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检测装置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11-19 09:50:0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检测装置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干化学检测卡,是指先用化学药品浸渍、然后通过其颜色变化检验液体或气体中某些成分存在的一类试纸类卡片,具有使用方便、结果呈现直观的优点,得到广泛应用。
3.现有检测卡通常包括外壳和内部的试纸。其中,试纸包括基条和设在基条上的一个或多个试剂块,不同试剂块中所含试剂可以相同或者不同,样本与试剂块中试剂接触并反应后会呈现反应结果对应的颜色或状态;而外壳则对应基条或者试剂块设置定位卡槽或者定位件,以固定试纸的位置。
4.检测卡制备过程,需要先将每一个项目对应的检测试剂浸泡滤纸,然后将滤纸干燥成为检测试纸卷,再将试纸卷分切为条状;然后将对应不同检测项目的条状试纸卷粘贴在基片上,最后将基片分切,形成带有多个试剂块的基条,即形成多个试纸;将试纸装入壳体内,包装得到产品。该方式生产流程复杂,对设备仪器高,若操作不熟练则成品率低,生产过程受限于该步骤的操作精度,影响干化学检测卡的整体生产效率。
5.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高效制备检测卡的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检测装置的制备方法;本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通过将检测试剂与载体物制成液态灌注然后干燥的方式,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多次分切、粘贴的繁琐操作,而且液体灌注对于仪器设备的要求较低,也可以避免分切粘贴对操作精准性要求高而导致的成品率低、效率低的问题,可以大幅提高检测装置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7.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检测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s1将混悬状态的载体物、液态的检测试剂先后注入壳体中,或将混悬状态的载体物与液态的检测试剂混合后注入壳体中;
10.s2干燥,使得壳体中的液体变为固体。
11.优选地,步骤s1中,将混悬状态的载体物注入壳体后干燥,使得载体物变为固体,再将液态的检测试剂注入壳体。
12.优选地,步骤s1中,将混悬状态的载体物与液态的检测试剂混合形成混悬液,再注入壳体中。
13.优选地,所述载体物为纸浆粉、纤维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14.优选地,所述载体物为纤维素粉和聚丙烯酰胺的水溶液,纤维素粉浓度为100-150g/l,聚丙烯酰胺浓度为50-100g/l。
15.优选地,步骤s3中,干燥方式具体为烘干或冷冻干燥。
16.优选地,还包括步骤s3将单个或多个检测装置进行包装。
17.优选地,壳体内形成有至少一个反应池,每个反应池通过第一通道与壳体外部连通;液体由第一通道注入壳体的反应池中。
18.优选地,当反应池为多个时,步骤s1中,将液体依次注入反应池中;或,对多个反应池同时注入液体。
19.优选地,壳体由基座和盖体组装形成;组装的步骤在步骤s1之前,或者在步骤s2之后。
20.本技术提供一种检测装置的制备方法,将混悬状态的载体物、液态的检测试剂先后注入壳体中,或将混悬状态的载体物与液态的检测试剂混合后注入壳体中,干燥,使得壳体中的液体变为固体,即可作为检测装置使用。本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通过将载体物、检测试剂制成可流动的混悬状态或液态,进行灌注然后干燥的方式,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多次分切、粘贴的繁琐操作,而且液体灌注对于仪器设备的要求较低,也可以避免分切粘贴对操作精准性要求高而导致的成品率低、效率低的问题,可以大幅提高检测装置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发明的壳体1结构示例俯视图;
23.图2为图1的剖视图;
24.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2.1.2烘干纤维素后的照片;
25.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2.1.3所制备的检测装置的照片(标记了试剂名称);
26.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2.1.3所制备的检测装置的照片;
27.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2.2所植被的参比检测装置的照片;
28.图7为步骤2.1.3所制备检测装置反应后的照片;
29.图8为步骤2.2所制备的参比检测装置反应后的照片;
30.图9为葡萄糖检测的检测结果曲线图(系列1为本发明的检测装置,系列2为参比检测装置);
31.图10为葡萄糖检测的检测结果曲线图(系列1为本发明的检测装置,系列2为参比检测装置)。
32.附图标记:1-壳体;11-基座;12-盖体;2-反应池;3-第一通道;a-载体物和检测试剂干燥后形成的固体。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
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上。
35.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7.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38.请如图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9.s1将混悬状态的载体物、液态的检测试剂先后注入壳体中,或将混悬状态的载体物与液态的检测试剂混合后注入壳体中;
40.s2干燥,使得壳体中的液体变为固体。
41.本技术提供一种检测装置的制备方法,将混悬状态的载体物、液态的检测试剂先后注入壳体中,或将混悬状态的载体物与液态的检测试剂混合后注入壳体中,干燥,使得壳体中的液体变为固体,即可作为检测装置使用。本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通过将载体物、检测试剂制成可流动的混悬状态或液态,进行灌注然后干燥的方式,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多次分切、粘贴的繁琐操作,而且液体灌注对于仪器设备的要求较低,也可以避免分切粘贴对操作精准性要求高而导致的成品率低、效率低的问题,可以大幅提高检测装置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42.优选地,步骤s1中,将混悬状态的载体物注入壳体后干燥,使得载体物变为固体,再将液态的检测试剂注入壳体。优选地,
43.步骤s1中,将混悬状态的载体物与液态的检测试剂混合形成混悬液,再注入壳体中。
44.本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的步骤s1中,可以先将混悬状态的载体物注入壳体中,然后将液态的检测试剂注入壳体中;也可将混悬状态的载体物与液态的检测试剂混合后再注入壳体中。
45.当采用载体物和检测试剂先后注入的方式时,更优选在注入混悬状态的载体物后进行干燥,使得混悬状态的载体物变为固态,然后注入液态的检测试剂,再次干燥,使得整体变为固态。
46.当采用载体物与检测试剂先混合再注入时,优选将混悬状态的载体物与液态的检测试剂混合形成混悬液,再注入壳体中。
47.优选地,所述载体物为纸浆粉、纤维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48.优选地,所述载体物为纤维素粉和聚丙烯酰胺的水溶液,纤维素粉浓度为100-150g/l,聚丙烯酰胺浓度为50-100g/l。
49.本技术所用的检测试剂具有与样品中的待检测成分发生反应并改变颜色的作用,根据检测项目或样品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检测试剂。而载体物则是起到固定检测试剂的作用,载体物不与其混合的检测试剂反应,并对检测项目无干扰。优选载体物为纸浆粉、纤维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既能够分散在液体中形成混悬状态,又可以在干燥后起到固定检测试剂的作用。更优选所述载体物为纤维素粉和聚丙烯酰胺的水溶液,纤维素粉浓度为100-150g/l,聚丙烯酰胺浓度为50-100g/l。
50.本技术所用的检测试剂和载体物,均可选用本领域现有使用的种类。本技术的创新点在于将检测试剂与载体物制成可流动的液体,然后进行灌注干燥以生产检测装置,而非对于具体检测试剂盒载体物材质的选择。
51.本技术将检测试剂和载体物制成液体,可以通过将检测试剂、载体物与溶剂(如纯水、乙醇等)制成混悬状态或溶液状态的液体使用。
52.优选将载体物与检测试剂制成可流动的液体是通过搅拌混合的方式;当形态为混悬液时,可以一直保持搅拌状态进行灌注,避免混悬液沉淀而影响检测装置的性能。
53.优选地,步骤s3中,干燥方式具体为烘干或冷冻干燥。
54.优选干燥方式为烘干或冷冻干燥。
55.烘干是指用某种方式去除溶剂保留固体含量的工艺过程。按照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热传播的方式,烘干也有相对应的三种方式:烘筒式烘干、热风式烘干和远红外烘干。而冷冻干燥是利用升华的原理使物料脱水的一种干燥技术,将湿物料等在低温下冻结成固态。
56.优选地,还包括步骤s3将单个或多个检测装置进行包装。
57.本技术提供的方法,优选还包括s3包装的步骤。根据市场的需要,包装可以是将单个检测装置进行包装,也可以将多个检测装置进行包装。
58.优选地,壳体内形成有至少一个反应池,每个反应池通过第一通道与壳体外部连通;液体由第一通道注入壳体的反应池中。
59.本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中所用的壳体,优选为其内具有至少一个反应池,并且反应池由第一通道与壳体外部连通,由检测试剂和载体物制成的液体从第一通道注入反应池中。
60.制成的检测装置使用时,样品也可由第一通道注入反应池内。或者通过另外的通道注入反应池内。
61.壳体内的反应池数量优选为至少两个、更优选为3-30个、更优选为4-28个。反应池在壳体内的排布,可以呈任意形状;考虑到检测时需要依次拍摄或扫描每一个反应池,考虑到便利性和效率,优选反应池呈直线、环形、矩形排列。
62.优选地,当反应池为多个时,步骤s1中,将液体依次注入反应池中;或,对多个反应池同时注入液体。
63.当反应池为多个时,步骤s1的注入过程,可以是一个注入嘴依次向每一个反应池内注入液体,也可是多个注入嘴同时向多个反应池内注入液体。
64.注入嘴的数量可以与一个或多个检测装置反应池的数量相等,也可少于一个检测装置中反应池的数量。例如,当一个检测装置中反应池的数量为8个时,注入嘴的数量可以是16个,此时可以同时对两个检测装置的所有反应池同时进行灌注;注入嘴的数量也可以是4个,则分两次对一个检测装置进行灌注,然后再处理下一个。同时注入时,注入嘴的排布可以根据反应池排布确定,便于对准进行灌注。
65.优选地,壳体由基座和盖体组装形成;组装的步骤在步骤s1之前,或者在步骤s2之后。
66.优选壳体由基座和盖体组装形成,组装可以在步骤s1液体注入之前也可在步骤s2干燥之后。即,可以先将基座与盖体组装成完整的壳体后,再将液体注入并干燥;也可先在基座或盖体上注入液体并干燥,然后将另一部分组装形成壳体。
67.本技术的制备方法所使用的检测装置可以如下所示:
68.如图1-2所示,壳体1由基座11和盖体12组装形成,反应池2形成于基座11和盖体12之间;反应池2通过第一通道3与壳体1外部连通。此外,壳体1通过设置部分透明或全部透明、或者设置通孔作为观测孔,使得外界可以观测到壳体1内部所呈现的反应结果。图1-2所示的装置中,反应池2设有3个;但反应池2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增减;反应池2的排布也可根据需要任意设置,例如设置成环形、矩形等。
69.此外,本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还适用于其他形状或结构的壳体,只要壳体内可以容纳液体并干燥,最终形成检测装置即可。
70.实施例1检测装置制备和验证实验
71.一、试验材料:
72.1.1载体物:10g纤维素粉、10g聚丙烯酰胺溶解于100ml纯化水中。
73.1.2葡萄糖(glu)标准液配制:
74.精密称取无水葡萄糖2.0g,苯甲酸钠0.25g,用纯化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配制好的标准液置于玻璃瓶内2℃~8℃贮存12小时后使用,有效期为1个月。
75.1.3蛋白质(pro)标准液配制:
76.精密称取牛血清白蛋白1.0g,加阴性人工尿溶解并定容至100ml。配制好的标准液置于玻璃瓶内2℃~8℃贮存12小时后使用,有效期为1个月。
77.使用葡萄糖标准液、蛋白质标准液配制不同浓度的试液,如下表所示:
[0078][0079]
二、制备步骤
[0080]
2.1实验装置制备
[0081]
2.1.1.取10g纤维素粉、10g聚丙烯酰胺溶解于100ml纯化水中,搅拌使其成混悬液;
[0082]
2.1.2.将混悬液添加至壳体的每个反应池中,放恒温干燥箱内50℃干燥10分钟,确保每个反应池中纤维素均已烘干,此步骤完成后照片如图3所示;
[0083]
2.1.3.每个反应池内分别加入对应项目的检测试剂10μl-12μl,放恒温干燥箱内50℃干燥10分钟,确保每个项目的检测试剂均已干透,此步骤完成后制成的检测装置如图4和图5所示;其中,图4标注了每个反应池所加入的试剂名称。
[0084]
2.2对照装置制备
[0085]
使用同一检测试剂,利用现有技术方法(检测试剂浸泡滤纸、干燥分切)制备试纸块,然后组装、加入检测试剂,制成参比检测装置,照片如图6所示。参比试验装置每个试纸块所加入的检测试剂与步骤2.1.3对应位置所加入检测试剂相同。
[0086]
2.3添加样本反应
[0087]
分别使用按照本技术方法制备的检测装置,以及按照现有技术方法制备的参比检测装置,加入对应样本进行反应,反应后的照片如图7和8所示;其中,图7为步骤2.1.3所制备检测装置反应后的照片;图8为步骤2.2所制备的参比检测装置反应后的照片。
[0088]
2.4结论
[0089]
从图5-6可以看出,纤维素粉与聚丙烯酰胺制成的载体物中加各项目试剂干燥后与现有制备工艺试纸块相比,颜色无明显差别;
[0090]
从图7-8可以看出,步骤2.1.3所制备检测装置反应后,与参比检测装置反应后的照片,颜色无明显差别。
[0091]
三、量化对比
[0092]
取多个步骤2.1至2.2制备的检测装置、参比检测装置,然后将试制好的检测装置、参比检测装置分别用梯度液点样测试,测试项目为:葡萄糖(glu)、蛋白质(pro),在同一台仪器上对每个梯度测3次,记录结果:
[0093][0094]
将结果制图,如图9-10所示。由于按照本技术方法所形成的固体厚度与试纸块厚度不一样,所以同一仪器读取的值有一定的差异,但梯度都是成线性的。从图9-10可以看出,按照本技术的方法所制备的检测装置,与参比检测装置,仪器的读数整理后,所得线性方程的斜率相同,说明对于不同浓度的样本,本技术的方法制备的检测装置与现有检测装置遵循同样的规律,采用本技术的方法制备的检测装置可正常反应,且检测结果可被仪器识别,可以达到现有检测装置同样的效果。
[0095]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