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聚氨酯管托模具的制作方法

2022-12-03 00:40: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聚氨酯管托模具。


背景技术:

2.在保温材料制品加工中,需要使用模具成型,现有的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闭合上模下模,在上模与下模之间注入材料,等材料冷却后,打开上模下模,取出成品,但是由于上模下模闭合后,材料粘连,造成了成品取出的不便,影响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成品取出不便,影响加工效率的缺点,而提出的聚氨酯管托模具。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聚氨酯管托模具,包括下模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下模上的上模,所述下模的一侧转动设置有侧板,转动所述侧板能够开闭所述下模的内腔,所述下模上设置有固定锁,所述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锁配合的固定扣,所述下模上转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连接有螺母,所述上模上设置有u型板,所述螺母的底端能够与所述u型板的顶端抵持。
6.优选的,所述上模的顶面与下模的底面结构相同,所述上模的顶端设置有镂空部,所述镂空部内设置有十字加强筋,所述镂空部内设置有环形水管,所述环形水管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环形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
7.优选的,所述上模靠近所述下模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下模靠近所述上模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起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起与第一凹槽配合用于对材料塑性。
8.优选的,所述上模上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下模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凸起配合的第二凹槽,第二凸起与第二凹槽用于定位。
9.优选的,所述下模的底端设置有角铁。
10.优选的,所述上模与下模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轴的一端设置有压簧,所述压簧与所述上模或者下模连接,所述上模或者下模上设置有限位块。
11.优选的,所述螺母的顶端设置有t型杆,所述t型杆上设置有防滑部。
12.优选的,所述上模的一侧设置有把手。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在完成加工需要取出成品时,打开固定扣与固定锁,使得固定扣与固定锁分离后,转动侧板,将侧板打开。转动螺母,使得螺母与u型板分离,然后转动螺纹杆,使得螺纹杆远离上模,转动上模,将上模与下模分离,能够方便地将材料取出,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聚氨酯管托模具的立体图;
16.图2为图1所示的聚氨酯管托模具在打开上模后的立体图;
17.图3为图2所示的聚氨酯管托模具在打开侧板后的立体图;
18.图4为图3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图。
19.图中:1十字加强筋、2环形水管、21进水口、22出水口、3上模、31镂空部、32第一凸起、33第二凸起、4下模、41第一凹槽、 42第二凹槽、5螺纹杆、6把手、7角铁、8螺母、9u型板、10固定锁、11固定扣、12侧板、13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2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3.请参照图1-4,聚氨酯管托模具,包括下模4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下模4上的上模3,所述下模4的一侧转动设置有侧板12,转动所述侧板12能够开闭所述下模4的内腔,所述下模4上设置有固定锁 10,所述侧板12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锁10配合的固定扣11,所述下模4上转动设置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上连接有螺母8,所述上模3上设置有u型板,所述螺母8的底端能够与所述u型板的顶端抵持。
24.在完成加工需要取出成品时,打开固定扣11与固定锁10,使得固定扣11与固定锁10分离后,转动侧板12,将侧板12打开。转动螺母8,使得螺母8与u型板分离,然后转动螺纹杆5,使得螺纹杆 5远离上模3,转动上模3,将上模3与下模4分离,能够方便地将材料取出,提高加工效率。
25.所述上模3的顶面与下模4的底面结构相同,以上模3的顶面为例,所述上模3的顶端设置有镂空部31,所述镂空部31内设置有十字加强筋1,所述镂空部31内设置有环形水管2,所述环形水管2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21,所述环形水管2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22。环形水管2用于均匀加热,进水口21与出水口22连接外部的加热器,实现对上模3或者下模4的均匀加热。
26.所述上模3靠近所述下模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32,所述下模4靠近所述上模3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起32配合的第一凹槽41,第一凸起32与第一凹槽41配合用于对材料塑性。所述上模3 上设置有第二凸起33,所述下模4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凸起33配合的第二凹槽42,第二凸起33与第二凹槽42用于定位。所述上模3 的一侧设置有把手6,所述把手6便于转动上模3。所述下模4的底端设置有角铁7,角铁7用于将模具固定,避免打开模具时模
具的晃动。
27.所述上模3与下模4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轴的一端设置有压簧13,所述压簧13与所述上模3或者下模4连接,所述上模 3或者下模4上设置有限位块,能够起到限位复位的作用。
28.所述螺母8的顶端设置有t型杆,所述t型杆上设置有防滑部。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聚氨酯管托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4)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下模(4)上的上模(3),所述下模(4)的一侧转动设置有侧板(12),转动所述侧板(12)能够开闭所述下模(4)的内腔,所述下模(4)上设置有固定锁(10),所述侧板(12)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锁(10)配合的固定扣(11),所述下模(4)上转动设置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上连接有螺母(8),所述上模(3)上设置有u型板,所述螺母(8)的底端能够与所述u型板的顶端抵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管托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3)的顶面与下模(4)的底面结构相同,所述上模(3)的顶端设置有镂空部(31),所述镂空部(31)内设置有十字加强筋(1),所述镂空部(31)内设置有环形水管(2),所述环形水管(2)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21),所述环形水管(2)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管托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3)靠近所述下模(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32),所述下模(4)靠近所述上模(3)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起(32)配合的第一凹槽(41),所述第一凸起(32)与第一凹槽(41)配合用于对材料塑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管托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3)上设置有第二凸起(33),所述下模(4)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凸起(33)配合的第二凹槽(42),第二凸起(33)与第二凹槽(42)用于定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管托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4)的底端设置有角铁(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管托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3)与下模(4)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轴的一端设置有压簧(13),所述压簧(13)与所述上模(3)或者下模(4)连接,所述上模(3)或者下模(4)上设置有限位块。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管托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8)的顶端设置有t型杆,所述t型杆上设置有防滑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管托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3)的一侧设置有把手(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具体公开了聚氨酯管托模具,包括下模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下模上的上模,所述下模的一侧转动设置有侧板,转动所述侧板能够开闭所述下模的内腔,所述下模上设置有固定锁,所述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锁配合的固定扣,所述下模上转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连接有螺母,所述上模上设置有U型板,所述螺母的底端能够与所述U型板的顶端抵持,本实用新型在完成加工需要取出成品时,打开固定扣与固定锁,使得固定扣与固定锁分离后,转动侧板,将侧板打开。转动螺母,使得螺母与U型板分离,然后转动螺纹杆,使得螺纹杆远离上模,转动上模,将上模与下模分离,能够方便地将材料取出,提高加工效率。提高加工效率。提高加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盼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沧州盼贞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0
技术公布日:2022/12/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