较不均匀。
4.又例如,英国超音速发动机公司研制的预冷换热器,由数十个弧形微细管换热膜片紧密组装而成,微细管采用上万根沿管长有一定曲率变化的弯管,交错布置。但这种散热结构的设计,微细管内冷却工质单向流动,沿空气流动方向温度梯度大,热均匀性较差,易出现由热应力导致的焊接处开裂等影响预冷换热器性能的情况。
5.因此,当今广泛使用的预冷器均存在微细管热均匀性差的问题,难以满足航空发动机毫秒级反应时间降温超1000℃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错逆流式预冷换热器,实现分流腔和集流腔内的微细管束内的冷却工质的逆流换热,提升了当前预冷换热器工作时流量分配均匀性和换热均匀性。
7.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交错逆流式预冷换热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圆环形部件,每个所述圆环形部件包括:集流管、分流管、多个分流腔和多个集流腔;多个所述分流腔和多个所述集流腔交错排布;其中,所述集流管与多个所述集流腔连通,所述分流管与多个所述分流腔连通,两个所述圆环形部件上的所述分流腔和所述集流腔对应连通;在两个所述圆环形部件之间连接有多个微细管,其中,部分所述微细管的一端与两个所述圆环形部件中一个第一圆环形部件的分流腔连通,另一端与两个所述圆环形部件中另一个第二圆环形部件的集流腔连通;剩余部分所述微细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圆环形部件的集流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圆环形部件的分流腔连通;所述分流管中通入冷却工质,所述集流管用于收集经由所述分流管流入所述分流
腔后经所述微细管后的冷却工质;其中,多个所述微细管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允许空气通过。
8.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每个所述圆环形部件包括由外向内层叠设置的端板、折形板和安装板;其中,所述端板与所述安装板共同形成供所述冷却工质流通的腔室,所述端板的外侧设置有所述集流管和所述分流管,所述折形板将所述腔室分隔为所述分流腔和所述集流腔。
9.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折形板包括沿所述腔室周向布置的多个u型板,相邻连接的两个所述u型板的开口方向不同,以形成交错排布的所述分流腔和所述集流腔。
10.作为优选方案之一,两个所述圆环形部件上的所述分流管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圆环形部件的外侧边缘和内侧边缘处,两个所述圆环形部件上的所述折形板相对应的开口方向相同;或者,两个所述圆环形部件上的所述分流管均位于对应的所述圆环形部件的外侧边缘或者内侧边缘处,两个所述圆环形部件上的所述折形板相对应的开口方向相反。
11.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端板的厚度自所述圆环形部件的外缘到内缘的方向逐渐缩小。
12.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每个所述安装孔连通每个所述微细管。
13.作为优选方案之一,多个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折形板分隔出的腔室内。
14.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端板靠近所述折形板的一侧设有多个凹槽,所述折形板插入所述凹槽内。
15.作为优选方案之一,多个所述微细管之间同向间隔地插入有多个扰流板,每个所述扰流板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所述安装板上。
16.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扰流板上开设有多个混流孔。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包括以下优点:本发明提出一种交错逆流式预冷换热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圆环形部件,每个圆环形部件包括:集流管、分流管、多个分流腔和多个集流腔;多个分流腔和多个集流腔交错排布;其中,集流管与多个集流腔连通,分流管与多个分流腔连通,两个所述圆环形部件上的分流腔和集流腔对应连通;在两个圆环形部件之间连接有多个微细管,其中,部分微细管的一端与两个圆环形部件中一个第一圆环形部件的分流腔连通,另一端与两个圆环形部件中另一个第二圆环形部件的集流腔连通;剩余部分微细管的一端与第一圆环形部件的集流腔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圆环形部件的分流腔连通;分流管中通入冷却工质,集流管用于收集经由分流管流入分流腔后经微细管后的冷却工质;其中,多个微细管之间具有间隙,间隙允许空气通过。
18.通过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集流管与多个集流腔连通,分流管与多个分流腔连通,从第一圆环形部件的分流管通入的冷却工质从分流腔流入微细管后从第二圆环形部件的集流管流出,从第二圆环形部件的分流管通入的冷却工质从分流腔流入微细管后从第一圆环形部件的集流管流出,如此,同时从两侧的分流管通入冷却工质,冷却工质则在连通分流腔和集流腔的微细管中流动,由于位于同一个圆环部件上的分流腔和集流腔交错布置,
而分别位于两个圆环形部件上的分流腔和集流腔通过微细管对应连通,使得冷却工质在交错的微细管中的流动方向相反,如此,在不降低预冷换热器换热能力和紧凑度的条件下,高温空气横掠微细管束进行换热,使得相邻区域内(分流腔和集流腔)的微细管管内冷却工质逆向流动换热,进而提升整个预冷换热器整体换热及温度分布均匀性,确保预冷换热器能在更均匀的温度场内工作,减小预冷换热器因温差大换热剧烈引起的热应力影响,可有效降低因热应力引起焊接处开裂和金属疲劳甚至断裂等严重事故发生的概率,提高预冷换热器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交错逆流式预冷换热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所述交错逆流式预冷换热器的结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所述端板、折形板和安装板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图4中a方向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所述端板、折形板和安装板组装前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说明:1、分流管;11、进液口;2、集流管;21、出液口;3、分流腔;4、集流腔;5、微细管;6、端板;7、折形板;8、安装板;81、安装孔;9、扰流板;91、混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3.由于传统的管束式换热器无法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的强预冷要求,微细管束式预冷器应运而生。在本发明设计人长期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当今广泛使用的微细管束换热器存在以下诸多问题:1、微细管5热均匀性差:由于高温空气需要在毫秒级的时间内实现1000℃以上的降温,在沿空气流动和冷却介质流动方向上的微细管束间会出现极大的温度梯度,引起金属材料热应力急剧变化,从而导致金属材料热疲劳,焊接处可能出现断裂,影响发动机整体性能,甚至威胁飞行安全;2、微细弯管焊接和装配难度高,常规尺寸的管束换热器采用的是直管,而航空发动机强预冷换热器采用上万根沿管长方向有一定曲率变化的弯管,紧凑度极高,在制造和焊接的时候难以保证一致的同心度,焊接和装配难度大,并且微细管5焊接在为圆管上,剧烈换热时微细管5焊接处的强度较低;
3、较长的管道导致的流致振动问题,一般预冷换热器微细管5的管道较长,高温空气快速横掠时可能会出现流致振动现象,影响发动机整体性能甚至飞行器安全。
24.有鉴于上述微细管束式预冷器的弊端,经过不断研究、创设出本发明。参照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示出的交错逆流式预冷换热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交错逆流式预冷换热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圆环形部件,每个所述圆环形部件包括:集流管2、分流管1、多个分流腔3和多个集流腔4;多个所述分流腔3和多个所述集流腔4交错排布;其中,所述集流管2与多个所述集流腔4连通,所述分流管1与多个所述分流腔3连通,两个所述圆环形部件上的所述分流腔3和所述集流腔4对应连通;在两个所述圆环形部件之间连接有多个微细管5,其中,部分所述微细管5的一端与两个所述圆环形部件中一个第一圆环形部件的分流腔3连通,另一端与两个所述圆环形部件中另一个第二圆环形部件的集流腔4连通;剩余部分所述微细管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圆环形部件的集流腔4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圆环形部件的分流腔3连通;所述分流管1中通入冷却工质,所述集流管2用于收集经由所述分流管1流入所述分流腔3后经所述微细管5后的冷却工质;其中,多个所述微细管5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允许空气通过。
25.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圆环形部件呈镜像对称地设置,两个同圆心的外圆和内圆,将内圆挖空形成内侧开口,内侧开口用于与发动机的进气道连通,外圆和内圆之间形成具有外径和内径的该圆形环部件的表面轮廓。多个微细管5沿周向垂直连接在第一圆环形部件和第二圆环形部件上,整体形成以第一圆环形部件和第二圆环形部件为底面和顶面、多个微细管5为壁面的线轴状。微细管5可为外径小于1mm的圆管,多个微细管5排列形成的壁面具有使空气流通的间隙,空气从外壁面进入内壁面的过程中,与微细管5内的冷却工质换热后,冷却后的空气通过圆环形部件的内侧开口进入发动机的燃烧室内。
26.以连通发动机的一侧为前侧,前侧为第一圆环形部件为例,第一圆环形部件和第二圆环形部件上均设置有分流腔3和集流腔4,部分微细管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圆环形部件的分流腔3和第二圆环形部件的集流腔4上,剩余部分微细管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圆环形部件的集流腔4和第二圆环形部件的分流腔3上,从而将第一圆环形部件和第二圆环形部件连通。
27.分流管1用于通入冷却工质,冷却工质分别流入第一圆环形部件的多个分流腔3中,并经过连通的部分微细管5流入第二圆环形部件的多个集流腔4内,形成由前往后的流动方向;同时,冷却工质分别流入第二圆环形部件的多个分流腔3中,并经过连通的剩余部分微细管5流入第一圆环形部件的多个集流腔4内,形成由后往前的流动方向,使得冷却工质在微细管5中以不同的方向流动。
28.通过设置分流腔3和集流腔4交错排布,从而冷却工质在多个相互邻接的分流腔3和集流腔4内形成一前一后和一后一前的流动路径。如图1所示,高温空气从微细管5所形成的环形壁面的外侧流入内侧,同时空气沿微细管5的长度方向从第二圆环形部件流向第一圆环形部件。由于冷却工质同时从第一圆环形部件和第二圆环形部件的分流腔3内进入,形成第一圆环形部件到第二圆环形部件的流动方向和第二圆环形部件到第一圆环形部件的流动方向。降低冷却工质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的温差,从而确保预冷换热器能在更均匀的
温度场内工作,减小预冷换热器因温差大换热剧烈引起的热应力影响,可有效降低因热应力引起焊接处开裂和金属疲劳甚至断裂等严重事故发生的概率,提高预冷换热器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29.此外,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圆环形部件和第二圆环形部件作为微细管的焊接面时,微细管5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第一圆环形部件和第二圆环形部件所形成的平面上,在焊接时,在第一圆环形部件的底面和第二圆环形部件的底面分别开设多个安装孔81,一个微细管5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相对设置且内径相等的安装孔81上。两个圆环形部件之间的微细管5可采用微细直管,微细管5焊接在平面上,焊接位置的强度和可靠性均强于焊接在圆管上,且微细直管的刚性强于有一定曲率变化的弯管,使得预冷换热器整体的制造、焊接以及装配的难度更小,工程实现难度大幅度降低。
30.此外,本发明可选择微细直管的长度,由于短管的刚性更好,因此,微细管5的长度不宜过长,可有效缓解剧烈换热过程中微细管5的流致振动现象,同时微细直管可起到支撑的作用,有效提高预冷换热器整体的抗振性。
31.如此,本发明实施例可实现在不降低预冷换热器换热能力和紧凑度的条件下,高温空气横掠微细管束进行换热,没有过多的零件便能达到强预冷的目的,有效解决了当前航空发动机预冷换热器换热时温度分布不均匀、微细管5焊接装配难度大、微细管5出现流致振动等诸多问题。
32.需要解释的是,本发明可适用于各种应用到航天发动机预冷器上的冷却工质,本实施例不对冷却工质的类型、流量和温度参数作限定。
33.本实施例用于说明圆环形部件的具体结构:参照图6所示,图6为本发明示出的所述端板6、折形板7和安装板8组装前的结构示意图。
34.每个所述圆环形部件包括由外向内层叠设置的端板6、折形板7和安装板8;其中,所述端板6与所述安装板8共同形成供所述冷却工质流通的腔室,所述端板6的外侧设置有所述集流管2和所述分流管1,所述折形板7将所述腔室分隔为所述分流腔3和所述集流腔4。
35.具体地,所述折形板7包括沿所述腔室周向布置的多个u型板,相邻连接的两个所述u型板的开口方向不同,以形成交错排布的所述分流腔3和所述集流腔4。
36.具体而言,端板6、折形板7和安装孔81端板6焊接在一起为一体化设计,安装板8朝内布置,端板6朝外布置,安装板8和端板6合围形成可容纳折形板7和冷却工质的腔室。端板6的外侧设置集流管2和分流管1,分流管1上设置有进液口11,以从进液口11向分流管1内通入冷却工质,并在分流管1内分流以流向多个连通的分流腔3;集流管2上设置有出液口21,以将从多个集流腔4流出的冷却工质汇流到集流管2内后从出液口21流出预冷器。优选地,第一圆环形部件的端板6位于集流管2和分流管1之间,端板6的外环和内环之间距离等同于集流管2和分流管1之间的距离,同时按镜像对称的方式布置第二圆环形部件。
37.每个腔室内的折形板7可以为环形延伸的几字形结构,如图6所示,具体地,由多个u型板形成,当一个u型板的开口面向分流管1敞开时,分流管1流入的冷却工质流入到该u型板所围合成的空间中,从而该u型板形成分流腔3;当一个u型板的开口面向集流管2敞开时,微细管5流出的冷却工质流入到该u型板所围合成的空间中,从而该u型板形成集流腔4,多个开口方向相反的u型板形成交错排布的分流腔3和集流腔4,微细管束的两端分别位于对
应的u型板所在的开口内,从而使得相邻u型板内的微细管5的管内冷却工质进行逆向流动换热。
38.一体化设计时,所述安装板8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81,一个所述安装孔81连通一个所述微细管5,由于安装板8是板状结构,微细管5焊接在多孔板状平面时,焊接位置的强度和可靠性均显著提升。
39.可选地,多个所述安装孔81位于所述折形板7分隔出的腔室内,可选地,端板6靠近所述折形板7的一侧设有多个凹槽,所述折形板7插入所述凹槽内。凹槽的形状轮廓与折形板7的形状轮廓相对应,且在径向方向上折形板7的边缘落在端板6的边缘内,安装孔81的数量布满折形板7所划分处的腔室位置。如此,在空间体积有限的圆环形部件内,集流腔4和分流腔3的有效面积大,且每个微细管5均位于集流腔4和分流腔3内,紧凑度高,没有过多的零件便能达到强预冷的目的,可靠性强。
40.本实施例用于进一步阐述两个圆环形部件的逆向传热结构:参照图2和图3所示,图2为本发明示出的所述交错逆流式预冷换热器的结构分解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41.在由分流管1、集流管2、端板6、折形板7和安装板8组成的两个圆环形部件内,两个所述圆环形部件上的所述分流管1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圆环形部件的外侧边缘和内侧边缘处,两个所述圆环形部件上的所述折形板7相对应的开口方向相同;或者,两个所述圆环形部件上的所述分流管1均位于对应的所述圆环形部件的外侧边缘或者内侧边缘处,两个所述圆环形部件上的所述折形板7相对应的开口方向相反。
42.作为本实施例的具体解释,当集流管2和分流管1分别位于圆环形端板6上时,包括集流管2位于圆环形端板6的外径处,分流管1位于圆环形端板6的内径处;或者,集流管2位于圆环形端板6的内径处,分流管1位于圆环形端板6的外径处。在以上两种情况中,要实现冷却工质的逆流换热,包括:当第一圆环部件上的分流管1位于圆环形端板6的内径处时,集流管2则位于圆环形端板6的外径处,此时,第一圆环形部件的分流腔3的开口朝向内径,集流腔4的开口朝向外径,分流管1流向分流腔3内的冷却工质流经微细管5后从第二圆环形部件的集流腔4流出到集流管2,在该实施方式中:当集流管2位于第二圆环形部件的外径处时,分流管1则位于第二圆环形部件的内径处,第二圆环形部件的分流腔3的开口朝向内径,集流腔4的开口朝向外径,此时,位于第一圆环部件上的折形板7与第二圆环形部件上的折形板7位于同一内径方向的开口方向相反,使得第一圆环形部件上的分流腔3和第二圆环形部件上的集流腔4一一对应连通;当集流管2位于第二圆环形部件的内径处时,分流管1则位于第二圆环形部件的外径处,第二圆环形部件的分流腔3的开口朝向外径,集流腔4的开口朝向内径,此时,位于第一圆环部件上的折形板7与第二圆环形部件上的折形板7位于同一内径方向的开口方向相同,使得第一圆环形部件上的分流腔3和第二圆环形部件上的集流腔4一一对应连通。
43.同样地,当第一圆环部件上的分流管1位于圆环形端板6的外径处时,集流管2则位于圆环形端板6的内径处,此时,第一圆环形部件的分流腔3的开口朝向外径,集流腔4的开口朝向内径,分流管1流向分流腔3内的冷却工质流经微细管5后从第二圆环形部件的集流腔4流出到集流管2,在该实施方式中:
当集流管2位于第二圆环形部件的外径处时,分流管1则位于第二圆环形部件的内径处,第二圆环形部件的分流腔3的开口朝向内径,集流腔4的开口朝向外径,此时,位于第一圆环部件上的折形板7与第二圆环形部件上的折形板7位于同一内径方向的开口方向相同,使得第一圆环形部件上的分流腔3和第二圆环形部件上的集流腔4一一对应连通;当集流管2位于第二圆环形部件的内径处时,分流管1则位于第二圆环形部件的外径处,第二圆环形部件的分流腔3的开口朝向外径,集流腔4的开口朝向内径,此时,位于第一圆环部件上的折形板7与第二圆环形部件上的折形板7位于同一内径方向的开口方向相反,使得第一圆环形部件上的分流腔3和第二圆环形部件上的集流腔4一一对应连通。
44.示例性地,图1-图3展示了第一圆环形部件中,分流管1位于第一圆环形端板6的内径处时,集流管2则位于第一圆环形端板6的外径处,分流管1位于第二圆环形部件的内径处,集流管2位于第二圆环形部件的外径处时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黑色箭头代表冷却工质对的流动方向,白色箭头代表空气的流动方向,如黑色箭头所指,冷却工质从第一圆环形部件的内径处的分流管1流向分流腔3中,经过分流腔3内的微细管5流入第二圆环形部件的集流腔4内,最后从第二圆环形部件的外径处的集流管2流出,同时冷却工质从第二圆环形部件的内径处的分流管1流向分流腔3中,经过分流腔3内的微细管5流入第一圆环形部件的集流腔4内,最后从第一圆环形部件的外径处的集流管2流出。
45.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图4为本技术所述端板6、折形板7和安装板8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方向的剖视图。如图4和图5,所述端板6的厚度自所述圆环形部件的外缘到内缘的方向逐渐缩小。在本实施例中,圆环形端板6沿外径至内径方向变厚度布置,使端板6所形成的分流腔3的横截面积沿着冷却工质的流动方向逐渐减小,可以限制流量过多分配到位于分流腔3外径区域所连通的传热管内,如此,低温冷却工质在端板6所形成的的分流腔3内分流时流量分配更均匀,低温冷却工质向各个微细管束分配的流量更均匀。
46.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构思下,可根据换热情况调整不同区域微细管5获得的流量,实现局部流量分配的调控,进一步提高预冷换热器整体的换热均匀性。
47.示例性地,还可根据对应区域内的微细管5的数量设置端板6的径向变厚度结构,当端板6的第一区域的微细管5的数量大于其他区域内的微细管5的数量时,可将对应于其他区域内的端板6的厚度大于第一区域内的端板6的厚度,使得冷却工质流向第一区域内,以使低温冷却工质向各个微细管束分配的流量更均匀。
48.在一可选的技术方案中,多个所述微细管5之间同向间隔地插入有多个扰流板9,每个所述扰流板9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所述安装板8上。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扰流板9周向插入到多个微细管5之间,且扰流板9的高度与若干个微细管5沿安装板8的外径到内径方向布设所形成的距离相同,如此扰流板9的高度与长度所形成的两个平面与多个微细管5相对,可阻止从微细管5所形成的外壁面流经的空气旁流,引导空气从外壁面向内壁面流动,使空气得到有效冷却,提升预冷器的强预冷效果;另外,扰流板9还具有支撑作用,可提高预冷换热器的刚度。
49.进一步地,所述扰流板9上开设有多个混流孔91。嵌设在微细管5之间的扰流板9上贯穿多个混流孔91,扰流板9两侧的高温空气可通过混流孔91双向流动到相对的另一侧,起到两侧空气的混流作用,减小扰流板9两侧空气的温差,提高预冷换热器换热的均匀性。混
流孔91的尺寸应当大于安装孔81的尺寸,便于空气的快速流通。优选地,在两个流动循环单元之间设置一个扰流板9,最大程度地保证预冷换热器内温度场的均匀性分布。
50.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低温冷却工质从第一圆环型部件的进液口11进入分流管1,在分流管1中朝两端周向流动,流入各个开口方向朝向分流管1的分流腔3完成一次分流,同时由于折形板7封堵了低温冷却工质流向同侧集流管2的通道,低温冷却工质二次分流后流入与分流腔3连通的微细管5。低温冷却工质由第二圆环形部件的进液口11进入分流管1,一次分流后进入各个开口方向朝向分流管1的分流腔3,然后流入微细管5完成二次分流。
51.两侧由分流腔3流入相邻的分流腔3和集流腔4内的微细管5的低温冷却工质形成逆流流动,在该过程中,高温空气周向由外向内横掠微细管束,与逆向流动的低温冷却工质充分换热,同时在高温空气横掠微细管5的过程中,开设在扰流板9的混流孔91有利于实现扰流板9两侧空气的混流,进一步提高空气侧换热的均匀性。随后,冷却高温空气后升温的冷却介质沿微细管5继续逆向流动流入对应的集流腔4一次汇流,然后流入集流管2完成二次汇流,最后通过出液口21流出预冷换热器,同时高温空气被冷却介质充分冷却,完成强预冷过程。
52.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53.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而且,术语“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54.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交错逆流式预冷换热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不同形式的改变之处,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