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绿色建筑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2022-11-28 11:04: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墙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绿色建筑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2.混凝土墙板在预制厂或建筑工地加工制成供建筑装配用的加筋混凝土板型构件,简称墙板或壁板采用预制混凝土墙板建造装配式大板建筑,可以提高工厂化、机械化施工程度,减少现场湿作业,节约现场用工,克服季节影响,缩短建筑施工周期,混凝土墙板按使用功能分为内墙板和外墙板两大类,内墙板有横墙板、纵墙板和隔墙板三种,横墙板与纵墙板均为承重墙板,隔墙板为非承重墙板。
3.现有的隔墙板在进行安装时,为采用膨胀螺丝通过连接板对相邻两个隔墙板之间进行固定或在隔墙板上涂抹水泥浆对相邻两个隔墙板之间进行粘接,在对隔墙板进行拼装时,需要工作人员频繁的打膨胀螺丝或涂抹水泥浆,操作较为不便,同时,现有的隔墙板在进行安装时,相邻两个隔墙板连接处会存在较大的间隙,在后续对建筑内墙进行粉刷时,需要工作人员对相邻两个隔墙板连接处进行粉刷填缝,增加了工作人员工作量,降低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因此,本技术提出了绿色建筑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的隔墙板在进行安装时,为采用膨胀螺丝通过连接板对相邻两个隔墙板之间进行固定或在隔墙板上涂抹水泥浆对相邻两个隔墙板之间进行粘接,以及现有的隔墙板在进行安装时,相邻两个隔墙板连接处会存在较大的间隙,带来在对隔墙板进行拼装时,需要工作人员频繁的打膨胀螺丝或涂抹水泥浆,操作较为不便,以及在后续对建筑内墙进行粉刷时,需要工作人员对相邻两个隔墙板连接处进行粉刷填缝,增加了工作人员工作量,降低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绿色建筑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及其安装方法。
5.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绿色建筑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包括:
7.隔墙板本体;
8.还包括:
9.插块,其固设在所述隔墙板本体的顶部,所述隔墙板本体的底部构造有插槽,当所述插块插设于所述插槽内时,所述插块与所述插槽的截面相贴合,且竖直向相邻两个所述隔墙板本体之间相贴合;
10.卡接杆,其铰接在所述隔墙板本体的一侧,所述隔墙板本体的另一侧构造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固设有卡块,当所述卡接杆插设于所述卡块内时,所述卡接杆可与所述卡块相卡接;
11.驱使件,其安装在所述隔墙板本体上,且与所述卡接杆相连接,所述驱使件用于使
所述卡接杆在所述隔墙板本体上进行转动;
12.复位件,其安装在所述隔墙板本体上,且与所述卡接杆相连接,所述复位件用于使所述卡接杆在所述隔墙板本体上转动进行复位,以使所述卡接杆可与所述卡块相卡接;
13.密封件,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密封件沿所述隔墙板本体的外周侧边缘处对称分布。
14.进一步地,所述隔墙板本体的一侧构造有容纳槽,所述卡接杆铰接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驱使件包括:
15.转盘,所述隔墙板本体上且位于所述容纳槽处构造有凹槽,所述转盘转动安装在所述凹槽内,所述隔墙板本体上且位于所述凹槽内构造有与所述容纳槽相连通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所述转盘为同一圆心,所述转盘的偏心位置固设有弧形连接块,所述弧形连接块远离所述转盘的一端贯穿所述弧形槽且与所述卡接杆相固接。
16.进一步地,所述复位件为卷簧。
17.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包括:
18.环形密封垫,所述隔墙板本体的外周侧边缘处构造有安装槽,所述环形密封垫插设于所述安装槽内且与其相卡接。
19.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密封垫外部套设有网套。
20.进一步地,所述卡接杆和所述卡块的端部均为弧面。
21.进一步地,当所述插块插设于所述插槽内时,所述插槽内形成空腔。
22.进一步地,所述隔墙板本体上且靠近所述卡接杆的一侧可拆卸式安装有套设在其外部的套壳。
23.本发明还提出绿色建筑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的安装方法,具有以下步骤:在使用时,使其中一个隔墙板本体顶部的插块与另外一个隔墙板本体底部的插槽相插接,以形成一组竖直向的隔墙板本体,再使同一组上的卡接杆插设于另外一组隔墙板本体上的卡槽内,以使卡接杆与其相对应的卡块相卡接,当竖直向相邻两个隔墙板本体或水平向相邻两个隔墙板本体相贴合时,相邻两个隔墙板本体上的环形密封垫相抵触,以形成相邻两个隔墙板本体相贴合。
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25.本发明通过设置隔墙板本体、插块、插槽、卡接杆、卡槽、卡块、驱使件、复位件和密封件,取代了采用膨胀螺丝通过连接板对相邻两个隔墙板之间进行固定或在隔墙板上涂抹水泥浆对相邻两个隔墙板之间进行粘接的方式,在对隔墙板进行拼装时,不需要工作人员频繁的打膨胀螺丝或涂抹水泥浆,便于安装,同时,有效的避免了相邻两个隔墙板连接处会存在间隙的情况,在后续对建筑内墙进行粉刷时,不需要工作人员对相邻两个隔墙板连接处进行粉刷填缝,减少了工作人员工作量,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有利于设备的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发明的部分立体结构剖视图;
28.图3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29.图4是本发明的图3中a-a方向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30.图5是本发明的图4中a处的放大图;
31.图6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爆炸图;
32.图7是本发明的图6中b处的放大图;
33.图8是本发明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1、隔墙板本体;2、插块;3、插槽;4、卡接杆;5、卡槽;6、卡块;7、驱使件;701、转盘;702、凹槽;703、弧形槽;704、弧形连接块;8、复位件;9、密封件;901、环形密封垫;902、安装槽;10、网套;11、套壳;12、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6.如图1-8所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出的绿色建筑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包括:隔墙板本体1,其中,在本实施例中,隔墙板本体1采用含能高的粉煤灰、煤矿石和炉渣等固体废料制成;还包括:插块2,其固设在隔墙板本体1的顶部,隔墙板本体1的底部构造有插槽3,当插块2插设于插槽3内时,插块2与插槽3的截面相贴合,且竖直向相邻两个隔墙板本体1之间相贴合,在对竖直向相邻两个隔墙板本体1进行拼接时,使其中一个隔墙板本体1底部的插槽3与另外一个隔墙板本体1顶部的插块2相对应,使另外一个隔墙板本体1顶部的插块2插设于其中一个隔墙板本体1底部的插槽3内,此时,插块2与插槽3的截面相贴合,且竖直向相邻两个隔墙板本体1之间相贴合,从而形成一组竖直向的隔墙板本体1;卡接杆4,其铰接在隔墙板本体1的一侧,隔墙板本体1的另一侧构造有卡槽5,卡槽5内固设有卡块6,当卡接杆4插设于卡块6内时,卡接杆4可与卡块6相卡接;驱使件7,其安装在隔墙板本体1上,且与卡接杆4相连接,驱使件7用于使卡接杆4在隔墙板本体1上进行转动,在对水平向相邻两个隔墙板本体1进行拼接时,通过驱使件7使卡接杆4在隔墙板本体1上绕自身铰接点进行转动,此时,使其中一个隔墙板本体1上的卡接杆4插设于另外一个隔墙板本体1上的卡槽5内,此时,水平向相邻两个隔墙板本体1相贴合,通过驱使件7使卡接杆4在隔墙板本体1上绕自身铰接点反向转动,使卡接杆4与卡块6相卡接,即可对水平向相邻两个隔墙板本体1进行拼接,取代了采用膨胀螺丝通过连接板对相邻两个隔墙板之间进行固定或在隔墙板上涂抹水泥浆对相邻两个隔墙板之间进行粘接的方式,在对隔墙板进行拼装时,不需要工作人员频繁的打膨胀螺丝或涂抹水泥浆,便于安装;复位件8,其安装在隔墙板本体1上,且与卡接杆4相连接,复位件8用于使卡接杆4在隔墙板本体1上转动进行复位,以使卡接杆4可与卡块6相卡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复位件8的设计,通过驱使件7使卡接杆4在隔墙板本体1上绕自身铰接点进行转动时,复位件8的状态发生变化,当其中一个隔墙板本体1上的卡接杆4插设于另外一个隔墙板本体1上的卡槽5内时,取消驱使件7对卡接杆4的作用力,此时,复位件8恢复原始状态,即可使卡接杆4在隔墙板本体1上绕自身铰接点反向转动,使卡接杆4与卡块6相卡接,更加便于工作人员操作;密封件9,数量为两个,两个密封件9沿隔墙板本体1的外周侧边缘处对称分布,需要说明的是:当相邻两个所述隔墙板本体1相贴合时,相邻两个隔墙板本体1上的密封件9相抵触,有效的避免了相邻两个隔墙板连接处会存在间隙的情况,在后续对建筑内墙进行粉刷时,不需要工作人员对相邻两个隔墙板连接处进行粉刷填缝,减少
了工作人员工作量,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有利于设备的推广和使用。
37.如图1、图2、图5和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隔墙板本体1的一侧构造有容纳槽12,卡接杆4铰接在容纳槽12内,驱使件7包括:转盘701,隔墙板本体1上且位于容纳槽12处构造有凹槽702,转盘701转动安装在凹槽702内,需要说明的是:转盘701与隔墙板本体1外侧壁相平齐,隔墙板本体1上且位于凹槽702内构造有与容纳槽12相连通的弧形槽703,弧形槽703与转盘701为同一圆心,转盘701的偏心位置固设有弧形连接块704,弧形连接块704远离转盘701的一端贯穿弧形槽703且与卡接杆4相固接,使用时,对转盘701施加作用力,使其在容纳槽12内进行转动,由于弧形连接块704与转盘701相固接,且弧形连接块704远离转盘701的一端贯穿弧形槽703且与卡接杆4相固接,此时,弧形连接块704在弧形槽703内沿弧形槽703进行滑动,从而即可带动卡接杆4在容纳槽12内进行转动。
38.如图5和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复位件8为卷簧,需要说明的是:容纳槽12内固设有固定轴,卡接杆4铰接在固定轴上,且卷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轴和卡接杆4相固接,使用时,对转盘701施加作用力,使卡接杆4在容纳槽12内进行转动时,卷簧发生形变,当其中一个隔墙板本体1上的卡接杆4插设于另外一个隔墙板本体1上的卡槽5内时,取消对转盘701的作用力,此时,卷簧恢复自然状态,从而带动卡接杆4在隔墙板本体1上绕自身铰接点反向转动,使卡接杆4与卡块6相卡接,此时,转盘701在凹槽702内进行转动,不需要工作人员转动转盘701,更加便于工作人员对隔墙板本体1进行拼装。
39.如图1、图5和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件9包括:环形密封垫901,隔墙板本体1的外周侧边缘处构造有安装槽902,环形密封垫901插设于安装槽902内且与其相卡接,需要说明的是:环形密封垫901采用具有形变功能的橡胶或乳胶材质制成,相邻两个所述隔墙板本体1相贴合时,两个环形密封垫901相抵触,从而有效的避免了相邻两个隔墙板连接处会存在间隙的情况,其中,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环形密封垫901插设于安装槽902内且与其相卡接的设计,方便了对环形密封垫901进行安装与拆卸,方便了对环形密封垫901进行更换。
40.如图5和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形密封垫901外部套设有网套1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网套10的设计,两个环形密封垫901相抵触时,套设在两个环形密封垫901外部的网套10相接触,在后续对建筑内墙进行粉刷时,不需要工作人员对相邻两个隔墙板本体1连接处进行挂网粉刷以避免相邻两个隔墙板本体1连接处产生裂缝的情况,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
41.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接杆4和卡块6的端部均为弧面,需要说明的是:卡接杆4远离容纳槽12的一端为弧面,卡块6靠近卡槽5开口一端为弧面,在对水平向相邻两个隔墙板本体1进行拼接时,使其中一个隔墙板本体1上的卡接杆4插设于另外一个隔墙板本体1上的卡槽5内,当卡接杆4端部的弧面与卡块6上的弧面进行接触时,卡接杆4端部沿卡块6上的弧面滑动,即可使卡接杆4在容纳槽12内绕自身铰接点进行转动,不需要工作人员对转盘701施加作用力,更加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42.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插块2插设于插槽3内时,插槽3内形成空腔,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空腔的设计,在对竖直向相邻两个隔墙板本体1进行拼接时,插块2插设于插槽3内,对插槽3的开口端形成了封堵状态,此时,插槽3内形成空腔,从而增加了隔墙板本体1的隔音效果,同时降低了隔墙板本体1的重量,方便了工作人员对竖直向相邻两个隔墙板
本体1进行拼接。
43.如图2、图4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隔墙板本体1上且靠近卡接杆4的一侧可拆卸式安装有套设在其外部的套壳11,需要说明的是:隔墙板本体1上且靠近卡接杆4的一侧构造有插接槽,套壳11上构造有可与插接槽相插接的插接块,当插接块插设于插接槽内时,插接块与插接槽紧密贴合,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套壳11的设计,实现了对卡接杆4进行防护的效果,从而有效的避免了隔墙板本体1在运输过程中,卡接杆4受挤压碰撞发生损坏的情况,具体要说明的是:套壳11与隔墙板本体1采用相同材质制成。
44.如图1-8所示,本发明还提出绿色建筑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的安装方法,具有以下步骤:在使用时,使其中一个隔墙板本体1顶部的插块2与另外一个隔墙板本体1底部的插槽3相插接,以形成一组竖直向的隔墙板本体1,再使同一组上的卡接杆4插设于另外一组隔墙板本体1上的卡槽5内,以使卡接杆4与其相对应的卡块6相卡接,当竖直向相邻两个隔墙板本体1或水平向相邻两个隔墙板本体1相贴合时,相邻两个隔墙板本体1上的环形密封垫901相抵触,以形成相邻两个隔墙板本体1相贴合,在对隔墙板本体1进行拼接时,将套壳11从隔墙板本体1上拆下,使其中一个隔墙板本体1底部的插槽3与另外一个隔墙板本体1顶部的插块2相对应,使另外一个隔墙板本体1顶部的插块2插设于其中一个隔墙板本体1底部的插槽3内,即可形成一组竖直向的隔墙板本体1,此时,使其中一组隔墙板本体1上的卡接杆4插设于另外一组隔墙板本体1上的卡槽5内,当卡接杆4端部的弧面与卡块6上的弧面进行接触时,卡接杆4端部沿卡块6上的弧面滑动,即可使卡接杆4在容纳槽12内绕自身铰接点进行转动,卷簧发生形变,当卡接杆4端部滑动至卡块6远离卡槽5开口的一侧时,卷簧恢复自然状态,从而即可使卡接杆4在隔墙板本体1上绕自身铰接点反向转动,使卡接杆4与卡块6相卡接,从而即可实现对水平向相邻两组隔墙板本体1进行拼接,此时,相邻两个隔墙板本体1上的环形密封垫901相抵触,且套设在两个环形密封垫901外部的网套10相接触,取代了采用膨胀螺丝通过连接板对相邻两个隔墙板之间进行固定或在隔墙板上涂抹水泥浆对相邻两个隔墙板之间进行粘接的方式,在对隔墙板进行拼装时,不需要工作人员频繁的打膨胀螺丝或涂抹水泥浆,便于安装,同时,有效的避免了相邻两个隔墙板连接处会存在间隙的情况,在后续对建筑内墙进行粉刷时,不需要工作人员对相邻两个隔墙板连接处进行粉刷填缝,减少了工作人员工作量,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有利于设备的推广和使用,同时,在后续对建筑内墙进行粉刷时,不需要工作人员对相邻两个隔墙板本体1连接处进行挂网粉刷以避免相邻两个隔墙板本体1连接处产生裂缝的情况。
45.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