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强铝合金间隔棒的制作方法

2022-12-21 11:29: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间隔棒,特别涉及一种高强铝合金间隔棒,属于输电线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间隔棒是指安装在分裂导线上,固定各分裂导线间的间距,以防止导线互相鞭击、抑制微风振动和次档距振荡的金具。间隔棒一般安装在档距中间,相隔50~60m安装。二分裂、四分裂、六分裂、八分裂导线的间隔棒,分裂导线安装间隔棒后与无间隔棒的振动振幅比较,二分裂导线减小50%,四分裂导线减小87%,90%,现有间隔棒重量过重,工作人员安装过程中产生不便费时费力,因此,现在市场上一种高强铝合金间隔棒也随之推广使用;
3.其中申请号“cn202021861441.8”所公开的“一种锻造铝合金间隔棒”也是日益成熟的技术,其“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紧套杆,所述夹紧套杆外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夹紧杆,所述夹紧杆远离夹紧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孔固定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夹紧套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外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卡槽;首先拧松紧固螺栓,使固定板带动夹紧杆放松,可以移动伸缩杆到合适的位置,令夹紧杆刚好卡住限位卡槽,再将紧固螺栓拧紧,进行固定,防止伸缩杆移动甚至脱落,这使工人在安装间隔棒时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调节间隔棒的长度,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但是该装置在实际使用时还存在以下缺陷。
4.1、在实际使用中该装铝合金间隔棒为四分裂导线的间隔棒使用范围过于单一,未设计调节间隔棒数量的装置,工作人员在户外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携带多种不同数型号的间隔棒装置工作中产生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铝合金间隔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该装铝合金间隔棒为四分裂导线的间隔棒使用范围过于单一,工作人员需要携带多种不同数型号的间隔棒装置工作中产生不便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铝合金间隔棒,包括安装盘,所述安装盘的表面开设有八个等距设置的t型卡槽,八个所述t型卡槽的内部均设有支撑组件,八个所述支撑组件均包括t型连接块、丝杆、第一锁紧螺栓、固定块和卡线机构,八个所述t型连接块分别卡合设置在八个t型卡槽的内部,每个所述t型连接块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丝杆,每个所述丝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固定块,每个所述丝杆的中部均螺纹连接有第一锁紧螺栓,每个所述固定块的一端均设有卡线机构。
7.优选的,八个所述卡线机构均包括铝合金连接管、铝合金滑杆、若干个限位孔、第一螺栓、第二锁紧螺母和铝合金夹头,八个所述铝合金连接管分别固定设置在八个固定块的一端,每个所述铝合金连接管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铝合金滑杆,每个所述铝合金连接管的一端均穿插连接有第一螺栓,且每个所述铝合金滑杆的表面均设有若干个与第一螺栓相
匹配的限位孔,每个所述第一螺栓的一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紧螺母,每个所述铝合金滑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铝合金夹头。
8.优选的,所述安装盘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有绝缘组件。
9.优选的,所述绝缘组件包括绝缘块、连接槽、第一固定盘、连接柱和螺杆,所述绝缘块固定设置在安装槽的内部,所述绝缘块的内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部卡合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盘,所述连接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杆。
10.优选的,所述螺杆中部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盘,所述螺杆的顶端螺纹连接有第三锁紧螺母。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盘的表面与第二固定盘的表面均固定设有防水层。
12.每个所述t型卡槽内部的两侧均固定设有橡胶垫。
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强铝合金间隔棒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通过设计八个活动调节的t型卡槽,工作人员可根据需求通过支撑组件与卡线机构的相互配合将装置调节为二分裂、四分裂、六分裂、八分裂导线的间隔棒,适用范围更广,更方便携带;
15.2、通过易拆卸的绝缘组件更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安装和维护。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卡线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安装盘;2、t型卡槽;3、支撑组件;4、安装槽;5、绝缘组件;6、第二固定盘;7、防水层;8、橡胶垫;9、第三锁紧螺母;31、t型连接块;32、丝杆;33、第一锁紧螺栓;34、固定块;35、卡线机构;51、绝缘块;52、连接槽;53、第一固定盘;54、连接柱;55、螺杆;351、铝合金连接管;352、铝合金滑杆;353、限位孔;354、第一螺栓;355、第二锁紧螺母;356、铝合金夹头。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1:
24.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强铝合金间隔棒,包括安装盘1,安装盘1的表面开设有八个等距设置的t型卡槽2,八个t型卡槽2的内部均设有支撑组件3,八个支撑组件3均包括t型连接块31、丝杆32、第一锁紧螺栓33、固定块34和卡线机构35,八个t型连接
块31分别卡合设置在八个t型卡槽2的内部,每个t型连接块3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丝杆32,每个丝杆3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固定块34,每个丝杆32的中部均螺纹连接有第一锁紧螺栓33,每个固定块34的一端均设有卡线机构35;
25.安装盘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4,安装槽4的内部设有绝缘组件5;
26.每个t型卡槽2内部的两侧均固定设有橡胶垫8;
27.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首先工作人员通过安装盘1表面设置的t型卡槽2,根据需要将支撑组件3中的t型连接块31等距圆形排列卡入在t型卡槽2当中,且最多能卡入八个t型连接块31,t型卡槽2内部的橡胶垫8使t型连接块31减少晃动和摩擦,具有保护作用,卡入完成后通过丝杆32表面的第一锁紧螺栓33对t型连接块31进行拧紧固定,接着通过卡线机构35进行卡线作业。
28.实施例2:
29.八个卡线机构35均包括铝合金连接管351、铝合金滑杆352、若干个限位孔353、第一螺栓354、第二锁紧螺母355和铝合金夹头356,八个铝合金连接管351分别固定设置在八个固定块34的一端,每个铝合金连接管351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铝合金滑杆352,每个铝合金连接管351的一端均穿插连接有第一螺栓354,且每个铝合金滑杆352的表面均设有若干个与第一螺栓354相匹配的限位孔353,每个第一螺栓354的一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紧螺母355,每个铝合金滑杆35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铝合金夹头356;
30.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4所示,首先铝合金连接管351与固定块34相连接,通过铝合金滑杆352在铝合金连接管351内部进行滑动并调整到合适位置,从而对铝合金夹头356伸缩的长度进行调节,接着通过铝合金连接管351一端的第一螺栓354插入到相对应的限位孔353当中,通过第二锁紧螺母355进行锁紧固定,然后通过铝合金夹头356对线缆进行固定。
31.实施例3:
32.绝缘组件5包括绝缘块51、连接槽52、第一固定盘53、连接柱54和螺杆55,绝缘块51固定设置在安装槽4的内部,绝缘块51的内部开设有连接槽52,连接槽52的内部卡合连接有连接柱54,连接柱5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盘53,连接柱5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杆55;
33.螺杆55中部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盘6,螺杆55的顶端螺纹连接有第三锁紧螺母9;
34.第一固定盘53的表面与第二固定盘6的表面均固定设有防水层7;
35.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5所示,首先工作人员通过卸掉螺杆55顶端的第三锁紧螺母9将第二固定盘6进行拆卸,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安装和检修,连接柱54通过绝缘块51与安装盘1相连接,第一固定盘53与第二固定盘6均绝缘材质,从而对工作人员在进行安装和检修时具有保护作用。
36.工作原理: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强铝合金间隔棒,工作人员通过卸掉螺杆55顶端的第三锁紧螺母9将第二固定盘6进行拆卸,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安装和检修,连接柱54通过绝缘块51与安装盘1相连接,第一固定盘53与第二固定盘6均绝缘材质,从而对工作人员在进行安装和检修时具有保护作用,接着工作人员通过安装盘1表面设置的t型卡槽2,根据需要将支撑组件3中的t型连接块31等距圆形排列卡入在t型卡槽2当中,且最多能卡入八个t型连接块31,t型卡槽2内部的橡胶垫8使t型连接块31减少晃动和摩擦,具有保护作用,卡入完成后通过丝杆32表面的第一锁紧螺栓33对t型连接块31进行拧紧固定,接着通过
卡线机构35进行卡线作业,铝合金连接管351与固定块34相连接,通过铝合金滑杆352在铝合金连接管351内部进行滑动并调整到合适位置,从而对铝合金夹头356伸缩的长度进行调节,接着通过铝合金连接管351一端的第一螺栓354插入到相对应的限位孔353当中,通过第二锁紧螺母355进行锁紧固定,然后通过铝合金夹头356对线缆进行固定。
3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