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BTBF的合成方法与流程

2022-12-20 21:21: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btbf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oled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btbf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2.oled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因其自身所具备的自发光、高对比、广色域、大视角、响应速度快,在显示和照明技术方面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3.oled显示技术主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制作工艺,一种是蒸镀工艺,是将小分子oled发光材料,用真空蒸镀制膜,目前工艺较为成熟,但耗时费力,材料利用率低,成本高昂;另一种是喷墨打印工艺,是使用溶剂将oled材料溶解成均匀溶液,然后将溶液直接喷印在基板表面形成rgb有机发光层,材料利用率高,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喷墨打印凭借其独有的技术特点和制作优势,正逐渐成为oled面板的主流制作工艺,将改变整个显示行业的生产模式。
4.目前,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pedot:pss)作为一种oled空穴传输材料,具有优异的空穴迁移率和成膜性,同时因为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可配置为均匀溶液用于打印oled器件中。但由于pedot:pss对水敏感,易吸潮,对oled器件的效率及寿命影响较大,所以在实际应用中仍受限制。苯并呋喃或苯并噻吩化合物,由于具有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和高三线态能级,在oled领域具有较为重要的应用。其中苯并噻吩并苯并呋喃(btbf)芳胺衍生物经过结构修饰后,不仅具有高迁移率和三线态能级,同时具备较好的稳定性和溶解性,可作为空穴传输材料应用于喷墨打印oled器件。btbf芳胺衍生物的合成一般是通过不同的合环方法制备btbf,再进行溴化得到btbf-2br再继续与二芳胺经偶联反应得到btbf芳胺衍生物。因此,btbf是合成btbf芳胺衍生物的重要中间体。发明专利1【cn110981889a】公开了btbf类空穴传输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在蒸镀oled器件的应用,其中未对关键中间体btbf的合成工艺进行表述,同时其合成btbf产品都需经过柱层析纯化,无放大可行性;发明专利2【cn106883248a】公开了btbf中间体的合成,虽然该方法具有路线短(2步)的优势,但原料价格昂贵,而且进行suzuki偶联反应选择性较差,难以分离提纯,可行性较低。文献1【angew.chem.int.ed.10.1002/anie.201801982】报道了中间体btbf的合成,但需用到三氟化硼乙醚溶液,反应剧烈危险性高,不适合工业放大。文献2【chemistry letters 2018,vol.47,no.8,1044-1047】也报道了中间体btbf的合成,但第一步采用甲苯溶剂产品转化率较低,经鉴定是反应产生原料脱溴的副产物多。第二步采用新戊酸银价格昂贵不易得,两步都需柱层析,所以该工艺还需继续优化,不具备放大可行性。文献3【organic electronics 84(2020)105793】报道的btbf芳胺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如以下路线所示),需经过6步反应得到btbf,其中需要用到dibal-h等危险性较高的试剂,而且路线长,耗时长,总收率低,不适合进行工业放大反应。所以综合以上因素,迫切需要开发新工艺得到高纯的btbf,避免纯度和杂质对最终原料的影响,从而对oled器件产生
影响。
5.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经过大量专利、文献调研,通过对比各个路线的优缺点,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合规模化生产btbf的合成路径及工艺方法,可采用蒸馏、结晶、升华进行纯化,避免柱层析纯化,具有路线短、易纯化、耗时短、产品纯度高等优势。
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式(i)所示的btbf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2个步骤:
9.步骤1):采用3-溴苯并噻吩、苯酚为原料,采用乙酰丙酮酸铜、三乙酰丙酮铁为催化剂,三苯基氧膦为配体,碳酸钾或碳酸钠为碱,苯酚做溶剂进行醚化反应得到3-苯氧基苯并[b]噻吩;
[0010]
步骤2):采用新戊酸钯、三氟乙酸钯或醋酸钯做催化剂,醋酸钠、醋酸钾或醋酸银做碱性条件,特戊酸做溶剂,3-苯氧基苯并[b]噻吩合环反应得到btbf。
[0011]
所述步骤1)的醚化反应条件为:采用苯酚做溶剂,原料3-溴苯并噻吩为1当量,催化剂乙酰丙酮酸铜和三乙酰丙酮铁为2%~10%当量,配体三苯基氧膦为8%~16%当量,碳酸钾为2~6当量;反应温度120℃~165℃,反应时间为6~24h。
[0012]
优选,乙酰丙酮酸铜为3%当量,三乙酰丙酮铁为6%当量,三苯基氧膦为12%当量,碳酸钾为4当量,反应温度为150℃,反应时间为8h。
[0013]
所述步骤2)合环反应条件为:3-苯氧基苯并[b]噻吩溶解于溶剂中,反应温度为120℃~145℃,反应时间为8~12h。
[0014]
优选,催化剂为新戊酸钯,碱为醋酸银。
[0015][0016]
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1)反应产物纯化,所述步骤1)反应产物纯化采用减压蒸馏进行分段收集提纯,得到99%以上纯度产品;其中,蒸馏温度为80℃~160℃,蒸馏压力为20℃~120pa。
[0017]
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2)反应产物btbf的纯化,步骤2)反应产物btbf的纯化采用重结晶方法;采用结晶溶剂比例1g固体加入2~5ml/5~10ml混合溶剂(甲苯/乙醇)进行重结晶2次,析晶温度为5~20℃,析晶时间为2~10h。
[0018]
所述重结晶方法中,1g固体加入甲苯/乙醇的比例3ml/6ml,析晶温度为5℃,析晶时间为4h。
[0019]
本发明提出的制备方法克服了原有制备方法中合成路线长,所用试剂危险性高、不好提纯的缺点,主要优点在于:1、对比文献2合成中间体btbf的方法,本发明第一步采用原料苯酚替代甲苯作为溶剂,苯酚既作为反应原料,又作为溶剂,极大提高了产率,同时降低了原料脱溴副产物生成,并且通过蒸馏分段收集可除去各个杂质;第二步采用醋酸银替代新戊酸银,降低了物料成本;两步反应无需柱层析纯化。2、整个工艺无需柱层析纯化,分别采用蒸馏、重结晶等方法,有效地提高了btbf的纯度,有利于避免杂质对后期合成btbf芳胺衍生物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3-苯氧基苯并[b]噻吩的hnmr谱图,
[0021]
图2为btbf的hnmr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3]
实施例1btbf的合成:
[0024]
1-1中间体3-苯氧基苯并[b]噻吩的合成:
[0025]
在1l三口瓶中,分别加入3-溴苯并噻吩(55g,258.1mmol,1.0eq),苯酚(364.35g,3.87mol,15.0eq),乙酰丙酮酸铜(2.03g,7.74mmol,0.03eq)三乙酰丙酮铁(5.47g,15.49mmol,0.06eq),三苯基氧膦(8.62g,30.97mmol,0.12eq),碳酸钾(142.68g,1.03mol,4.0eq),真空、氮气置换3次,加热至150℃反应8h,取样进行tlc点板,显示3-溴苯并噻吩基本反应完全,即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后,向反应液加入去离子水(250ml)和乙酸乙酯(250ml),搅拌水洗、分液。收集上层有机相,水相再采用乙酸乙酯(100ml)萃取一次,收集有机相,合并两次有机相浓缩。将浓缩后粗品,进行减压蒸馏,分段收集杂质和产品。采用机械泵将反应瓶压力降至30pa左右,将反应装置升温至85℃,在体系的蒸馏温度达到73℃时,开始蒸出苯酚溶剂和苯并噻吩杂质,收集馏分

;待无蒸馏液流出后;再升温至155℃,在蒸馏温度达到143℃时,产品逐渐蒸出,收集馏分

少量不纯品3~5g;再继续蒸馏收集产品,为馏分

,即得到白色油状物3-苯氧基苯并[b]噻吩(45.64g,收率78.15%,纯度99.53%)。质谱:227.29(m h).1h nmr(400mhz,cdcl3)δ7.90

7.76(m,2h),7.47

7.34(m,4h),7.23

7.12(m,3h),6.72(d,j=2.6hz,1h)。
[0026]
1-2btbf的合成:
[0027]
在1l三口瓶中,分别加入3-苯氧基苯并[b]噻吩(28g,123.73mmol,1.0eq),新戊酸钯(1.76g,6.19mmol,0.05eq),醋酸银(41.31g,247.47mmol,2.0eq),特戊酸(189.5g,1.86mol,15.0eq),真空、氮气置换3次,在氮气保护下搅拌加热至120℃,反应12h。取样进行tlc点板,3-苯氧基苯并[b]噻吩已反应完全,停止加热,降至室温。往反应液中加入去离子
水200ml和乙酸乙酯(250ml)进行搅拌、水洗、分液,收集有机相进行硅藻土过滤,滤液浓缩干燥得到粗品。将粗品采用甲苯(83ml)进行加热至90℃,搅拌完全溶解,在冷却至室温后加入乙醇(166ml),降温至5℃,搅拌析晶4h,抽滤得到米白色固体。再重复甲苯/乙醇结晶一次(溶剂比例为产品/甲苯/乙醇=1g/3ml/6ml),得到白色固体btbf(24.07g,收率86.73%,纯度99.65%)。质谱:225.28(m h).1h nmr(400mhz,cdcl3)δ8.02(d,j=7.6hz,1h),7.89(d,j=8.1hz,1h),7.78

7.70(m,1h),7.66(d,j=7.7hz,1h),7.47(d,j=7.2hz,1h),7.45

7.27(m,3h).
[0028][0029]
本发明工艺路线短、原料易得、总收率高、产品纯度高等优势,同时各步骤可采用蒸馏、重结晶等方式进行提纯,具备工业放大生产可行性。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