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预制梁冬期施工养护用蒸养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16 14:31:2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梁冬期施工养护用蒸养自动上料装置,属于道路桥梁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预制梁冬期施工养护采用环保锅炉,锅炉燃烧采用生物颗粒。常规采用人工搬运,通过燃料口投放至锅炉用,施工效率底,人工投入大,造成经济与效率不匹配。
3.常规投料采用施工作业人员由下向上搬运至投料口,需要两人相互配合,且人员站在高处,施工效率较低,人员也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预制梁冬期施工养护用蒸养自动上料装置。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6.预制梁冬期施工养护用蒸养自动上料装置,用于蒸汽锅炉,包括:储料斗、第一筒体、投料机构、第一螺旋杆、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一电机;
7.所述第一筒体,竖向设置于蒸汽锅炉侧面,与蒸汽锅炉侧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其顶端高于蒸汽锅炉的进料口,其底端位于所述储料斗内;所述第一筒体具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高于所述蒸汽锅炉的进料口;
8.所述投料机构包括进料端和投料端;所述投料端低于所述出料口,所述进料端与所述出料口连通,所述投料端将物料投放至所述蒸汽锅炉的进料口;
9.所述第一螺旋杆竖向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内;
10.所述第一螺旋叶片,环绕所述第一螺旋杆设置、呈螺旋状;
11.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外,位于所述第一筒体的顶部,与所述第一螺旋杆连接,驱动所述第一螺旋杆转动。
12.使用时,仅需要一个人工将物料放置到储料斗即可;预制梁冬期施工养护用蒸养自动上料装置即可将物料自动投入到锅炉燃烧室。
13.所述第一夹角为1-20
°

14.所述储料斗的底部内表面为斜面,其最低位置位于所述第一筒体下方。
15.所述第一筒体的底端为斜口,所述第一螺旋叶片在所述第一筒体的底端显露。
16.所述第一螺旋叶片的最上一圈的最低位置高于所述出料口。
17.所述投料机构与所述第一筒体之间具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小于90
°

18.所述第一筒体为圆筒。
19.所述投料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筒体、第二螺旋杆和第二螺旋叶片;所述第二筒体,通过所述出料口与所述第一筒体连通,与第一筒体之间具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二螺旋杆设置在所述第二筒体内;第二螺旋叶片环绕第二螺旋杆设置、呈螺旋状;所述第二电机设置
在所述第二筒体外、与所述第二螺旋杆连接、驱动第二螺旋杆转动。
20.所述第二筒体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筒体的内径。
21.所述第二筒体为圆筒。
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3.通过加工改进自动上料装置,底部设置储料斗,采用电机带动旋转螺旋杆,将底部料斗内生物颗粒自动提升至卸料口,自动投入到锅炉燃烧室。改进后,仅需在底部安排1名施工作业人员即可,免去了人员爬上的危险性,同时也节省了施工作业人员的体力,即提升施工效率,又节省人工投入成本;用改进的自动上料装置,施工简单、方便减少人工投入。
24.技术效益:自动上料装置现场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由开关控制,可实现随时开停。工人投料占用时间及消耗体力较少,减少了人工投入数量。
25.经济效益:自动上料装置仅前期投入成本(购置材料及制作成本),后续使用仅消耗电能,节约人工成本。原设计每台锅炉需配置2人,经改进后,每台锅炉仅需1人,每台机器可节约人工220元/天。冬期施工厂内共投入4台锅炉,冬期施工时间考虑3个月,每月可节约4(台)*30(天)*220元/天=2.64万元,合计可节约成本3*2.64=7.92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26.社会效益:该装置为我项目节约了人工成本,减少了安全作业风险,也为公司其他冬期施工的项目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制梁冬期施工养护用蒸养自动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预制梁冬期施工养护用蒸养自动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9.其中,1.储料斗、2.第一筒体、201.出料口、3.第一螺旋杆、4.第一螺旋叶片、5.第一电机、6.投料机构、601.进料端、602.投料端。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31.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32.一种预制梁冬期施工养护用蒸养自动上料装置,用于蒸汽锅炉,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储料斗1、第一筒体2、投料机构6、第一螺旋杆3、第一螺旋叶片4和第一电机5;第一筒体2竖向设置于蒸汽锅炉侧面、与蒸汽锅炉侧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第一筒体2顶端高于蒸汽锅炉的进料口,第一筒体2底端位于储料斗1内;第一筒体2具有出料口201,第一筒体2的出料口201高于蒸汽锅炉的进料口;投料机构6包括进料端601和投料端602;投料机构6的投
料端602低于第一筒体2的出料口201,投料机构6的进料端601与第一筒体2的出料口201连通,投料机构6的投料端602将物料投放至蒸汽锅炉的进料口;第一螺旋杆3竖向设置在第一筒体2内;第一螺旋叶片4环绕第一螺旋杆3设置、呈螺旋状;第一电机5设置在第一筒体2外、位于第一筒体2的顶部、与第一螺旋杆3连接、驱动第一螺旋杆3转动。第一筒体2、第一螺旋杆3和第一螺旋叶片4构成了螺旋提升机构;将物料从储料斗1提升、投放至蒸汽锅炉的进料口。第一电机5与第一螺旋杆3可以采用皮带连接,通过第一电机5为主动轮,带动皮带转动,从而驱动第一螺旋杆3转动。
33.储料斗1设置在蒸汽锅炉的外侧面、位于蒸汽锅炉的底部;用于放置物料。储料斗1可以为敞口设计,开口位于储料斗1的顶端。储料斗1可以是能够实现的任意形状,可以是如图所示的长方体形状。储料斗1可以是直接放置在蒸汽锅炉底部,也可通过连接件与蒸汽锅炉的外侧面连接。为了使储料斗1内的物料可以完全、自动被提、投放至蒸汽锅炉内;储料斗1的底部内表面可以设计为斜面,储料斗1内的物料沿斜面向斜面的最低位置滚动、滑动。
34.第一筒体2竖向设置于蒸汽锅炉侧面、与蒸汽锅炉侧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通常情况下,蒸汽锅炉侧面垂直于水平地面;第一筒体2不垂直于水平地面、第一筒体2的上部向蒸汽锅炉侧面倾斜。第一筒体2底端位于储料斗1内;储料斗1内的物料通过第一筒体2上升至第一筒体2的出料口201。当储料斗1的底部内表面设计为斜面时,第一筒体2底端位于储料斗1的底部内表面的最低位置。第一筒体2的出料口201高于蒸汽锅炉的进料口;从第一筒体2出来的物料可以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滑落至蒸汽锅炉的进料口。第一筒体2可以为圆筒。
35.投料机构6包括进料端601和投料端602;投料机构6的投料端602低于第一筒体2的出料口201,投料机构6的进料端601与第一筒体2的出料口201连通,投料机构6的投料端602将物料投放至蒸汽锅炉的进料口。投料机构6设置在第一筒体2出料口201与蒸汽锅炉的进料口之间,投料机构6用于将从第一筒体2出料口201出来的物料运送至蒸汽锅炉的进料口。投料机构6的投料端602低于第一筒体2的出料口201,从第一筒体2的出料口201出来的物料可以重力作用下沿投料机构6运动,从投料机构6的进料端601运动至投料机构6的投料端602。
36.投料机构6可以是一托盘结构,也可以是一筒状结构。例如,方筒或圆筒。投料机构6还可以采用以下结构。投料机构6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筒体、第二螺旋杆和第二螺旋叶片;第二筒体通过出料口201与第一筒体2连通、与第一筒体2之间具有第二夹角;第二螺旋杆设置在第二筒体内、与第二筒体平行;第二螺旋叶片环绕第二螺旋杆设置、呈螺旋状;第二电机设置在第二筒体外、与第二螺旋杆连接、驱动第二螺旋杆转动。第二筒体可以为圆筒;此时,第二筒体的内径可以小于第一筒体2的内径。第二电机与第一螺旋杆可以采用皮带连接,通过第二电机为主动轮,带动皮带转动,从而驱动第二螺旋杆转动。
37.第一螺旋杆3竖向设置在第一筒体2内;第一螺旋叶片4环绕第一螺旋杆3设置、呈螺旋状。第一螺旋杆3与第一筒体2平行。第一螺旋杆3、第一螺旋叶片4和第一筒体2共同构成了螺旋提升结构。随着第一螺旋杆3的转动,物料源源不断的上到第一螺旋叶片4上,新上到第一螺旋叶片4上的物料对原已在螺旋叶片上的物料产生与第一螺旋杆3转动方向相反的力;第一筒体2的存在,使得物料不会从第一螺旋叶片4的外边缘脱落,只能沿第一螺旋叶片4螺旋上升;从而完成了物料的提升。
38.第一电机5设置在第一筒体2外、位于第一筒体2的顶部、与第一螺旋杆3连接、驱动
第一螺旋杆3转动。
39.第一筒体2与蒸汽锅炉侧面之间具有一定夹角,位于第一螺旋叶片4的物料的重力会对物料产生垂直于第一螺旋杆3的分作用力。由于第一筒体2的阻挡,物料在该分作用力的作用下具有向垂直于第一螺旋杆3的方向运动的趋势;在第一筒体2的出料口201处,没有第一筒体2的阻挡,物料在该分作用力的作用下直接向垂直于第一螺旋杆3的方向运动,从第一筒体2的出料口201出来。具体的,第一夹角可以为1-20
°
;例如5
°
、10
°
、15
°

40.为了方便物料进入第一筒体2;第一筒体2的底端可以为斜口,此时,第一螺旋叶片4在第一筒体2的底端显露。
41.为了第一螺旋叶片4上的物料能快速通过第一筒体2出料口201;第一螺旋叶片4的最上一圈的最低位置高于出料口201。第一螺旋叶片4的最上一圈是指:从第一螺旋叶片4的顶端(a点)开始,沿第一螺旋叶片4向下运动至b点,对第一螺旋叶片4进行竖直投影,a点与b点的投影重合;第一螺旋叶片4从顶端到b点则为第一螺旋叶片4的最上一圈。第一螺旋叶片4的最上一圈的最低位置即为b点。
42.投料机构6与第一筒体2之间具有第二夹角,第二夹角小于90
°
。第二夹角是指投料机构6与第一筒体2位于投料机构6下方部分的夹角。也就说,投料机构6的投料端602低于进料端601,投料机构6的投料端602向下倾斜。
43.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作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