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曝气沉砂池的制作方法

2022-11-19 15:17: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曝气沉砂池。


背景技术:

2.沉砂池工作原理是以重力分离为基础,使比重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能够随水流带走。实际工程中常用的两种沉砂池是旋流沉砂池和曝气沉砂池。旋流沉砂池优点是除砂效果好,占地面积小,缺点是只可以去除无机砂粒,而无法去除污水中的浮渣。曝气沉砂池的优点是停留时间长,砂粒经过曝气搓洗后比较洁净,并具有撇除浮渣的功能。
3.污水处理厂预处理工段曝气沉砂池,曝气作用下部分无机颗粒下沉,部分悬浮颗粒会上浮产生大量浮渣,仅依靠人工手持简易工具定期打捞,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浮渣残留量较多,影响下一道工序处理。
4.目前,污水处理厂曝气沉砂池浮渣槽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池体,预埋浮渣排出管,通过刮渣板在浮渣区运动,将浮渣区的浮渣刮入浮渣井,进而实现浮渣的去除。然而,实际使用中,水量变化会导致液位变化,进而常常出现浮渣槽与刮渣板标高不匹配,无法收集浮渣,进而需要人工打捞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曝气沉砂池及航行方法,具有较好地除砂和除渣效果。
6.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曝气沉砂池,包括池体;拦渣格栅板,拦渣格栅板固定设置在池体内从而将池体内腔分隔成左右并排设置的浮渣区和曝气沉砂区,曝气沉砂区自上而下依次分为曝气区和沉砂区;曝气系统,曝气系统包括第一曝气系统,第一曝气系统包括第一曝气主管和多个第一曝气支管,第一曝气主管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曝气区的右侧壁上,多个第一曝气支管的左端与第一曝气主管连接且连通,多个第一曝气支管的右端分别与曝气区连接且连通;吸砂系统,吸砂系统包括直线驱动机构、气源、吸砂泵和吸砂管路,直线驱动机构固定安装在池体上,吸沙泵和气源分别固定安装在直线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上,吸沙泵的进口与吸砂管路的吸砂出口连接且连通,吸砂管路的吸砂进口伸入沉砂区,气源的输出口通过吸砂气管与吸砂泵的气腔连接且连通;以及吸渣系统,吸渣系统包括吸渣泵和吸渣管路,吸渣泵固定在直线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上,且该吸渣泵的气腔通过吸砂气管与气源的输出口连接且连通,吸渣泵的进口与吸渣管路的吸渣出口连接且连通,出口用于接入浮渣井,吸渣管路的吸渣进口伸入浮渣区。
7.进一步地,曝气系统还包括第二曝气系统,第二曝气系统包括第二曝气主管和多个第二曝气支管,第二曝气主管固定设置在沉砂区的侧壁上,多个第二曝气支管的下端与第二曝气主管固定连接且连通,上端与沉砂区连通,第二曝气系统驱动池内内腔的右下侧水流向上移动,同时位于第二曝气系统右上方的第一曝气系统驱动池内内腔的右上侧水流
向左移动,使得水流形成逆时针转动的漩涡。
8.进一步地,曝气区的右侧壁由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引导壁和壁本体构成,引导壁呈弧形,池内内腔的右下侧水流在第二曝气系统的驱动下向上移动,流向引导壁,并在引导壁的引导作用下向池内内腔的左侧移动,使得水流形成逆时针转动的漩涡。
9.进一步地,沉砂区的右侧臂由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弧状过渡段、第一倾斜段和第二倾斜段,第一倾斜段的倾斜角小于第二倾斜段的倾斜角。
10.进一步地,第二曝气主管固定设置在第一倾斜段上。
11.进一步地,曝气系统还包括第三曝气系统,第三曝气系统包括第三曝气主管和多个第三曝气支管,第三曝气主管包括固定设置在浮渣区,多个第三曝气主管的上端与第三曝气主管连接且连通,下端与浮渣区连通。
12.进一步地,直线驱动机构包括两个直线传动部、一个移动架、一个旋转传动部和一个旋转驱动源,两个直线传动部分别设置在池体的左右两侧壁上,每个直线传动部包括形成在池体一侧壁上的滑槽、滑动安装在该滑槽内的滑块、可转动地安装在滑槽内并与滑块螺纹连接的螺杆;移动架构成直线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该移动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块固定连接,旋转转动部包括两个分别同轴固定安装在螺杆端部的同步轮以及同步连接两个同步轮的同步带,旋转驱动源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螺杆的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
13.进一步地,吸渣管路包括连接管和吸渣主管,连接管的下端具有内螺纹,吸渣主管的上端具有外螺纹,连接管与吸渣主管螺纹连接。
14.进一步地,吸砂气管上设置有吸砂电磁阀,吸渣气管上设置有吸渣电磁阀。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曝气沉砂池,具有较好地除砂效果,除砂效率高;而且能够将浮渣快速集中至浮渣区,沉砂集中至沉砂区;同时,通过吸渣管路能够取代刮渣板将浮渣吸取至浮渣井,无需人工刮渣,并能够根据浮渣液面调整浮渣进口的高度,除渣效果好。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一种曝气沉砂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吸渣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为池体,2为拦渣格栅板,3为浮渣区,4为曝气区,5为沉砂区,6为引导壁,7为弧状过渡段,8为第一倾斜段,9为第二倾斜段,10为第一曝气总管,11为第一曝气主管,12为第一曝气支管,13为第二曝气主管,14为第二曝气支管,15为第三曝气主管,16为第三曝气支管,17为滑块,18为螺杆,19为移动架,20为罗茨风机,21为吸沙泵,22为吸砂管路,23为吸渣泵,24为吸渣管路,25为吸砂气管,26为吸渣气管,27为连接管,28为吸渣主管,29为吸砂电磁阀,30为吸渣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9.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一种曝气沉砂池的结构示意图。
2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曝气沉砂池,包括:池体1、拦渣格栅板2、曝气系统、吸砂系统以及吸渣系统。
21.拦渣格栅板2固定设置在池体1内从而将池体1内腔分隔成左右并排设置的浮渣区3和曝气沉砂区,曝气沉砂区自上而下依次分为相互连通的曝气区4和沉砂区5。
22.曝气区4的右侧壁由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引导壁6和壁本体构成,引导壁6呈弧形。
23.沉砂区5的右侧臂由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弧状过渡段7、第一倾斜段8和第二倾斜段9,第一倾斜段8的倾斜角小于第二倾斜段9的倾斜角。
24.曝气系统包括第一曝气系统、第二曝气系统以及第三曝气系统。
25.第一曝气系统包括第一曝气总管10和多个第一曝气部。第一曝气总管10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池体1的长度方向,其进口与曝气源连接且连通。多个第一曝气部沿第一曝气总管10的长度方向依次步骤,每个第一曝气部包括第一曝气主管11和多个第一曝气支管12。第一曝气主管11的上端与第一曝气总管10连接且连通,下端固定设置在壁本体的上部。多个第一曝气支管12沿纵向依次布置,每个第一曝气支管12的左端与第一曝气主管11连接且连通,的右端分别与曝气区4连接且连通。
26.第二曝气系统包括第二曝气主管13和多个第二曝气支管14,第二曝气主管13固定设置在沉砂区5的第一倾斜段8上,其长度方向平行于池体1的长度方向。多个第二曝气支管14呈矩形阵列分布,每个第二曝气支管14的下端与第二曝气主管13固定连接且连通,上端与沉砂区5连通。
27.第三曝气系统包括第三曝气主管15和多个第三曝气支管16,第三曝气主管15包括固定设置在浮渣区3,其长度方向平行于池体1的长度方向,多个第三曝气主管15沿第三曝气主管15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每个第三曝气主管15的上端与第三曝气主管15连接且连通,下端与浮渣区3连通。
28.吸砂系统包括直线驱动机构、气源、吸砂泵和吸砂管路22。
29.直线驱动机构固定安装在池体1上,包括两个直线传动部、一个移动架19、一个旋转传动部和一个旋转驱动源。两个直线传动部分别设置在池体1的左右两侧壁上,每个直线传动部包括形成在池体1一侧壁上的滑槽、滑动安装在该滑槽内的滑块17、可转动地安装在滑槽内并与滑块17螺纹连接的螺杆18。移动架19构成直线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该移动架19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块17固定连接。旋转转动部包括两个分别同轴固定安装在螺杆18端部的同步轮以及同步连接两个同步轮的同步带。旋转驱动源固定在池体1壁上,输出端与其中一个螺杆18的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该旋转驱动源为电机。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30.气源和吸沙泵21分别固定安装在直线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上。
31.气源为罗茨风机20。
32.吸沙泵21的进口与吸砂管路22的吸砂出口连接且连通,吸砂管路22的吸砂进口伸入沉砂区5,气源的输出口通过吸砂气管25与吸砂泵的气腔连接且连通。吸砂气管25上设置有吸砂电磁阀29。
33.吸渣系统包括吸渣泵23和吸渣管路24。
34.吸渣泵23固定在直线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上,且该吸渣泵23的气腔通过吸砂气管25与气源的输出口连接且连通,吸渣气管26上设置有吸渣电磁阀30。吸渣泵23的进口与吸渣
管路24的吸渣出口连接且连通,出口用于接入浮渣井。
35.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吸渣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36.如图2所示,吸渣管路24的吸渣进口伸入浮渣区3。吸渣管路24包括连接管27和吸渣主管28,连接管27的下端具有内螺纹,吸渣主管28的上端具有外螺纹,连接管27与吸渣主管28螺纹连接弄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相对于连接管27,旋转吸渣主管28,可调节吸渣进口的高度。
37.第二曝气系统驱动池内内腔的右下侧水流向上移动,水流流向引导壁6再经过引导壁6的引导和第一曝气系统向右的驱动作用下,向左移动至浮渣区3,再经过第三曝气系统向下的驱动,使得水流形成逆时针转动的漩涡,利用涡旋原理使得沉砂集中沉淀在沉砂池内,除砂效率高,相较于同等沉砂能力的曝气沉砂池,能够有效较少占地面积。
38.通过第一曝气系统,带动密度较轻的杂质向上流动,通过第一曝气系统,使得池体1内腔上侧水流不断向浮渣区3积聚,使得浮渣不断向浮渣区3移动并积累,防止曝气区4上方有浮渣残留。
39.需要排渣时,直线驱动机构运行,带动吸渣管路24沿池体1长度方向(前后方向)移动,罗茨风机20工作,关闭吸砂电磁阀29,打开吸渣电磁阀30,浮渣区3表层的浮渣通过吸渣管路24被气提,进行后续处理。
40.需要排砂时,直线驱动机构运行,带动吸砂管路22沿池体1长度方向(前后方向)移动,罗茨风机20工作,关闭吸渣电磁阀30,打开吸砂电磁阀29,沉砂区5内的浮渣通过吸砂管路22被气提,进行后续处理。
41.综上,是本发明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发明保护范围不构成限制,采用等效替换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