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高精密30微米线针治具的制作方法

2023-01-05 07:43:5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治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高精密30微米线针治具。


背景技术:

2.现有的pcb完成生产后需要通过测试治具进行测试,现有的测试治具通常采用测试探针接触pcb进行检测,然而由于探针较长并且存在一定的斜率,随着探针的直径越来越小,针对直径为30微米的探针,测试治具上设置导向层来对30微米探针进行导向,测试治具导向层的导孔分布不合理时容易导致探针磨损、探针卡住无法穿过以及探针串孔错位,从而导致检测精度降低,无法满足pcb检测需求。并且有些测试治具中间没有导向层,由于探针较细,探针两端有导向而中间没有导向同样也容易出现探针无法穿过以及探针串孔错位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高精密30微米线针治具,包括探针、以及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针盘面板、若干层第一引导层、第二引导层、第三引导层、第四引导层、第五引导层、第六引导层和针盘底板;所述针盘面板和若干层第一引导层均开设有供所述探针穿过且位于同一竖直面上的第一避空槽,所述第二引导层和第三引导层形成有供所述探针穿过的第二避空槽,所述第四引导层开设有第三避空槽,所述第五引导层和第六引导层均开设有第四避空槽,所述针盘底板开设有第五避空槽,所述第三避空槽、第四避空槽、第五避空槽沿竖直方向呈错位设置且供所述探针穿过。
4.优选的,所述第一引导层至少设置有三层,且所述第一避空槽均开设于所述针盘面板和每层所述第一引导层的底面。
5.优选的,所述第二避空槽为贯穿于所述第二引导层和第三引导层的通槽。
6.优选的,所述第三避空槽朝向所述第五引导层的底面。
7.优选的,所述第四避空槽开设于所述第五引导层和第六引导层的顶面。
8.优选的,所述第五避空槽开设于所述针盘底板的顶面。
9.优选的,所述第三避空槽、第四避空槽、第五避空槽的横截面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避空槽横截面的宽度。
10.优选的,所述针盘面板、若干层第一引导层、第二引导层、第三引导层、第四引导层、第五引导层、第六引导层和针盘底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针盘面板、若干层第一引导层、第二引导层、第三引导层、第四引导层、第五引导层、第六引导层和针盘底板穿置有导向柱。
12.由上可知,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针盘面板、若干层第一引导层、第二引导层、第三引导层、第四引导层、第五引导层、第六引导层和针盘底板。由于探针是呈倾斜设置的,并且每个引导层厚度不一,为了便于探针能顺畅穿入,针盘每一层均有做避空设计,针盘面板和若干层第一引导层均开设有供探针
穿过且位于同一竖直面上的第一避空槽,第二引导层和第三引导层形成有供探针穿过的第二避空槽,第四引导层开设有第三避空槽,第五引导层和第六引导层均开设有第四避空槽,针盘底板开设有第五避空槽,通过在每层均设计有避空槽,实现对细的探针进行导向的同时,通过引导层的避空槽合理分布避免探针磨损、卡住无法穿过以及探针串孔错位的情况,同时第三避空槽、第四避空槽、第五避空槽沿竖直方向呈错位设置且供探针穿过,进而适应呈倾斜设置的探针,并且通过设计多层引导层实现避免探针两端有导向而中间没有导向导致探针卡住无法穿过以及探针串孔错位的情况。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新型高精密30微米线针治具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实施例
1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高精密30微米线针治具,如图1所示,包括探针10、以及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针盘面板1、若干层第一引导层2、第二引导层3、第三引导层4、第四引导层5、第五引导层6、第六引导层7和针盘底板8。随着探针的直径越来越小,目前探针直径已经做到30微米,由于探针10是呈倾斜设置的,并且每个引导层厚度不一,为了便于探针10能顺畅穿入,针盘每一层均有做避空设计,针盘面板1和若干层第一引导层2均开设有供探针10穿过且位于同一竖直面上的第一避空槽20,第二引导层3和第三引导层4形成有供探针10穿过的第二避空槽30,第四引导层5开设有第三避空槽40,第五引导层6和第六引导层7均开设有第四避空槽50,针盘底板8开设有第五避空槽60,通过在每层均设计有避空槽,实现对细的探针10进行导向的同时,通过引导层的避空槽合理分布避免探针10磨损、卡住无法穿过及串孔的情况,同时第三避空槽40、第四避空槽50、第五避空槽60沿竖直方向呈错位设置且供探针10穿过,进而适应呈倾斜设置的探针10,并且通过设计多层引导层实现避免探针10两端有导向而中间没有导向导致探针10卡住无法穿过以及出现探针串孔错位的情况。
18.具体的,第一引导层2至少设置有三层,且第一避空槽20均开设于针盘面板1和每层第一引导层2的底面。由于探针10的端部有一段为垂直延伸,为此,针盘面板1和第一引导层2上的第一避空槽20处于同一竖直面上,进而探针10可以通过竖直方向分布的第一避空槽20垂直穿出针盘面板1,进而后续探针10与pcb板接触进行测试。
19.进一步的,第二避空槽30为贯穿于第二引导层3和第三引导层4的通槽。第三避空
槽40朝向第五引导层6的底面。第四避空槽50开设于第五引导层6和第六引导层7的顶面。第五避空槽60开设于针盘底板8的顶面。其中,第二避空槽30为通槽,第一避空槽20、第三避空槽40、第四避空槽50和第五避空槽60为沉槽,因此,通过在每层开设避空槽实现探针10可以倾斜地顺畅地穿入针盘和引导层,在每个避空槽内均开设有供探针10穿过的导向孔,从而起到导向探针的作用。
20.可以理解的是,探针10穿过每一层的厚度为板材厚度减去避空槽的厚度,可以根据探针10的直径大小,通过调整避空槽的厚度来实现调整探针10穿过板材的厚度,从而确保各层板材对探针具备导向作用的同时也避免与探针有较大面积的摩擦,从而保证探针顺畅移动。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避空槽30也可以设计成沉槽,使得探针10穿过第二引导层3和第三引导层4,进而第二引导层3和第三引导层4也起到导向的作用。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设计在每层引导层上开设沉槽或通槽。并且,避空槽开设在每层引导层的底面或顶面,在每层引导层上设计不同朝向的避空槽,可以满足对探针10不同部位进行导向作用,保证探针10整体平稳地移动。
21.其中,探针10垂直的一端穿过针盘面板1和第一引导层2,探针10倾斜的部分则穿过第二引导层3、第三引导层4、第四引导层5、第五引导层6、第六引导层7和针盘底板8,为了适应探针10倾斜部分,第三避空槽40、第四避空槽50、第五避空槽60的横截面的宽度大于第一避空槽20横截面的宽度,从而使得探针10具备倾斜活动的空间,并且第三避空槽40、第四避空槽50、第五避空槽60沿竖直方向呈错位设置且供探针10穿过,进而适应呈倾斜设置的探针10。并且通过设计多层引导层实现避免探针10两端有导向而中间没有导向导致探针10卡住无法穿过以及探针10串孔错位的情况。
22.为了实现对个板层进行固定,针盘面板1、若干层第一引导层2、第二引导层3、第三引导层4、第四引导层5、第五引导层6、第六引导层7和针盘底板8通过螺栓12固定连接。其中第二引导层3的厚度大于其他板层的厚度,在安装时,通过螺栓12自上而下将针盘面板1、若干层第一引导层2与第二引导层3进行锁紧固定,再通过另一螺栓12自下而上将针盘底板8、第六引导层7、第五引导层6、第四引导层5、第三引导层4与第二引导层3进行锁紧固定,实现将整体结构做封闭处理,防止异物进入内部。
23.另外,在对针盘面板1、若干层第一引导层2、第二引导层3、第三引导层4、第四引导层5、第五引导层6、第六引导层7和针盘底板8进行叠置时,通过在每层板层上开设安装孔,叠置时每层板材的安装孔穿过导向柱11,进而通过导向柱11对每层进行对位,保证每层板都对齐。
24.综上所述,本技术方案通过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针盘面板、若干层第一引导层、第二引导层、第三引导层、第四引导层、第五引导层、第六引导层和针盘底板。由于探针是呈倾斜设置的,并且每个引导层厚度不一,为了便于探针能顺畅穿入,针盘每一层均有做避空设计,针盘面板和若干层第一引导层均开设有供探针穿过且位于同一竖直面上的第一避空槽,第二引导层和第三引导层形成有供探针穿过的第二避空槽,第四引导层开设有第三避空槽,第五引导层和第六引导层均开设有第四避空槽,针盘底板开设有第五避空槽,通过在每层均设计有避空槽,实现对细的探针进行导向的同时,通过引导层的避空槽合理分布避免探针磨损、卡住无法穿过以及探针串孔错位的情况,同时第三避空槽、第四避空槽、第五避空槽沿竖直方向呈错位设置且供探针穿过,进而适应呈倾斜设置的探针,并且通过设计
多层引导层实现避免探针两端有导向而中间没有导向导致探针卡住无法穿过以及探针串孔错位的情况。
25.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