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全自动贴附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11-16 17:10: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全自动贴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0),所述底座(100)上设置有支架(110),所述支架(110)的顶端设置有x轴运动模组(200),所述x轴运动模组(200)的输出端设置有z轴运动模组(300),所述底座(100)上设置有y轴运动模组(400),所述y轴运动模组(400)的输出端设置有r轴运动模组(500),所述r轴运动模组(500)的输出端设置有载具(120),所述载具(120)被配置为承托产品(1000);贴附机构(600),包括第一安装板(610)、第一轴体(611)、第二轴体(612)、第二安装板(620)、第一压紧轮(630)、第一辅助轮(640)、第一驱动气缸(650)、第三安装板(660)、第二驱动气缸(670)和第二压紧轮(680),所述第一安装板(610)与所述z轴运动模组(30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轴体(611)和所述第二轴体(612)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610)上,所述第一驱动气缸(650)与所述第一安装板(610)连接,胶带卷(2000)能套设于所述第一轴体(611)上,所述第二安装板(620)一端与所述第二轴体(61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气缸(650)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压紧轮(630)和所述第一辅助轮(640)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620)上,所述第一驱动气缸(650)能驱动所述第二安装板(620)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压紧轮(630)与所述产品(1000)接触,所述第三安装板(660)与所述第一安装板(610)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气缸(670)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板(660)上,所述第二驱动气缸(67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压紧轮(680);裁剪机构(700),包括裁剪驱动组件(710)和剪刀(720),所述裁剪驱动组件(710)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板(660)上,所述裁剪驱动组件(71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剪刀(720),所述裁剪驱动组件(710)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剪刀(720)剪断所述第一压紧轮(630)和所述第二压紧轮(680)之间的胶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贴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剪驱动组件(710)包括第四安装板(711)、第三驱动气缸(712)、第五安装板(713)、第四驱动气缸(714)和剪刀座(715),所述第四安装板(711)与所述第三安装板(660)连接,且所述第四安装板(711)与所述第三安装板(660)垂直,所述第三驱动气缸(712)设置于所述第四安装板(711)上,所述第三驱动气缸(71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安装板(713),所述第四驱动气缸(714)设置于所述第五安装板(713)上,所述剪刀座(715)设置于所述第五安装板(713)靠近所述第四驱动气缸(714)的一端,所述剪刀(720)设置于所述剪刀座(715)内,且所述第四驱动气缸(714)的输出端与所述剪刀(720)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气缸(712)被配置为驱动剪刀(720)伸入到所述第一压紧轮(630)和所述第二压紧轮(680)之间,所述第四驱动气缸(714)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剪刀(720)剪断所述胶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贴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贴附机构(600)还包括第一导向板(613),所述第一导向板(613)设置于所述第一压紧轮(630)和所述第一辅助轮(640)之间,所述第一导向板(613)上背离所述第一驱动气缸(65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槽(613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贴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板(613)内设置有吸附腔(6132),所述吸附腔(6132)的底壁上设置有多个吸附孔(6133),所述吸附腔(6132)的顶壁上设置有通孔(6134),所述通孔(6134)通过连通管与负压发生器连通,所述负压发生器被配置为将所述胶带吸附于所述第一导向槽(6131)的槽底。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贴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贴附机构(600)还包括第二导向板(614),所述第二导向板(614)与所述第一导向板(613)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导向板(614)靠近所述第一压紧轮(630)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斜面(614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贴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10)包括第一支柱(111)、第二支柱(112)和横梁(113),所述第一支柱(111)和所述第二支柱(112)相对设置于所述底座(100)上,所述横梁(113)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柱(1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柱(112)连接,所述x轴运动模组(200)包括第一驱动电机(210)、第一主动带轮(220)、第一从动带轮(230)、第一传动带(240)、第一滑轨(250)和第一滑块(260),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10)设置于所述横梁(113)的一端,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10)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主动带轮(220)连接,所述第一从动带轮(230)设置于所述横梁(113)的另一端,所述第一主动带轮(220)通过所述第一传动带(240)与所述第一从动带轮(230)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轨(250)沿x方向设置于所述横梁(113)上,所述第一滑块(260)与所述第一传动带(240)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滑块(260)与所述第一滑轨(250)滑动连接,所述z轴运动模组(300)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块(260)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贴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运动模组(300)包括z轴固定板(310)、第二驱动电机(320)、第二主动带轮(330)、第二从动带轮(340)、第二传动带(350)、第二滑轨(360)和第二滑块(370),所述z轴固定板(310)沿z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块(260)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20)与所述z轴固定板(310)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20)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主动带轮(330)连接,所述第二从动带轮(340)设置于所述z轴固定板(310)的下端,所述第二主动带轮(330)通过所述第二传动带(350)与所述第二从动带轮(340)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滑轨(360)沿所述z方向设置于所述z轴固定板(310)上,所述第二滑块(370)与所述第二传动带(350)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滑块(370)与所述第二滑轨(360)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610)与所述第二滑块(370)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自动贴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y轴运动模组(400)包括y轴固定板(410)、第三驱动电机(420)、第三主动带轮(430)、第三从动带轮(440)、第三传动带(450)、第三滑轨(460)和第三滑块(470),所述y轴固定板(410)沿y方向设置与所述底座(100)上,所述第三驱动电机(420)设置于y轴固定板(410)的一端,所述第三驱动电机(420)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主动带轮(430)连接,所述第三从动带轮(440)设置于所述y轴固定板(410)的另一端,所述第三主动带轮(430)通过所述第三传动带(450)与所述第三从动带轮(440)传动连接,所述第三滑轨(460)沿所述y方向设置于所述y轴固定板(410)上,所述第三滑块(470)与所述第三传动带(450)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三滑块(470)与所述第三滑轨(460)滑动连接,所述r轴运动模组(500)设置于所述第三滑块(470)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自动贴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r轴运动模组(500)包括r轴固定架(510),第四驱动电机(520)、第四主动带轮(530)、第四从动带轮(540)、第四传动带(550)、回转轴(560)和承托板(570),所述r轴固定架(510)与所述第三滑块(470)连接,所述第四驱动电机(520)与所述r轴固定架(510)连接,所述回转轴(56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r轴固定架(510)上,所述第四主动带轮(530)与所述第四驱动电机(52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从动带轮(540)与所述回转轴(560)同轴固定,所述第四主动带轮(530)通过所述第四传动带(550)与所述第四从动带轮(540)传动连接,所述承托板(570)设置于所述回转轴
(560)的上端,所述载具(120)与所述承托板(570)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贴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上还设置有多个支撑脚杯(130),多个所述支撑脚杯(130)沿所述底座(100)的周向均布,每个所述支撑脚杯(130)均与所述底座(100)螺纹连接,多个所述支撑脚杯(130)被配置为调节所述底座(100)的水平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机械自动化贴附技术领域,公开了全自动贴附设备。该全自动贴附设备通过在底座上设置支架,支架的顶端设置有X轴运动模组,X轴运动模组的输出端设置有Z轴运动模组,Z轴运动模组的输出端设置贴附机构和裁剪机构,底座上设置有Y轴运动模组,Y轴运动模组的输出端设置有R轴运动模组,R轴运动模组的输出端设置有载具,载具用于承托产品,通过X轴运动模组、Z轴运动模组、贴附机构和裁剪机构配合Y轴运动模组和R轴运动模组,能够在产品表面上的任意方向上进行粘贴胶带,实现将胶带自动粘贴在产品上且自动剪断粘贴后的胶带,无需作业人员手动将胶带粘贴在产品上,同时无需作业人员手动剪断胶带,提升胶带的贴附效率。提升胶带的贴附效率。提升胶带的贴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甄华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威典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7
技术公布日:2022/11/1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