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断线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1-01 00:08: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涤纶加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断线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涤纶,又称聚酯纤维,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是我国纺织领域应用最多的纤维面料,具有抗皱性、保形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民用织物及工业用织物。
3.目前,在对涤纶进行纺丝前需先生产出涤纶原丝,而在生产涤纶原丝的过程中,常会有断线的情况发生,相关技术中会采用图像识别装置对断线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即对涤纶原丝进行拍摄并传回到控制组件中进行识别判断是否断线,并给出断线信号提醒工作人员。
4.在实现上述相关技术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因涤纶原丝排列紧密,涤纶原丝正常状态与断线状态差别较小,造成图像识别精准度下降,易误判或漏判断线。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降低误判或漏判断线的概率,本技术提供一种断线监测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断线监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断线监测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分别连接有第一分丝板及第二分丝板,所述第一分丝板与所述第二分丝板之间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机架相连;所述第一分丝板及第二分丝板皆连接有若干用于放置原丝的分隔槽体,所述第一分丝板位于所述第二分丝板的上方,所述机架分别连接有第一摄像元件及第二摄像元件,所述第一摄像元件位于所述第一分丝板的上方,所述第二摄像元件位于所述第二分丝板的下方;所述机架连接有图像处理单元。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板可避免第一分丝板及第二分丝板上的原丝在拍摄时发生重叠,降低断线误判的概率;第一分丝板及第二分丝板可将排列紧密的原丝分为上下两层,分隔槽体可将原丝按列分开,扩大了每列原丝之间的距离便于第一摄像元件及第二摄像元件对原丝进行拍摄并实时传输到图像处理单元,进而降低漏判或误判断线的概率。
9.可选的,所述分隔槽体底壁连接有软垫。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垫的材质较软,可减少对原丝的磨损。
11.可选的,所述软垫远离所述分隔槽体内底壁的一侧壁为弧面。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变原先的棱边与原丝接触为弧面与原丝接触,可进一步减少对原丝的磨损。
13.可选的,所述软垫与所述分隔槽体可拆卸的相连。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软垫出现磨损后,可更换软垫。
15.可选的,所述分隔槽体与所述第一分丝板及第二分丝板皆可拆卸的相连。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原丝的实际列数来调整所需安装分隔槽体的个数及分隔槽体之间的距离。
17.可选的,所述第一分丝板与所述第二分丝板皆开设有用于所述分隔槽体插设的长孔,所述第一分丝板及所述第二分丝板皆开设有与所述长孔相连通的推进孔,所述推进孔螺纹连接有推进杆,所述推进杆伸入所述长孔的一端连接推进板。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整原丝之间的距离时,可将分隔槽体再长孔内移动到相应的位置,然后拧入推进杆,进而带动推进板向靠近分隔槽体的方向运动直至抵紧分隔槽体即可,即可通过调整分隔槽体之间的距离来调整原丝之间的距离。
19.可选的,所述机架连接有两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滑行杆及与所述机架相连的固定杆,两个所述滑行杆远离所述机架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摄像元件与第二摄像元件相连;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机架的端壁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滑行杆间隙配合的滑孔,所述滑行杆的侧壁贯穿开设有锁止孔,所述锁止孔螺纹连接有锁止螺栓,所述固定杆的侧壁贯穿开设有用于所述锁止螺栓穿设的长条孔,所述锁止螺栓伸出所述长条孔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锁止螺母。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第一摄像元件或第二摄像元件离机架的距离时,先拧松锁止螺母,接着将滑行杆在滑孔内推拉到相应的位置,并带动锁止螺栓在长条孔内移动,然后再拧紧锁止螺母即可
21.可选的,两个所述滑行杆通过波纹管分别与所述第一摄像元件及第二摄像元件相连。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扭动波纹管实现对第一摄像元件及第二摄像元件的角度调整。
23.可选的,所述第一分丝板与所述第二分丝板皆至少有两个,且每个所述第一分丝板皆处于同一水平面,每个所述第二分丝板皆处于同一水平面。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增大第一摄像元件与第二摄像元件的有效拍摄范围,提高断线情况的可识别度。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6.1、首先在高度方向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分丝板及第二分丝板,并通过分隔槽体将每列原丝分开,再用底板将第一分丝板及第二分丝板上的原丝分隔开,接着用第一摄像元件拍摄第一分丝板上的原丝,用第二摄像元件拍摄第二分丝板上的原丝,扩大了每列原丝之间的距离,便于图像识别,降低了漏判或误判断线的概率;
27.2、通过在分隔槽体内底壁设置有软垫,可减少对原丝的磨损;
28.3、通过设置有两个第一分丝板及两个第二分丝板,且两个第一分丝板在同一水平面,两个第二分丝板在同一水平面,扩大了图像识别区域。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第一分丝板与第二分丝板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固定杆与滑行杆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固定杆与滑行杆锁止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3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分隔槽体与第一分丝板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3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分隔槽体与第一分丝板锁止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35.图中:1、机架;2、第一分丝板;21、分隔槽体;211、嵌孔;22、软垫;221、嵌块;3、第二分丝板;31、长孔;32、推进孔;33、推进杆;34、推进板;4、第一摄像元件;5、第二摄像元件;6、图像处理单元;7、调节组件;71、固定杆;711、滑孔;712、长条孔;72、滑行杆;721、锁止孔;722、锁止螺栓;723、锁止螺母;73、波纹管;8、原丝;9、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断线监测装置。参照图1及图2,断线监测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分别连接有两个处于同一水平面的第一分丝板2及两个处于同一水平面的第二分丝板3,第一分丝板2位于第二分丝板3的正上方,第一分丝板2与第二分丝板3相背离的侧壁皆可拆卸的连接有若干用于放置原丝8的分隔槽体21;第一分丝板2与第二分丝板3可将从设备产出的若干列原丝8按奇数列与偶数列分为上下两层,并扩大了相邻原丝8之间的距离。机架1连接有两组调节组件7,两组调节组件7远离机架1的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摄像元件4与第二摄像元件5,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摄像元件4与第二摄像元件5皆为usb摄像头模组,可迅速识别图像并将图像处理为电信号传输给相关处理单元。第一摄像元件4位于第一分丝板2的上方,第二摄像元件5位于第二分丝板3的下方,便于拍摄原丝8。机架1连接有图像处理单元6,可对第一摄像元件4及第二摄像元件5拍摄的图像进行识别处理,并给工作人员作出提示,具体的图像识别处理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第一分丝板2与第二分丝板3之间设置有底板9,且底板9与所述机架1相连,便于第一摄像元件4及第二摄像元件5对原丝8进行拍摄,底板9可避免第一摄像元件4或第二摄像元件5拍摄到不属于其拍摄范围的原丝8,从而降低误判断丝位置的概率。
38.参照图2,调节组件7包括滑行杆72及与机架1相连的固定杆71,滑行杆72远离机架1的一端连接有波纹管73,本实施例中的波纹管73为金属波纹管73,两个波纹管73远离滑行杆72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摄像元件4及第二摄像元件5相连,可根据拍摄的需要,通过转动波纹管73来调节第一摄像元件4及第二摄像元件5的拍摄角度。
39.参照图3及图4,固定杆71远离机架1的端壁开设有用于与滑行杆72间隙配合的滑孔711,滑行杆72的侧壁贯穿开设有两个锁止孔721,锁止孔721螺纹连接有锁止螺栓722,固定杆71的侧壁贯穿开设有用于锁止螺栓722穿设的长条孔712,锁止螺栓722可在长条孔712内移动,锁止螺栓722伸出长条孔712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锁止螺母723。可根据拍摄的需要,移动滑行杆72到相应的位置,从而改变第一摄像元件4及第二摄像元件5的位置,再用锁止螺栓722与锁止螺母723锁紧即可。
40.参照图5及图6,第一分丝板2与第二分丝板3皆开设有用于分隔槽体21插设的长孔31,第一分丝板2与第二分丝板3的侧壁皆开设有两个与长孔31相连通的推进孔32,推进孔32螺纹连接有推进杆33,推进杆33伸入长孔31的一端连接有推进板34;可根据实际原丝8的列数调整分隔槽体21的数量,在确认好分隔槽体21的数量后,拧入推进杆33,带动推进板34向靠近分隔槽体21的方向运动直至推进板34抵紧分隔槽体21。
41.分隔槽体21可拆卸的连接有软垫22,本实施例中的软垫22为橡胶垫,可减少对原丝8的磨损,软垫22连接有嵌块221,分隔槽体21的内底壁开设有与嵌块221过盈配合的嵌孔211;软垫22与原丝8接触的侧壁为弧面,可避免磨损原丝8;当软垫22出现磨损后,可将软垫22拔出,然后将新的软垫22插入即可。
4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断线监测装置的实施原理为:通过第一分丝板2与第二分丝板3上的分隔槽体21将若干列原丝8分为上下层的原丝8,再通过第一摄像元件4对第一分丝板2上的原丝8进行拍摄,第二摄像元件5对第二分丝板3上的原丝8进行拍摄,拍摄完成的图像实时传输到图像处理单元6,可对工作人员发出断线信号提醒。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原丝8排列紧密而易产生误判的情况,本技术使每列原丝8之间的距离变大,提高了图像识别精准度从而降低了漏判或错判概率。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