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湿帘结构及具有其的制冷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12-07 20:17:2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湿帘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湿帘结构及具有其的制冷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湿帘结构为将纸质纤维轧制成波纹状后,再一层一层的粘接形成的多孔填料,其相邻的两片波纹纸彼此交错重叠,构成一个个分别向上和向下的两个方向倾斜的通道。
3.然而,采用这样的湿帘结构,虽然能够有效提升湿帘表面液体传输能力,从而加大湿帘表面布液面积,但是往往会使得空气阻力较大,增大了风阻,使得湿帘的制冷换热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帘结构及具有其的制冷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湿帘结构的制冷换热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湿帘结构,包括:湿帘片,湿帘片具有凹陷部和凸起部,凹陷部和凸起部均为多个,多个凹陷部与多个凸起部沿湿帘片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相邻两个凹陷部之间设置有一个凸起部;其中,湿帘片为多个,多个湿帘片沿湿帘片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湿帘片的凹陷部相对设置,多个湿帘片的凸起部相对设置,相邻两个湿帘片之间采用点胶连接。
6.进一步地,湿帘片上设置有连接位置,多个湿帘片的连接位置相对设置,相邻两个湿帘片的连接位置之间采用点胶连接。
7.进一步地,连接位置为多个,多个连接位置间隔设置。
8.进一步地,多个连接位置中的一部分连接位置沿湿帘片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和/或,多个连接位置中的另一部分连接位置沿湿帘片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
9.进一步地,多个湿帘片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凹陷部,多个湿帘片的第一凹陷部的底部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
10.进一步地,连接位置对应的连接面积为s;0.8mm2≤s≤4mm2;和/或,连接位置与湿帘片的边缘之间的间距为b1,湿帘片的宽度为b,1/8≤b1/b≤1/10;和/或,相邻两个湿帘片之间的距离为d,1mm≤d≤5mm。
11.进一步地,湿帘片的截面为波纹形状。
12.进一步地,凹陷部和凸起部均为折线形、或梯形、或矩形、或半圆形。
13.进一步地,湿帘结构还包括:布液结构,设置在多个湿帘片的上方,布液结构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布液孔,以使布液结构内的液体通过多个布液孔流入至多个湿帘片上。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冷结构,制冷结构包括上述提供的湿帘结构。
15.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多个湿帘片的凹陷部相对设置、多个湿帘片的凸起部相对设置,使得相邻两个湿帘片的凹陷部与凹陷部之间具有间隙,相邻两个湿帘片的凸起部与凸起部之间具有间隙,从而使得相邻两个湿帘片之间具有连通且完整的流通间隙,以便于使得空气顺利在该流通间隙内流动,多个湿帘片的排布使得流通间隙的气体所受到的风阻能够有效减小,从而便于进行制冷换热,以提高湿帘的制冷效果。
附图说明
16.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多个湿帘片的布局结构示意图;
18.图2示出了图1中的主视图;
19.图3示出了图1中的俯视图;
20.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湿帘片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示出了图4中的结构的主视图;
22.图6示出了图4中的结构的侧视图。
23.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4.10、湿帘片;11、凹陷部;12、凸起部;13、连接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2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26.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湿帘结构,该湿帘结构包括:湿帘片10,湿帘片10具有凹陷部11和凸起部12,凹陷部11和凸起部12均为多个,多个凹陷部11与多个凸起部12沿湿帘片10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相邻两个凹陷部11之间设置有一个凸起部12。其中,湿帘片10为多个,多个湿帘片10沿湿帘片10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湿帘片10的凹陷部11相对设置,多个湿帘片10的凸起部12相对设置,相邻两个湿帘片10之间采用点胶连接。
27.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湿帘结构,通过将多个湿帘片10的凹陷部11相对设置、多个湿帘片10的凸起部12相对设置,使得相邻两个湿帘片10的凹陷部11与凹陷部11之间具有间隙,相邻两个湿帘片10的凸起部12与凸起部12之间具有间隙,从而使得相邻两个湿帘片10之间具有连通且完整的流通间隙,以便于使得空气顺利在该流通间隙内流动,多个湿帘片10的排布使得流通间隙的气体所受到的风阻能够有效减小,从而便于进行制冷换热,以提高湿帘的制冷效果。
28.在本实施例中,湿帘片10上设置有连接位置13,多个湿帘片10的连接位置13相对设置,相邻两个湿帘片10的连接位置13之间采用点胶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将相对设置的连接位置13依次通过点胶进行连接,从而便于更好地使得多个湿帘片10的凹陷部11相对设置、多个湿帘片10的凸起部12相对设置,便于使得多个湿帘片10沿相同的方向进行排布。
29.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连接位置13为多个,多个连接位置13间隔设置。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便于提高多个湿帘片10的连接稳定性,以保证湿帘结构的整体运行稳定性。
30.具体地,多个连接位置13中的一部分连接位置13沿湿帘片1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和/或,多个连接位置13中的另一部分连接位置13沿湿帘片10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采用这样的多个连接位置13的布置方式,能够便于优化连接位置13的布局,便于更好地提高多个湿帘片10的布置稳定性,以便于使得相邻两个湿帘片10之间的形成稳定的流通间隙,从而便于保证湿帘结构的整体运行稳定性。
31.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湿帘片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凹陷部11,多个湿帘片10的第一凹陷部11的底部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便于使得相邻两个湿帘片10之间的流通间隙均能够顺利沿水平方向延伸,以便于使得气流能够顺利流入至流通间隙并进行换热制冷。
32.具体地,连接位置13对应的连接面积为s;0.8mm2≤s≤4mm2,以避免因连接位置13的连接面积过大而对风阻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避免因连接面积多小而导致连接不稳定的情况;和/或,连接位置13与湿帘片10的边缘之间的间距为b1,湿帘片10的宽度为b,1/8≤b1/b≤1/10,以便于提高相邻两个湿帘片10的连接稳定性;和/或,相邻两个湿帘片10之间的距离为d,1mm≤d≤5mm,以使得相邻两个湿帘片10之间的距离较小,从而便于设置较多数量的湿帘片10,从而便于有效增加湿帘面积,从而便于有效保证具有足够的布液面积,有效提高了蒸发效率;当针对大型机组的湿帘结构而言,可以将湿帘片10与湿帘片10之间的间距适当放宽。
33.具体地,点胶的厚度一般为1mm到5mm,点胶的厚度对应为相邻两个湿帘片10之间的距离。
34.在本实施例中,湿帘片10的截面为波纹形状。
35.具体地,凹陷部11和凸起部12均为折线形、或梯形、或矩形、或半圆形。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结构简单,便于进行生产制造。
36.在本实施例中,湿帘结构还包括布液结构,布液结构设置在多个湿帘片10的上方,布液结构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布液孔,以使布液结构内的液体通过多个布液孔流入至多个湿帘片10上。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便于通过布液结构为多个湿帘片10提供均布的水分,便于湿帘结构进行制冷。
37.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湿帘结构还包括自吸水泵,自吸水泵将水箱内的水抽到布液盒中,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布液盒底部的布水孔滴淋在湿帘片10表面,流动的空气在湿帘片10表面与水发生热质交换,使得水在湿帘片10的表面持续蒸发而使得空气温度降低,达到制冷目的。
38.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湿帘片10的排布方式为同向排布,相邻连个湿帘片10之间采用点胶方式进行粘接。相邻两个湿帘片10之间构成的气体通道为水平方向延伸,湿帘片10的截面形状优选为波纹形。
39.图1为本实施例中的湿帘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湿帘片10与湿帘片10之间的弯折方向相同,两个湿帘片10间不直接接触,通过在连接位置13处进行点胶,完成对湿帘片10间的固定。为使湿帘片10粘接牢靠,单片湿帘上有多个连接位置13。
40.图2为湿帘结构的正视图,水经过布水孔与湿帘片10的上部接触,并沿着湿帘片10
表面下流,湿帘片10与湿帘片10间的空隙为气体通道(即为流通间隙),在此通道内空气与湿帘片10表面的水膜充分接触发生热质交换。由于湿帘片10排布规则,气体在湿帘内部所受阻力较小,因此片与片间的距离相对现有湿帘结构可适当减小,使得在相同风阻下,新型湿帘单片数量增加,有效增加整体布液面积。
41.图3为新型湿帘结构俯视图,可看出湿帘所有片之间都需进行点胶连接,但点胶面积不宜过大,只需要对湿帘片10边缘向内延伸一定范围处进行点胶,保证两片湿帘间粘接牢靠即可,以免引起下水堵塞。
42.图4为新型湿帘单片结构,其截面为正弦波纹形状,如图6所示,其所有截面上的单个波峰或波谷点构成的连线平行于水平方向,如图5所示。这使得片与片间形成的气体通道也为直线型通道,气体进入湿帘的阻力较小;另一方面水从下水孔滴入湿帘表面后,现有湿帘结构水流向易受倾斜波纹通道影响而偏向一侧,而新型湿帘的水平波纹减缓了水下流速度,增强了水流在湿帘片10上水平方向的铺展能力,使得水在单片湿帘表面的分布更加均匀。本实施例中的湿帘片10配合虹吸布液结构及高密度的布液孔能发挥最佳效果。
4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制冷结构,制冷结构包括上述提供的湿帘结构。具体地,制冷结构可以为空调器、冷却塔、冷风扇等结构。
44.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新型湿帘结构能够有效减少风阻;可利用新型湿帘的风阻补偿来增加湿帘片数,从而提高湿帘整体布液面积;新型湿帘结构能提高单片湿帘的布液均匀性。
45.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46.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4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48.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
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49.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5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