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水中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酶底物法测定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12-20 21:24: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中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酶底物法测定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ph调节剂14.8~16.8份;指示剂0.25~0.45份;抑制剂1.0~1.8份;生产剂5.6~6.4份;所述生产剂由1.7~1.9份的酵母粉、1.5~1.7份的蛋白胨、1.9~2.1份的l-精氨酸盐酸盐、0.5~0.7份的葡萄糖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中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酶底物法测定剂,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剂采用9~10份的氯化钠和5.8~6.8份的无水磷酸氢二钠。3.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中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酶底物法测定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剂由0.25~0.45份的4-甲基伞形酮-β-d-半乳糖苷酶构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中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酶底物法测定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剂由0.6~0.8份的无水硫酸镁、0.2~0.4份的无水硫酸钠、0.1~0.3份的无水磷酸氢二钠和0.1~0.3份的无水硫酸锰构成。5.一种水中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酶底物法测定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分别将ph调节剂和指示剂加热至58℃、直至ph调节剂和指示剂中的水分分别小于10%;s2:将s1所得ph调节剂和指示剂分别研磨为粉末、直至ph调节剂和指示剂的粉末颗粒分别小于80目;s3:将s2所得ph调节剂和指示剂搅拌混匀、得ph调节剂和指示剂的混合粉末;s4:对s3所得混合粉末中投入抑制剂、生产剂、持续搅拌2.5小时,制得水中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酶底物法测定剂干粉型成品。6.如权利要求5所述水中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酶底物法测定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ph调节剂和指示剂的粉末颗粒分别小于60目。7.如权利要求5所述水中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酶底物法测定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剂采用氯化钠和磷酸氢二钾;所述指示剂由4-甲基伞形酮-β-d-半乳糖苷酶构成;所述抑制剂由无水硫酸钠、无水硫酸钠、无水磷酸氢二钠和无水硫酸锰构成,所述生产剂由酵母粉、蛋白胨、l-精氨酸盐酸盐和葡萄糖构成。8.如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水中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酶底物法测定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剂采用9~10份的氯化钠和5.8~6.8份的无水磷酸氢二钠,所述指示剂由0.25~0.45份的4-甲基伞形酮-β-d-半乳糖苷酶构成,所述抑制剂由0.6~0.8份的无水硫酸镁、0.2~0.4份的无水硫酸钠、0.1~0.3份的无水磷酸氢二钠和0.1~0.3份的无水硫酸锰构成,所述生产剂由1.7~1.9份的酵母粉、1.5~1.7份的蛋白胨、1.9~2.1份的l-精氨酸盐酸盐和0.5~0.7份的葡萄糖构成。9.如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水中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酶底物法测定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剂采用9.5份的氯化钠和6.3份的无水磷酸氢二钠,所述指示剂由
0.35份的4-甲基伞形酮-β-d-半乳糖苷酶构成,所述抑制剂由0.7份的无水硫酸镁、0.3份的无水硫酸钠、0.2份的无水磷酸氢二钠和0.2份的无水硫酸锰构成,所述生产剂由1.8份的酵母粉、1.6份的蛋白胨、2份的l-精氨酸盐酸盐和0.6份的葡萄糖构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中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酶底物法测定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水中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酶底物法测定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14.8~16.8份的PH调节剂;0.25~0.45份的指示剂;1.0~1.8份的抑制剂;5.6~6.4份的生产剂。其中,所述PH调节剂由9~10份的氯化钠;5.8~6.8份的无水磷酸氢二钠;指示剂由0.25~0.45份的4-甲基伞形酮-β-D-半乳糖苷酶构成;所述抑制剂由0.6~0.8份的无水硫酸镁、0.2~0.4份的无水硫酸钠、0.1~0.3份的无水磷酸氢二钠和0.1~0.3份的无水硫酸锰构成。述生生产剂由1.7~1.9份的酵母粉、1.5~1.7份的蛋白胨、1.9~2.1份的L-精氨酸盐酸盐、0.5~0.7份的葡萄糖构成。本发明能够针对水中的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进行微生物检测,同时改善检测效率、提高检测灵敏度。提高检测灵敏度。


技术研发人员:赵雪涛 马浩 江涛 肖孟一 叶峰 张冉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奎泰斯特(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17
技术公布日:2022/12/1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