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后出风总成、副仪表板肘枕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2-12-25 08:28: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后出风总成、具有该后出风总成的副仪表板肘枕总成及具有该副仪表板肘枕总成的车辆。


背景技术:

2.副仪表板后出风口总成位于副仪表板末端,主要功用是将汽车的暖风或冷风送至后排乘坐区,实现全车的乘坐空间冷暖一致。而相关技术中的后出风口总成结构的出风方向只能上下摆动,不能根据顾客需求实现左右摆动,风向变动功能单一;以及,风门开闭与风向调节在不同部件,手动操作冗余,无科技感,且后出风口总成骨架结构为一体式壳体注塑,拆卸不便利,当外部受到损伤时则需更换整个总成,维修成本高。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后出风总成,用于达到出风源的风向能够任意角度变动且后出风总成在安装更加方便。
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出风总成,包括:至少一个风门开闭结构,所述风门开闭结构包括:安装壳,所述安装壳内形成有出风流道;风门,所述风门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出风流道内,且所述风门设有驱动齿;风球连杆,所述风球连杆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出风流道内,所述风球连杆的一端设有伞齿轮,所述伞齿轮与所述驱动齿啮合;驱动旋钮,所述驱动旋钮连接于所述风球连杆的另一端。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出风总成,通过顺时针或逆时针扭转驱动旋钮即可同时驱动风球连杆与风门,从而达到风门旋转式的开启或闭合,实现空调风可由各个角度从出风流道流出,解决了风门只能沿上下摆动或某一角度出风的问题。
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出风总成,所述安装壳包括壳体和球头支架,所述球头支架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且所述球头支架内形成有球头空间,所述风球连杆设有球头部,所述球头部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球头空间内。
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出风总成,所述球头支架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摆圈,所述摆圈环绕所述球头支架设置。
8.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出风总成,所述风球连杆的外周壁设有阻尼件,所述阻尼件与所述壳体的内周壁摩擦接触。
9.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出风总成,所述阻尼件构造为环形件,且所述阻尼件套设于所述风球连杆外。
10.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出风总成,所述风门为两个,两个所述风门的转动轴线重合,且两个所述风门分别啮合于所述伞齿轮的端部两侧。
1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出风总成,所述风门开闭结构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风门开闭结构的安装壳可拆卸地相连。
1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出风总成,两个所述风门开闭结构中的一个设有箭状凸起,且另一个设有卡接凹口,所述卡接凹口内具有限位部,所述箭状凸起伸至所述卡接凹口内且与所述限位部限位配合。
13.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副仪表板肘枕总成。
1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副仪表板肘枕总成,包括:副仪表板肘枕本体和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后出风总成,所述后出风总成安装于所述副仪表板肘枕本体的后侧。
15.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1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副仪表板肘枕总成。
17.所述车辆和上述的副仪表板肘枕总成及后出风总成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18.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9.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20.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出风总成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门开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球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摆圈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门与驱动齿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门开闭结构的通风状态示意图;
26.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门开闭结构的通风关闭状态示意图;
27.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出风总成的剖视图;
28.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两个安装壳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副仪表板肘枕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
32.后出风总成100,
33.风门开闭结构1,
34.安装壳11,壳体111,球头支架112,
35.风门12,风球连杆13,球头部131,驱动旋钮14,伞齿轮15,凹槽口151,驱动齿16,连接件161,摆圈17,安装台171,配合凹槽1711,叶片172,阻尼件18,弹簧销19,转动连杆20,配合结构21,箭状凸起211,卡接凹口212,限位部2121,
36.面板2,内装饰条3,外装饰条4,泡棉5,
37.副仪表板本体200,
38.副仪表板肘枕总成1000。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0.如无特殊的说明,本技术中的前后方向为车辆的纵向,即x向;左右方向为车辆的横向,即y向;上下方向为车辆的竖向,即z向。
41.下面参考图1-图1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出风总成100,包括:至少一个风门开闭结构1。其中,风门开闭结构1包括安装壳11、风门12、风球连杆13及驱动旋钮14。需要说明的是,安装壳11可随形设计,即安装壳11所构造的形状可与风门开闭结构1配合安装,且在安装壳11内部构造有贯通的出风流道,使得空调风可从安装壳11的下端流向上端。可以理解的是,风门12、风球连杆13及驱动旋钮14等结构均安装于安装壳11的内部空间,即安装壳11用于安装风门12、风球连杆13及驱动旋钮14等结构,在起到限位的同时还可保护上述结构不被破坏。
42.以及,风门12可构造为半圆形结构,使风门12安装于出风流道内,且风门12可相对于安装壳11转动,如风门12的转动轴线沿x向延伸,需要说明的是,风门12在实现通风时可与安装壳11的内壁保持平行,当风门12阻挡空调风以实现出风流道的闭合时可与安装壳11的内壁相抵。其中,风门12设有驱动齿16。可以理解的是,驱动齿16与风门12固定连接,当驱动齿16受力发生转动时可带动风门12发生转动,从而开启或关闭出风流道。
43.以及,安装壳11套设于风球连杆13,即风球连杆13的下端安装于出风流道内,且风球连杆13可相对于安装壳11转动,如风球连杆13的转动轴线沿z向延伸。其中,在风球连杆13的下端设有伞齿轮15,伞齿轮15与驱动齿16啮合。也就是说,风门12连接于驱动齿16的下端,驱动齿16啮合于伞齿轮15的下端。具体地,当风球连杆13围绕z轴转动时,伞齿轮15也围绕z轴转动,从而可将与之啮合的驱动齿16能够围绕x轴转动,进而带动风门12围绕x轴转动以实现出风流道的开启或关闭。
44.以及,在风球连杆13背离伞齿轮15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旋钮14。具体地,驱动旋钮14套设于风球连杆13的上端,且与风球连杆13配合连接,当驱动旋钮14发生转动时将带动风球连杆13转动。
45.可以理解的是,驱动旋钮14与风球连杆13、伞齿轮15的转动方向相同,驱动齿16与风门12的转动方向相同,也就是说,如图2所示,驱动旋钮14、风球连杆13及伞齿轮15的转动轴线与驱动齿16及风门12的转动轴线相互垂直。由此,风门开闭结构1的工作原理为:如图7所示,风门12处于开启状态,此时,若顺时针扭转驱动旋钮14时,驱动旋钮14驱动风球连杆13及伞齿轮15同时做顺时针的转动,与伞齿轮15啮合的两个驱动齿16分别朝不同的方向转动,以带动两个风门12旋转,使得风门12从平行于安装壳11内壁的状态转动至垂直于安装壳11内壁的状态,达到风门12闭合,实现通风关闭;如图6所示,当逆时针扭转驱动旋钮14时,驱动旋钮14驱动风球连杆13及伞齿轮15同时做逆时针的转动,此时,与伞齿轮15啮合的两个驱动齿16分别朝不同的方向转动,从而带动了两个风门12旋转,使得风门12从垂直于安装壳11内壁转动至平行于安装壳11内壁,达到风门12打开,实现通风开启。
4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出风总成100,通过顺时针或逆时针扭转驱动旋钮14即可同时驱动风球连杆13与风门12,从而达到风门12旋转式的开启或闭合,实现空调风可
由各个角度从出风流道流出,解决了风门12只能沿上下摆动或某一角度出风的问题。
47.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壳11包括壳体111和球头支架112。需要说明的是,如图8所示,壳体111整体构造近似手电筒状的结构,即在壳体111的上端形成有碗状空间,在壳体111的下端形成有柱状腔体。以及,球头支架112构造为中空框架结构,且在球头支架112内部形成有球形的球头空间。在实际装配时,球头支架112整体可固定安装于壳体111的碗状空间。
48.以及,风球连杆13穿设于壳体111,在风球连杆13的上端设置有球头部131。可将球头支架112套设于球头部131,使得球头部131在球头空间内配合连接。由此,球头支架112可对风球连杆13起到转动支撑的作用,保证球头支架112可顺畅地转动,当球头支架112受到外力而发生转动时,可带动风球连杆13发生转动,从而使驱动齿16带动风门12旋转,进而实现风门开闭结构1处于开启或闭合的状态。
49.在一些实施例中,球头支架112与壳体111之间设有摆圈17,摆圈17环绕球头支架112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摆圈17可安装于壳体111的碗状空间内。其中,在摆圈17的中心处还设置有环形的安装台171,且在安装台171的外壁均匀间隔设置了多个配合凹槽1711。以及,在摆圈17的内壁与安装台171之间均匀间隔设置了多个叶片172,且将叶片172与安装台171连接,可使得当安装台171发生转动时,叶片172可随安装台171的转动而转动,从而在摆圈17内部实现各个方向的无级摆动,进而可调整出风方向。
50.具体地,驱动旋钮14的内壁上均匀间隔设置了多个凸起结构,且凸起结构在球头支架112上的布置与配合凹槽1711在安装台171上的布置相同,使得凸起结构能够嵌入配合凹槽1711内以保证球头支架112与安装台171的稳定连接,从而保证驱动旋钮14可与安装台171同时运动,进而可带动叶片172发生转动以调整出风方向。
51.在一些实施例中,风球连杆13的外周壁设有阻尼件18,阻尼件18与壳体111的内周壁摩擦接触。需要说明的是,风球连杆13在发生转动时自身产生的摩擦小,且转动速度快等特征将会导致风球连杆13在转动时过于松动,不利于风门开闭结构1的稳定性,而本实用新型中在风球连杆13的外周壁设置有阻尼件18,使得风球连杆13在发生转动时,阻尼件18与壳体111内周壁发生滑动摩擦并产生阻尼力,从而消耗风球连杆13的转动能量,降低风球连杆13的转动速度,提高风球连杆13的稳定性,且增加了旋转感,提升了用户体验。
52.在一些实施例中,阻尼件18构造为环形件,且阻尼件18套设于风球连杆13外。也就是说,如图6所示,阻尼件18套设于风球连杆13轴向的中部区域,并位于壳体111的柱状腔体中。即阻尼件18所构造的环形件的直径与柱状腔体的直径相同,保证了阻尼件18可与柱状腔体的内壁相抵,从而当风球连杆13发生转动时,阻尼件18可与柱状腔体的内壁发生摩擦产生阻力,进而降低风球连杆13的转动速度,产生旋转感。
53.在一些实施例中,伞齿轮15的顶面上还设有弹簧销19。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在伞齿轮15的顶面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口151,在安装时可将弹簧销19竖向插入凹槽口151以实现与伞齿轮15的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弹簧销19可竖向对伞齿轮15施加弹性力,从而可使伞齿轮15能够始终处于下止点位置,进而可规避伞齿轮15在旋转的过程中上下窜动,影响旋转力矩。
54.在一些实施例中,风门12为两个,两个风门12的转动轴线重合,且两个风门12分别啮合于伞齿轮15的端部两侧。需要说明的是,如图5所示,驱动齿16可通过连接件161将风门
12固定连接成一体结构。以及,风门开闭结构1还构造有转动连杆20,且转动连杆20垂直于风球连杆13。其中,转动连杆20的长度与风门12直径相同,且将两个驱动齿16可通过连接件161分别套设于转动连杆20的两端。可以理解的是,两个驱动齿16均位于转动连杆20的上方空间,两个风门12均位于转动连杆20的下方空间。即单个风门12在运动时形成的运动轨迹为1/4圆弧轨迹,因此,将两个风门12对称布置,以共同形成半圆的圆弧轨道。其中,风门12的所构造的半圆形结构的半径与壳体111内的柱状腔体的半径相同,从而当两个风门12在打开时可与壳体111的内壁相抵,实现通风关闭。
55.在一些实施例中,风门开闭结构1为两个,且两个风门开闭结构1的安装壳11可拆卸地相连。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所示,两个风门开闭结构1并排连接共同构成后出风总成100,即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风门开闭结构1以保证后排两侧乘客的舒适感。因此,在实际安装时,可将两个风门开闭结构1的安装壳11以可拆卸地方式固定连接,从而可保证后出风总成100稳固性的同时,还更便于风门开闭结构1的安装,以及在后续对单个风门开闭结构1进行维护或维修时更加方便。
56.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风门开闭结构1中的一个设有箭状凸起211,且另一个设有卡接凹口212,卡接凹口212内具有限位部2121,箭状凸起211伸至卡接凹口212内且与限位部2121限位配合。如位于左侧的风门开闭结构1的安装壳11设置有向右的箭状凸起211,位于右侧的风门开闭结构1的安装壳11设置有向左的卡接凹口212,将左侧的箭状凸起211伸至右侧卡接凹口212的限位部2121以实现限位配合。
57.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0所示,当箭状凸起211伸至卡接凹口212的限位部2121时,可形成配合结构21,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两个风门开闭结构1的安装壳11共设有四个配合结构21,也就是说,沿两个安装壳11的x向间隔设置两个配合结构21作为一组,且在两个安装壳11的z向上间隔设置两组配合结构21。由此,设置多组配合结构21且每组配合结构21正对设置以达到两个安装壳11在x向、y向及z向的全约束限位,从而保证两个安装壳11连接的稳固性。
58.在一些实施例中,后出风总成100还包括面板2、内装饰条3、外装饰条4、泡棉5等结构。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及图8所示,面板2包括两个圆形通孔,在实际安装时,可将面板2的通孔套设于后出风总成100的两个安装壳11的摆圈17上,且面板2构造为一体成型结构,可为两个风门开闭结构1的摆圈17起到限位作用,从而进一步的提升两个风门开闭结构1连接的稳固性。
59.以及,内装饰条3及外装饰条4分别安装于摆圈17的内外两侧,可提高整个后出风总成100的美观性。其中,内装饰条3还可在安装壳11内向摆圈17提供一定的支撑能力,减小摆圈17晃动。
60.以及,泡棉5构造为环形件且在后出风总成100中共设置有两个。在实际安装时,每个风门开闭结构1的下端边沿处均套设有一个泡棉5,可起到保护风门开闭结构1,并在一定程度上可实现吸振,缓冲的作用,从而可提高后出风总成100的使用寿命。
61.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副仪表板肘枕总成1000。
6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副仪表板肘枕总成1000,包括:副仪表板肘枕本体和上述中任一项的后出风总成100。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1所示,在副仪表板肘枕本体的后侧构造有安装空间,从而可将后出风总成100安装于副仪表板肘枕本体的后侧安装空间内。由
此,当车辆后排乘客在使用后出风总成100时,位于左侧的乘客可调节后出风总成100的左侧风门开闭结构1,位于右侧的乘客可调节后出风总成100的右侧风门开闭结构1,二者互不影响,从而实现分控操作,提高了后排乘客的用户体验及舒适性。
63.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6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中的副仪表板肘枕总成1000。即在副仪表板肘枕总成1000的后侧设置后出风总成100,利用后出风总成100所包括的两个独立的风门开闭结构1实现分控操作功能。也就是说,乘客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开启一侧或两侧的风门开闭结构1,从而提高乘客体验感。以及,可通过扭转驱动旋钮14以操纵风门12的开启及闭合,以及通过驱动旋钮14调节风向的角度,从而解决了人机操作冗余,风向单一的问题。以及,在安装时,将两个风门开闭结构1的安装壳11通过配合结构21以达到可拆卸的连接,从而可实现对单一风门开闭结构1的更换及维修,且操作简单。
65.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66.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67.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68.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69.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7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7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