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自行车用折叠车轮及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2022-12-21 13:18:2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自行车用折叠车轮及自行车。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大多自行车由于其自身占用空间较大,普遍都会存在运输困难、不易保管等问题。针对其占用空间大的问题,现在市面上出现了部分折叠自行车,这部分折叠自行车即便进行了折叠,但由于自行车的车轮形状是固定的,不可进一步缩小,从而限制自行车折叠后在体积上的进一步缩小,在携带、运输或者存储等方面仍然存在不方便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综上,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行车用折叠车轮,用以改善目前自行车车轮无法折叠,导致自行车体积不能进一步缩小的问题。
4.而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行车用折叠车轮,包括:
6.第一轮毂;
7.第二轮毂,所述第二轮毂与所述第一轮毂相对设置;
8.轮毂中轴,所述第一轮毂和所述第二轮毂均套设于所述轮毂中轴上,并且所述第一轮毂与所述第二轮毂能够沿所述轮毂中轴做相对或者相向运动;
9.若干轮胎段,若干所述轮胎段彼此连接形成完整的轮胎,所述轮胎段上设有沿所述轮胎段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
10.若干辐条组件,所述辐条组件包括第一辐条和第二辐条,所述第一辐条具有沿其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轮毂边缘铰接,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轨道内,并可在所述第一轨道内滑动;所述第二辐条具有沿其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二轮毂边缘铰接,所述第四端位于所述第二轨道内,并可在所述第二轨道内滑动;所述第一辐条的中部与所述第二辐条的中部铰接。
11.在本技术部分实施例中,所述折叠车轮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当所述折叠车轮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端相距最远;当所述折叠车轮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端相距最近。
12.在本技术部分实施例中,当所述折叠车轮从所述展开状态变形至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轮毂沿所述轮毂中轴做远离所述第二轮毂的运动,所述第二端沿所述第一轨道做远离所述第四端的运动,所述第四端沿所述第二轨道做远离所述第二端的运动。
13.在本技术部分实施例中,当所述折叠车轮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幅条位于所述第一轮毂和所述第二轮毂之间,并且所述第一辐条长度方向的延长线与所述轮毂中轴轴向方向的延长线之间具有夹角。
14.在本技术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位于同一直线上。
15.在本技术部分实施例中,所述折叠车轮还包括锁紧件,在所述折叠车轮处于所述
展开状态时,所述锁紧件用于将所述第一轮毂和所述第二轮毂固定。
16.在本技术部分实施例中,所述锁紧件包括卡紧部,所述卡紧部具有卡紧状态和张开状态,所述卡紧部一侧与所述第一轮毂连接,所述第二轮毂上开设有卡紧槽,当所述折叠车轮处于展开状态且所述卡紧部处于所述卡紧状态时,所述卡紧部位于所述卡紧槽内,以将所述第一轮毂和所述第二轮毂固定,当所述卡紧部处于所述张开状态时,所述卡紧部脱离所述卡紧槽,所述第一轮毂和所述第二轮毂能够发生相对运动。
17.在本技术部分实施例中,所述锁紧件还包括施力部,所述施力部与所述卡紧部一体成型连接,所述第一轮毂具有第一中轴部,所述施力部与所述第一中轴部铰接,所述施力部用于控制所述卡紧部在所述卡紧状态和所述张开状态之间切换。
18.在本技术部分实施例中,所述轮胎段的两端设有连接部,在所述折叠轮胎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相邻所述轮胎段之间通过所述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19.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行车,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自行车用折叠车轮。
20.综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包括有益效果:
21.本技术提供了自行车用折叠车轮及自行车,在本技术所提供的部分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轮毂和第二轮毂套设于轮毂中轴上,并使第一轮毂和第二轮毂能够沿轮毂中轴的轴向方向做相对或者相向移动,使第一轮毂和第二轮毂之间的距离能够根据折叠与否进行改变;再将轮胎被配置为由多个轮胎段连接而成,使得完整的轮胎能够被拆分为若干轮胎段,以减小轮胎所占用的空间;在轮胎段上还开设有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第一辐条的第一端与第一轮毂铰接,使第一辐条能够绕铰接点转动,第一辐条的第二端位于第一轨道内,使第一幅条的第二端能够在第一轨道内移动;同理,第二辐条的第二端能够绕第二轮毂的铰接点转动,且可在第二轨道内移动;再利用第一辐条的中部和第二辐条的中部铰接。通过第一轮毂和第二轮毂之间相对距离的增大,第一辐条和第二幅条的两端分别会受到第一轮毂和第二轮毂的拉力,促使第一辐条与第二辐条彼此转动,并且第二端从第一轨道的一端朝向另一端移动,第四端从第二轨道的一端朝向另一端移动,若完整的轮胎处于水平状态,则辐条组件从水平状态转变为竖直状态,轮胎段被辐条带动,也呈竖直状态,并围绕第一轮毂的轴向设置,达到折叠轮胎的效果。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制,其中:
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自行车用折叠车轮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图1中部分轮胎段与第一轮毂和第二轮毂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自行车用折叠车轮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图3中部分轮胎段与第一轮毂和第二轮毂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折叠车轮处于展开状态下的第一轮毂和第二轮毂通过锁紧件固定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
29.1、第一轮毂;11、第一中轴部;2、第二轮毂;21、第二中轴部;3、轮毂中轴;4、轮胎
段;41、第一轨道;42、第二轨道;5、辐条组件;51、第一辐条;511、第一端;512、第二端;52、第二辐条;521、第三端;522、第四端;6、锁紧件;61、卡紧部;62、施力部。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1.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独特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2.在申请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技术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技术,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技术。在其他实例中,不会对已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技术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技术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技术所公开的原理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33.请参见图1和图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行车用折叠车轮,包括:
34.第一轮毂1;
35.第二轮毂2,所述第二轮毂2与所述第一轮毂1相对设置;
36.轮毂中轴3,所述第一轮毂1和所述第二轮毂2均套设于所述轮毂中轴3上,并且所述第一轮毂1与所述第二轮毂2能够沿所述轮毂中轴3做相对或者相向运动;
37.若干轮胎段4,若干所述轮胎段4彼此连接形成完整的轮胎,所述轮胎段4上设有沿所述轮胎段4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轨道41和第二轨道42;
38.若干辐条组件5,所述辐条组件5包括第一辐条51和第二辐条52,所述第一辐条51具有沿其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511和第二端512,所述第一端511与所述第一轮毂1边缘铰接,所述第二端512位于所述第一轨道41内,并可在所述第一轨道41内滑动;所述第二辐条52具有沿其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端521和第四端522,所述第三端521与所述第二轮毂2边缘铰接,所述第四端522位于所述第二轨道42内,并可在所述第二轨道42内滑动;所述第一辐条51的中部与所述第二辐条52的中部铰接。
39.该自行车用折叠车轮主要是通过利用第一轮毂1和第二轮毂2能够在轮毂中轴3上进行相对或者相向运动,在运动的同时,会带动位于第一轮毂1和第二轮毂2上的辐条组件5同步运动。当折叠车轮从完整车轮的形态转变为折叠状态时,第一轮毂1和第二轮毂2则做
彼此相向的运动,沿轮毂中轴3彼此远离,带动辐条组件5转动,辐条组件5带动轮胎段4转动,使轮胎段4从其与第一轮毂1或者第二轮毂2在同一平面转动至其与轮毂中轴3平行或者接近平行。这里的接近平行即指轮胎段4与轮毂中轴3之间的夹角较小。至此,将完整的轮胎从一个占地面积较大的形状折叠为占地面积较小的形状,完成车轮的折叠。这里占地面积的比较,具体是,在车轮未折叠时,其是一个完整的圆形,半径约为第一轮毂1的半径加上辐条组件5的长度,再加上轮胎段4的厚度;而折叠后,占地面积则接近第一轮毂1的占地面积。显然,该车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折叠效果明显。
40.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轮毂1和第二轮毂2内均具有一定的容纳空间,用于容纳轮毂中轴3。具体地说,当车轮处于一个完整的车轮状态时,第一轮毂1和第二轮毂2彼此接触,轮毂中轴3的一部分则收纳于第一轮毂1的容纳空间内,另一部分收纳于第二轮毂2的容纳空间内。
41.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第一轨道41和第二轨道42沿轮胎段4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并且第一轨道41和第二轨道42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轨道41和第二轨道42的形状为腰型孔形状,且第一轨道41和第二轨道42尺寸形状均相同,以轮胎段4的中线为对称轴,第一轨道41和第二轨道42对称设置。并且,第一辐条51的中部与第二辐条52的中部铰接,第一辐条51与第二辐条52长度相同,确保第一辐条51和第二辐条52在运动时,能够同步运动,即第一辐条51和第二辐条52转动的角度以及第二端512和第四端522在轨道内移动的距离均相同,便于生产制造以及在折叠时,各部件运动更加稳定。
42.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和图4,折叠车轮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展开状态指若干轮胎段4彼此拼接,形成完整的轮胎形状的状态。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将展开状态的轮胎定义为水平,而折叠状态的轮胎则是竖直状态。当然,车轮具体是水平还是竖直,亦或者是倾斜,根据实际使用或者摆放确定,均不做限定。当折叠车轮需要从展开状态变形至折叠状态时,具体变形过程为:首先用户对第一轮毂1施加一个提拉的拉力,使第一轮毂1沿轮毂中轴3做远离第二轮毂2的运动,第一辐条51的第一端511随第一轮毂1的移动而跟随移动,由于第一端511在做远离第二轮毂2方向的运动,使得第一辐条51的第二端512也会移动,轮胎段4的第一轨道41对第二端512的移动进行了限位,使其只能在第一轨道41内移动,从而使轮胎段4具有朝向第一轮毂1移动的趋势;对于第二辐条52,虽然其并没有连接在第一轮毂1上,但其第三端521连接在第二轮毂2上,并且第二辐条52的中部与第一辐条51的中部铰接,所以当第一辐条51发生运动时,第二辐条52便会因为第一辐条51的运动以及第一轮毂1和第二轮毂2之间相对距离的变化而同步运动;第二辐条52的第四端522则随第三端521的移动,而在第二轨道42内移动。由于第一轮毂1和第二轮毂2的相对移动方向是竖直方向,便会使得第一幅条和第二辐条52在运动时,会使第一辐条51和第二辐条52从水平状态运动至竖直状态,在运动过程中,通过第二端512和第四端522分别位于轮胎段4的第一轨道41和第二轨道42内,带动轮胎段4也从水平运动至竖直状态,至此完成折叠车轮的折叠。
43.需要说明的是,当折叠车轮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轮毂1和第二轮毂2在竖直方向上呈相对设置,而第一辐条51和第二辐条52则均位于第一轮毂1和第二轮毂2之间,并且第二端512位于第一轨道41内距离第二轨道42最远的一端,第四端522位于第二轨道42内距离第一轨道41最远的一端,能够对第一轮毂1和第二轮毂2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即使在折叠状态不单独设置锁紧第一轮毂1和第二轮毂2的部件,在不施加外力的前提下,第一轮毂1和第
二轮毂2也不会移动,确保折叠状态时,车轮结构的稳定。
44.当折叠车轮需要从折叠状态切换为展开状态时,用户只需要按压第一轮毂1,使第一轮毂1朝向第二轮毂2移动。同步地,第一辐条51和第二辐条52也做相应运动,具体是,第一辐条51的第一端511转动,第二端512在第一轨道41内朝向第二轨道42移动,第二辐条52的第三端521转动,第四端522在第二轨道42内朝向第一轨道41移动,第一辐条51和第二辐条52之间也相对转动,带动轮胎段4从竖直状态旋转至水平状态,若干轮胎段4均转动至水平状态时,相邻轮胎段4则彼此连接,完成车轮从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
45.进一步地,第一辐条51长度方向的延长线与轮毂中轴3的延长线之间具有夹角,相当于第一辐条51与竖直方向具有夹角,同理,第二辐条52长度方向的延长线与轮毂中轴3的延长线之间也具有相同夹角。该夹角为70
°
至90
°
均可,本实施例夹角取80
°
。通过限制第一辐条51和第二辐条52相较于轮毂中轴3延长线具有夹角,能够在满足折叠状态时,第一轮毂1和第二轮毂2能够保持稳定不动的前提下,在从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时,用户能够更加轻松地按压第一轮毂1,即可实现第一轮毂1朝向第二轮毂2移动。
46.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5,为了确保折叠车轮在展开状态时,能够提高第一轮毂1和第二轮毂2不会沿轮毂中轴3移动的稳定性,折叠车轮还包括锁紧件6,用于将处于展开状态的第一轮毂1和第二轮毂2锁紧固定。对于该锁紧件6,下面对其结构做详细介绍:
47.请一并参见图1、图3以及图5,锁紧件6包括卡紧部61,该卡紧部61具有卡紧状态和张开状态,卡紧部61一侧与第一轮毂1连接,第二轮毂2具有第二中轴部21,在第二中轴部21表面开设有卡紧槽,当折叠车轮处于展开状态且卡紧部61处于卡紧状态时,卡紧部61位于卡紧槽内,以将第一轮毂1和第二轮毂2固定,当卡紧部61处于张开状态时,卡紧部61脱离卡紧槽,第一轮毂1和第二轮毂2能够发生相对运动。
48.锁紧件6还包括施力部62,施力部62与卡紧部61一体成型连接,第一轮毂1具有第一中轴部11,施力部62与第一中轴部11铰接,施力部62用于控制卡紧部61在卡紧状态和所述张开状态之间切换。
49.进一步地对锁紧件6结构进行描述:锁紧件6的施力部62为两块施力板,两块施力板分别位于第一中轴部11的两侧,第一中轴部11两侧具有凸出于其侧面的铰接部,两块施力板与该铰接部分别铰接,并且施力板上具有回复弹簧,该回复弹簧套设在铰接部上,当施力板受力而围绕铰接部转动时,因为弹簧的回复特性,使施力板具有恢复至初始状态的趋势,当对施力板施加的外力消失时,施力板则会恢复至初始位置。用户可以通过按压两块施力板,使施力板能够围绕铰接处转动,转动方向即为两块施力板彼此靠拢的方向。锁紧件6的卡紧部61为两个夹持臂,两个夹持臂分别与两块施力板一体成型连接。当对施力板施加挤压力时,使两个施力板彼此靠近时,夹持臂则因杠杆原理,两个夹持臂则做彼此远离运动,呈张开状态;当取消对施力板施力,两块施力板则会通过弹簧的回复力而回复至初始状态,两个夹持臂则会彼此靠拢。若此时第一轮毂1与第二轮毂2彼此接触,即车轮处于展开状态时,因为外力的消失,两个夹持臂彼此靠拢,直至两个夹持臂均位于卡紧槽内,完成对处于展开状态的第一轮毂1和第二轮毂2的连接固定。
50.在一些实施例中,轮胎段4的两端设置有连接部,在折叠轮胎处于展开状态时,相邻轮胎段4之间通过连接部可拆卸连接。相邻连接部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卡扣连接、嵌入式连接、螺纹螺栓连接等,均不做具体限定。
51.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轮胎段4具有六个,辐条组件5具有六个,六个轮胎段4依次首尾连接,组成一个完整的轮胎,六个辐条组件5分别与六个轮胎段4对应连接。并且,第一轮毂1和第二轮毂2上,分别设置有六个铰接位,第一轮毂1上的六个铰接位与六个第一辐条51一一对应铰接,第二轮毂2上的六个铰接位与六个第二辐条52一一对应铰接。第一轮毂1上的六个铰接位沿第一轮毂1的周向均匀分布,第二轮毂2上的六个铰接位沿第二轮毂2的周向均匀分布。当折叠车轮从折叠状态转变为展开状态时,六个轮胎段4随第一轮毂1靠近第二轮毂2运动而同步运动;同理,当折叠车轮从展开状态转变为折叠状态时,六个轮胎段4随第一轮毂1远离第二轮毂2运动而同步运动。
52.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自行车,该自行车包括可折叠车架和如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折叠车轮,可折叠车架具有两个轮胎安装位,折叠车轮对应安装于轮胎安装位处,弥补自行车因轮胎大小无法改变而导致折叠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53.上文已对基本概念做了描述,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上述详细披露仅仅作为示例,而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虽然此处并没有明确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会对本技术进行各种修改、改进和修正。该类修改、改进和修正在本技术中被建议,所以该类修改、改进、修正仍属于本技术示范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
54.同时,本技术使用了特定词语来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如“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和/或“一些实施例”意指与本技术至少一个实施例相关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点。因此,应强调并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在不同位置两次或多次提及的“一实施例”或“一个实施例”或“一个替代性实施例”并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
55.同理,应当注意的是,为了简化本技术披露的表述,从而帮助对一个或多个申请实施例的理解,前文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有时会将多种特征归并至一个实施例、附图或对其的描述中。但是,这种披露方法并不意味着本技术对象所需要的特征比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特征多。实际上,实施例的特征要少于上述披露的单个实施例的全部特征。
56.一些实施例中使用了描述成分、属性数量的数字,应当理解的是,此类用于实施例描述的数字,在一些示例中使用了修饰词“大约”、“近似”或“大体上”来修饰。除非另外说明,“大约”、“近似”或“大体上”表明数字允许有
±
%的变化。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数值参数均为近似值,该近似值根据个别实施例所需特点可以发生改变。在一些实施例中,数值参数应考虑规定的有效数位并采用一般位数保留的方法。尽管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确认其范围广度的数值域和参数为近似值,在具体实施例中,此类数值的设定在可行范围内尽可能精确。
57.针对本技术引用的每个专利、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公开物和其他材料,如文章、书籍、说明书、出版物、文档等,特此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技术作为参考,但与本技术内容不一致或产生冲突的申请历史文件除外,对本技术权利要求最广范围有限制的文件(当前或之后附加于本技术中的)也除外。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本技术附属材料中的描述、定义、和/或术语的使用与本技术内容有不一致或冲突的地方,以本技术的描述、定义和/或术语的使用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