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含盐含碱废液焚烧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12-02 23:19: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液处理技术,尤其是一种废液焚烧处理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含盐含碱废液焚烧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含盐含碱废液处理已成为环保热题,废液被定义为危废,委托处理成本高,处理技术难度大,易产生二次污染物。通过焚烧可完全破除废液中的有机物,达到国家危废处理的标准及相关要求。
3.但是焚烧技术有多种,废液焚烧的高温烟气需要大量空气进行烟气冷却,增大了排烟热损失和风机的电耗,并且烟气处理产生的盐灰多选用洗涤塔洗涤,产生二次污染水直接排放;或是采用蒸发结晶进行污水处理,但干燥后的盐呈灰黄色,仍属于危废。
4.因此,开发一套设计合理、操作方便、维护便捷、能耗低、二次污染物排放低、使用寿命长、运行稳定的含盐含碱废液焚烧处理系统,可为企业和社会带来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废液处理能耗高,处理不彻底的问题,设计一种含盐含碱废液焚烧处理系统,实现干式出灰。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含盐含碱废液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废液焚烧锅炉,废液燃烧器安装在所述的废液焚烧锅炉一段燃烧室的顶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装置安装在所述的废液焚烧锅炉的二段冷却烟道的入口,过热器安装在所述的废液焚烧锅炉的二段冷却烟道的出口,二段省煤器安装在过热器的下方,空气预热器安装在二段省煤器的下方;布袋除尘器与所述的空气预热器相连,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与所述的布袋除尘器相连,一级省煤器与所述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相连,引风机与所述的一级省煤器相连,烟囱与所述的引风机相连;给水泵与所述的一级省煤器汽水管路相连,所述的一级省煤器的汽水管路与所述二段省煤器的汽水管路相连,所述的二段省煤器的汽水管路与汽包相连,所述的废液焚烧锅炉的汽水管路与所述汽包相连,所述的过热器的汽水管路入口与所述汽包相连。
8.所述的废液焚烧锅炉由水冷壁构成,水冷壁各集箱与汽包相连。
9.所述的送风机与所述空气预热器的空气侧管路相连,空气经过所述的空气预热器进入所述的燃烧器。
10.所述的废液焚烧锅炉底部与双轴冷却器的入口相连,所述的双轴冷却器的出口与刮板输送机相连,所述的空气预热器底部与刮板输送机相连,所述的布袋除尘器底部与刮板输送机相连。
11.所述的刮板输送机与灰仓相连。
12.所述的废液焚烧锅炉底部与所述的布袋除尘器相连。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废液燃烧器采用低氮高效燃烧器,氮氧化物生成量低,强涡流配风,温度场均匀,有机物破除率高。
15.(2)焚烧炉炉膛采用非绝热炉膛,采用水冷壁炉膛,废液燃烧温度的情况下无需配空气或烟气来冷却,降低系统的排烟热损失和电机电耗,高效回收余热。
16.(3)焚烧炉底部有一股烟气与除尘器相连,保证炉膛底部有高温烟气流通,保证干会输出系统不堵塞。
17.(3)采用干式出灰系统,分别再炉膛底部、对流受热面底部、布袋除尘器底部设置输灰装置。
18.(4)低氮氧化物的排放有3级保证,第一级是低氮燃烧器,第二级是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装置,第三级是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经过3级脱硝,烟气排放氮氧化物指标达到国家环保的严格标准。
19.(5)本实用新型的有机物破除率高,节省助燃燃料,氮氧化物及含尘量排放低,并能最大效率地回收余热。
20.(6)本实用新型采用水冷壁焚烧技术,无需对高温烟气冷却,提高了热回收效率,并且在炉底采用特殊结构,并增加连接布袋除尘器的管路,可以保证盐灰可以被干式回收,盐灰状态稳定,颜色纯白,处理废液的同时回收盐灰。根据废液中含盐含碱的成分不同,盐灰的成分也有所变动,当废液中含单一碱性金属且不含硫时,盐灰可以回收纯净的碳酸盐,纯度达到水处理添加物的要求。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23.如图1所示。
24.一种含盐含碱废液焚烧处理系统,它包括废液焚烧锅炉2,废液燃烧器1安装在所述的废液焚烧锅炉2一段燃烧室的顶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装置3安装在所述的废液焚烧锅炉2的二段冷却烟道的入口,过热器4安装在所述的废液焚烧锅炉2的二段冷却烟道的出口,二段省煤器5安装在过热器4的下方,空气预热器6安装在二段省煤器5的下方;布袋除尘器7与所述的空气预热器6相连,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8与所述的布袋除尘器7相连,一级省煤器9与所述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8相连,引风机10与所述的一级省煤器9相连,烟囱11与所述的引风机10相连;给水泵16与所述的一级省煤器9汽水管路相连,所述的一级省煤器9的汽水管路与所述二段省煤器5相连,所述的二段省煤器5的汽水管路与汽包17相连,所述的废液焚烧锅炉2的汽水管路与所述汽包17相连,所述的过热器4的汽水管路入口与所述汽包17相连。所述的废液焚烧锅炉2底部与双轴冷却器12的入口相连,所述的双
轴冷却器12的出口欧与刮板输送机13相连,所述的空气预热器6底部与刮板输送机13相连,所述的布袋除尘器7底部与刮板输送机13相连。所述的废液焚烧锅炉2由水冷壁构成,水冷壁各集箱与汽包17相连。送风机15与所述空气预热器6的空气侧管路相连,空气经过所述的空气预热器5进入所述的燃烧器1。所述的刮板输送机13与灰仓14相连。所述的废液焚烧锅炉2底部与所述的布袋除尘器7相连。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废液通过燃烧器进入焚烧炉燃烧,燃烧反应在一段燃烧室完成,烟气在二段冷却烟道冷却;烟气通过由水冷壁组成的一段燃烧室和二段冷却烟道,二段冷却烟道安装了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装置,烟气再依次经过过热器、二级省煤器、空气预热器、布袋除尘器、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一级省煤器,再经引风机送入烟囱排向大气。给水通过给水泵进入一级省煤器,再经二级省煤器后进入汽包,汽包内的水进入水冷壁蒸发后变成饱和蒸汽进入汽包,汽包内的饱和蒸汽进入过热器变成过热蒸汽输送给蒸汽用户。焚烧废液产生的部分盐灰通过炉膛底部的出渣口进入双轴冷却器,再落入刮板输送机,经过二段冷却烟道的冷却,部分落入炉膛底部,部分随烟气带入后端受热面,盐灰落入对流受热面下端收集口进入刮板输送机送入灰仓;烟气排入大气前进入布袋除尘器进行除尘,布袋除尘器脱除的盐灰通过刮板输送机进入灰仓。烟气在二段冷却烟道经过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装置脱除氮氧化物,再经过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二次脱除氮氧化物。
26.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技术特征:
1.一种含盐含碱废液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废液焚烧锅炉(2),废液燃烧器(1)安装在所述的废液焚烧锅炉(2)一段燃烧室的顶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装置(3)安装在所述的废液焚烧锅炉(2)的二段冷却烟道的入口,过热器(4)安装在所述的废液焚烧锅炉(2)的二段冷却烟道的出口,二段省煤器(5)安装在过热器(4)的下方,空气预热器(6)安装在二段省煤器(5)的下方;布袋除尘器(7)与所述的空气预热器(6)相连,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8)与所述的布袋除尘器(7)相连,一级省煤器(9)与所述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8)相连,引风机(10)与所述的一级省煤器(9)相连,烟囱(11)与所述的引风机(10)相连;给水泵(16)与所述的一级省煤器(9)汽水管路相连,所述的一级省煤器(9)的汽水管路与所述二段省煤器(5)的汽水管路相连,所述的二段省煤器(5)的汽水管路与汽包(17)相连,所述的废液焚烧锅炉(2)的汽水管路与所述汽包(17)相连,所述的过热器(4)的汽水管路入口与所述汽包(17)相连;所述的废液焚烧锅炉(2)底部与双轴冷却器(12)的入口相连,所述的双轴冷却器(12)的出口端与刮板输送机(13)相连,所述的空气预热器(6)底部也与刮板输送机(13)相连,所述的布袋除尘器(7)底部同样与刮板输送机(13)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盐含碱废液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液焚烧锅炉(2)由水冷壁构成,水冷壁各集箱与汽包(17)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盐含碱废液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送风机(15)与所述空气预热器(6)的空气侧管路相连,空气经过所述的空气预热器(6)进入所述的燃烧器(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盐含碱废液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刮板输送机(13)与灰仓(14)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盐含碱废液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液焚烧锅炉(2)底部与所述的布袋除尘器(7)相连。

技术总结
一种含盐含碱废液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废液焚烧锅炉(2),废液燃烧器(1),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装置(3),过热器(4),二级省煤器(5),空气预热器(6),布袋除尘器(7),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8),一级省煤器(9),引风机(10),烟囱(11);双轴冷却器(12),刮板输送机(13),灰仓(14);送风机(15);给水泵(16)和汽包(17)。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能有效焚烧分解含盐含碱废液中的有机物,节省助燃燃料,焚烧系统干式排盐灰,氮氧化物及含尘量排放低;机组能长期稳定运行,能耗低,最大效率地回收余热并减少二次污染排放。收余热并减少二次污染排放。收余热并减少二次污染排放。


技术研发人员:郭宏新 周婷婷 史荣富 王建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中圣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7
技术公布日:2022/12/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