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囊袋的展开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2-11-30 09:08: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囊袋的展开调节机构
1.本分案申请是2021年5月28日递交的题为“一种与侧面气帘耦合的车辆正面气囊及车辆气囊组”的中国专利申请no.202110589191.x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2.本技术涉及车辆被动安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囊袋的展开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3.偏置碰撞中,由于乘员头部与前排囊袋腔体的接触点在囊袋腔体边缘处,导致前排囊袋腔体不能为乘员头部提供足够支撑,从而失去保护乘员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囊袋的展开调节机构,使囊袋能在不同状态下展开,与其他气囊形成可靠的气囊组耦合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前排囊袋腔体不能为乘员提供足够保护的问题,提高气囊对乘员的保护效果。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囊袋的展开调节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囊袋的展开调节机构,包括囊袋、束紧拉带和拉带控制器,所述囊袋充气膨胀,所述束紧拉带束紧所述囊袋保持第一形态,所述拉带控制器致动释放所述束紧拉带,所述囊袋展开至第二形态,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紧拉带包括固定在所述拉带控制器的a端、固定在囊袋内部的b端以及位于所述a端和b端之间的闭环结构,所述闭环结构束紧所述囊袋的至少部分结构使所述囊袋保持第一形态。
7.可选地,所述束紧拉带为一根连续拉带。
8.可选地,所述囊袋包括主腔和副腔,所述副腔内凹地设在所述主腔内部,所述闭环结构束紧所述主腔与副腔的连接口,防止所述副腔在充气状态下向外展开,所述囊袋处于第一形态。
9.可选地,所述拉带致动器致动释放所述束紧拉带a端,在囊袋的膨胀作用下,所述闭环结构被取消,所述副腔从所述主腔内部向外部展开,所述囊袋处于第二形态。
10.可选地,所述囊袋上至少具有四个穿孔形成连接口,所述四个穿孔所围囊袋部分向内凹进使所述四个穿孔形成两两对应的两侧穿孔,所述束紧拉带a端固定在所述囊袋内部的拉带控制器,所述束紧拉带b端从所述一侧穿孔穿入并从另一侧穿孔穿回,绕制所述a端与所述连接口间的束紧拉带形成所述闭环结构后,再固定至所述囊袋。
11.可选地,所述闭环结构由设置在所述束紧拉带上的所述a端和所述连接口之间的结状体、b端的束紧拉带绑系在所述结状体和a端之间的活结以及结状体和活结之间的所述束紧拉带组成。
12.可选地,,所述结状体为所述束紧拉带绑系形成的死结。
13.可选地,所述活结为连接口和b端之间束紧拉带绑系而成,绑系步骤为,所述b端从连接口引出后,缠绕所述a端至所述连接口之间的束紧拉带一圈后形成锁合圈,将所述锁合
圈与所述b端的冗余部分从所述锁合圈的另一侧穿插至所述锁合圈后,拉扯冗余部分和所述a端形成,所述活结卡止于所述结状体远离所述连接口的一侧。
14.可选地,所述囊袋充气膨胀,所述束紧拉带a端受力,所述束紧拉带b端不受力,所述闭环结构周向束紧所述连接口,使所述囊袋保持第一形态。
15.可选地,所述拉带控制器释放所述束紧拉带a端,在囊袋膨胀作用下,所述拉带b端受力解开所述活结,所述闭环结构被取消,所述囊袋被展开至第二形态。
1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7.通过上述的囊袋展开调节机构,有选择性地展开囊袋的部分结构,扩大囊袋的保护效果,适应对不同体型、坐姿和位置的乘员的保护。在车辆发生斜向碰撞时,正面气囊的主腔和副腔完全展开后,副腔与侧面气帘耦合,从而使侧面气帘可以为正面气囊提供稳定有效的支撑,减小乘员在汽车发生偏置碰撞时潜入正面气囊和侧面气帘的间隙后与仪表盘或车辆a柱发生碰撞,提高正面气囊对乘员的保护效果。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9.图1为本技术正面气囊完全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除去上布片的正面气囊完全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图1中沿c-c方向的截面视图;
22.图4为本技术主腔展开而副腔未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除去上布片的主腔展开而副腔未展开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图4中沿b-b方向的截面视图;
25.图7为本技术侧面气帘的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图7中沿a-a方向的截面视图;
27.图9为本技术正面气囊与侧面气帘耦合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0为本技术侧面气帘和主腔展开、副腔未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1为本技术上布片、下布片、上拉带和下拉带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2为本技术正面气囊去除上布片的内部视图;
31.图13为图12中沿e-e方向的截面视图;
32.图14为本技术正面气囊去除上布片的的另一视角内部视图;
33.图15为图14中沿f-f方向的截面视图;
34.图16为本技术拉带控制器固定束紧拉带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7为本技术拉带控制器释放束紧拉带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8为本技术束紧拉带的闭环结构的绳结结构示意图;
37.图19为本技术拉带控制器固定束紧拉带时拉带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38.图20为本技术拉带控制器释放束紧拉带时拉带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39.图21为本技术上拉带和下拉带缝合前的结构示意图;
40.图22为本技术上拉带和下拉带缝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41.附图标记说明:1、正面气囊;11、主腔;12、副腔;13、上布片;131、凹陷部;132、上拉带;133、下拉带;134、上圆环部;135、下圆环部;136、上延伸部;137、下延伸部;14、下布片;15、主片;16、延伸侧片;161、穿孔;162、翻折部;163、凸部;164、预缝线;17、连接口;18、充气口;19、固定孔;2、侧面气帘;21、通孔;22、弹性布片;3、束紧拉带;31、a端;32、b端;33、结状体;34、活结;341、锁合圈;342、冗余部分;35、闭环结构;4、拉带控制器;41、底座;42、摆臂;421、转轴;43、弹簧;44、固定柱;45、固定圈;46、止回圈;47、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43.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4.要说明的是,下文描述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实施例的各种方面。应显而易见,本文中所描述的方面可体现于广泛多种形式中,且本文中所描述的任何特定结构及/或功能仅为说明性的。基于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方面可与任何其它方面独立地实施,且可以各种方式组合这些方面中的两者或两者以上。举例来说,可使用本文中所阐述的任何数目个方面来实施设备及/或实践方法。另外,可使用除了本文中所阐述的方面中的一或多者之外的其它结构及/或功能性实施此设备及/或实践此方法。
45.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46.另外,在以下描述中,提供具体细节是为了便于透彻理解实例。然而,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所述方面。
4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与侧面气帘耦合的车辆正面气囊。
48.如图1-10所示,一种气囊组的耦合结构,包括正面气囊1和侧气帘2,正面气囊1包括主腔11和副腔12,主腔11展开后位于乘员正前方,副腔12与主腔11连通,且展开后的副腔12向侧面气帘2延伸并与侧面气帘2抵接形成耦合连接,展开后的侧面气帘2上设有与副腔12耦合的通孔21和/或连接部。连接部可以是将若干气帘布片通过缝线、胶粘等手段连接固定的非充气区域,所述通孔21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
49.本实施例中,正面气囊1安装于方向盘内,正面气囊1展开后位于方向盘和乘员之间,侧面气帘2安装在车辆侧部的车窗上方,侧面气帘2展开后位于乘员和车窗之间,防止发生撞击、外部侵入以及乘员移出等。在其他实施例中,正面气囊1也可以安装于仪表板内部,正面气囊1展开后位于副驾驶位的乘员和仪表板之间。
50.如图9所示,在车辆发生碰撞时,侧面气帘2以及正面气囊1的主腔11和副腔12完全展开后,副腔12进入侧面气帘2的通孔21中,使正面气囊1和侧面气帘2形成耦合连接,本实施例中,侧面气帘2上设有与副腔12耦合的通孔21。从而使侧面气帘2可以为正面气囊1提供稳定有效的支撑,减小乘员在汽车发生偏置碰撞时潜入正面气囊1和侧面气帘2的间隙后与仪表盘或车辆a柱发生碰撞;提高正面气囊1的保护效果。
51.如图11所示,正面气囊1包括上布片13和下布片14,上布片13和下布片14的边缘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上布片13和下布片14的边缘缝制在一起,上布片13和下布片14的缝制线为s1。上布片13和下布片14均包括主片15和延伸侧片16,主片15和延伸侧片16一体式裁片。固定连接后的两主片15内部空间形成主腔11,固定连接后的两延伸侧片16内部空间形成副腔12,下布片14的中心设有与车辆的气体发生器和/或气囊壳体连接的充气口18,充气口18的边缘上设有固定孔19,车辆的气体发生器的螺栓穿过固定孔19后固定在车辆的气囊壳体内。在其他实施例中,正面气囊还包括其他布片,上布片和下布片相互邻接,将延伸侧片的全部轮廓线以及主片的至少部分轮廓缝合,上布片、下布片再和其他布片缝合形成囊袋腔体。
52.上布片13和下布片14的延伸侧片16形状结构可根据副腔12的实际保护需要调整,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施例中,两延伸侧片16的形状轮廓相同,均为在远离主片15的方向上设有宽度增大的结构,正面气囊1完全展开后,副腔12连接主腔11的一端宽度小于远离主腔11的一端宽度,从而使副腔12可以和侧面气帘2的通孔21形成更稳定的耦合连接。
53.如图12-15所示,主腔11和副腔12的连接口17上设有展开调节机构,包括束紧拉带3和拉带控制器4,束紧拉带3的一端固定在方向盘或仪表板内部的气囊壳体中或囊袋腔体上,束紧拉带3的另一端呈蛇形多次穿过连接口17后固定在车辆的方向盘或仪表板内部的气囊壳体中或囊袋腔体上。本实施例中,束紧拉带3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连接口17于中心线一侧的下布片14和上布片13再从连接口17中心线的另一侧穿过上布片13和下布片14,即上布片13和下布片14的延伸侧片16中心线的两侧均设有供束紧拉带3穿过的穿孔161,即每个延伸侧片16上至少开设有两个穿孔161。
54.需要说明的是,束紧拉带3束紧所述囊袋的至少部分结构使所述囊袋保持第一形态,本实施例中,在束紧拉带3的作用下副腔12被固定至所述主腔11中。在其他实施例中,束紧拉带3所束紧的至少部分囊袋结构至少具有四个穿孔形成连接口,所述四个穿孔所围囊袋部分向内凹进使所述四个穿孔形成两两对应的两侧穿孔,所述束紧拉带一端固定在所述囊袋内部,所述束紧拉带另一端从所述一侧穿孔穿入并从另一侧穿孔穿回后固定至所述囊袋上。
55.如图9、图10、图16和图17所示,车辆的方向盘或仪表板内部的气囊壳体上设有拉带控制器4,拉带控制器4用于释放束紧拉带3的至少任意一端,拉带控制器4对束紧拉带3的任一端固定时,束紧拉带3的另一端可被固定在拉带控制器4和/或囊袋腔体上,束紧拉带3对连接口17形成束紧作用迫使上布片被紧贴在下布片上,将折叠状态副腔12固定在该束紧拉带3限定的内部空间中。在只需要展开主腔11时,拉带控制器4不释放束紧拉带3,副腔12可以保持不充气的状态。当需要展开副腔12的时候,拉带控制器4释放束紧拉带3的端部,束紧拉带3取消对连接口17的束紧作用,在膨胀气体的作用下,副腔12充入气体从连接口17出伸出,与侧面气帘2的通孔21耦合。
56.本实施例中,束紧拉带3在连接口17形成闭环结构35,闭环结构35的周长小于连接口17的周长。闭环结构35可以从周向上限制副腔12展开。本领域人员可以想到的是,若无闭环结构35,约束副腔12的拉带只将上布片13仅仅拉扯至下布片14,连接口17仅一侧受力,拉伸过度会导致副腔12变形,从而影响之后的展开。
57.需要说明的是,束紧拉带可以是一体连续拉带,所述束紧拉带一端固定在所述囊袋内部,所述束紧拉带另一端从所述一侧穿孔穿入并从另一侧穿孔穿回,绕制所述一端与所述连接口间的束紧拉带形成所述闭环结构后,再固定至所述囊袋。
58.如图18所示,束紧拉带3的两端分别为a端31和b端32,a端31和b端32设置于连接口17的同一侧,闭环结构35包括设置在束紧拉带3上a端31和连接口17之间的结状体33、b端32的束紧拉带3绑系在结状体33和a端31之间的活结34以及结状体33和活结34之间的束紧拉带3。本实施例中,结状体33为束紧拉带3绑系形成的死结;在其他实施例中,结状体33也可以固定在束紧拉带3上的固定块,能起阻挡活结34移动的作用即可。
59.闭环结构35形成的过程为,在束紧拉带3的a端31和连接口17之间绑系死结形成结状体33,将a端31固定在方向盘或仪表盘内。在连接口17和b端32之间绑系活结34,绑系活结34的步骤为,b端32从连接口17引出后,缠绕a端31至连接口17之间的束紧拉带3一圈后形成锁合圈341,将锁合圈341与b端32的冗余部分342从锁合圈341的另一侧穿插至锁合圈341后,拉扯冗余部分342和a端31形成活结34。活结34在a端31和连接口17之间的束紧拉带3上可以上下移动,向上移动至结状体33处,被结状体33阻挡并卡止于结状体33处,不能继续向上移动。从而形成闭环结构35。
60.如图16和图17所示,拉带控制器4与a端31连接,用于对a端31进行固定和释放;b端32固定在主腔11内靠近气体发生器支架的囊袋腔体上。
61.拉带控制器4固定a端31时,a端31对连接口17形成拉力,且b端32松弛,结状体33、活结34以及结状体33和活结34之间的束紧拉带3形成闭环结构35。
62.拉带控制器4释放a端31时,a端31失去对连接口17的拉力,且b端32受到连接口17的拉力,使活结34打开。束紧拉带3失去端部拉力变得松弛,使得对连接口17的束紧作用消失,呈折叠状态的副腔12在膨胀气体的作用下冲出连接口17,向主腔11的侧部方向延伸并与气帘2耦合。
63.需要说明的是,拉带控制器4释放a端,所述闭环结构被取消,所述囊袋被束紧部位进一步展开使所述囊袋呈第二形态,在其他实施例中,囊袋的第二形态展开可适用于不同乘客,坐姿和位置情况下的约束保护。
64.如图19和图20所示,拉带控制器4包括底座41和摆臂42,底座41固定在方向盘或仪表盘内,摆臂42的转轴421轴心设置于摆臂42的中间部,摆臂42绕转轴421转动,转轴421固定在方向盘或仪表盘内,底座41和摆臂42之间设有弹簧43,底座41与弹簧43的一端固定连接,摆臂42的一端与弹簧4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摆臂42远离弹簧43的一端铰接有与底座41抵接的固定柱44,铰接轴平行于摆臂42的转轴421,弹簧43对摆臂42的一端形成远离底座41的弹力,在弹簧43弹力的作用下,固定柱44抵接在底座41上。底座41上固定有套设于固定柱44外周的拉带止回圈46,a端31固定连接有固定圈45,固定圈45为a端31的束紧拉带3绑系后形成,固定圈45套设在拉带止回圈46和底座41之间的固定柱44上,从而对a端31形成固定,止回圈46固定在方向盘或仪表盘内,止回圈46可以与固定柱44发生相对滑动。
65.底座41上设有气缸47,气缸47的伸缩杆伸出后对摆臂42的转轴421轴心和固定柱44之间的区域形成使固定柱44远离底座41的作用力,固定柱44远离底座41,固定柱44与摆臂42发生相对转动,固定柱44保持原来的角度,沿止回圈46移动至固定柱44与底座41分离,同时弹簧43被压缩,固定柱44与底座41分离后,固定圈45可以从固定柱44上脱落,从而释放a端31。
66.止回圈46可以避免固定圈45不能从固定柱44上脱落,当固定柱44的端部完全进入止回圈46后,止回圈46对固定圈45形成阻挡,保证固定圈45可以与固定柱44分离。气缸47的伸缩杆缩回后,在弹簧43的作用下固定柱44重新与底座41抵接。
67.在其他实施例中,拉带控制器4也可以为气动夹爪等其他可以对a端31形成压紧或夹持的结构。
68.如图12和图13所示,副腔12展开前内凹于主腔11内,使副腔12在囊袋腔体没有充气时收纳于主腔11内部。延伸侧片16包括翻折部162和凸部163,延伸侧片16连接主片15一端的部分延伸侧片16向主腔11内部翻折形成翻折部162,延伸侧片16的端部随翻折部162的翻折完全进入主腔11,且延伸侧片16的端部维持原状向主片15的边缘凸出形成凸部163。两延伸侧片16上设有预缝线164,预缝线164将凸部163和翻折部162缝制在一起,对副腔12进行预缝后,可以使副腔12稳定的处于主腔11内部,减少副腔12从主腔11中脱落造成副腔12受损的情况。失去束紧拉带作用的副腔2在膨胀气体的推动下,预缝线164撕裂,副腔12完全展开。
69.如图1-3所示,展开后的正面气囊1正对的上布片13上设有凹陷部131。从而减小正面气囊1过度膨胀对乘员的冲击伤害,如图11所示,主腔11内部设有上拉带132和下拉带133,上拉带132包括边缘与凹陷部131边缘固定连接的上圆环部134,上圆环部134与凹陷部131边缘缝制在一起,上圆环部134与凹陷部131的缝制线为s3。下拉带133包括与充气口18边缘固定连接的下圆环部135,下圆环部135与充气口18边缘缝制在一起,下圆环部135与充气口18的缝制线为s2,且下圆环部135上也开设有供气体发生器的螺栓穿过的固定孔45。上拉带132还包括从上圆环部134相对两侧向上布片13的边缘延伸的上延伸部136,上延伸部136的一端上圆环部134连接,另一端与与下布片14固定连接,上延伸部136与上圆环部134一体式裁片;下拉带133还包括从下圆环部135相对两侧向下布片14的边缘延伸的下延伸部137,下延伸部137的一端与下圆环部135连接,另一端与上延伸部136连接,如图21和图22所示,下延伸部137与下圆环部135一体式裁片,上延伸部136的端头和下延伸部137的端头于主片15的边缘固定连接,上延伸部136端头和下延伸部137端头固定连接的位置避开延伸侧片16和主片15的连接处,上延伸部136端头和下延伸部137端头均通过缝制固定连接,上延伸部136端头和下延伸部137端头两端的缝制线分别为s4和s5。该正面气囊完全展开后,在上拉带132和下拉带133的拉力作用下,上布片13中心的凹陷部131相比其他表面轮廓更凹进囊袋腔体内部。本实施例中,上拉带132和下拉带133均为一根,在其他实施例中,上拉带132和下拉带133也可以两根或其他数量。
70.如图1-2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车辆气囊组。
71.一种车辆气囊组,包括侧面气帘2和上述的车辆正面气囊1,侧面气帘2上具有通孔21或连接部,副腔12从主腔11内展开向通孔21延伸并与通孔21或连接部耦合。副腔12至少有部分结构通过通孔21,从侧面气帘2的一侧延伸至侧面气帘2的另一侧,从而实现副腔12
和侧面气帘2的耦合连接,形成相互耦合的车辆气囊组,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提高车辆气囊组对乘员的保护作用。
7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