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薄壁小回转体零件圆周多孔加工用夹具的制作方法

2022-11-23 00:46: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工装夹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壁小回转体零件圆周多孔加工夹具。


背景技术:

2.参照图9,导电柱套是火炮自动机中大量使用的一种精度较高的薄壁小回转体零件,年产上万件。零件外径7.95
0-0.015mm,内孔有m7半螺纹牙型结构,壁厚约0.5mm,薄壁柱面圆周上均布9个小孔。传统加工导电柱套薄壁圆周多孔的方法是:先用分度装置及划线尺在导电柱套圆周相应位置标记多孔位置,并用样冲点打孔位,然后在钻床上,用手钳夹持零件,在导电柱套圆周样冲眼位置钻出导电柱套圆周上均布的9孔。这种方法的弊端是:使用手钳夹持导电柱套钻孔时,易因夹紧力控制不当使导电柱套产生变形,失去精度,且划线定多孔位置操作繁琐效率低,不能满足大批生产的要求。在实际生产中,其他薄壁小回转体零件圆周上加工孔时,也存在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薄壁小回转体零件圆周制孔变形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壁小回转体零件圆周多孔加工用夹具,该夹具包括定位套、顶杆、挡圈、压套螺母;定位套内孔与薄壁小回转体零件外径尺寸相同,当薄壁小回转体零件置于其中时,薄壁小回转体零件圆周被紧密包裹,径向受到支撑,制孔时可避免零件薄壁受力变形;定位套六棱柱面上设有导向通孔,与待制孔位置相对应,可引导刀具快速准确定位制孔;制孔完成后,卸下螺母,推动顶杆可快速顶出薄壁小回转体零件,操作简单快捷,效率高。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薄壁小回转体零件圆周多孔加工用夹具,包括定位套2、挡圈4和压套螺母5;
5.所述定位套2沿轴线开设台阶通孔,一端侧壁开有径向通孔,且径向通孔布局与待加工薄壁小回转体零件侧壁上待加工孔布局相同,用于引导制孔刀具快速准确定位并制孔;
6.待加工薄壁小回转体零件位于定位套2台阶通孔中,间隙配合;所述挡圈4同轴位于定位套2台阶通孔中,间隙配合;挡圈4一端与待加工薄壁小回转体零件端面接触,另一端与压套螺母5内端面接触;压套螺母5与定位套2另一端固连。
7.优选地,所述定位套2一端为六棱柱状,棱柱面上开设若干径向通孔;定位套2另一端外壁开设螺纹。
8.优选地,所述定位套2上未开设径向通孔的棱柱面上设有凹槽,便于制孔时夹具支撑面平稳可靠。
9.优选地,所述定位套2材料为t10a,整体淬火硬度为hrc58~65,使径向通孔耐磨损。
10.优选地,还包括顶杆1,所述顶杆1沿轴向穿过定位套2,顶杆一端与待加工薄壁小
回转体零件接触,另一端作为手柄,推动待加工薄壁小回转体零件沿定位套台阶通孔滑动。
11.优选地,所述顶杆1为同心二阶轴状,其小端长度大于定位套2的台阶通孔长度15~25mm,保证顶杆1在定位套中运动足够长的行程以顶出待加工薄壁小回转体零件,且不会脱出定位套。
12.优选地,所述顶杆1淬火硬度为hrc45~50。
13.优选地,所述定位套台阶孔大孔与待加工薄壁小回转体零件的外圆周采用f7/h7间隙配合。
14.优选地,所述压套螺母5与定位套2以粗牙螺纹形式联接。
15.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7.本实用新型一种薄壁小回转体零件圆周多孔加工用夹具,包括顶杆、定位套、挡圈、压套螺母;
18.1、定位套内孔与薄壁小回转体零件外径尺寸相同,当薄壁小回转体零件置于其中时,会被紧密包裹,径向受到支撑,避免了制孔时薄壁受力变形;
19.2、定位套六棱柱面有多处导向通孔,与薄壁小回转体零件圆周小孔位置相对应,可引导制孔刀具快速准确定位制孔;
20.3、定位套热处理硬度高,耐磨损,可引导刀具重复制孔50000次以上;
21.4、顶杆为台阶长轴结构,可在定位套内滑动快速顶出薄壁小回转体零件,实现夹具的快卸功能;
22.5、实施例中在加工导电柱套圆周小孔过程中,采用此夹具后大幅提高了导电柱套薄壁圆周制孔的效率及所制孔的精度,加工效率由原先40件/1个工作日,提升至300件/1个工作日;
23.6、调整定位套尺寸及挡圈长度,可满足不同尺寸规格的薄壁小回转体零件的圆周多孔的加工。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薄壁小回转体零件圆周多孔加工用夹具的立体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薄壁小回转体零件圆周多孔加工用夹具的半剖立体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薄壁小回转体零件圆周多孔加工用夹具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图3的右视图。
28.图5是定位套结构示意图。
29.图6是顶杆结构示意图。
30.图7是挡圈结构示意图。
31.图8是压套螺母结构示意图。
32.图9是导电柱套结构示意图。
33.图中,1﹣顶杆,2﹣定位套,3﹣导电柱套,4﹣挡圈,5﹣压套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以薄壁回转体零件-导电柱套圆周9孔加工为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
35.参照图1~9。本实用新型一种薄壁小回转体零件圆周多孔加工用夹具,包括顶杆1、定位套2、挡圈4、压套螺母5;所述定位套2为六棱柱与螺柱组合结构,其螺柱端安装有压套螺母5;其内腔开设同心台阶孔,大孔与导电柱套3外圆周紧密贴合,给其提供圆周径向支撑;六棱柱形棱柱面上开设有多处导向通孔,与导电柱套3圆周小孔位置相对应;所述顶杆1位于定位套2内,能够沿定位套2中心孔自由滑动,其大端与导电柱套3一端接触,用于顶出导电柱套3;所述挡圈4位于定位套2中心孔内,其一端与导电柱套3另一端接触,用于传递压紧力,使压套螺母5可压紧导电柱套3,从而固定导电柱套3的轴向位置。
36.使用时,依次将顶杆1、导电柱套3、挡圈4从定位套2一端装入定位套2内腔中,顶杆1小端从定位套2另一端小孔伸出,将压套螺母5旋紧在定位套2的螺柱上,导电柱套3被固定在定位套2内,此时,制孔刀具可沿定位套2六棱柱上的导引孔快速定位制孔,且导电柱套3圆周径向有支撑不会变形,制孔完成后,卸下螺母5,推动顶杆1可快速顶出导电柱套3,实现快卸功能。
37.参照图5;所述定位套2一端为六棱柱状,另一端为螺柱;其中部沿轴线开设二阶孔,其大孔与所述导电柱套3的外圆周采用f7/h7间隙配合,保证对导电柱2的圆周提供可靠的径向支撑;六棱柱的外棱柱面上开设有多处导向通孔,所述通孔与导电柱套3待加工圆周小孔位置对应,制孔时可引导制孔刀具快速准确定位;定位套2的六棱柱面的无导引孔的三面处有凹槽结构,确保制孔时夹具支撑面更加平稳可靠;定位套2螺柱端与所述压套螺母5以粗牙螺纹形式联接;所述定位套2材料为t10a,整体淬火硬度为hrc58~65,使其导引孔耐磨损,可引导刀具重复制孔50000次以上。
38.参照图6;所述顶杆1为同心二阶轴状,其小端长度大于定位套2的台阶孔长度15~25mm,保证顶杆1可在定位套2中运动足够长的行程以顶出导电柱套3,且不会脱出定位套2;所述顶杆1大端与定位套2的台阶孔的大孔配合为h7/f7间隙配合,所述顶杆1小端柱面与定位套2的台阶孔的小孔配合为h8/e8间隙配合;顶杆1淬火硬度为hrc45~50,保证耐磨损。
39.参照图7;所述挡圈4为空心柱状结构,用于传递压紧力;其一端与待加工导电柱套3另一端贴合,其另一端与压紧螺母5内端面贴合;所述挡圈4的柱面与定位套2台阶大孔配合为h8/d8间隙配合;通过挡圈4可使压套螺母5压紧导电柱套3,从而固定导电柱套3轴向位置。
40.参照图8;所述压套螺母5与定位套2螺柱端以粗牙螺纹形式联接;所述压套螺母5的外圆周对称有两处平面,且两处平面间距离尺寸与通用扳手尺寸规格相符。
41.使用时,依次将顶杆1、导电柱套3、挡圈4从定位套2一端装入定位套2内腔中,顶杆1小端从定位套2另一端小孔伸出,将压套螺母5旋紧在定位套2的螺柱上,导电柱套3被固定在定位套2内,此时,制孔刀具可沿定位套2六棱柱上的导引孔快速定位制孔,且导电柱套3圆周径向有支撑不会变形,制孔完成后,卸下螺母5,推动顶杆1可快速顶出导电柱套3,实现快卸功能。
42.经过多于30000件导电柱套零件生产验证,使用本夹具在制导电柱套圆周9孔时,可避免其薄壁圆周变形,实现快速准确定位,同时装卸零件简单便捷,快装快卸,大幅提高了导电柱套圆周制孔的效率及所制孔位置的精准度。
43.通过调整定位套尺寸及挡圈长度,可满足不同尺寸规格的导电柱套的薄壁圆周多孔加工,也可适用于其他薄壁小回转体零件圆周多孔的加工。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