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螺纹管的制作方法

2022-11-16 13:37: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结构件技术领域,尤其与一种实现轻量化的螺纹管有关。


背景技术:

2.与实心管相比,空心管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材料传递同样的载荷,在需要尽量控制重量的航空、大型动力机械等领域应用广泛。但空心管如果减重要求过高,将使得空心管壁厚趋于更薄,从而带来承载失稳问题,所以传统的空心管内外径之比不能大于0.7:1。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传统空心管内外径比大于0.7:1时容易产生承载失稳的问题,提供一种在内外径比不小于0.7:1时能稳定承载的螺纹管。
4.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螺纹管,包括空心管体,其特征是:所述空心管体内外径比不小于0.7:1,所述空心管体内腔壁和/或外周面上一体成形有至少一条沿空心管体轴向螺旋延伸的螺旋加强筋,螺旋加强筋凸出于空心管体表面。
5.所述的螺旋加强筋横截面边线为弧形、半圆形或多边形。
6.所述的螺旋加强筋的数量为至少两条。
7.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空心管体内外径比设计成不小于0.7:1,在空心管体内腔壁和/或外周面上一体成形至少一条凸起于管壁的螺旋加强筋,由较薄壁厚的空心管体与螺旋加强筋共同构成轻量化的螺纹管,通过螺旋加强筋起到增强承载强度,实现薄壁厚的基础上能稳定承载,满足了轻量化的要求。
附图说明
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条螺旋加强筋成形于空心管体内腔壁的结构示意图。
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条螺旋加强筋成形于空心管体外周面的结构示意图。
1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两条螺旋加强筋成形于空心管体内腔壁的结构示意图。
11.图4是本实用新型两条螺旋加强筋成形于空心管体外周面的结构示意图。
12.图5是本实用新型空心管体内腔壁和外周面各成形有一条螺旋加强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6是本实用新型与其他类型空心管同等材料及受载情况下强度对比表。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对本发明创造的说明和解释,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唯一限定。
1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空心管体1,空心管体1的内外径比不小于0.7:1,空心管体1的内腔壁上一体成形有一条沿空心管体轴向螺旋延伸的螺旋加强筋2,螺旋加强筋2向管芯凸出,螺旋加强筋2的横截面边线为半圆形。
16.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空心管体1,空心管体1的内外径比不小于0.7:1,空心管体1的外周面上一体成形有一条沿空心管体轴向螺旋延伸的螺旋加强筋2,螺旋加强筋2向管芯凸出,螺旋加强筋2的横截面边线为半圆形。
17.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空心管体1,空心管体1的内外径比不小于0.7:1,空心管体1的内腔壁上一体成形有两条沿空心管体轴向螺旋延伸的螺旋加强筋2,螺旋加强筋2向管芯凸出,螺旋加强筋2的横截面边线为半圆形。
18.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空心管体1,空心管体1的内外径比不小于0.7:1,空心管体1的外周面上一体成形有两条沿空心管体轴向螺旋延伸的螺旋加强筋2,螺旋加强筋2向管芯凸出,螺旋加强筋2的横截面边线为半圆形。
19.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空心管体1,空心管体1的内外径比不小于0.7:1,空心管体1的内腔壁和外周面上分别一体成形有一条沿空心管体轴向螺旋延伸的螺旋加强筋2,螺旋加强筋2向管芯凸出,螺旋加强筋2的横截面边线为半圆形。
20.如图6所示,在扭矩为2000nm、弯矩为1750 nm受载情况下,使用同等材料且内外径比为0.7:1的本实用新型内螺纹管与空心轴、多孔空心轴、圆弧形孔管、波纹内壁管的危险截面平均等效应力分别为7.75mpa、8.98 mpa、8.07 mpa、8.45 mpa、8.2 mpa,可知本实用新型内螺纹管危险截面平均等效应力最小,承载更稳定。
21.前述实施例中,螺旋加强筋2的横截面边线也可以为弧形或多边形。空心管体1的内壁和外壁上也可以分别一体成形有多条沿空心管体轴向螺旋延伸的螺旋加强筋2。


技术特征:
1.一种螺纹管,包括空心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管体内外径比不小于0.7:1,所述空心管体内腔壁和/或外周面上一体成形有至少一条沿空心管体轴向螺旋延伸的螺旋加强筋,螺旋加强筋凸出于空心管体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加强筋横截面边线为弧形、半圆形或多边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加强筋的数量为至少两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纹管,包括空心管体,空心管体内外径比不小于0.7:1,空心管体内腔壁和/或外周面上一体成形有至少一条沿空心管体轴向螺旋延伸的螺旋加强筋,螺旋加强筋凸出于空心管体表面,螺旋加强筋横截面边线为弧形、半圆形或多边形,通过螺旋加强筋起到增强承载强度,实现外径比不小于0.7:1的薄壁厚基础上能稳定承载,满足了轻量化的要求,解决了传统空心管在内外径比大于0.7:1时容易产生承载失稳的问题。载失稳的问题。载失稳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周友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美亚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26
技术公布日:2022/11/1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