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提高纱线蓬松度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2022-12-06 22:36: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纱线蓬松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接在摇架(3)上的转向座(10)、安装在转向座(10)上的传动皮辊(4)以及安装在转向座(10)上的两个导向轮(7),两个导向轮(7)分别位于传动皮辊(4)两侧且导向轮(7)的轴线垂直于传动皮辊(4)的轴线,所述传动皮辊(4)与前皮辊(5)传动贴合,还包括绕过传动皮辊(4)和两个导向轮(7)的摩擦带(9),前皮辊(5)和前罗拉(6)形成的前钳口所输出的纱线(8)与两个导向轮(7)之间的摩擦带(9)交叉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纱线蓬松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座(10)上装有两个并排的转向辊(15),两个转向辊(15)位于两个导向轮(7)之间,两个转向辊(15)之间形成容绕过传动皮辊(4)的摩擦带(9)穿过的穿过空间,绕过传动皮辊(4)的摩擦带(9)穿过两个转向辊(15)后分别绕向两个导向轮(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纱线蓬松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辊(15)通过中心轴轴接在转向座(10)上,所述转向辊(15)与中心轴之间装有滚针轴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纱线蓬松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座(10)上固接有导向轮连接杆(16),两个导向轮(7)分别安装在导向轮连接杆(16)的两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纱线蓬松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皮辊(4)的一端与前皮辊(5)传动贴合,另一端开有与摩擦带(9)适配的皮带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纱线蓬松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座(10)通过螺栓固接在摇架(3)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纱线蓬松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导向轮(7)之间的摩擦带(9)覆盖两个前钳口所输出的纱线(8)。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纱线蓬松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8)与两个导向轮(7)之间的摩擦带(9)垂直设置。9.一种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至少两根粗纱(2)经牵伸后从前皮辊(5)与前罗拉(6)形成的前钳口输出形成具有一定捻度的纱线(8);b、通过传动皮辊(4)与前皮辊(5)传动贴合带动传动皮辊(4)旋转,从而带动绕过传动皮辊(4)和两个导向轮(7)的摩擦带(9)移动;c、前钳口所输出的纱线(8)与两个导向轮(7)之间的摩擦带(9)交叉贴合,从而带动纱线(8)向一侧偏移,使纱线(8)与摩擦带(9)贴合处跟随摩擦带(9)滚动,摩擦带(9)与前钳口之间的纱线(8)实现加捻,摩擦带(9)后方的纱线(8)实现退捻,使纱体产生蓬松效果;d、纱线(8)经导纱钩(11)穿过挂在钢领(12)上的钢丝圈(13)上,在细纱机锭子的拖动下加捻卷绕成管纱(14);e、通过改变摩擦带(9)的挂带方式可实现摩擦带(9)的在两个导向轮(7)之间的换向,从而适应不同捻向的纱线(8)。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纱线蓬松度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固接在摇架上的转向座、安装在转向座上的传动皮辊以及安装在转向座上的两个导向轮,两个导向轮分别位于传动皮辊两侧且导向轮的轴线垂直于传动皮辊的轴线,所述传动皮辊与前皮辊传动贴合,还包括绕过传动皮辊和两个导向轮的摩擦带,前皮辊和前罗拉形成的前钳口所输出的纱线与两个导向轮之间的摩擦带交叉贴合,将前皮辊和前罗拉形成的前钳口所输出的纱线与两个导向轮之间的摩擦带交叉贴合,从而带动纱线向一侧偏移,使纱线与摩擦带贴合处跟随摩擦带滚动,摩擦带与前钳口之间的纱线实现加捻,摩擦带后方的纱线实现退捻,使纱体产生蓬松效果,从而提高了纱线的蓬松度和生产效率。生产效率。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谢松才 亓焕军 赵兴波 张秀强 赵玉水 刘玉刚 李成 冯茹 国栋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岱银纺织服装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24
技术公布日:2022/12/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