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红外加热高压釜的循环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2-12-30 22:37: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加热高压釜的循环机构。


背景技术:

2.高压釜是夹层玻璃生产的关键设备,它通过加热、加压、冷却等工艺流程,将夹层玻璃牢固粘合在一起,红外加热高压釜有加热系统:加热元件采用红外中波加热管,加热系统根据玻放置的实际情况和密封环境中热量的流动特性将加热元件分为上部、下部、底部三个可独立控制的加热区,在升温的过程中通过plc程序自动调温,釜体内部按上、下、前、后方位,均勾布置多个温度传感器和两个可移动的温度传感器,可实时采集各处温度,了解釜内的温度均匀性,并根据采集数据对比结果通过pid温控软件进行智能控制;同时也具有对流系统:采用全密封电机为釜内空气循环提供动力,提高空气对流频率,从而使釜内温度更加均匀,生产效率更加高效并彻底杜绝了电机漏气的可能;高压釜具有很大的装载量:通过对蒸压釜内部各系统的技术改进设计,增加了釜内的有效使用空间;同时内部装有安全监控:釜内安装专用耐高湿、高压视频系统可实时监控釜内生产情况,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3.现有的红外加热高压釜的循环机构在使用时,其上的风循环系统采用顶部循环风机加两侧独立风道设计,使得釜内受热温差减小,但是在装置刚开始加热的过程中内部仍然存在一定的温差,温差会使得风道的两侧内壁发生变形,影响空气的循环,不利于釜内受热均匀,所以需要设计一种结构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加热高压釜的循环机构,以解决装置在加热的过程中,釜内的温差容易导致风道发生变形,影响空气的循环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外加热高压釜的循环机构,包括设置在高压釜主体顶部的电机、设置在高压釜主体内侧的风道、接线盒和电线,电机为釜内空气循环提供动力,提高空气对流频率,从而使釜内温度更加均匀,所述接线盒设置于电机的表面,所述电线设置于接线盒的底部,所述风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板,风道方便釜内空气的流通,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贯穿开设有通风孔,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分别与风道的两侧内壁相抵,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槽可以容纳固定块,从而对支撑板起到一定限位作用,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部嵌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风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开设有卡槽,卡槽可以容纳卡块的端部,进一步对支撑板进行限位,所述支撑板的另外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槽方便拨动板的滑动,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内部均滑动设置有拨动板,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槽的一侧内壁均开设有第三限位槽,第三限位槽方便拨动板一端的嵌入,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另一侧内壁连通开设有连通孔,连通孔方板连接板的滑动,所述连通孔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两个拨动板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端嵌
入至卡槽的内部。
6.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表面固定有橡胶垫,橡胶垫可以对固定块与第一限位槽内壁之间的空隙进行填充,所述橡胶垫与第一限位槽的内壁紧贴。
7.优选的,所述拨动板的截面呈长方形结构,所述拨动板的表面固定有隔热垫。
8.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对称固定有两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贯穿开设有滑动孔,滑动孔方便连接杆的滑动,对其滑动方向进行限制,所述滑动孔的内部贯穿有连接杆,连接杆可以对弹簧进行挤压,使得弹簧受力收缩,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对应拨动板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截面呈“l”型结构,“l”型结构可以避免连接杆滑出滑动孔的内部,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连接有弹簧,弹簧可以使得拨动板进行复位。
10.优选的,所述电线的表面对称固定有两个塑料板,所述接线盒的底部相对于电线的两侧对称固定有两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转动设置有转动板,转动板可以在水平方向进行转动,所述转动板位于对应塑料板的底部。
11.优选的,所述塑料板的底部等距离开设有多个凹槽,凹槽可以容纳橡胶凸块,从而提高转动板的稳定性,所述转动板的顶部等距离固定有多个橡胶凸块,所述橡胶凸块嵌入至对应凹槽的内部。
12.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开设有截面呈“t”型结构的旋槽,旋槽方便旋块的转动,也就方便了转动板的转动,所述旋槽的内部设置有截面呈“t”型结构的旋块,所述旋块的底端与对应转动板固定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通过设计的支撑板、第一限位槽、固定块、卡块、拨动板、卡槽、第二限位槽、第三限位槽、连接板,可以对风道的两侧内壁进行支撑,保证风道的牢固性,避免在开始加热的过程中,因为温差的原因,导致风道发生变形,影响釜内空气的循环,不利于其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区的放大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区的正视剖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卡块与固定块连接处的剖视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的立体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区的正视剖视图;
21.图中:1、高压釜主体;2、电机;3、风道;4、接线盒;5、支撑板;6、第一限位槽;7、固定块;8、卡块;9、拨动板;10、卡槽;11、第二限位槽; 12、第三限位槽;13、连接板;14、连接块;15、连接杆;16、滑动孔;17、通风孔;18、塑料板;19、支撑杆;20、转动板;21、旋块。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
24.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红外加热高压釜的循环机构,包括设置在高压釜主体1顶部的电机2、设置在高压釜主体1内侧的风道3、接线盒4和电线,接线盒4设置于电机2的表面,电线设置于接线盒4 的底部,风道3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板5,支撑板5为金属材质构件,支撑板 5可以对风道的两侧内壁进行支撑,保证风道的牢固性,避免在开始加热的过程中,因为温差的原因,导致风道发生变形,影响釜内空气的循环,支撑板5的一侧贯穿开设有通风孔17,通风孔17方便空气的流通,支撑板5的两侧分别与风道3的两侧内壁相抵,支撑板5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6,第一限位槽6的内部嵌入有固定块7,固定块7可以对支撑板5起到一定限位作用,固定块7与风道3的内壁固定连接,固定块7的一侧开设有卡槽10,支撑板5的另外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限位槽11,两个第二限位槽11的内部均滑动设置有拨动板 9,拨动板9可以带动对应的连接杆15同向移动,两个第二限位槽11的一侧内壁均开设有第三限位槽12,两个第二限位槽11的另一侧内壁连通开设有连通孔,连通孔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13,连接板13可以带动卡块8同向移动,连接板 13与两个拨动板9之间滑动连接,连接板13的一侧固定有卡块8,卡块8和卡槽10可以进一步对支撑板5进行限位,卡块8的一端嵌入至卡槽10的内部;固定块7的表面固定有橡胶垫,橡胶垫与第一限位槽6的内壁紧贴,拨动板9 的截面呈长方形结构,拨动板9的表面固定有隔热垫,隔热垫为聚氨酯泡沫塑料材质构件,可以起到一定的隔热作用,避免外界温度对第二限位槽11和连通孔内部的结构造成影响,连接板13的另一侧对称固定有两个连接块14,连接块 14的一侧贯穿开设有滑动孔16,滑动孔16的内部贯穿有连接杆15,连接杆15 可以对拨动板9的滑动方向进行限制,连接杆15的一端与对应拨动板9固定连接,连接杆15的截面呈“l”型结构,两个连接杆15之间连接有弹簧。
25.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电线的表面对称固定有两个塑料板18,接线盒4的底部相对于电线的两侧对称固定有两个支撑杆19,支撑杆19的底端转动设置有转动板20,当电线受到较大外力的拉扯时,转动板20和塑料板18可以承担部分拉力,提高电线与接线盒4连接处的牢固性,转动板20位于对应塑料板18 的底部,塑料板18的底部等距离开设有多个凹槽,转动板20的顶部等距离固定有多个橡胶凸块,橡胶凸块可以提高转动板20的稳定性,橡胶凸块嵌入至对应凹槽的内部,支撑杆19的底端开设有截面呈“t”型结构的旋槽,旋槽的内部设置有截面呈“t”型结构的旋块21,旋块21方便转动板20的转动,旋块 21的底端与对应转动板20固定连接。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多个支撑板5安装在风道3的内部,挤压拨动板9,使得拨动板9带动连接杆15在滑动孔16的内部同向移动,两个相向的连接杆15对弹簧进行挤压,使得弹簧受力收缩,直至拨动板9移动至合适的位置,然后拨动拨动板9,使其带动其表面的隔热垫一同嵌入至对应第三限位槽12的内部,拨动板9移动的同时也通过连接杆15与连接板13带动卡块8同向移动,使得卡块8的一端滑出第一限位槽6 的内部,然后将支撑板5放置于风道3的内侧,使得风道3一侧内壁上的固定块7嵌入至第一限位槽6的内部,反向拨动拨动板9,使其通过连接杆15与连接板13带动卡块8反向移动,使得卡块8的一端嵌入至卡槽10的内部,就将支撑板5安装好了,该结构可以对风道的两侧内壁进行支撑,保证风道的牢固性,避免在开始加热的过程中,因为温差的原因,
导致风道发生变形,影响釜内空气的循环,不利于其正常使用;装置在使用时,需要将电线与接线盒4进行连接,在电线与接线盒4连接好后,可以转动转动板20,使其带动旋块21在旋槽的内部同向转动,直至转动板20转动至对应塑料板18的底部,转动板20 顶部的多个橡胶凸块嵌入至对应凹槽的内部,在电线受到较大外力的拉扯时,该结构可以承担部分拉力,提高电线与接线盒4连接处的牢固性。
2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详见上述详尽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