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聚能盘锅架及燃气灶具的制作方法

2022-11-28 11:41: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燃气用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聚能盘锅架及燃气灶具。


背景技术:

2.燃气灶具作为家庭日常生活必需的厨房烹饪器具,燃烧热效率是燃气灶具的重要指标。现有的燃气灶具设置有盘状锅支架,以将燃烧所需二次空气与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分离,进而使燃烧的高温烟气被聚集在盘内,增强高温烟气与锅具的热能交换,减少辐射、对流热损失,起到了聚拢热能和隔热保温的作用。
3.在燃气灶具使用过程中,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直接排放至外部环境,热能散失较大,降低了燃烧热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能盘锅架及燃气灶具,用于支撑锅具,且能够增强高温烟气与锅具的热能交换,减少热能散失,提升燃烧热效率。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聚能盘锅架,用于设置在燃烧器的周向,聚能盘锅架包括聚能盘主体;
6.所述聚能盘主体靠近锅具的一侧围设形成敞口的聚能腔,所述聚能盘主体的内部形成环形腔;
7.所述聚能盘主体的外圈设置有进烟口,所述聚能盘主体的内圈设置有出烟口,所述进烟口、所述出烟口均与所述环形腔连通,且所述聚能盘主体的内圈与所述燃烧器的周向外表面间隙设置。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聚能盘主体包括上层盘和下层盘;
9.所述上层盘的外侧面围设形成所述聚能腔;所述上层盘和所述下层盘均呈环状,所述上层盘和所述下层盘之间围设形成所述环形腔;
10.从所述上层盘的中心向周向方向,所述上层盘的外沿的外表面向远离所述锅具的一侧倾斜;
11.所述上层盘的外沿边缘开设有第一豁口,所述上层盘的外沿与所述下层盘的外沿连接,以围设成所述进烟口;所述下层盘的内沿边缘开设有第二豁口,所述上层盘的内沿与所述下层盘的内沿连接,以围设成所述出烟口。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在所述上层盘的外侧,所述上层盘的外沿与内沿之间形成倾斜的过渡面,从所述上层盘的外沿向内沿的方向,所述过渡面围设形成的腔体的尺寸渐缩;
13.所述上层盘的外沿与所述过渡面的连接处形成环状凸起。
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下层盘的外沿的内表面沿竖直方向延伸,且所述下层盘的外沿的高度高于所述上层盘的环状凸起的高度。
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从所述下层盘的内沿向外沿的方向,所述下层盘的
内沿与外沿之间依次形成有底壁和外侧壁,且所述下层盘的内沿向远离所述锅具的方向倾斜,所述底壁与待安装面适配,所述外侧壁向靠近所述锅具的方向倾斜。
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聚能盘主体还包括隔层;
17.所述隔层呈环状,且所述隔层位于所述上层盘和所述下层盘之间,以将所述环形腔分隔形成上层腔和下层腔;
18.所述进烟口和所述出烟口均与所述上层腔连通。
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进烟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进烟口沿所述聚能盘主体的外圈间隔排布;
20.所述出烟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出烟口沿所述聚能盘主体的内圈间隔排布。
2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底脚;
22.所述底脚设置于所述聚能盘主体的底部,以使所述聚能盘主体与待安装面间隙设置。
2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锅具支撑脚;
24.多个所述锅具支撑脚均布安装于所述聚能盘主体的顶部,且所述锅具支撑脚的顶端高度高于所述聚能盘主体的顶端的高度;
25.所述锅具支撑脚呈板状,且所述锅具支撑的板面沿所述聚能盘主体的径向延伸,且所述锅具支撑脚的延伸范围在所述聚能盘主体上的投影不超过所述聚能盘主体的范围。
26.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燃气灶具,包括上述方案所述的聚能盘锅架。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8.本技术提供的聚能盘锅架,能够有效提升燃烧火焰的温度,以使热能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提高燃烧热效率;且高温烟气再次参与了燃烧,使高温烟气尽可能地得到充分燃烧,减少了co废气的排放。
29.本技术还提供了燃气灶具,包括上述方案所述的聚能盘锅架。基于上述分析可知,燃气灶具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1.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聚能盘锅架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聚能盘锅架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33.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34.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聚能盘锅架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35.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36.图中:101-燃烧器;102-聚能盘主体;103-聚能腔;104-进烟口;105-出烟口;106-环形腔;107-上层盘;108-下层盘;109-凹陷环槽;110-过渡面;111-环状凸起;112-底壁;113-外侧壁;114-隔层;115-上层腔;116-下层腔;117-底脚;118-锅具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0.实施例一
41.参见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聚能盘锅架用于设置在燃烧器101的周向。聚能盘锅架包括聚能盘主体102;聚能盘主体102靠近锅具的一侧围设形成敞口的聚能腔103,聚能腔103为在燃烧器101和锅底之间形成的半封闭的燃烧空间,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被聚集在聚能腔103内,增强高温烟气与锅底的热能交换,提升燃烧热效率。聚能盘主体102的内部形成环形腔106,环形腔106内填充空气,利用空气热传导性能差的特性,以使聚能盘主体102能够隔热保温,进一步提升燃烧热效率。
42.聚能盘主体102的外圈设置有进烟口104,聚能盘主体102的内圈设置有出烟口105,进烟口104、出烟口105均与环形腔106连通,环形腔106为高温烟气回流腔体,环形腔106通过出烟口105与燃烧器101的出火孔相通,且聚能盘主体102的内圈与燃烧器101的周向外表面间隙设置,确保燃烧时所需空气的补给,使燃烧更充分。
43.具体地,聚能盘锅架在使用时,燃烧器101的外焰温度更高并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高温烟气能够从设置于聚能盘主体102的外圈的进烟口104进入环形腔106,进入环形腔106内的高温烟气从聚能盘主体102的内圈的出烟口105流向燃烧器101,即依次连通的进烟口104、环形腔106、出烟口105及聚能盘主体102的内圈与燃烧器101的周向外表面的间隙形成高温烟气的补充通道(图3中的实线箭头方向示出了高温烟气的流动方向),能有效提升燃烧火焰的温度,以使热能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提高燃烧热效率;且高温烟气再次参与了燃烧,使高温烟气尽可能地得到充分燃烧,减少了co废气的排放。
44.更具体地,聚能盘主体102包括上层盘107和下层盘108;上层盘107的外侧面(靠近锅具的一面)围设形成聚能腔103;上层盘107和下层盘108均呈环状,上层盘107和下层盘108相连接且二者之间围设形成环形腔106;燃烧器101设置于上层盘107和下层盘108的中心内圈处。
45.如图2所示,从上层盘107的中心向周向方向,上层盘107的外沿的外表面逐渐向远离锅具的一侧倾斜,上层盘107的外沿与下层盘108的外沿之间形成凹陷环槽109,当高温烟气向上层盘107的周向方向流动时,高温烟气在凹陷环槽109处得到缓冲,该处形成高温烟
气缓冲区。上层盘107的外沿边缘开设有第一豁口,上层盘107的外沿与下层盘108的外沿连接,以围设成进烟口104;也就是说,进烟口104开设于凹陷环槽109处,高温烟气在凹陷环槽109处缓冲后更容易通过进烟口104进入环形腔106中。下层盘108的内沿边缘开设有第二豁口,上层盘107的内沿与下层盘108的内沿连接,以围设成出烟口105,环形腔106中高温烟气可通过出烟口105流向燃烧器101。
46.可选地,在上层盘107的外侧,上层盘107的外沿与内沿之间形成倾斜的过渡面110,从上层盘107的外沿向内沿的方向,过渡面110围设形成的腔体的尺寸渐缩。上层盘107呈圆环形,上层盘107的外沿高于内沿,且外沿与内沿之间形成倾斜的过渡面110,从而围设形成聚能腔103,能延缓高温烟气流速,有利于燃烧热能气团的聚拢。
47.由于上层盘107的外沿向下倾斜,上层盘107的外沿与过渡面110的连接处形成环状凸起111,上层盘107的外沿与下层盘108的外沿之间形成凹陷环槽109。
48.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下层盘108的外沿的内表面沿竖直方向延伸,且下层盘108的外沿的高度高于上层盘107的环状凸起111的高度,如此设置使得下层盘108的外沿能对高温烟气阻挡和导向,避免高温烟气直接从锅底和聚能盘主体102之间以相对较快的流速排放至外部空间,以致热能散失大而造成燃烧热效率不高的问题。
49.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从下层盘108的内沿向外沿的方向,下层盘108的内沿与外沿之间依次形成有底壁112和外侧壁113,且下层盘108的内沿向远离锅具的方向倾斜,底壁112与待安装面适配,外侧壁113向靠近锅具的方向倾斜,即下层盘108为向下凹陷的圆环形盘,可增加环形腔106的容积,可容纳相对更多的高温烟气。
50.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进烟口10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进烟口104沿聚能盘主体102的外圈圆周间隔排布;出烟口10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出烟口105沿聚能盘主体102的内圈圆周间隔排布。图1中示出的多个进烟口104沿聚能盘主体102的外圈圆周均匀排布,多个出烟口105沿聚能盘主体102的内圈圆周均匀排布,但进烟口104和出烟口105的数量、大小、式样、位置等布局不限于图示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而设置。
51.实施例二
52.该实施例二中的聚能盘锅架是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的改进,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重复描述,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内容也属于该实施例二公开的内容。
53.参见图4和图5所示,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聚能盘主体102还包括隔层114;隔层114呈环状,且隔层114位于上层盘107和下层盘108之间,以将环形腔106分隔形成上层腔115和下层腔116;进烟口104和出烟口105均与上层腔115连通,图5中的实线箭头方向示出了高温烟气的流动方向。
54.在该实施例中,隔层114的内圈与下层盘108的内沿连接,且隔层114的高度低于出烟口105的高度;隔层114的外圈与下层盘108的外侧壁113连接,且隔层114的高度低于进烟口104的高度。隔层114可将环形腔106分隔为上层的高温烟气回流腔体和下层的保温腔体,保温腔体为相对封闭的结构,保温腔体内填充有空气,利用空气不良的导热性能起到对高温烟气回流腔体的保温隔热作用,能有效阻隔高温烟气回流腔体中的高温烟气向下传递热量,减少热能散失,确保高温烟气回流腔体中的高温烟气能够保持相对的高温状态,增强了温度场。
55.进一步地,聚能盘锅架还包括底脚117,底脚117设置于聚能盘主体102的底部,一
方面底脚117起到支撑聚能盘主体102的作用,另一方面,底脚117使聚能盘主体102与待安装面间隙设置,以使空气能够从下层盘108与待安装面间隙进入燃烧器101(图3和图5中的虚线箭头方向示出了空气的流动方向),以确保燃烧时所需空气的补给,且聚能盘主体102也能够对空气预热;在聚能盘主体102的内圈处,高温烟气与补给空气进行混合并加热了燃烧所需的空气,能有效提升燃烧火焰的温度,热能得到了充分利用,从而提高燃烧热效率。
56.具体地,底脚117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底脚117呈径向圆周均匀布局,底脚117与下层盘108的底壁112相连接,可采用嵌入、螺钉固定等方式,底脚117的材料采用耐高温、导热性能差的橡胶(如硅橡胶、氟橡胶)或塑料(如聚四氟乙烯),以降低底脚117的导热作用,避免底脚117向对安装面(如盛液盘或灶面板)导热,减少了热能散失。
57.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聚能盘锅架还包括多个锅具支撑脚118;多个锅具支撑脚118均布安装于聚能盘主体102的顶部,且锅具支撑脚118的顶端高度高于聚能盘主体102的顶端的高度,锅具支撑脚118用于支撑锅具,以使锅具与聚能盘主体102之间形成排烟间隙,有效确保烟气的合理排放。锅具支撑脚118呈板状,且锅具支撑的板面沿聚能盘主体102的径向延伸,且锅具支撑脚118的延伸范围在聚能盘主体102上的投影不超过聚能盘主体102的范围,避免锅具支撑脚118与外界空气的直接接触,以使锅具支撑脚118吸收的燃烧热能有效传导至锅底,减少热能散失。
58.实施例三
59.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燃气灶具,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聚能盘锅架,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聚能盘锅架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6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技术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