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印刷用恒温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22 23:45: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印刷用恒温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2.油墨是用于印刷的重要材料,它通过印刷或喷绘将图案和文字表现在承印物上,油墨中包括主要成分和辅助成分,它们均匀地混合并经反复轧制而成一种黏性胶状流体,由连结料(树脂)、颜料、填料、助剂和溶剂等组成,用于书刊、包装装潢、建筑装饰及电子线路板材等各种印刷。印刷机采用油墨印刷时,通常将油墨放置在储存桶中,从而油墨容易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导致油墨的粘度发生变化,从而对印刷的质量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对油墨进行调节温度,从而使其保持恒温,保证了印刷质量的印刷用恒温调节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印刷用恒温调节装置,包括油墨箱、出墨阀和控温装置,油墨箱顶端连通设置有进墨管,油墨箱底端连通设置有出墨管,出墨阀安装在出墨管上,油墨箱安装在控温装置内,控温装置包括控温水箱、四组支腿、加热装置、制冷装置、温度传感器、盖板和出水阀,油墨箱通过四组支腿安装在控温水箱内部,进墨管输入端穿过控温水箱顶端伸至其外侧,出墨管输出端穿过控温水箱底端伸至其外侧,加热装置和制冷装置分别安装在控温水箱内底端左侧和右侧,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油墨箱内底端,控温水箱外侧设置有控制器,加热装置、制冷装置和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控温水箱顶端连通设置有进水管,盖板转动盖装在进水管顶端,控温水箱右端下部连通设置有出水管,出水阀安装在出水管上。
5.本实用新型的印刷用恒温调节装置,还包括电机和搅拌架,电机安装在控温水箱顶端,搅拌架位于油墨箱内部,搅拌架顶端与电机输出端连接,搅拌架与油墨箱和控温水箱的顶端转动连接。
6.本实用新型的印刷用恒温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一锥齿轮、两组第二锥齿轮、两组第一转轴、两组第三锥齿轮、两组第四锥齿轮、两组第二转轴、两组固定架和两组扇叶,第一锥齿轮安装在搅拌架下部,第一锥齿轮与两组第二锥齿轮相啮合,两组第二锥齿轮分别安装在两组第一转轴内端,两组第一转轴与油墨箱左端和右端转动连接,两组第三锥齿轮分别安装在两组第一转轴外端,两组第三锥齿轮分别与两组第四锥齿轮相啮合,两组第四锥齿轮分别安装在两组第二转轴顶端,两组第二转轴通过两组固定架转动安装在油墨箱和控温水箱之间的左侧和右侧,两组扇叶分别安装在两组第二转轴底端。
7.本实用新型的印刷用恒温调节装置,还包括防护壳,防护壳安装在控温水箱顶端,防护壳位于电机外侧。
8.本实用新型的印刷用恒温调节装置,还包括检修门,防护壳顶端连通设置有检修口,检修门转动安装在检修口处。
9.本实用新型的印刷用恒温调节装置,还包括检修把手,检修把手安装在检修门顶
端。
10.本实用新型的印刷用恒温调节装置,所述检修把手上设置有把套。
11.本实用新型的印刷用恒温调节装置,所述控温水箱外侧设置有保温层。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油墨通过进墨管导入至油墨箱内部,打开盖板,将水通过进水管导入至控温水箱内部,然后将盖板盖在进水管顶端,之后温度传感器对油墨箱内的油墨进行温度检测,然后温度传感器将检测的数值传输至控温水箱外侧的控制器上,当控制器检测到油墨箱内的油墨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控制器则启动制冷装置,制冷装置则对控温水箱内的水进行制冷,水则对油墨箱内的油墨进行降温,从而使油墨达到设定温度,当控制器检测到油墨箱内的与油墨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控制器则启动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则对控温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水则对油墨箱内的油墨进行加热,从而使油墨达到设定温度,通过设置此设备,便于对油墨进行调节温度,从而使其保持恒温,保证了印刷质量。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图1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6.附图中标记:1、油墨箱;2、进墨管;3、出墨管;4、出墨阀;5、控温水箱;6、支腿;7、加热装置;8、制冷装置;9、温度传感器;10、进水管;11、盖板;12、出水管;13、出水阀;14、电机;15、搅拌架;16、第一锥齿轮;17、第二锥齿轮;18、第一转轴;19、第三锥齿轮;20、第四锥齿轮;21、第二转轴;22、固定架;23、扇叶;24、防护壳;25、检修门;26、检修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8.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印刷用恒温调节装置,包括油墨箱1、出墨阀4和控温装置,油墨箱1顶端连通设置有进墨管2,油墨箱1底端连通设置有出墨管3,出墨阀4安装在出墨管3上,油墨箱1安装在控温装置内,控温装置包括控温水箱5、四组支腿6、加热装置7、制冷装置8、温度传感器9、盖板11和出水阀13,油墨箱1通过四组支腿6安装在控温水箱5内部,进墨管2输入端穿过控温水箱5顶端伸至其外侧,出墨管3输出端穿过控温水箱5底端伸至其外侧,加热装置7和制冷装置8分别安装在控温水箱5内底端左侧和右侧,温度传感器9安装在油墨箱1内底端,控温水箱5外侧设置有控制器,加热装置7、制冷装置8和温度传感器9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控温水箱5顶端连通设置有进水管10,盖板11转动盖装在进水管10顶端,控温水箱5右端下部连通设置有出水管12,出水阀13安装在出水管12上;将油墨通过进墨管2导入至油墨箱1内部,打开盖板11,将水通过进水管10导入至控温水箱5内部,然后将盖板11盖在进水管10顶端,之后温度传感器9对油墨箱1内的油墨进行温度检测,然后温度传感器9将检测的数值传输至控温水箱5外侧的控制器上,当控制器检测到油墨箱1内的油墨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控制器则启动制冷装置8,制冷装置8则对控温水箱5内的水进行制冷,水则对油墨箱1内的油墨进行降温,从而使油墨达到设定温度,当控制器检测到油墨
箱1内的与油墨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控制器则启动加热装置7,加热装置7则对控温水箱5内的水进行加热,水则对油墨箱1内的油墨进行加热,从而使油墨达到设定温度,通过设置此设备,便于对油墨进行调节温度,从而使其保持恒温,保证了印刷质量。
19.本实用新型的印刷用恒温调节装置,还包括电机14和搅拌架15,电机14安装在控温水箱5顶端,搅拌架15位于油墨箱1内部,搅拌架15顶端与电机14输出端连接,搅拌架15与油墨箱1和控温水箱5的顶端转动连接;通过设置电机14和搅拌架15,打开电机14,搅拌架15则对油墨箱1内的油墨进行搅拌,从而使油墨受热或制冷更加均匀。
20.本实用新型的印刷用恒温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一锥齿轮16、两组第二锥齿轮17、两组第一转轴18、两组第三锥齿轮19、两组第四锥齿轮20、两组第二转轴21、两组固定架22和两组扇叶23,第一锥齿轮16安装在搅拌架15下部,第一锥齿轮16与两组第二锥齿轮17相啮合,两组第二锥齿轮17分别安装在两组第一转轴18内端,两组第一转轴18与油墨箱1左端和右端转动连接,两组第三锥齿轮19分别安装在两组第一转轴18外端,两组第三锥齿轮19分别与两组第四锥齿轮20相啮合,两组第四锥齿轮20分别安装在两组第二转轴21顶端,两组第二转轴21通过两组固定架22转动安装在油墨箱1和控温水箱5之间的左侧和右侧,两组扇叶23分别安装在两组第二转轴21底端;当搅拌架15转动时,第一锥齿轮16则与两组第二锥齿轮17啮合,两组第二锥齿轮17则通过两组第一转轴18带动两组第三锥齿轮19转动,两组第三锥齿轮19则与两组第四锥齿轮20啮合,两组第四锥齿轮20则通过两组第二转轴21带动两组扇叶23转动,两组扇叶23则可以使控温水箱5内的水进行流动,从而使控温水箱5内的水均匀加热和制冷。
21.本实用新型的印刷用恒温调节装置,还包括防护壳24,防护壳24安装在控温水箱5顶端,防护壳24位于电机14外侧;通过设置防护壳24,可以起对电机14防护的作用。
22.本实用新型的印刷用恒温调节装置,还包括检修门25,防护壳24顶端连通设置有检修口,检修门25转动安装在检修口处;通过设置检修门25,当防护壳24内的电机14出现故障时,通过打开检修门25就可对电机14进行检修。
23.本实用新型的印刷用恒温调节装置,还包括检修把手26,检修把手26安装在检修门25顶端;通过设置检修把手26,便于操作检修门25。
24.本实用新型的印刷用恒温调节装置,所述检修把手26上设置有把套;可以增加检修把手26的摩擦力,起防滑的作用。
25.本实用新型的印刷用恒温调节装置,所述控温水箱5外侧设置有保温层;可以起对控温水箱5内水保温的作用。
26.本实用新型的印刷用恒温调节装置,其在工作时,首先将油墨通过进墨管2导入至油墨箱1内部,打开盖板11,将水通过进水管10导入至控温水箱5内部,然后将盖板11盖在进水管10顶端,之后温度传感器9对油墨箱1内的油墨进行温度检测,然后温度传感器9将检测的数值传输至控温水箱5外侧的控制器上,当控制器检测到油墨箱1内的油墨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控制器则启动制冷装置8,制冷装置8则对控温水箱5内的水进行制冷,水则对油墨箱1内的油墨进行降温,从而使油墨达到设定温度,当控制器检测到油墨箱1内的与油墨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控制器则启动加热装置7,加热装置7则对控温水箱5内的水进行加热,水则对油墨箱1内的油墨进行加热,从而使油墨达到设定温度即可。
27.本实用新型的印刷用恒温调节装置,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
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印刷用恒温调节装置的加热装置7、制冷装置8、温度传感器9和电机14为市面上采购,本行业内技术人员只需按照其附带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和操作即可。
2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