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打破太子参种子休眠的发芽实验箱的制作方法

2022-11-16 07:37: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打破太子参种子休眠的发芽实验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打破太子参种子休眠的发芽实验箱。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太子参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大,市场价格也不断上涨,野生太子参遭人为掠夺采挖,资源日趋枯竭,为了解决资源的问题,人们对太子参进行了人工栽培。
3.太子参种子在贮藏环境中不会主动发芽,需要在一定环境中才能打破太子参种子的休眠状态使其发芽,发芽环境如果控制不好容易造成太子参种子发芽失败。并且,一些虫子在太子参发芽培育的过程中会进入到实验箱中对太子参种子造成损伤,造成发芽率降低,需要进行避免。
4.因此,现在急需一种能够打破太子参休眠状态促使太子参种子发芽并且避免虫害的打破太子参种子休眠的发芽实验箱。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中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打破太子参休眠状态促使太子参种子发芽的打破太子参种子休眠的发芽实验箱。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打破太子参种子休眠的发芽实验箱,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侧固设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远离底座一端固设有外筒,所述外筒内部套设有内筒,所述内筒底部开有多个小孔,所述内筒底部内侧放置有珍珠岩层,所述珍珠岩层固定连接有多个棉线,多个所述棉线分别穿过内筒底部对应小孔,所述棉线远离珍珠岩层一端处注满水,所述珍珠岩层远离棉线一侧放置有第二细沙层,所述第二细沙层远离珍珠岩层一侧放置有滤纸,所述滤纸远离第二细沙层一侧放置有多个太子参种子,多个所述太子参种子的间隙使用细沙混合填充,所述太子参种子远离滤纸一侧放置有透气膜,所述透气膜远离太子参种子一侧放置有第一细沙层,能够打破太子参休眠状态促使太子参种子发芽。
7.优选的,所述伸缩管内部固设有第一弹簧,所述伸缩管与外筒内部之间通过两个单向阀进行连通,两个所述单向阀反向设置,两个所述单向阀面向底座一侧分别固设有输液管,所述伸缩管一侧固设有换液阀,能够对外筒内部的水进行循环稀释保持水质。
8.优选的,所述外筒内侧顶部位于第一细沙层处固设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面向第一细沙层一侧中间固设有感应器,所述电机座远离感应器一侧固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外部固定套设有螺纹筒。
9.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滑动设有转动套并周向限位,所述转动套套于螺纹筒外侧但并无接触,所述转动套靠近电机座一侧转动设有螺纹环,所述螺纹环与螺纹筒之间螺纹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套外部圆周面均匀固设有多个上挡板,所述螺纹环外部圆周面均匀固设有多个下挡板,所述下挡板与上挡板能够相对转动,能够在有虫子进入外筒时对
虫子进行夹持驱离。外筒内设有能够检测到虫子进入的感应系统,感应系统为现有技术。小虫子无法轻易破坏太子参种子发芽的环境,主要是驱离能够推动上挡板的较大虫子,大虫子会破坏太子参种子发芽的环境甚至将种子挖出吃掉,因此需要去除。
10.优选的,所述外筒顶部两侧分别转动设有齿轮,所述齿轮圆周面固设有保温板,所述保温板中部及四周开有多个通孔,所述外筒外部滑动套设有加热圈,所述加热圈与齿轮对应处固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传动。
11.优选的,所述加热圈远离外筒一侧固设有侧板,所述侧板内部固设有螺母,所述固定座底部两侧与螺母对应处分别固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固设有丝杠,所述丝杠与螺母螺纹传动,能够在太子参种子处温度较低时进行加热保温确保温度适宜。
12.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打破太子参种子休眠的发芽实验箱,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1.通过设置外筒和内筒,能够打破太子参休眠状态促使太子参种子发芽。
13.2.通过设置上挡板和下挡板,能够在有虫子进入外筒时对虫子进行夹持驱离。
14.3.通过设置保温板和加热圈,能够在太子参种子处温度较低时进行加热保温确保温度适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保温状态立体图;图2为本发明保温状态俯视图;图3为图2中a-a处剖视图;图4为图3中b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3中c处局部放大图。
16.图中:10、齿条;11、齿轮;12、保温板;13、第一细沙层;14、透气膜;15、太子参种子;16、滤纸;17、第二细沙层;18、珍珠岩层;19、加热圈;20、外筒;21、内筒;22、棉线;23、固定座;24、伸缩管;25、第一弹簧;26、换液阀;27、输液管;28、底座;29、单向阀;30、第一电机;31、丝杠;32、侧板;33、螺母;34、下挡板;35、上挡板;36、转动套;37、螺纹筒;38、第二电机;39、螺纹环;40、感应器;41、电机座。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1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9.结合图1-5,一种打破太子参种子休眠的发芽实验箱,包括底座28,所述底座28顶侧固设有伸缩管24,伸缩管24远离底座28一端固设有固定座23,固定座23远离伸缩管24一
侧固设有外筒20,所述外筒20内部套设有内筒21,所述内筒21底部开有多个小孔,所述内筒21底部内侧放置有珍珠岩层18,所述珍珠岩层18固定连接有多个棉线22,多个所述棉线22分别穿过内筒21底部对应小孔,所述棉线22远离珍珠岩层18一端处注满水,所述珍珠岩层18远离棉线22一侧放置有第二细沙层17,所述第二细沙层17远离珍珠岩层18一侧放置有滤纸16,所述滤纸16远离第二细沙层17一侧放置有多个太子参种子15,多个所述太子参种子15的间隙使用细沙混合填充,所述太子参种子15远离滤纸16一侧放置有透气膜14,所述透气膜14远离太子参种子15一侧放置有第一细沙层13,能够打破太子参休眠状态促使太子参种子发芽,外筒20直径16cm,高度14cm,为透明装置,内筒21高10cm,底层分布有细孔(孔径0.5mm),内筒21套在外筒20上面,之间有4cm的距离,细沙直径0.85mm,棉线22直径0.3mm,长度15cm。
20.进一步的,外筒20装水,内筒21底层分布的细孔处装上棉线22;棉线22上方装珍珠岩层18厚度3cm;珍珠岩层18上装第二细沙层17厚度2cm;第二细沙层17上铺一层滤纸16,滤纸16上放太子参与细沙混合的种子(比例为1:5-10),再盖上透气膜14,透气膜14上放1-2cm厚的第一细沙层13。
21.进一步的,所述伸缩管24内部固设有第一弹簧25,伸缩管24与外筒20内部之间通过两个单向阀29进行连通,两个单向阀29反向设置,两个单向阀29面向底座28一侧分别固设有输液管27,所述伸缩管24一侧固设有换液阀26,能够对外筒20内部的水进行循环稀释保持水质。
22.进一步的,所述外筒20内侧顶部位于第一细沙层13处固设有电机座41,所述电机座41面向第一细沙层13一侧中间固设有感应器40,所述电机座41远离感应器40一侧固设有第二电机38,所述第二电机38外部固定套设有螺纹筒37,能够为感应器40提供支撑避免掉落至第一细沙层13内,并将第二电机38固定。
2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机38输出端滑动设有转动套36并周向限位,转动套36套于螺纹筒37外侧但并无接触,所述转动套36靠近电机座41一侧转动设有螺纹环39,所述螺纹环39与螺纹筒37之间螺纹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套36外部圆周面均匀固设有多个上挡板35,所述螺纹环39外部圆周面均匀固设有多个下挡板34,所述下挡板34与上挡板35能够相对转动,能够在有虫子进入外筒20时对虫子进行夹持驱离。
24.进一步的,所述外筒20顶部两侧分别转动设有齿轮11,所述齿轮11圆周面固设有保温板12,所述保温板12中部及四周开有多个通孔,所述外筒20外部滑动套设有加热圈19,所述加热圈19与齿轮11对应处固设有齿条10,所述齿条10与齿轮11啮合传动。
25.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圈19远离外筒20一侧固设有侧板32,所述侧板32内部固设有螺母33,所述固定座23底部两侧与螺母33对应处分别固设有第一电机30,所述第一电机30输出端固设有丝杠31,所述丝杠31与螺母33螺纹传动,能够在太子参种子15处温度较低时进行加热保温确保温度适宜。
26.工作原理初始状态下,上挡板35与下挡板34位于接近电机座的底部处,且上挡板35与下挡板34互相错开。
27.打破太子参种子休眠的发芽实验箱由静止状态下开始启动时,棉线22将外筒20底部的水通过虹吸原理将水吸收输送至珍珠岩层18处,水分逐步移动至太子参种子15处确保
太子参种子15水分充足,保持太子参种子一定的湿度、适当的温度下,打破太子参休眠状态,促使太子参种子发芽。
28.如果感应器40检测到太子参种子15处温度较低,两侧第一电机30启动并带动丝杠31转动,丝杠31通过螺母33带动侧板32移动,侧板32带动加热圈19面向第一电机30方向移动,加热圈19与固定座23接触通电发热,接触通电发热所涉及的外部相关结构为现有技术,加热圈19对棉线22处的水进行加热,同时加热圈19带动齿条10移动,齿条10通过齿轮11带动保温板12转动,两侧保温板12盖住外筒20顶部进行保温防止热量散失。
29.如果有虫子进入外筒20,感应系统检测到后,第二电机38启动并带动转动套36转动,转动套36带动上挡板35转动,上挡板35与下挡板34相对转动并将大虫子夹住,夹住大虫子后上挡板35带动下挡板34一起转动,下挡板34带动螺纹环39转动,螺纹环39与螺纹筒37相对转动并逐步面向转动套36方向移动,螺纹环39托着转动套36向上移动,当螺纹环39与螺纹筒37脱离接触时,此时第二电机38持续转动,螺纹环39失去螺纹筒37对其的阻力,在螺纹筒上部空转,此时下挡板34与上挡板35之间的夹持力减小,在高速转动的离心作用下,大虫子被带出后驱离飞走完成清理。带清理完成后,工作人员手动将螺纹环39反向转动进行复位,并排查周围出现虫子的异常情况,避免虫害。
30.当棉线22内部的水需要清洁处理时,通过换液阀26向伸缩管24内部注满足够的干净的水,反复按压固定座23,固定座23带动伸缩管24伸缩,伸缩管24内部干净的水从一侧输液管27处经过单向阀29进入棉线22内部,并从另一侧单向阀29处流入至伸缩管24内部进行水的循环稀释更换。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