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音乐教学方法

2022-11-28 14:08: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音乐教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本教学方法所采用的教学装置移动到合适位置,并将带有磁铁块的乐谱置于乐谱架(7)上表面,此外将磁铁(210)与乐谱上磁铁块贴合,该乐谱按照槽轮(401)转动半圈所打节拍数分页,使槽轮(401)转动半圈所打节拍数与一页乐谱的节拍数一致;s2、学生开始读谱并练习本次教学乐谱时,电机(4)带动节拍机构(400)打拍辅助学生掌握节拍,并在学生节拍出错时便于察觉;s3、学生在练习完成一页的乐谱后,电机(4)带动凸轮(5)转动半圈,使乐谱视角调节机构(300)带动乐谱架(7)做一次上升或下降运动,在该过程中第三活动柱(304)将自动调节乐谱架(7)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使乐谱架(7)在升降的同时始终处于学生较为舒适的观察视角内;s5、学生在练习完成一页的乐谱后,电机(4)带动凸轮(5)转动半圈,使传动机构(100)带动翻页机构(200)完成一次翻页;s6、通过步骤s5,学生每练习完成一页乐谱,教学装置进行一次自动翻页,调节乐谱视角以及依据乐谱打节拍,直至完成本次民族音乐教学,关闭电机(4)为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乐教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教学装置的底座(1)下表面四角对称固定有四个脚轮(2),所述底座(1)上表面右端固定有支撑座(3),所述支撑座(3)上表面固定有电机(4);所述电机(4)左端转动连接有传动轴(6),所述传动轴(6)另一端固定有凸轮(5),所述凸轮(5)左端活动连接有箱体(8),所述底座(1)上表面中部设有节拍机构(400),所述节拍机构(400)包括槽轮(401),所述槽轮(401)下方设有连接板(4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音乐教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8)内壁滑动连接有传动机构(100),所述传动机构(100)包括升降杆(101),所述升降杆(101)右侧设有主动齿轮(107),所述主动齿轮(107)另一端设有第一从动齿轮(108)和第二从动齿轮(109);所述传动机构(100)下方设有翻页机构(200),所述传动机构(100)上方设有乐谱视角调节机构(300),所述乐谱视角调节机构(300)上方设有乐谱架(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音乐教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02)下表面左端固定有弹簧(404),所述弹簧(404)另一端与所述底座(1)固定,所述连接板(402)侧面转动连接有支撑柱(403),所述支撑柱(403)另一端与所述底座(1)固定;所述连接板(402)上表面右端固定有击锤(405),所述击锤(405)上方设有响木(406),所述响木(406)底端与所述底座(1)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音乐教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槽轮(401)固定套设在传动轴(6)上,所述槽轮(401)槽顶转动至最低端时下压所述连接板(402),使所述击锤(405)与所述响木(406)碰撞;当所述槽轮(401)槽底转动至最低端时,所述弹簧(404)推动所述连接板(402),使所述击锤(405)与所述响木(406)分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音乐教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101)右侧固定有传动销(102),所述传动销(102)另一端外圈转动套设有第一转动槽(103),所述第一转动槽(103)另一端转动连接有销轴(104),所述销轴(104)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槽(105);所述第二转动槽(105)另一端固定有转轴(106),所述转轴(106)另一端与所述主动齿轮(107)固定;所述主动齿轮(107)分别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108)和第二从动齿轮(109)垂直啮合,所述第一从动齿轮(108)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109)关于所述主动齿轮(107)对
称分布在上下两侧;所述升降杆(101)左侧与所述箱体(8)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杆(101)下端始终与所述凸轮(5)相切,所述转轴(106)右端与所述箱体(8)转动连接;所述凸轮(5)带动所述升降杆(101)做一次上升或下降运动时,所述转轴(106)在所述第一转动槽(103)与第二转动槽(105)的带动下转动一圈。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音乐教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本教学方法所采用的教学装置移动到合适位置,并将带有磁铁块的乐谱置于乐谱架上表面,此外将磁铁与乐谱上磁铁块贴合,该乐谱按照槽轮转动半圈所打节拍数分页,使槽轮转动半圈所打节拍数与一页乐谱的节拍数一致;S2、学生开始读谱并练习本次教学乐谱时,电机带动节拍机构打拍辅助学生掌握节拍,并在学生节拍出错时便于察觉;S3、学生在练习完成一页的乐谱后,电机带动凸轮转动半圈,使乐谱视角调节机构带动乐谱架做一次上升或下降运动,在该过程中第三活动柱将自动调节乐谱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使乐谱架在升降的同时始终处于学生较为舒适的观察视角内。生较为舒适的观察视角内。生较为舒适的观察视角内。


技术研发人员:张倩 于晓楠 焦健 程静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艺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07.28
技术公布日:2022/11/2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