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防冒油防进水的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13 21:49: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传动装置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防冒油防进水的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对纯电动汽车来说,高转速电机已经成为电驱动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但高转速电机对于变速器和电驱动系统的传动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变速器工作时,内部的压强一般大于外界的压强,为了使内部的压强与外界的压强达到平衡,需要使内外连通来平衡气压,但同时要防止内部油液在高转速下冒出以及防止外界水体侵入系统内部,造成内部油液乳化,致使机械零件失效。
3.目前,在高转速变速器或电驱动系统中,多采用加长橡胶管加普通常开式通气塞的形式来避免外界水体侵入和内部油液漏出,但是该方案存在一些缺陷:例如,防水防冒油等级低:常开式通气塞只能满足普通腔体透气性能,而且随着电动汽车防水等级要求和涉水深度要求的提高,该方案无法彻底避免外界水体进入腔体内,且橡胶老化开裂后,会导致油液泄露;零件失效率高:橡胶管在长期高温或高湿度等环境下容易老化开裂;常开式通气塞在长期整车使用后,容易因灰尘、泥土的覆盖造成透气能力下降;结构复杂:开式通气塞和橡胶管均需要固定卡扣等进行固定,这就导致整车钣金件或车身件需要开孔作为固定点,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增加了生产成本。
4.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传动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传动装置不能很好地解决防冒油与高防水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冒油防进水的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包括设置有通气孔的壳体,还包括:挡板,挡板连接到壳体的内壁上并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通气腔室,挡板上设置有连通孔,连通孔和通气孔均与通气腔室连通;通气阀,通气阀密封插接到通气孔中,通气阀的一端与外部连通,另一端与通气腔室连通,通气阀内设置有防水阻油滤芯。
6.在上述具有一种防冒油防进水的传动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挡板上设置有连通管道,连通孔形成在连通管道中,连通管道朝向壳体内部的一侧凸起。
7.在上述具有一种防冒油防进水的传动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传动装置还包括挡油边,挡油边设置在挡板的底部,并且朝向壳体外部的一侧凸起,用于防止传动装置内的油液直接溅入到通气腔室内。
8.在上述具有一种防冒油防进水的传动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壳体上设置有泄油槽,当挡板连接到壳体的内壁上时,泄油槽位于通气腔室的底部,挡油边与通气腔室的底部边缘之间形成回油缝隙,泄油槽与回油缝隙连通。
9.在上述具有一种防冒油防进水的传动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传动装置还包括防
脱密封结构,通气阀通过防脱密封结构插接在通气孔中。
10.在上述具有一种防冒油防进水的传动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防脱密封结构包括:凸台,凸台设置在通气阀上;凹槽,凹槽设置在通气孔的内壁上,凸台容纳在凹槽内。
11.在上述具有一种防冒油防进水的传动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通气阀的顶部设置有防尘罩盖。
12.在上述具有一种防冒油防进水的传动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传动装置还包括挡板紧固结构,挡板通过挡板紧固结构连接到壳体的内壁上。
13.在上述具有一种防冒油防进水的传动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挡板紧固结构包括:第一紧固部,第一紧固部设置在挡板上;第二紧固部,第二紧固部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位于通气腔室内;紧固件,第一紧固部通过紧固件连接到第二紧固部上。
14.在上述具有一种防冒油防进水的传动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通气阀上还设置有多凸起密封结构,当通气阀插接到通气孔中时,多凸起密封结构与通气孔的内壁接合,以便隔断通气阀与通气孔的内壁之间的装配缝隙。
15.本发明改变了原有通气装置的设计思路,选择了挡板和通气阀结合的方式,连通孔的面积比挡板的面积小很多,可以减小进入通气腔室的油液量,通气阀内设置有防水阻油滤芯,可以在透气的同时防止水从外界进入壳体,还可以过滤并吸收油液,整个方案能达到很好的防止水进入且防止油液泄露的效果。此外,通气阀的安装使用简便,有利于大批量生产并减少整车制造工序,避免了在整车钣金件或者车身件上开孔作为固定点,减少了生产成本,且结构紧凑,便于车身的整体设计;挡板安装在壳体内部,结构简单,不会占用整车空间,进一步优化了整车布局。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17.图1是本发明的传动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本发明的防冒油防进水结构;
18.图2是本发明的传动装置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其中示出了泄油槽的位置;
20.图4是本发明的传动装置的挡板的一侧结构图;
21.图5是本发明的传动装置的挡板的另一侧结构图,其中示出了挡油边的结构;
22.图6是本发明的传动装置的通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本发明的传动装置的防冒油防进水结构安装后的整体剖视图,其中示出了回油缝隙的位置。
24.图中:1、壳体,101、通气孔,2、挡板,201、连通孔,202、连通管道,3、通气阀,4、挡油边,401、回油缝隙,5、泄油槽,6、防脱密封结构,601、凸台,602、凹槽,7、防尘罩盖,8、挡板紧固结构,801、第一紧固部,802、第二紧固部,803、紧固件,9、多凸起密封结构,10、通气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变速器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例如,尽管说明书中是结合变速器来描述的,但是,这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将本发明应用于其他任何传动装置,只要该传动装置需要平衡内外部气压,同时还需要防止内部润滑液外泄即可。又例如,尽管说明书中是结合紧固件来描述挡板与变速器壳体的连接,但是,本发明显然可以采用其他的紧固方式,例如卡接或一体铸造等,只要该方式能够使挡板附接到壳体的内壁上即可。
2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相关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序数词“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7.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8.再者,为了更清楚地展示本发明的核心技术方案,下面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变速器公知结构的描述,但是,这种省略仅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并不意味着变速器可以没有这些结构。
29.如图1-7所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冒油防进水的变速器,该变速器包括设置有通气孔101的壳体1,此外,该变速器还包括:挡板2,挡板2连接到壳体1的内壁上并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通气腔室10,挡板2上设置有连通孔201,连通孔201和通气孔101均与通气腔室10连通;通气阀3,通气阀3密封插接到通气孔101中,通气阀3的一端与外部连通,另一端与通气腔室10连通,通气阀3内设置有防水阻油滤芯。
30.为了实现防冒油和高防水性的结合,本实施例中设置了挡板2和通气阀3,其中挡板2连接到壳体1的内壁上,并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通气腔室10,挡板2上设置有连通孔201,通气孔101、通气腔室10、连通孔201和壳体1内部依次连通,进而使变速器内部能够与外界连通;连通孔201的面积比挡板2的面积小,可以减小进入通气腔室10的油液量;通气阀3密封插接到通气孔101中,通气阀3的一端与外部连通,另一端通与通气腔室10连通,通气阀3内设置有防水阻油滤芯,可以在透气的同时防止水从外界进入壳体1,还可以过滤并吸收油液,防止壳体1内的油液渗出,而且滤芯在吸收一定油液后,会使油液回流至壳体1内部,进一步避免了油液的减少;滤芯可以是阻油滤芯和防水透气膜片的结合,将阻油滤芯设置在靠近通气腔室10的一侧,防水透气膜片设置在阻油滤芯靠近外界气体的一侧,阻油滤芯的材料可以选择毛毡、纤维、无纺布等,只要可以阻止油液接触防水透气膜片就行,防水透气膜片的材料可以选择无纺布或者e-ptfe,只要能实现双向透气且防水防尘即可,通气阀3的阀身主体也选择塑料或金属材料,主要用于承载内部结构,。
31.通气腔室10的设置减少了通气阀3过滤油液的负担,油液从连通孔201溅入通气腔
室10后,并不会全部流到通气阀3内,一部分会暂时留在通气腔室10内,既能减小油液泄露的可能,也能避免油液直接全部进入通气阀3进行过滤而导致通气阀3加快损坏。
32.本方案改变了原有通气装置的设计思路,选择了挡板2和通气阀3结合的方式,能达到很好地防止水进入并且防止油液泄露的效果,并且通气阀3的安装使用简便,有利于大批量生产并减少整车制造工序,避免了需要在整车钣金件或者车身件上开孔作为固定点,减少了生产成本,且结构紧凑,便于车身的整体设计;挡板2安装在壳体1内部,结构简单,不会占用整车空间,进一步优化了整车布局。
33.进一步,如图3所示,挡板2上设置有连通管道202,连通孔201形成在连通管道202中,连通管道202朝向壳体1内部的一侧凸起。
34.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减小溅入连通孔201的油液量,在挡板2上设置了连通管道202,连通孔201形成在连通管道202中,且连通管道202朝向壳体1内部一侧凸起,一部分溅起的油液落在连通管道202的外壁上后,会滴落下去,减少进入连通管道202的油量。
35.进一步,如图4和图7所示,本发明的变速器还包括挡油边4,挡油边4设置在挡板2的底部,并且朝向壳体1外部的一侧凸起,用于防止变速器内的油液直接溅入到通气腔室10内。
36.本实施例中,挡板2连接到壳体1的内壁上后,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缝隙,油液可能会沿缝隙进入通气腔室10,所以在挡板2底部设置了挡油边4,挡油边4从挡板2的底部边缘朝向壳体1外部一侧(图7中的右侧)凸起,从而将两者之间的缝隙挡住,避免油液溅入。
37.进一步,壳体1上设置有泄油槽5,当挡板2连接到壳体1的内壁上时,泄油槽5位于通气腔室10的底部,挡油边4与通气腔室10的底部边缘之间形成回油缝隙401,泄油槽5与回油缝隙401连通。
38.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溅入通气腔室10内的油液和防水阻油滤芯吸收一定油液后需要回流的油液都需要一个出口排出,出油的同时还需要防止油液再被溅入通气腔室10,于是选择在壳体1上设置泄油槽5,挡板2连接到壳体1的内壁上时,泄油槽5位于通气腔室10的底部,同时挡油边4与通气腔室10的边缘之间形成回油缝隙401,这样通气腔室10内的油液顺着泄油槽5流出,经过回油缝隙401,最后流回壳体1内,这样既能满足流出油液的需求,又能不影响挡油边4的挡油作用。
39.进一步,本发明的变速器还包括防脱密封结构6,通气阀3通过防脱密封结构6插接在通气孔101中。
40.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通气阀3在振动环境下脱落,设置了防脱密封结构6,通气阀3通过防脱密封结构6插接在通气孔101中,防脱密封结构6可以采用任何形式,例如卡接,螺纹连接等,只要能达到防止通气阀3与壳体1脱离的目的即可。
41.进一步,防脱密封结构6包括:凸台601,凸台601设置在通气阀3上;凹槽602,凹槽602设置在通气孔101的内壁上,凸台601容纳在凹槽602内。
42.本实施例中,对防脱密封结构6的结构做了进一步细化,为了便于生产和使用,在能实现防脱的情况下,防脱密封结构6的结构可以尽可能的简单和实用,所以本方案中设置了凸台601和凹槽602,凸台601设置在通气阀3上,凹槽602设置在通气孔101的内壁上,使用状态时,凸台601容纳在凹槽602内,这样通气阀3就不会因为外界的振动从通气孔101中脱出。
43.进一步,通气阀3的顶部设置有防尘罩盖7。
44.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长期使用后,外界的灰尘、泥土覆盖在通气阀3上导致透气能力下降,或者防止异物进入,损坏通气阀3内部结构,在通气阀3的顶部设置了防尘罩盖7,防尘罩盖7可以选择塑料或者金属材料,防尘罩盖7与通气阀3之间有很大缝隙,使通气阀3可以正常与外界连通。
45.进一步,本发明的变速器还包括挡板紧固结构8,挡板2通过挡板紧固结构8连接到壳体1的内壁上。
46.本实施例中,通过挡板紧固结构8将挡板2连接到壳体1的内壁上,挡板紧固结构8可以是任何形式,例如卡接,螺栓连接甚至是焊接,只要能实现挡板2与壳体1的连接即可。
47.进一步,挡板紧固结构8包括:第一紧固部801,第一紧固部801设置在挡板2上;第二紧固部802,第二紧固部802设置在壳体1的内壁上,位于通气腔室10内;紧固件803,第一紧固部801通过紧固件803连接到第二紧固部802上。
48.本实施例中,对挡板紧固结构8做出了进一步细化,由于挡板2是安装在壳体1内,挡板紧固结构8的占用空间不宜过大,不能影响各个部件的功能,再考虑到需要方便安装,挡板紧固结构8就分成了3部分,第一紧固部801设置在挡板2上,第二紧固部802设置在壳体1的内壁上,位于通气腔室10内,第一紧固部801通过紧固件803连接到第二紧固部802上,紧固件803可以选择螺栓,本方案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49.进一步,通气阀3上还设置有多凸起密封结构9,当通气阀3插接到通气孔101中时,多凸起密封结构9与通气孔101的内壁接合,以便隔断通气阀3与通气孔101的内壁之间的装配缝隙。
50.本实施例中,通气阀3安装在壳体1上时,其与通气孔101之间的装配结合部位会形成缝隙,为了避免从该缝隙中漏油,在通气阀3上设置了多凸起密封结构9,通气阀3插接到通气孔101中时,多凸起密封结构9与通气孔101的内壁接合,隔断通气阀3与通气孔101内壁之间的缝隙,防止油液泄露。
51.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图7中显示的是两个环形凸起,但是这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两个以上的环形凸起,甚至采用除环形凸起之外的其他结构,只要能将配合的缝隙堵住,避免油液泄露即可。例如,倒八型的密封环等等,这些都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因此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52.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