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煤矿卸压孔排煤粉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30 06:46: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排粉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矿卸压孔排煤粉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现阶段的煤矿开采行业中,由于煤矿井巷由地表延伸至井下,井巷内压力值等同于大气圧,导致井巷的延伸破坏了地下原有的压力平衡,井巷两壁一顶一底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极易发生冒顶、井巷壁倾塌等,因此需要在煤矿内的煤墙上开设卸压孔进行卸压,从而能够规避大部分的不良影响,而在开设卸压孔时常常采用电钻钻孔或者人工手持钻机进行钻孔,并最终得到用以卸压的卸压孔。
3.但是,在卸压孔开设完毕后,由于钻头在钻孔时会产生较多的煤粉煤渣,这些煤粉煤渣直接堆积在卸压孔内,这样就会导致卸压孔的内部气流流通不畅,因此,人们会在开完孔后对其内部的煤粉煤渣进行清除,而清除时可能会导致煤粉扬起,从而危害到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煤矿卸压孔排煤粉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将扬尘大幅度吸收并改善,且能提升煤粉煤渣的清除效果的煤矿卸压孔排煤粉装置。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矿卸压孔排煤粉装置包括:盒体、转杆和两个半圆推片,两个所述半圆推片均固定套设在所述转杆上,所述盒体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集灰箱,所述盒体内转动安装有传动螺杆,所述传动螺杆上螺纹安装有滑接板,所述滑接板的顶部延伸至所述盒体的上方,且所述转杆贯穿所述滑接板并与所述滑接板转动连接,所述盒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圆筒,所述圆筒内固定安装有抽风扇,所述盒体的上方设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内设有滤板。
7.优选的,所述圆筒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进风斗和出风斗,所述进风斗上固定安装有连通管的一端,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过滤箱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箱远离所述连通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气管的一端,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扩风罩,所述扩风罩内固定安装有格栅。
8.优选的,所述过滤箱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盖板,所述滤板的顶部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滤板靠近所述进气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承接盒,所述承接盒与所述过滤箱的内壁相接触。
10.优选的,所述盒体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接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与所述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出风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排气管。
12.优选的,所述盒体上固定安装有框架,所述框架的顶部与所述过滤箱固定连接,且所述转杆贯穿所述框架。
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矿卸压孔排煤粉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煤矿卸压孔排煤粉装置,通过设置的两个半圆推片,能够在进入卸压孔内后通过旋转与卸压孔的下半部分内壁接触,然后通过水平移动的方式,便可较为彻底的将煤粉煤渣推出,然后在推出时通过抽风扇的抽吸,并在格栅和滤板的过滤下,使得带有煤粉的扬尘能够得到过滤改善,从而提高了工作环境的空气质量,为工作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安全保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矿卸压孔排煤粉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盒体、集灰箱和传动螺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圆筒和抽风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箱、承接盒和滤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0.图中标号:1、盒体;2、集灰箱;3、传动螺杆;4、滑接板;5、转杆;6、半圆推片;7、圆筒;8、抽风扇;9、进风斗;10、出风斗;11、过滤箱;12、连通管;13、进气管;14、扩风罩;15、格栅;16、滤板;17、承接盒;18、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2.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矿卸压孔排煤粉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盒体、集灰箱和传动螺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圆筒和抽风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箱、承接盒和滤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煤矿卸压孔排煤粉装置包括:盒体1、转杆5和两个半圆推片6,两个半圆推片6均固定套设在转杆5上,且两个半圆推片6呈水平分布,这样便可在推出煤粉煤渣时,若煤粉煤渣过多,从前面的半圆推片6的顶部溢出时,后面的半圆推片6便可再次推动,从而提高清理的彻底性,盒体1的一侧外壁上固定有集灰箱2,并在集灰箱2与煤墙接触的一侧设有三角导向板,能够使煤粉煤渣顺利掉落至集灰箱2内,盒体1内转动安装有传动螺杆3,传动螺杆3上螺纹安装有滑接板4,且滑接板4的顶部延伸至盒体1的上方,而设置的转杆5便与滑接板4位于盒体1上方的位置通过轴承形成转动连接,并且,在滑接板4的一侧固定有衔接杆,衔接杆靠近半圆推片6的一端固定有加强板,设置的转杆5便贯穿该加强板并与其转动连接,这样便可对其形成一个中段部位的转动支撑,使其转动更加稳定,此外,在盒体1内固定有位于传动螺杆3上方的滑杆,滑杆贯穿着滑接板4并与滑接板4滑动连接,这样能够对其形成滑动限位,使其只能进行线性水平移动,并且,为了消除在推出煤粉煤渣以及二者在落入集灰箱2时所产生的带有煤粉的扬尘对工作环境带来的
不良影响,在盒体1的底部固定有圆筒7,圆筒7内固定有抽风扇8,抽风扇8可以将大部分带有煤粉的扬尘抽吸,并通过过滤组件进行过滤后排出,从而达到一个改善空气质量的目的,此外,上述所提到的过滤组件为过滤箱11,而该过滤箱11设置在盒体1的上方,并在其中设有一个滤板16,该滤板16能与过滤箱11的内壁接触,从而保证进入的带有煤粉的空气能够全部进行过滤工作,此外,在过滤箱1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盖板18,该盖板18能够将过滤箱11的开口完全封住,且该盖板18能与滤板16的顶部固定连接,这样便可方便后续将滤板16取出进行清理。
24.而在上述所提到的圆筒7中,为了将其两端封住,并留有气流通道,在圆筒7的两侧分别固定有进风斗9和出风斗10,且为了与过滤箱11形成连通,在进风斗9上固定有连通管12的一端,连通管12的另一端与过滤箱11固定连接,同时,也为了将过滤后的气体顺利排出,在出风斗10的一侧固定有排气管,并且,在过滤箱11远离连通管12的一侧固定有进气管13的一端,进气管13的另一端固定有扩风罩14,扩风罩14内固定有格栅15,利用格栅15的设计,使得外界空气中所漂浮的较大漂浮物不会进入进气管13内,从而保证抽风扇8的扇叶上不会缠绕有杂物,保证零部件的正常运转。
25.并且,在滤板16靠近进气管13的一侧固定有承接盒17,承接盒17与过滤箱11的内壁相接触,这样便使得过滤下的煤粉等杂质落入其中,以方便人们对其进行集中倾倒,且其与滤板16固定的一侧也设为开口,使得过滤下的煤粉杂物能顺利落入其中。
26.在上述方式中,为了给予传动螺杆3和转杆5电力驱动,在盒体1的一侧外壁上固定有电机一,其输出轴与传动螺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而在滑接板4的一侧固定有电机二,其输出轴与转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
27.在本方式中,为了对过滤箱11提供稳定的支撑,具体的,在盒体1上固定有框架,框架的顶部与过滤箱11固定连接,且框架的内部空间足够转杆5和衔接杆自由的水平穿梭活动。
2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矿卸压孔排煤粉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29.在利用本装置对卸压孔内的煤粉煤渣进行清理时,先将本装置中的集灰箱2固定在煤墙的一侧,使其位于卸压孔的下方,且这时的半圆推片6也与卸压孔正面对应着;
30.随后启动抽风扇8,并正向启动电机一,其输出轴便会带动传动螺杆3转动,继而能够利用其与滑接板4的螺纹配合,便可带着滑接板4、转杆5和半圆推片6朝着卸压孔的方向移动,半圆推片6便会逐渐移动至卸压孔内,并与卸压孔的上半部分内壁接触,直至将半圆推片6移动至卸压孔的末端外后,关闭电机一,并启动电机二的输出轴转动180
°
,使得转杆5带着两个半圆推片6也随之转动180
°
,从而使半圆推片6能够与卸压孔的下半部分内壁形成对应,随后反向启动电机一,滑接板4开始带着转杆5和半圆推片6往回移动,当半圆推片6再次进入卸压孔内后,利用其与卸压孔下半部分内壁的接触形式,便可将其上堆积的煤粉煤渣一并推动,且两个半圆推片6的设计,使得煤粉煤渣被推的较为彻底,在将煤粉煤渣推出卸压孔后,便会自动落至集灰箱2内,且在煤粉煤渣被推出时以及掉落在集灰箱2内时,所产生的一部分扬尘便会在抽风扇8的抽吸下,进入扩风罩14内并先通过格栅15的粗过滤,防止大型漂浮物的进入,随后这些带有煤粉的空气便进入过滤箱11内,并穿过滤板16,从而将其中的煤粉拦截,随后过滤的空气便通过连通管12和排气管排出,直至半圆推片6从卸压孔内完全移出,这样便可完成对卸压孔内部的清理,以及扬尘的改善工作。
3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矿卸压孔排煤粉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煤矿卸压孔排煤粉装置,通过设置的两个半圆推片6,能够在进入卸压孔内后通过旋转与卸压孔的下半部分内壁接触,然后通过水平移动的方式,便可较为彻底的将煤粉煤渣推出,然后在推出时通过抽风扇8的抽吸,并在格栅15和滤板16的过滤下,使得带有煤粉的扬尘能够得到过滤改善,从而提高了工作环境的空气质量,为工作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安全保障。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