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多姿态座椅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2-12-19 20:52: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座椅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姿态座椅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对于汽车座椅的要求越来越高,舒适程度、承载强度、工艺结构以及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座椅简单的调节结构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驾乘对于品质的需求。由于不同人对于乘坐空间要求区别较大,驾驶员或者乘坐者需要在乘坐时根据自身的身形需求对座椅进行调节。
3.现有的多姿态座椅调节机构,存在以下问题:
4.1)由多组驱动及锁止机构完成相关动作,成本高,需要专门的控制器,不便于用户调节,成本高。
5.2)若需要增加行程,则需改变核心部件,优化成本高;
6.3)因坐垫与靠背调节不连动,无法解决调节过程中因坐垫与靠背的表面段差而造成的顶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多姿态座椅调节机构,能够完成靠背角度调节、大腿倾角调节、小腿角度调节及坐垫靠背随动调节等人体四个部位姿态的同步调整,整个座椅骨架仅需一个驱动部件,极大的降低了成本,节省布置空间,解决了现有座椅调节机构存在的上述问题。
8.本发明技术方案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9.一种多姿态座椅调节机构,包括电机、靠背角度调节装置、坐垫靠背随动调节装置、大腿倾角调节装置和小腿角度调节装置;所述靠背角度调节装置、坐垫靠背随动调节装置、大腿倾角调节装置和小腿角度调节装置通过电机驱动;所述电机设置在靠背骨架上。
10.进一步地,所述靠背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双侧调节器和同步连杆;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内部花形驱动同步连杆;所述同步连杆的两端驱动双侧调角器;所述座椅的靠背骨架绕双侧调角器的回转中心旋转,实现靠背角度的调节。
11.进一步地,所述坐垫靠背随动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杆2;所述第一杆2铰接在第一管1的两端,座椅的靠背骨架的下端驱动第一杆2;当靠背角度调节时随动,以实现靠背处于不同角度时为乘坐者提供坐垫靠背随动调节。
12.进一步地,所述大腿倾角调节装置包括的第一管1、第二杆3、第三杆4、第二管5、第四杆6、第三管7、第五杆8和第四管9;所述第一管1的两端焊接在座椅骨架本体中靠背部分的下端;所述第二杆3的一端与第一管1铰接,另一端与第三杆4的中间部分铆接;所述第三杆4的一端与第二管5焊接;所述第三杆4和第四杆6的另一端和第三管7的中间部分铰接;所述第三管7的两端焊接在座椅的坐垫骨架上;所述第五杆8的一端与第四杆6的中间部分铆接;所述第五杆8的另一端与第四管9的中间部分铰接;所述第四管9的两端与第一杆2焊接;
所述第一杆2绕着第一管1旋转,实现大腿倾角的调节。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管7为第三杆4和第四杆6的回转中心。
14.进一步地,所述小腿角度调节装置包括第六杆10、第五管11、第七杆12、第八杆13、第六管14、第七管15、第九杆16、第八管17、第九管18和塑料件19;所述第六杆10的一端与第二管5铰接;所述第六杆10的另一端与第五管11的两端铰接;所述第五管11的两端还与第七杆12、第八杆13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七杆12的另一端与第六管14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六管14的两端焊接在第一杆2上;所述第八杆13的另一端与第八管17的中间部分铰接;所述第九管18的两端与第九杆16的一端焊接;所述第八管17的两端与第九杆16的的中间部分焊接;所述第九杆16的另一端与第七管15铰接;所述第七管15的两端焊接在第一杆2上;所述塑料件19卡接在第九杆16上;通过第七杆12与第八杆13之间的角度变化驱动第九杆16绕第七管15旋转,实现小腿角度调节。
15.进一步地,所述第六管14为第七杆12的回转中心;所述第五管11和第八管17为第八杆13的回转中心。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7.1)本发明仅有一个电机驱动就能完成调节的作用,而且只用到最简单的管件与杆件,结构左右完全对称,两侧刚度/强度一致,对不需要的功能只需取消相应管/杆件即可,在性价比上占有绝对的优势;
18.2)本发明可实现从正常坐姿

休闲躺姿

睡眠姿态的连续调整,乘坐者身体随动,不需改变身体姿态即可保证舒适的一致性;
19.3)本发明中各调节姿态为乘坐者提供的关节角度符合人机工程学设计,可实现一键式傻瓜操作,便利乘坐者;
20.4)本发明对于不需要多姿态调节的场合,可通过取消相应连杆,变化为更简洁的调节机构,进一步优化成本;
21.5)本发明整体尺寸,各个调节的行程等,仅通过改变连杆的长度即可实现,可快速应对不同客户的要求,提供最优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发明中靠背角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发明中坐垫靠背随动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发明中大腿倾角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发明中小腿角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中:
29.1、第一管;2、第一杆;3、第二杆;4、第三杆;5、第二管;6、第四杆;7、第三管;8、第五杆;9、第四管;10、第六杆;11、第五管;12、第七杆;13、第八杆;14、第六管;15、第七管;16、第
九杆;17、第八管;18、第九管;19、塑料件。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31.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2.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33.参阅图1-图5,一种多姿态座椅调节机构,包括电机、靠背角度调节装置、坐垫靠背随动调节装置、大腿倾角调节装置和小腿角度调节装置;所述靠背角度调节装置、坐垫靠背随动调节装置、大腿倾角调节装置和小腿角度调节装置通过电机驱动;所述电机设置在靠背骨架上。
34.参阅图1和图2,所述靠背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双侧调节器和同步连杆;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内部花形驱动同步连杆;所述同步连杆的两端驱动双侧调角器;所述座椅的靠背骨架绕双侧调角器的回转中心旋转,实现靠背角度的调节。
35.参阅图1和图3,所述坐垫靠背随动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杆2;所述第一杆2铰接在第一管1一端,靠背下端驱动第一杆2,当靠背角度调节时随动,以实现靠背处于不同角度时为乘坐者提供舒适性支撑,不需改变身体姿态即可保证舒适的一致性(不会因出现段差而导致顶腰问题)。
36.参阅图1和图4,所述大腿倾角调节装置包括的第一管1、第二杆3、第三杆4、第二管5、第四杆6、第三管7、第五杆8和第四管9;所述第一管1的两端焊接在座椅骨架本体中靠背部分的下端;所述第二杆3的一端与第一管1铰接,另一端与第三杆4的中间部分铆接;所述第三杆4的一端与第二管5焊接;所述第三杆4和第四杆6的另一端和第三管7的中间部分铰接;所述第三管7的两端焊接在座椅中的坐垫骨架上;所述第五杆8的一端与第四杆6的中间部分铆接;所述第五杆8的另一端与第四管9的中间部分铰接;所述第四管9的两端与第一杆2焊接。
37.所述第三管7为第三杆4和第四杆6的回转中心。
38.第一管1同时驱动第一杆2和第二杆3,第二杆3驱动第三杆4;所述第三杆4驱动第二管5;所述第二管5驱动第四杆6;所述第三管7焊接在座椅中的坐垫骨架上作为第三杆4和第四杆6的回转中心,第四杆6驱动第五杆8;第四管9在第四杆6与第五杆8的共同作用下(角度变化)被升高或下降,最终使第一杆2绕回转中心即管1旋转,实现大腿倾角调节。
39.参阅图1和图5,所述小腿角度调节装置包括第六杆10、第五管11、第七杆12、第八杆13、第六管14、第七管15、第九杆16、第八管17、第九管18和塑料件19;所述第六杆10的一端与第二管5铰接;所述第六杆10的另一端与第五管11的两端铰接;所述第五管11的两端还与第七杆12、第八杆13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七杆12的另一端与第六管14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六管14的两端焊接在第一杆2上;所述第八杆13的另一端与第八管17的中间部分铰接;所述第九管18的两端与第九杆16的一端焊接;所述第八管17的两端与第九杆16的的中间部分焊接;所述第九杆16的另一端与第七管15铰接;所述第七管15的两端焊接在第一杆2上。
40.所述第六管14为第七杆12的回转中心;所述第五管11和第八管17为第八杆13的回转中心。
41.塑料件19提供小腿支撑平面,直接卡接在第九杆16上。
42.第二管5驱动第六杆10;第六杆10驱动第五管11;所述第五管11驱动第七杆12与第八杆13(第六管14、第八管17分别为第七杆12和第八杆13的回转中心),通过第七杆12与第八杆13之间的角度变化驱动第九杆16绕第七管15旋转,实现小腿角度调节。
43.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44.控制器中可以设置正常坐姿、休闲躺姿、睡眠姿态相应的角度,当控制器接收乘坐者想要的姿态时,控制器会对电机发出控制指令,仅通过一个电机进行驱动多组杆和管的联动即可完成靠背角度调节、大腿倾角调节、小腿角度调节及坐垫靠背随动调节等人体四个部位姿态的同步调整。
45.综上,本发明极大的降低了成本,节省布置空间;而且只用到最简单的管件与杆件,结构左右完全对称,两侧刚度/强度一致,对不需要的功能只需取消相应管/杆件即可,在性价比上占有绝对的优势;本发明可实现正常坐姿,休闲躺姿及睡眠姿态的一键式连续调整,便利终端客户的使用,可应用于汽车、飞机、家具等座椅,为乘坐者提供多姿态调节,对于有成本限制及匹配空间要求较高的场合尤为适用。
4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