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显示器覆盖层的安装设备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12-14 13:30: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器覆盖层的安装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越来越小巧轻薄、造型更加新颖特别;手机屏幕、手机外壳、摄像头模组以及电子零部件产品等在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在表面上粘贴一层扁平状的膜片,如保护手机屏幕不被刮花的保护膜,或者导电模等。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生产企业会将保护膜或pet膜等覆盖层附加于显示器产品上,以对显示器进行有效保护。
3.显示器屏幕的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要,对显示器覆盖层贴合的精确度、贴合的效率等要求也越来越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常规的覆盖层安装设备为固定的载物平台,需要人工将产品安装在载物平台上,进行覆盖层安装,在精度要求高的需求场景,不仅影响覆盖层贴合的精确度还存在贴合效率低的问题;本方案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器覆盖层的安装设备及系统,通过在现有安装设备的基础上,进行结构上的改进,通过使安装机构可沿两个二方向往复运动实现自动拿取覆盖层以及覆盖层安装贴附动作,通过载料平台沿第三方向往复运动实现自动进出料的同时与安装机构对准进行安装贴附的工作;不需要人工对显示器进行上料下料,同时安装机构和载料平台可以沿各自方向进行往复运动,具有灵活性,安装机构和载料平台二者都可以在覆盖层安装贴附过程中调整位置,保证覆盖层安装贴附的定位精确度,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6.本方案提供一种显示器覆盖层的安装设备,包括安装机构和用于承载显示器的载料平台;所述安装机构可沿第一方向往复运动,同时安装机构可沿第二方向往复运动;所述载料平台可沿第三方向往复运动;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为三维坐标系三个轴的方向。
7.本方案工作原理:对于精度要求高的需求场景,常规的安装设备为固定的载物平台,需要人工将显示器产品安装在载物平台上,贴膜装置进行覆盖层的安装贴附,不仅影响贴合的精确度还存在贴合效率低的问题;本方案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器覆盖层的安装设备,通过在现有安装设备的基础上,进行结构上的改进,通过使安装机构可沿两个二方向往复运动实现自动拿取覆盖层以及安装动作,通过载料平台沿第三方向往复运动实现自动进出料的同时与安装机构对准进行安装贴附的工作;不需要人工对显示器产品进行上料下料,同时安装机构和载料平台可以沿各自方向进行往复运动,具有灵活性,安装机构和载料平台二者都可以在安装贴附过程中调整位置,保证覆盖层安装贴附的定位精确度,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8.进一步优化方案为,包括:第一丝杠模组、第二丝杠模组和第三丝杠模组;
9.所述安装机构装设在第一丝杠模组上,第一丝杠模组带动安装机构沿第一方向往复运动;
10.所述第一丝杠模组装设在第二丝杠模组上,第二丝杠模组带动第一丝杠模组沿第二方向往复运动;
11.所述载料平台装设在第三丝杠模组上,第三丝杠模组带动载料平台沿第三方向往复运动。
12.进一步优化方案为,第一丝杠模组沿z轴方向往复运动;第二丝杠模组沿x轴方向往复运动;第三丝杠模组沿y轴方向往复运动。
13.进一步优化方案为,还包括支架,第三丝杠模组装设在支架底部,第三丝杠模组的首尾分别连接进料口和出料口;
14.第二丝杠模组装设在支架顶部,第一丝杠模组可沿竖直方向靠近支架底部或远离支架底部;
15.在第一丝杠模组靠近支架底部时,安装机构对准第三丝杠模组上的载料平台,安装机构与载料平台上的显示器接触进行安装。
16.为了保证覆盖层安装位置的精准度,传统设备一般是通过安装机构或者载物台之一进行对位瞄准,另一个机构保持静止;本方案通过同时使安装机构和载料平台可以沿各自方向进行往复运动,具有灵活性,安装机构和载料平台二者都可以在覆盖层安装过程中调整位置,保证覆盖层安装定位精确度,有效解决对准时效的问题。
17.由于安装机构需要完成拿取覆盖层和安装贴合覆盖层的工作,而载料平台也需要完成送料和贴合覆盖层的工作,这样就会增加整个装置的占用空间,本方案对第一丝杠模组、第二丝杠模组和第三丝杠模组进行合理的空间位置布局,并使用丝杠模组作为移动平台,将第三丝杠模组同时作为显示器产品的传输路径和安装工位,有效节约了装置的占用空间。
18.进一步优化方案为,还包括第一定位相机,用于在安装覆盖层前采集覆盖层位置信息,第二定位相机用于在安装覆盖层前采集显示器位置信息。
19.传统设备一般会在覆盖层位置设置相机对显示器产品进行定位,通过相机采集的定位数据获取安装对准的位移量,然后安装机构根据位移量调整位置,这个过程属于现有技术;本方案通过增设第二定位相机在覆盖层安装前采集显示器位置信息,同时第一定位相机采集覆盖层位置信息,在安装机构和载物台到达安装位置前对显示器和覆盖物都进行定位,以及时调整第一丝杠模组、第二丝杠模组和第三丝杠模组的位移量,有效提高安装效率和精度。
20.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第一定位相机装设在支架底部,镜头向上对准安装机构,所述第二定位相机装设在支架底部,镜头向下对准载料平台上的显示器产品。
21.进一步优化方案为,还包括安装在支架上的第一补光灯和第二补光灯;
22.第一补光灯在第一定位相机与安装机构之间进行补光,第二补光灯在第二定位相机与载料平台之间进行补光。
23.进一步优化方案为,还包括安装在第一定位相机底部的第三补光灯用于对安装机构进行补光。
24.一般情况下,第一补光灯和第二补光灯就可以满足第一定位相机和第二定位相机
采集过程的补光,但是由于第一定位相机的镜头朝向方向是竖直向上,及朝向天花板方向,当室内有较强的灯光开启时,会影响第一定位相机的采光,导致采集的图片数据曝光过度;同时一般情况下显示器的覆盖层均为透明的薄膜,在环境光的影响情况下加大了定位相机采集过程中的难度;因此本方案在第一定位相机的底部增设第三补光灯,用以减弱环境光的影响,保证定位相机采集过程的准确性。
25.进一步优化方案为,还包括拖链用于装载第一丝杠模组、第二丝杠模组和第三丝杠模组的连接线,拖链随着第一丝杠模组、第二丝杠模组和第三丝杠模组同步移动。
26.本方案还提供显示器覆盖层的安装系统,包括上述方案所述的显示器覆盖层的安装设备和控制器;
27.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一丝杠模组、第二丝杠模组和第三丝杠模组的移动位移,使安装机构提取覆盖层后对准载料平台上的显示器产品进行覆盖层的安装。
2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29.本方案提供一种显示器覆盖层的安装设备及系统,通过在现有覆盖层安装机的基础上,进行结构上的改进,通过使安装机构可沿两个二方向往复运动实现自动拿取覆盖层以及覆盖层安装动作,通过载料平台沿第三方向往复运动实现自动进出料的同时与安装机构对准进行覆盖层安装的工作;不需要人工对显示器产品进行上料下料,同时安装机构和载料平台可以沿各自方向进行往复运动,具有灵活性,安装机构和载料平台二者都可以在覆盖层安装过程中调整位置,保证覆盖层安装定位精确度,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附图说明
3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31.图1为显示器覆盖层的安装设备结构示意;
32.图2为显示器覆盖层的安装设备部分结构示意图;
33.图3为丝杠模组结构示意图;
34.图4为拖链结构示意图。
35.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36.1-安装机构, 2-载料平台, 3-第一丝杠模组,4-第二丝杠模组,5-第三丝杠模组,6-第一定位相机,7-第二定位相机,8-第一补光灯,9-第二补光灯,10-拖链。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38.实施例1
3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器覆盖层的安装设备,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安装机构1和用于承载显示器产品的载料平台2,所述安装机构1可沿第一方向往复运动,同时安装机构1可沿第二方向往复运动;所述载料平台2可沿第三方向往复运动;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为三维坐标系三个轴的方向。
40.还包括:第一丝杠模组3、第二丝杠模组4和第三丝杠模组5;丝杠模组的结构如图3所示;
41.所述安装机构1装设在第一丝杠模组3上,第一丝杠模组3带动安装机构1沿第一方向往复运动;
42.所述第一丝杠模组3装设在第二丝杠模组4上,第二丝杠模组4带动第一丝杠模组3沿第二方向往复运动;
43.所述载料平台2装设在第三丝杠模组5上,第三丝杠模组5带动载料平台2沿第三方向往复运动。
44.在常规的三维坐标系的方向下,第一丝杠模组3沿z轴方向往复运动;第二丝杠模组4沿x轴方向往复运动;第三丝杠模组5沿y轴方向往复运动。这样可以合理布设第一丝杠模组3、第二丝杠模组4和第三丝杠模组5的运动空间,合理分配整个显示器覆盖层的安装设备的占用空间。
45.还包括支架,第三丝杠模组5装设在支架底部,第三丝杠模组5的首尾分别连接进料口和出料口;
46.第二丝杠模组4装设在支架顶部,第一丝杠模组3可沿竖直方向靠近支架底部或远离支架底部;
47.在第一丝杠模组3靠近支架底部时,安装机构1对准第三丝杠模组5上的载料平台2,安装机构1与载料平台2上的显示器产品接触进行覆盖层的安装。
48.还包括第一定位相机6,用于在覆盖层安装前采集覆盖层位置信息,第二定位相机7用于在覆盖层安装前采集显示器产品位置信息。
49.所述第一定位相机6装设在支架底部,镜头向上对准安装机构1,所述第二定位相机7装设在支架底部,镜头向下对准载料平台2上的显示器产品。
50.还包括安装在支架上的第一补光灯8和第二补光灯9;
51.第一补光灯8在第一定位相机6与安装机构1之间进行补光,第二补光灯9在第二定位相机7与载料平台2之间进行补光。
52.还包括安装在第一定位相机6底部的第三补光灯11用于对安装机构1进行补光。
53.一般情况下,第一补光灯和第二补光灯就可以满足第一定位相机和第二定位相机采集过程的补光,但是由于第一定位相机的镜头朝向方向是竖直向上,及朝向天花板方向,当室内有较强的灯光开启时,会影响第一定位相机的采光,导致采集的图片数据曝光过度,因此本方案在第一定位相机的底部增设第三补光灯,用以减弱环境光的影响。
54.还包括拖链10用于装载第一丝杠模组3、第二丝杠模组4和第三丝杠模组5的连接线,拖链10随着第一丝杠模组3、第二丝杠模组4和第三丝杠模组5同步移动。拖链的结构如图4所示。
55.在第一丝杠模组3、第二丝杠模组4和第三丝杠模组5移动过程中,连接在丝杠模组的连接线也会一起移动,为了避免连接线缠绕或阻碍丝杠模组的运动,本方案设置拖链10将连接线包裹起来随着丝杠模组一起运动。在载物平台在第三丝杠模组5上移动的过程中,连接第三丝杠模组的拖链与载物平台同步运动。
56.实施例2
5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器覆盖层的安装系统,包括上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器覆盖
层的安装设备、控制器;
58.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一丝杠模组3、第二丝杠模组4和第三丝杠模组5的移动位移,使安装机构1提取覆盖层后对准载料平台2上的显示器产品进行覆盖层的安装。
59.传统覆盖层安装装置一般会在安装工位位置设置相机对显示器产品进行定位,通过相机采集的定位数据获取覆盖层安装对准的位移量,然后覆盖层安装机根据位移量调整位置,这个过程属于现有技术;本方案通过增设第二定位相机在覆盖层安装前采集显示器产品位置信息,同时第一定位相机采集覆盖层位置信息,在安装机构和载物台到达覆盖层安装位置前对显示器产品和覆盖层都进行定位,以及时调整第一丝杠模组、第二丝杠模组和第三丝杠模组的位移量,有效提高覆盖层安装效率和精度。
60.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