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船舶双循环加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11-19 15:0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船舶双循环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加热装置(1)、内循环泵(2)及混合筒(3),所述加热装置(1)、内循环泵(2)及混合筒(3)通过管路连通形成加热介质的内循环回路,所述加热装置(1)和所述内循环泵(2)设置于船舶机舱内;所述船舶双循环加热系统还包括:外循环泵(4)及耗能部件(5),所述混合筒(3)、所述外循环泵(4)及所述耗能部件(5)通过管路连通形成介质流通的外循环回路,所述混合筒(3)、所述外循环泵(4)和所述耗能部件(5)设置于船舶机舱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双循环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回路的位于所述内循环泵(2)和所述混合筒(3)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6),所述控制阀(6)的开度可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双循环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6)为三通阀,所述船舶双循环加热系统还包括:旁通回路(7),所述旁通回路(7)的一端与所述加热装置(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三通阀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双循环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回路的位于所述混合筒(3)的输出端的管路上设置有测温组件(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舶双循环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回路的位于所述加热装置(1)和所述内循环泵(2)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测压组件(9)。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舶双循环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双循环加热系统还包括控制器(10),所述测温组件(8)、所述测压组件(9)和所述三通阀均与所述控制器(10)通讯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船舶双循环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回路的位于所述控制阀(6)和所述混合筒(3)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单向止回阀(11)。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船舶双循环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回路上设置有膨胀柜(12)。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船舶双循环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柜(12)包括:柜体(121);及两个储存罐(122),两个所述储存罐(122)设置于所述柜体(121)内,两个所述储存罐(122)的底部通过u形管(123)相连,其中一个所述储存罐(122)的进出口与所述内循环回路相连通,另一个所述储存罐(122)的上部设置有与大气相连通的透气口。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船舶双循环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回路上连接有多个所述耗能部件(5),多个所述耗能部件(5)并联设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船舶双循环加热系统,船舶双循环加热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加热装置、内循环泵及混合筒,加热装置、内循环泵及混合筒通过管路连通形成加热介质的内循环回路,加热装置和内循环泵设置于船舶机舱内;船舶双循环加热系统还包括外循环泵及耗能部件,混合筒、外循环泵及耗能部件通过管路连通形成介质流通的外循环回路,混合筒、外循环泵和耗能部件设置于船舶机舱外。当外循环回路发生故障时,内循环回路也可以正常运行,这样对于加热装置的运行来说比较安全;使用过程中加热的化学品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由于内循环回路和外循环回路单独运行,能够避免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到机舱内,从而提高了安全性能。从而提高了安全性能。从而提高了安全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梁广裕 孟新 周秋静 邝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30
技术公布日:2022/11/1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