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具有回吸功能的泵取器和流体分配器的制作方法

2022-12-31 00:22: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流体泵,特别涉及一具有回吸功能的泵取器和流体分配器。


背景技术:

2.用于盛装洗手液、消毒液、洗发水、沐浴露、粉底液等流体产品的流体分配器,通常由盛装体和被设置于盛装体的泵取器组成,其中泵取器的头帽提供一个大致水平的横向流道,以将被泵取的流体导流至远离盛装体的位置而便于用户利用手部将其接住后使用。现有的泵取器存在的缺陷是缺乏回吸功能,导致泵取器的头帽在被按压且恢复到未被按压时的状态后,泵取器的头帽的横向流道内残留的流体会自动地流出而污染流体分配器所处环境并导致流体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具有回吸功能的泵取器和流体分配器,其中所述泵取器具有回吸功能,所述泵取器的头帽的头帽通道内残留的流体能够被回吸,以避免所述头帽的头帽通道内残留的流体因重力自动地滴落至所述流体分配器的外部,如此不仅能够避免滴落的流体浪费,而且能够避免滴落的流体污染所述流体分配器所处环境。
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具有回吸功能的泵取器和流体分配器,其中所述泵取器提供一回吸腔,在所述泵取器被按压且向初始状态回复时,所述回吸腔的容积逐渐地增加,以供回吸所述头帽的头帽通道内残留的流体。换言之,所述泵取器的所述回吸腔的容积在逐渐地增加时,不仅可以提供回吸力以供回吸所述头帽的头帽通道内残留的流体,而且能够存储自所述头帽的头帽通道被回吸的流体。
5.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具有回吸功能的泵取器和流体分配器,其中所述泵取器提供一活塞座和一回吸部,所述回吸部的顶端被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活塞座的座柱的座柱通道,以允许所述泵取器在所述座柱和所述回吸部之间形成所述回吸腔,通过允许所述回吸部的顶端和所述座柱相对运动的方式,所述泵取器的所述回吸腔的容积可以发生改变。
6.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具有回吸功能的泵取器和流体分配器,其中所述回吸部的底端能够选择性地打开或密封所述泵取器的一泵体的泵柱的进液通道,以简化所述泵取器的结构和提高所述泵取器的可靠性。优选地,所述回吸部呈柱状,以允许所述回吸部的顶端被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座柱的座柱通道,和允许所述回吸部的底端选择性地打开或密封所述泵体的泵柱的进液通道。
7.依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具有回吸功能的泵取器,其包括一泵体、一活塞座、一活塞、一回吸部、一连接杆、一弹簧以及一头帽,并具有一储液腔、一回吸腔、一第一出液通道以及一第二出液通道,其中:
8.所述泵体具有一泵柱空间和连通于所述泵柱空间的底部的一进液通道;
9.所述活塞座包括一座柱和环绕于所述座柱的底部的一座体,所述座柱具有一座柱
通道;
10.所述活塞被可活动地套装于所述座柱的外侧和被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泵体的所述泵柱空间,以在所述活塞和所述泵体之间形成所述储液腔,在所述活塞和所述座柱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出液通道,所述第一出液通道和所述储液腔能够连通;
11.所述回吸部的顶部被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座柱的所述座柱通道,以在所述回吸部和所述座柱之间形成容积可变的所述回吸腔;
12.所述连接杆具有一杆体通道,所述座柱的顶端于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被安装于所述杆体通道,并且在所述座柱的顶端和所述连接杆的底端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出液通道,所述第二出液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出液通道和所述杆体通道;
13.所述头帽具有一头帽通道,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被安装于所述头帽,并且所述头帽通道和所述杆体通道相连通;
14.所述弹簧被设置使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处于远离所述泵体的位置,并且在所述头帽带动所述连接杆使所述连接杆的顶端产生靠近所述泵体的位移后,所述弹簧被设置使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具有远离所述泵体的趋势和位移。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活塞的底部和所述座体之间能够被分离和被贴合,在所述活塞的底部和所述座体之间被分离时,所述活塞和所述座体允许所述储液腔和所述第一出液通道相连通,在所述活塞的底部和所述座体之间被贴合时,所述活塞和所述座体阻止所述储液腔和所述第一出液通道相连通。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活塞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杆,以允许所述连接杆驱动所述活塞于所述泵柱的所述泵柱空间移动。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泵取器进一步包括一簧座,所述簧座被安装于所述泵体的所述泵柱空间的开口处,其中所述弹簧被套装于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并且所述弹簧的弹簧顶端抵靠所述连接杆的凸沿,所述弹簧的弹簧底端抵靠所述簧座。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泵取器进一步包括一簧座,所述簧座被安装于所述泵体的所述泵柱空间的开口处,其中所述弹簧被套装于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并且所述弹簧的弹簧底端抵靠所述头帽,所述弹簧的弹簧底端抵靠所述簧座。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弹簧被套装于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并且所述弹簧的弹簧顶端抵靠所述连接杆的凸沿,所述弹簧的弹簧底端抵靠所述泵体。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弹簧被套装于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并且所述弹簧的弹簧顶端抵靠所述头帽,所述弹簧的所述弹簧底端抵靠所述泵体。
2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座柱具有至少一凸条,所述凸条自所述座柱的底端向顶端方向延伸,所述活塞被套装于所述座柱的设有所述凸条的位置,以由所述凸条阻止所述活塞的内壁和所述座柱的外壁贴合而在所述活塞的内壁和所述座柱的外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出液通道。
2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座柱具有至少一座柱槽,所述座柱槽自所述座柱的底端向顶端方向延伸,所述活塞被套装于所述座柱的设有所述座柱槽的位置,并且所述活塞暴露所述座柱的所述座柱槽的相对两端,如此所述座柱的所述座柱槽形成所述第一出液通道。
2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活塞具有至少一活塞槽,所述活塞槽自所述
活塞的底端延伸至顶端,以由所述活塞的所述活塞槽形成所述第一出液通道。
2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杆具有至少一杆槽,所述杆槽自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向顶端方向延伸,并且所述杆槽连通于所述杆体通道,其中在所述座柱的顶端以插入所述连接杆的所述杆体通道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连接杆的所述杆体通道后,所述连接杆的所述杆槽形成所述第二出液通道。
2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回吸部的底端被可活动地保持在所述储液腔,并且所述回吸部的底部选择性地打开或密封所述泵体的所述进液通道。
2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回吸部呈柱状。
2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回吸部的底端以所述回吸部的底端整体或部分插入所述泵体的所述进液通道的方式密封所述进液通道。
2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回吸部的底部整体或部分呈锥形。
2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回吸部包括一保持端部和自所述保持端部一体地向上延伸的一回吸端部,所述保持端部至少一穿孔,以供流体穿过,其中所述回吸部的所述保持端部被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泵体的所述泵柱空间,所述回吸部的所述回吸端部被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座柱的所述座柱通道,以在所述回吸部的所述回吸端部和所述座柱之间形成所述回吸腔。
3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泵取器进一步包括一阀门,所述阀门被设置于所述泵体,并且所述阀门选择性地打开或密封所述泵体的所述进液通道。
31.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流体分配器,其包括:
32.一盛装体;和
33.一泵取器,其中所述泵取器被安装于所述盛装体,以用于泵取所述盛装体内的流体,其中所述泵取器包括一泵体、一活塞座、一活塞、一回吸部、一连接杆、一弹簧以及一头帽,并具有一储液腔、一回吸腔、一第一出液通道以及一第二出液通道,其中:
34.所述泵体具有一泵柱空间和连通于所述泵柱空间的底部的一进液通道;
35.所述活塞座包括一座柱和环绕于所述座柱的底部的一座体,所述座柱具有一座柱通道;
36.所述活塞被可活动地套装于所述座柱的外侧和被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泵体的所述泵柱空间,以在所述活塞和所述泵体之间形成所述储液腔,在所述活塞和所述座柱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出液通道,所述第一出液通道和所述储液腔能够连通;
37.所述回吸部的顶部被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座柱的所述座柱通道,以在所述回吸部和所述座柱之间形成容积可变的所述回吸腔;
38.所述连接杆具有一杆体通道,所述座柱的顶端于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被安装于所述杆体通道,并且在所述座柱的顶端和所述连接杆的底端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出液通道,所述第二出液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出液通道和所述杆体通道;
39.所述头帽具有一头帽通道,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被安装于所述头帽,并且所述头帽通道和所述杆体通道相连通;
40.所述弹簧被设置使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处于远离所述泵体的位置,并且在所述头帽带动所述连接杆使所述连接杆的顶端产生靠近所述泵体的位移后,所述弹簧被设置使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具有远离所述泵体的趋势和位移。
附图说明
41.图1a和图1b分别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泵取器的不同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42.图2a和图2b分别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泵取器的不同位置的剖视示意图。
43.图3a和图3b分别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泵取器的不同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44.图4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泵取器的局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45.图5a至图5e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流体分配器的使用过程示意图。
46.图6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泵取器的一个变形示例的局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47.图7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泵取器的另一个变形示例的局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48.图8a和图8b分别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泵取器的一个变形示例的不同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49.图9a和图9b分别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泵取器的一个变形示例的不同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50.图10a和图10b分别是依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泵取器的上述变形示例的不同位置的剖视示意图。
51.图11a和图11b分别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泵取器的上述变形示例的不同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2.在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实施方式之前,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在其应用中并不限于以下描述阐述或以下附图图示的部件的构造和布置细节。本实用新型能够具有其他实施方式并且能够以各种方式实践或进行。另外,应理解的是,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术语出于描述的目的并且不应该被认为是限制性的。本文中使用“包括”、“包括”或“具有”及其变型意在涵盖下文中陈列的条目及其等同物以及附加条目。除非另有指定或限制,否则术语“安装”、“连接”、“支撑”和“联接”及其变型被广泛地使用并且涵盖直接安装和间接的安装、连接、支撑和联接。此外,“连接”和“联接”不限于物理或机械的连接或联接。
53.并且,第一方面,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第二方面,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54.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之附图1a至图5e,依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流体分配器在接下来的描述中将被揭露和被阐述,其中所述流体分配器包括一具有回吸
功能的泵取器100和一盛装体200,所述泵取器100被安装于所述盛装体200,以用于泵取所述盛装体200内盛装的流体。
55.具体地,所述泵取器100包括一柱状的泵体10、一活塞座20、一活塞30、一回吸部40、一连接杆50、一弹簧60以及一头帽70,并且所述泵取器100具有一储液腔1001、一回吸腔1002、一第一出液通道1003以及一第二出液通道 1004。
56.所述泵体10包括一泵柱11和环绕于所述泵柱11顶端的一泵沿12,所述泵柱11具有一泵柱空间111和连通于所述泵柱空间111的底部的一进液通道112。所述泵体10的所述泵柱11的尺寸小于所述盛装体200的开口尺寸,且所述泵沿 12的尺寸大于所述盛装体200的开口尺寸,如此在所述泵体10的所述泵柱11 经所述盛装体200的开口延伸所述盛装体200的内部时,所述泵沿12能够搭靠在所述盛装体200的开口处,以安装所述泵取器100于所述盛装体200,后续被盛装于所述盛装体200的流体被允许经所述泵柱11的所述进液通道112进入所述泵柱11的所述泵柱空间111。
57.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泵体10的所述泵柱11的形状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流体分配器中不受限制。例如,在附图1a至图5e示出的所述流体分配器的这个具体示例中,所述泵体10的所述泵柱11是圆柱,而在所述流体分配器的其他具体示例中,所述泵体10的所述泵柱11可以是棱柱,例如三棱柱、方柱、五棱柱、六棱柱等。
58.所述活塞座20包括一座柱21和环绕于所述座柱21的底部的一座体22,所述座柱21具有一座柱通道211,所述座柱通道211贯穿所述座柱21的顶端和底端。所述活塞30被可活动地套装于所述座柱21的外侧和被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泵柱11的所述泵柱空间111,并且所述泵取器100在所述活塞30和所述泵柱11 之间形成所述储液腔1001以及在所述活塞30和所述座柱21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出液通道1003。所述活塞30的底部和所述座体22之间能够被分离和被贴合,其中在所述活塞30的底部和所述座体22之间被分离时,形成于所述活塞30的底部和所述座体22之间的缝隙允许所述储液腔1001和所述第一出液通道1003 相连通,其中在所述活塞30的底部和所述座体22之间被贴合时,所述活塞30 的底部和所述座体22阻止所述储液腔1001和所述第一出液通道1003相连通。
59.所述回吸部40的顶端被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座柱21的所述座柱通道211,以允许所述泵取器100在所述回吸部40的顶端和所述座柱21之间形成容积可变的所述回吸腔1002,其中所述回吸部40的底端被可活动地保持在所述泵取器100 的所述储液腔1001,并选择性地密封或打开所述泵柱11的所述进液通道112,其中在所述回吸部40的底端密封所述泵柱11的所述进液通道112时,处于所述泵取器100的所述储液腔1001内的流体被阻止经所述泵柱11的所述进液通道 112进入所述盛装体200,其中在所述回吸部40的底端打开所述泵柱11的所述进液通道112时,处于所述盛装体200内的流体被允许经所述泵柱11的所述进液通道112进入所述泵取器100的所述储液腔1001。
60.优选地,所述回吸部40呈柱状,如此所述回吸部40的顶端能够被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座柱21的所述座柱通道211,和所述回吸部40的底端能够选择性地打开或密封所述泵体10的所述泵柱11的进液通道112。
61.优选地,所述回吸部40的底端以所述回吸部40的底端整体插入或部分插入所述泵柱11的所述进液通道112的方式密封所述泵柱11的所述进液通道112。更优选地,所述回吸部40的底端整体呈锥形或部分呈锥形,以便于所述回吸部 40的底端整体插入或部分插入
所述泵柱11的所述进液通道112。
62.所述连接杆50具有一杆体通道51,其中所述活塞座20的所述座柱21的顶端于所述连接杆50的底端被安装于所述连接杆50的所述杆体通道51,并且所述泵取器100在所述座柱21的顶端和所述连接杆50的底端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出液通道1004,所述第二出液通道1004连通所述第一出液通道1003和所述连接杆50的所述杆体通道51。并且,所述连接杆50的底端能够驱动所述活塞30做相对于所述活塞座20的所述座柱21的运动,以允许所述活塞30的底部和所述座体22被分离。
63.所述弹簧60被设置使所述连接杆50的顶端处于远离所述泵体10的所述泵沿12的位置,并且在所述连接杆50的顶端被驱动产生靠近所述泵体10的所述泵沿12的位移后,所述弹簧60被设置使所述连接杆50的顶端具有远离所述泵体10的所述泵沿12的趋势和位移。
64.所述头帽70包括一帽体71和自所述帽体71向外一体地延伸的一出液嘴72,并且所述头帽70具有一头帽通道73,所述头帽通道73的一部分被设于所述帽体71,所述头帽通道73的另一部分被设于所述出液嘴72。所述连接杆50的顶端被可驱动地安装于所述头帽70的所述帽体71,并且所述头帽70的所述头帽通道73和所述连接杆50的所述杆体通道51相连通。
65.当用户按压所述头帽70的所述帽体71时,所述头帽70向下驱动所述连接杆50而使所述连接杆50的顶端产生靠近所述泵体10的所述泵沿12的位移,此时,所述弹簧60被压缩而积蓄弹性势能,当撤销施加于所述头帽70的所述帽体 71的压力时,所述弹簧60恢复初始状态,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所述弹簧60向上驱动所述连接杆50的顶端而使所述连接杆50的顶端产生远离所述泵体10的所述泵沿12的位移。
66.优选地,所述头帽70的所述帽体71具有一帽体安装部分711,所述帽体安装部分711是中空的,以允许所述头帽通道73的一部分形成于所述帽体71的所述帽体安装部分711,其中所述帽体71的所述帽体安装部分711的底端于所述连接杆50的顶端被安装于所述连接杆50的所述杆体通道51,以允许所述头帽 70的所述头帽通道73和所述连接杆50的所述杆体通道51相连通。并且,通过将所述帽体71的所述帽体安装部分711于所述连接杆50的顶端安装于所述连接杆50的所述杆体通道51的方式,能够可靠地安装所述头帽70和所述连接杆50,以避免在向所述头帽70的所述帽体71施加压力时,所述帽体71和所述连接杆 50产生相对位移,和避免在撤销施加于所述帽体71的压力时,所述帽体71和所述连接杆50产生相对位移。
67.参考附图2a至图3b,所述泵取器100进一步包括一簧座80,所述簧座80 被安装于所述泵体10的所述泵柱11的顶端和被套设于所述连接杆50的外侧,其中所述弹簧60被套设于所述连接杆50的外侧,并且所述弹簧60的弹簧顶端 61抵靠所述连接杆50的凸沿52,所述弹簧60的弹簧底端62抵靠所述簧座80,由于所述头帽70的所述帽体71的所述帽体安装部分711和所述连接杆50的顶端被相互安装,如此:在用户按压所述头帽70的所述帽体71时,所述头帽70 向下驱动所述连接杆50而使所述连接杆50的顶端产生靠近所述泵体10的所述泵沿12的位移,此时所述弹簧60被压缩而积蓄弹性势能,当撤销施加于所述头帽70的所述帽体71的压力时,所述弹簧60恢复初始状态,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所述弹簧60向上驱动所述连接杆50的顶端而使所述连接杆50的顶端产生远离所述泵体10的所述泵沿12的位移。并且,通过将所述弹簧60套设于所述连接杆50的外侧的方式,在所述弹簧60的状态改变的过程
中,能够避免所述弹簧 60自所述连接杆50和所述簧座80之间脱离或出现偏斜,以保证所述泵取器100 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优选地,所述弹簧60是塑料弹簧。
68.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泵取器100的再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簧60 的所述弹簧顶端61可以抵靠所述头帽70的所述帽体71,所述弹簧60的所述弹簧底端62抵靠所述簧座80,由于所述帽体71的所述帽体安装部分711和所述连接杆50的顶端被相互安装,如此:在用户按压所述头帽70的所述帽体71时,所述头帽70向下驱动所述连接杆50而使所述连接杆50的顶端产生靠近所述泵体10的所述泵沿12的位移,此时所述弹簧60被压缩而积蓄弹性势能,当撤销施加于所述头帽70的所述帽体71的压力时,所述弹簧60恢复初始状态,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所述弹簧60向上驱动所述连接杆50的顶端而使所述连接杆50 的顶端产生远离所述泵体10的所述泵沿12的位移。
69.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泵取器100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泵取器 100可以没有所述簧座80,其中所述弹簧60的所述弹簧顶端61可以抵靠所述连接杆50的所述凸沿52或所述头帽70的所述帽体71,所述弹簧60的所述弹簧底端62可以抵靠所述泵体10,由于所述帽体71的所述帽体安装部分711和所述连接杆50的顶端被相互安装,如此:在用户按压所述头帽70的所述帽体71 时,所述头帽70向下驱动所述连接杆50而使所述连接杆50的顶端产生靠近所述泵体10的所述泵沿12的位移,此时所述弹簧60被压缩而积蓄弹性势能,当撤销施加于所述头帽70的所述帽体71的压力时,所述弹簧60恢复初始状态,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所述弹簧60向上驱动所述连接杆50的顶端而使所述连接杆 50的顶端产生远离所述泵体10的所述泵沿12的位移。
70.继续参考附图1a至图5e,所述泵取器100进一步包括一锁盖90,所述锁盖90包括一锁盖平台91和一环形锁臂92,所述锁盖平台91具有一平台穿孔911,所述环形锁臂92具有一锁臂穿孔921,所述环形锁臂92自所述锁盖平台91的边沿一体地向下延伸,以使所述锁盖平台91的所述平台穿孔911和所述环形锁臂92的所述锁臂穿孔921相连通。
71.所述泵体10的顶端在延伸至所述环形锁臂92的所述锁臂穿孔921后被安装于所述环形锁臂92,所述泵体10的所述泵沿12的顶面贴合于所述锁盖平台91,并且所述泵体10的所述泵柱11的所述泵柱空间111对应和连通于所述锁盖平台 91的所述平台穿孔911,如此所述活塞座20以及分别被设置于所述活塞座20的所述活塞30和所述回吸部40能够经所述锁盖90的所述锁盖平台91的所述平台穿孔911延伸至所述泵柱11的所述泵柱空间111。
72.所述锁盖90的所述环形锁臂92能够被锁装于所述盛装体200的开口处,如此安装所述泵取器100和所述盛装体200。例如,所述锁盖90的所述环形锁臂 92具有内螺纹结构,所述盛装体200的开口处具有外螺纹结构,所述环形锁臂 92的内螺纹结构和所述盛装体200的外螺纹结构相互配合,而能够使所述锁盖 90的所述环形锁臂92被锁装于所述盛装体200的开口处,从而安装所述泵取器 100和所述盛装体200。
73.继续参考附图2a至图3b,所述头帽70的所述帽体71具有两帽体插接件712和一帽体插接槽713,两个所述帽体插接件712相互间隔地设置,以于两个所述帽体插接件712之间形成所述帽体插接槽713。所述锁盖90包括两锁盖插接件93和具有一锁盖插接槽94,两个所述锁盖插接件93以相互间隔方式分别自所述锁盖平台91一体地向上延伸,以于两个所述锁盖插接件93之间形成所述锁盖插接槽94。所述帽体71的两个所述帽体插接件712中的一个所述帽体插接件712被可活动地保持在所述锁盖90的所述锁盖插接槽94,所述锁盖90的量
个所述锁盖插接件93中的一个所述锁盖插接件93被可活动地保持在所述帽体 71的所述锁盖插接槽714,如此所述头帽70和所述锁盖90相互穿插,从而在所述头帽70被驱动做相对于所述锁盖90的运动时,能够避免所述头帽70偏斜。例如,在用户按压所述头帽70而利用所述泵取器100自所述盛装体200泵取流体时,所述头帽70和所述锁盖90的穿插结构能够避免所述头帽70倾斜,以保证所述泵取器100的可靠性。
74.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泵取器100在所述活塞30和所述座柱21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出液通道1003的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流体分配器中不受限制。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流体分配器的这个具体示例中,参考附图4,所述座柱21 具有至少一凸条212,所述凸条212自所述座柱21的底端向顶端方向延伸,所述活塞30被套装于所述座柱21的设有所述凸条212的位置,以由所述凸条212 阻止所述活塞30的内壁和所述座柱21的外壁贴合而能够在所述活塞30的内壁和所述座柱21的外壁之间形成所述泵取器100的所述第一出液通道1003。换言之,所述凸条212的设置使得所述活塞30的内壁和所述座柱21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即为所述泵取器100的所述第一出液通道1003。优选地,所述凸条212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所述凸条212绕着所述座柱21的周向间隔地分布。
75.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流体分配器的其他示例中,参考附图6,所述座柱21具有至少一座柱槽213,所述座柱槽213自所述座柱21的底端向顶端方向延伸,所述活塞30被套装于所述座柱21的设有所述座柱槽213的位置,并且所述活塞30暴露所述座柱21的所述座柱槽213的相对两端,如此所述座柱21 的所述座柱槽213形成所述泵取器100的所述第一出液通道1003。优选地,所述座柱21的所述座柱槽213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所述座柱槽213绕着所述座柱21的周向间隔地分布。
76.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流体分配器的其他示例中,参考附图7,所述活塞30具有至少一活塞槽31,所述活塞槽31自所述活塞30的底端延伸至顶端,所述活塞30被套装于所述座柱21的外侧,以由所述活塞30的所述活塞槽31形成所述泵取器100的所述第一出液通道1003。优选地,所述活塞30的所述活塞槽31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所述活塞槽31绕着所述活塞30的周向间隔地分布。
77.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泵取器100在所述座柱21和所述连接杆50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出液通道1004的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流体分配器中不受限制。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流体分配器的这个具体示例中,参考附图4,所述连接杆50 具有至少一杆槽53,所述杆槽53自所述连接杆50的底端向顶端方向延伸,并且所述杆槽53连通于所述杆体通道51,其中在所述座柱21的顶端以插入所述连接杆50的所述杆体通道51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连接杆50的所述杆体通道51 后,所述连接杆50的所述杆槽53形成所述泵取器100的所述第二出液通道1004。优选地,所述连接杆50的所述杆槽53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所述杆槽 53绕着所述连接杆50的周向间隔地分布。
78.附图5a至图5e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流体分配器的使用状态。
79.参考附图5a,在所述头帽70未受力时,所述弹簧60的所述弹簧顶端61向上顶住所述连接杆50的所述凸沿52,以使所述连接杆50的顶端处于远离所述泵体10的所述泵沿12的位置,此时所述连接杆50向上拉扯所述活塞座20和所述活塞30,以使所述活塞30的底部被贴合于所述活塞座20的所述座体22,从而阻止所述泵取器100的所述储液腔1001和所述第一出液通道1002相连通。同时,所述回吸部40的底端封闭所述泵体10的所述泵柱11的所述
进液通道112,以阻止所述泵取器100的所述储液腔1001和所述盛装体200相连通,并且所述泵取器100的所述回吸腔1002具有较大的容积。
80.参考附图5b,在所述头帽70受到压力时(通常是用户利用手部按压所述头帽70而使其受压),所述头帽70驱动所述连接杆50向下运动,此时,一方面,所述弹簧60被所述连接杆50的所述凸沿52和所述簧座80挤压而产生弹性形变以积蓄弹性势能;另一方面,所述头帽70向下驱动所述连接杆50和所述活塞座 20,由于所述连接杆50的底端和所述活塞30的顶部之间设有活动间隙,从而在该阶段,所述活塞30未被所述连接杆50驱动而保持在初始位置,但是由于所述活塞座20的所述座体22和所述活塞30产生了相对位移,从而所述活塞30的底部和所述活塞座20的所述座体22被分离而连通所述泵取器100的所述储液腔 1001和所述第一出液通道1003,如此所述泵取器100的所述储液腔1001、所述第一出液通道1003、所述第二出液通道1004以及所述连接杆50的所述杆体通道51和所述头帽70的所述头帽通道73相连通;又一方面,所述回吸部40的底部继续被保持在封闭所述泵体10的所述泵柱11的所述进液通道112的位置。
81.参考附图5c,在所述头帽70继续受到压力时,所述头帽70驱动所述连接杆50进一步向下运动,此时,一方面,所述弹簧60被所述连接杆50的所述凸沿52和所述簧座80进一步挤压而继续产生弹性形变以积蓄弹性势能;另一方面,所述头帽70向下驱动所述连接杆50和所述活塞座20,所述连接杆50的底端向下驱动所述活塞30,以使所述活塞30于所述泵体10的所述泵柱11的所述泵柱空间111向下运动而减小所述泵取器100的所述储液腔1001的容积,从而增加所述储液腔1001的压强,所述储液腔1001内的流体能够依次经所述泵取器100 的所述储液腔1001、所述第一出液通道1002、所述第二出液通道1003以及所述连接杆50的所述杆体通道51和所述头帽70的所述头帽通道73被排出;又一方面,所述回吸部40的底端继续被保持在封闭所述泵体10的所述泵柱11的所述进液通道112的位置,并且所述回吸部40的顶端和所述活塞座20的所述座柱 21产生的相对位移而减小所述泵取器100的所述回吸腔1002的容积。
82.参考附图5d,在撤销施加于所述头帽70的压力时,所述弹簧60在恢复初始状态的过程中驱动所述头帽70向上运动,此时,所述头帽70带动所述连接杆 50、所述活塞座20和所述活塞30向上运动,所述泵取器100的所述储液腔1001 的体积增加而减小所述储液腔1001的压强,由于所述盛装体200内的压强大于所述泵取器100的所述储液腔1001的压强,所述回吸部40被驱动向上运动而打开所述泵体10的所述泵柱11的所述进液通道112,以使所述盛装体200内的流体能够被补充至所述泵取器100的所述储液腔1001。
83.参考附图5e,在所述盛装体200内的流体被补充至所述泵取器100的所述储液腔1001且所述泵取器100的所述储液腔1001的压强和所述盛装体200内的压强一致时,所述回吸部40因重力而自动地向下运动以允许所述回吸部40的底端再次密封所述泵体10的所述泵柱11的所述进液通道112,同时,随着所述回吸部40的向下运动,所述泵取器100的所述回吸腔1002的容积增大而产生回吸力,以将所述头帽70的所述头帽通道73内残留的流体通过所述连接杆50的所述杆体通道51回吸至所述泵取器100的所述回吸腔1002,以避免所述头帽70 的所述头帽通道73内残留的流体因重力自动地滴落至所述流体分配器的外部,如此不仅能够避免滴落的流体浪费,而且能够避免滴落的流体污染所述流体分配器所处环境。
84.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泵取器100被按压且向初始状态(附图5a示出的状态)回复
时,所述泵取器100的所述回吸腔1002的容积逐渐地增加,以供回吸所述头帽70的所述头帽通道73内残留的流体。换言之,所述泵取器100的所述回吸腔1002的容积在逐渐地增加时,不仅可以提供回吸力以供回吸所述头帽70 的所述头帽通道73内残留的流体,而且能够存储自所述头帽70的所述头帽通道 73被回吸的流体。
85.还可以理解的是,当用户再次按压所述头帽70时,随着所述泵取器100的所述回吸腔1002的容积的减小,存储于所述泵取器100的所述回吸腔1002的流体能够经所述连接杆50的所述杆体通道51和所述头帽70的所述头帽通道73排出。
86.附图8a和图8b示出了依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泵取器100的一个变形示例,与附图1至图5e示出的所述流体分配器的所述泵取器100不同的是,在附图8a和图8b示出的所述泵取器100的这个变形示例中,所述回吸部40进一步包括一保持端部41和自所述保持端部41一体地向上延伸的一回吸端部42,所述保持端部41具有至少一穿孔411。所述回吸部40的所述保持端部41被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泵体10的所述泵柱11的所述泵柱空间111,所述回吸部40的所述回吸端部42被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座柱21的所述座柱通道211,以在所述回吸端部 42和所述座柱21之间形成所述回吸腔1002。
87.优选地,所述泵取器100进一步包括一阀门110,所述阀门110被设置于所述泵体10,并且所述阀门110选择性地打开或密封所述泵体10的所述泵柱11 的所述进液通道111。
88.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阀门110的具体类型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泵取器100中不受限制。例如,所述阀门110可以是附图8a和图8b中示出的球阀,也可以是膜片阀。
89.附图9a至图11b示出了依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泵取器100的另一个变形示例,与附图1至图5e示出的所述流体分配器的所述泵取器100不同的是所述头帽70 和所述锁盖90的连接方式。具体地,所述头帽70的所述帽体71具有一个帽环 714,所述锁盖90包括一个锁环95,所述锁环95自所述锁盖平台91一体地向上延伸,其中所述锁环95的外径尺寸稍小于所述帽环714的内径尺寸,如此所述锁环95能够被嵌套于所述帽环714,从而在所述头帽70被驱动座相对于所述锁盖90的运动时,能够避免所述头帽70偏斜。例如,在用户按压所述头帽70 而利用所述泵取器100自所述盛装体200泵取流体时,所述头帽70和所述锁盖 90的套装结构能够避免所述头帽70倾斜,以保证所述泵取器100的可靠性。可选地,所述锁环95的内径尺寸稍大于所述帽环714的外径尺寸,如此所述帽环 714能够被嵌装于所述锁环95,从而在所述头帽70被驱动座相对于所述锁盖90 的运动时,能够避免所述头帽70偏斜。
90.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