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重复精度的电容式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2023-01-05 09:47: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高重复精度的电容式传感器。


背景技术:

2.电感传感器能在感应区域内产生磁场,当有金属检测物靠近感应区域内时,在涡流效应的作用下,产品内部的震荡会衰减,内部电路通过判断震荡的幅值来确定被测物体与传感器的距离,从而输出信号。即可以检测一定距离内的金属目标物的存在,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潜艇军舰、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中,以及电梯、汽车制造、工程机械等工业现场。然而常规的传感器在重复精度上需要提高,随着使用时间的加长,重复精度会发生变化,严重影响传感器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设计简单,能将重复精度控制在1%以内的一种高重复精度的电容式传感器。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高重复精度的电容式传感器,包括电源模块、补偿模块、单向导通隔离模块、信号放大模块、驱动模块;电源模块与补偿模块、信号放大模块连接,补偿模块与单向导通隔离模块连接,单向导通隔离模块与信号放大模块连接,信号放大模块与驱动模块连接。
6.进一步的,电源模块包括芯片v1,芯片v1的1号引脚与安规电容cx5的一端连接,安规电容cx5的另一端接地,芯片v1的2号引脚接地,芯片v1的3号引脚与信号放大模块、补偿模块连接。
7.进一步的,芯片v1的3号引脚与补偿模块通过三极管、电阻、电容连接;芯片v1的3号引脚与三极管t2的集电极、电阻r5的一端、电阻r9的一端、安规电容cx1的一端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安规电容cx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t2的基极、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t2的发射极与电阻r12的一端、补偿模块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t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1的发射极与电阻r6的一端、安规电容cx4的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
8.其中,补偿模块包括热敏电阻ntc1、电阻r19、可变电阻vr1和电阻r3;三极管t2的发射极与电阻r19的一端、热敏电阻ntc1的一端连接,电阻r19的另一端、热敏电阻ntc1的另一端与可变电阻vr1的一端、移动端连接,可变电阻vr1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安规电容cx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
9.进一步的,单向导通隔离模块包括两个正向串联的二极管,两个正向串联的二极管的连接处与安规电容cx3的一端连接,安规电容cx3的另一端与可变电阻vr1的另一端连接;单向导通隔离模块的正极接地,单向导通隔离模块的负极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
10.进一步的,信号放大模块包括放大器ic1、放大器ic2、电阻r10、电阻r9、安规电容cx6、电阻r7、电阻r12、电阻r8、安规电容cx7、安规电容cx2和电阻r1;
11.芯片v1的3号引脚与电阻r9的一端、放大器ic1的8号引脚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安规电容cx6的一端、电阻r10的一端、放大器ic1的3号引脚、放大器ic2的5、6号引脚、电阻r1的一端、安规电容cx2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安规电容cx7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单向导通隔离模块的负极连接;安规电容cx2的另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安规电容cx7的另一端一起接地;放大器ic1的2号引脚与安规电容cx6的另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放大器ic1的1号引脚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一起与驱动模块连接。
12.进一步的,驱动模块包括灯led1和三极管t4,灯led1的正极与电阻r7的另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灯led1的负极与三极管t4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t4的集电极为out端。
13.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优点在于:
14.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生产方便,实用性强,极易推广使用。
15.2,本实用新型能通过电路改进后将重复精度控制在1%以内。本实用新型还通过补偿模块,由热敏电阻的调整,对内部电路进行温度补偿,从而减小由温度变化而引起距离变话的影响。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未做详细说明的部分均采用常规设计进行实现即可。本方案未做说明的部分,均可采用常规技术手段进行实现。
18.如图1所示,一种高重复精度的电容式传感器,包括电源模块、补偿模块、单向导通隔离模块、信号放大模块、驱动模块;电源模块与补偿模块、信号放大模块连接,补偿模块与单向导通隔离模块连接,单向导通隔离模块与信号放大模块连接,信号放大模块与驱动模块连接。
19.具体的,电源模块包括芯片v1,芯片v1的1号引脚与安规电容cx5的一端连接,安规电容cx5的另一端接地,芯片v1的2号引脚接地,芯片v1的3号引脚与信号放大模块、补偿模块连接。
20.芯片v1的3号引脚与补偿模块通过三极管、电阻、电容连接;芯片v1的3号引脚与三极管t2的集电极、电阻r5的一端、电阻r9的一端、安规电容cx1的一端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安规电容cx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t2的基极、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t2的发射极与电阻r12的一端、补偿模块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t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1的发射极与电阻r6的一端、安规电容cx4的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
21.其中,补偿模块包括热敏电阻ntc1、电阻r19、可变电阻vr1和电阻r3;三极管t2的
发射极与电阻r19的一端、热敏电阻ntc1的一端连接,电阻r19的另一端、热敏电阻ntc1的另一端与可变电阻vr1的一端、移动端连接,可变电阻vr1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安规电容cx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
22.单向导通隔离模块包括两个正向串联的二极管,两个正向串联的二极管的连接处与安规电容cx3的一端连接,安规电容cx3的另一端与可变电阻vr1的另一端连接;单向导通隔离模块的正极接地,单向导通隔离模块的负极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
23.信号放大模块包括放大器ic1、放大器ic2、电阻r10、电阻r9、安规电容cx6、电阻r7、电阻r12、电阻r8、安规电容cx7、安规电容cx2和电阻r1;
24.芯片v1的3号引脚与电阻r9的一端、放大器ic1的8号引脚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安规电容cx6的一端、电阻r10的一端、放大器ic1的3号引脚、放大器ic2的5、6号引脚、电阻r1的一端、安规电容cx2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安规电容cx7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单向导通隔离模块的负极连接;安规电容cx2的另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安规电容cx7的另一端一起接地;放大器ic1的2号引脚与安规电容cx6的另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放大器ic1的1号引脚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一起与驱动模块连接。
25.驱动模块包括灯led1和三极管t4,灯led1的正极与电阻r7的另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灯led1的负极与三极管t4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t4的集电极为out端。
26.综上所示,补偿模块的电阻r19,可变电阻vr1,电阻r3串联,通过调整其阻值,相应的感应距离会发生变化,电阻值越大距离越大,电阻值越小,距离越小。补偿模块的热敏电阻ntc1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当温度变高时,电阻值会变小,当温度变低时,电阻值会变大。从而形成温度升高,距离变大,电阻r19,可变电阻vr1在并联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会减小其并联的电阻值,从而减小了电阻r19,可变电阻vr1,电阻r3串联的阻值,达到距离补偿的目的。当温度降低,距离变小时,电阻r19,可变电阻vr1并联的情况下,温度降低会增加其并联的电阻值,从增大了电阻r19,可变电阻vr1,电阻r3串联的阻值,达到距离补偿的目的。实现温度特性好,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距离稳定,保证距离在其额定距离的
±
10%误差之内。
27.本方案通过单向导通隔离模块避免了电压变化的击穿可能性,放大电路的设计将重复精度进行严格控制,避免了电容式传感器随着使用时间的加长,重复精度降低,提高了整体电路的稳定性,并可将重复精度控制在1%以内。
2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