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同步带接驳机的制作方法

2022-12-25 08:52: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同步带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步带接驳机。


背景技术:

2.同步带接驳机是一种对两段皮带进行热压连接的设备,使两段独立的皮带能能实现无痕连接,防止因为接缝部位存在不平整的情况导致同步带传动过程不平稳,现有的同步带接驳机一般都包括上压板和下压板,皮带在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完成压接操作,其中上压板和下压板中均设有加热片作为热源,使得橡胶材质的同步带热熔接合。
3.现有公告号为cn20702822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皮带接驳机,包括上、下对置的压板,上下两个压板分别安装在一个支座上,位于上侧的压板与支座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有加热片、夹板、气囊,夹板与压板固定连接,气囊与夹板之间设有连接板,夹板与支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下侧面上形成多个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槽,所述长槽中设有与其长度对应的弹簧,弹簧沿长槽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弹簧的直径大于长槽的深度,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性能更优、皮带压接质量更好的皮带接驳机,现在的同步带接驳机在热熔接驳时需要人工将两侧同步带压紧固定,防止接缝部位在完全冷却固结之前因为同步带的移动造成接缝断开的情况,但是采用橡胶材质制作的同步带具有一定厚度,其重量不轻,人工固定并不轻松,且为了满足接缝部位具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冷却,就需要工人持续对同步带施加作用力用以锁定,非常耗费气力。
4.因此,针对上述同步带热熔接驳时为了保证接缝具有足够的时间冷却固结,需要人工对两侧的同步带进行锁定,非常耗费工人的气力的情况,开发一种新型接驳机,利用处于接驳台面上的双端锁紧机构,在接驳时具有锁定两侧同步带端头,并保持同步带端头之间的挤压力以确保接缝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步带接驳机,该同步带接驳机旨在解决现在的同步带热熔接驳时为了保证接缝具有足够的时间冷却固结,需要人工对两侧的同步带进行锁定,非常耗费工人的气力的技术问题。
7.(2)技术方案
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同步带接驳机,该同步带接驳机包括加工台、左右对称设置于所述加工台上端两侧的活动架、左右对称开设于所述加工台上端的导行槽,所述活动架上端设置有与同步带带宽相适配的穿插槽,所述活动架上端固定连接有棱台型固定架,所述活动架与所述固定架之间设置有棱台型紧固座,所述紧固座设置于所述穿插槽上方,所述导行槽内壁前后对称安装有导轨,所述活动架下端安装有线性电机,所述线性电机设置于所述导轨之间。
9.使用本技术方案的一种同步带接驳机时,使用人将同步带的两端分别从两侧的活
动架上的穿插槽内插入,并使同步带的端部延伸进入保护罩内,然后分别用手拧动两侧的调节丝杆,令其沿丝孔纵向移动,使紧固座逐渐靠近下方的同步带,并最终挤压在同步带表面,借助抗滑垫上的抗滑纹理加强同步带与紧固座之间的抗滑移能力,将同步带的端头牢固锁紧,然后启动线性电机,令其带动上部的活动架和同步带端头沿导轨对向移动,迫使同步带端头相互挤压并抵达下压板的上部,然后启动垂直油缸,控制上压板纵向下移直到其贴合在同步带端头的上表面,启动上压板和下压板中的加热元件,对同步带端头进行加热融化并粘黏结合,接驳期间,线性电机带动同步带再次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保证同步带端头融化后断面能够充分贴合,保持对向挤压力,令接缝质量更好。
10.进一步的,所述加工台上端安装有下端宽度等于所述活动架宽度的保护罩,所述固定架的高度低于所述保护罩的高度,所述保护罩前后两端均安装有观察窗,保护罩用于隔离上压板和下压板的工作区域,避免工作人员靠近发生烫伤事故,通过观察窗向保护罩内查看接驳情况。
11.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罩上端安装有垂直油缸,所述垂直油缸下端的液压执行元件顶端安装有上压板,所述加工台中间安装有下压板,所述上压板设置于所述下压板上方,垂直油缸控制上压板纵向移动,配合下压板对向挤压整平同步带的端头部位。
12.进一步的,所述加工台上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左右对称设置于所述下压板两侧,所述安装槽内侧安装有滚轮,同步带露出穿插槽的端头在水平移动的过程中,借助滚轮起到承托作用,同时借助滚轮的滚动作用避免与同步带表面产生较大的摩擦力。
13.进一步的,所述紧固座上端活动连接有调节丝杆,所述固定架上端开设有丝孔,所述调节丝杆螺纹连接于所述丝孔内侧,用手拧动调节丝杆,调节丝杆的底端通过活络头与紧固座的上端连接,调节丝杆旋转下降的同时顶动紧固座将同步带压紧。
14.进一步的,所述紧固座下端等距分布有下表面具有抗滑纹理的抗滑垫,所述抗滑垫下侧紧贴于处于所述穿插槽内侧的同步带表面,紧固座竖向挤压锁定同步带时,抗滑垫借助与同步带之间的静摩擦力加强对其的锁定效果,防脱效果好,可以加工大重量的同步带。
15.(3)有益效果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同步带接驳机采用工人拧动丝杆的方式来调节紧固座的高度,对同步带产生纵向的挤压作用,将同步带锁紧,避免在接驳加工时工人持续用手抓握同步带进行锁定,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锁定效果好,不容易发生松脱,借助线性电机驱动的方式带动被锁紧的同步带端头相互靠近并挤压,保持同步带端头之间的压力,确保同步带端头之间的粘连质量。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同步带接驳机具体实施方式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同步带接驳机具体实施方式的耳机外壳拆解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同步带接驳机具体实施方式的线控外壳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同步带接驳机具体实施方式的耳塞与支撑片安装结构示意图。
21.附图中的标记为:1、加工台;2、活动架;3、穿插槽;4、固定架;5、紧固座;6、导行槽;
7、导轨;8、线性电机;9、保护罩;10、观察窗;11、垂直油缸;12、上压板;13、下压板;14、安装槽;15、滚轮;16、调节丝杆;17、丝孔;18、抗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22.本具体实施方式是用于一种同步带接驳机,其组装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耳机外壳1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线控外壳8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耳塞7与支撑片16安装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同步带接驳机包括加工台1、左右对称设置于加工台1上端两侧的活动架2、左右对称开设于加工台1上端的导行槽6,活动架2上端设置有与同步带带宽相适配的穿插槽3,活动架2上端固定连接有棱台型固定架4,活动架2与固定架4之间设置有棱台型紧固座5,紧固座5设置于穿插槽3上方,导行槽6内壁前后对称安装有导轨7,活动架2下端安装有线性电机8,线性电机8设置于导轨7之间。
23.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上压板12和下压板13均为内置有加热元件的薄板结构,通过高温将处于中间的同步带端头融化,使得两个同步带端头可以相互粘连,在冷却后,粘连部位形成平直的接缝;线性电机8将电能直接转换成直线运动机械能,导轨7为固定有磁铁的磁性轨道,线性电机8的动子包括线圈绕组,霍尔元件电路板,电热调节器和电子接口,通过导轨7保持动子在磁轨产生的磁场中的位置,通过直线编码器反馈线性电机8位置,磁力推动线性电机8沿导轨7轴向移动,使得两侧的同步带端头相互靠近。
24.其中,加工台1上端安装有下端宽度等于活动架2宽度的保护罩9,固定架4的高度低于保护罩9的高度,保护罩9前后两端均安装有观察窗10,保护罩9上端安装有垂直油缸11,垂直油缸11下端的液压执行元件顶端安装有上压板12,加工台1中间安装有下压板13,上压板12设置于下压板13上方,保护罩9用于隔离上压板12和下压板13的工作区域,避免工作人员靠近发生烫伤事故,通过观察窗10向保护罩9内查看接驳情况,垂直油缸11控制上压板12纵向移动,配合下压板13对向挤压整平同步带的端头部位。
25.同时,加工台1上端开设有安装槽14,安装槽14左右对称设置于下压板13两侧,安装槽14内侧安装有滚轮15,同步带露出穿插槽3的端头在水平移动的过程中,借助滚轮15起到承托作用,同时借助滚轮15的滚动作用避免与同步带表面产生较大的摩擦力。
26.另外,紧固座5上端活动连接有调节丝杆16,固定架4上端开设有丝孔17,调节丝杆16螺纹连接于丝孔17内侧,紧固座5下端等距分布有下表面具有抗滑纹理的抗滑垫18,抗滑垫18下侧紧贴于处于穿插槽3内侧的同步带表面,用手拧动调节丝杆16,调节丝杆16的底端通过活络头与紧固座5的上端连接,调节丝杆16旋转下降的同时顶动紧固座5将同步带压紧,紧固座5竖向挤压锁定同步带时,抗滑垫18借助与同步带之间的静摩擦力加强对其的锁定效果,防脱效果好,可以加工大重量的同步带。
27.使用本技术方案的一种同步带接驳机时,使用人将同步带的两端分别从两侧的活动架2上的穿插槽3内插入,并使同步带的端部延伸进入保护罩9内,然后分别用手拧动两侧的调节丝杆16,令其沿丝孔17纵向移动,使紧固座5逐渐靠近下方的同步带,并最终挤压在同步带表面,借助抗滑垫18上的抗滑纹理加强同步带与紧固座5之间的抗滑移能力,将同步带的端头牢固锁紧,然后启动线性电机8,令其带动上部的活动架2和同步带端头沿导轨7对向移动,迫使同步带端头相互挤压并抵达下压板13的上部,然后启动垂直油缸11,控制上压板12纵向下移直到其贴合在同步带端头的上表面,启动上压板12和下压板13中的加热元
件,对同步带端头进行加热融化并粘黏结合,接驳期间,线性电机8带动同步带再次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保证同步带端头融化后断面能够充分贴合,保持对向挤压力,令接缝质量更好。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