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小麦可调等间距人工点播装置

2022-11-16 07:30: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播种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小麦可调等间距人工点播装置。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在进行小麦育种实验时,需对小麦的播种间距进行严格限制,往往在实验田内进行拉线方式,对小麦的行间距进行限制,再通过人工进行播种,此种点播方式劳动量大,效率低,影响小麦的点播种植效率;大型设备在面积有限的实验田内移动不便,在进行小麦点播行间距调整时,较为不便,有一定的使用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小巧紧凑,可对小麦点播间距进行适应性调整,使用便捷,减少人工操作量,提高小麦点播效率的小麦可调等间距人工点播装置。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两组点播机构和间距调整机构,两组点播机构上均固定安装有安装轴,所述间距调整机构包括套筒、两组传动杆、内螺纹管和螺纹丝杠,所述螺纹丝杠可转动安装于套筒的中部,所述内螺纹管螺装于螺纹丝杠上,两组点播机构上的安装轴分别自套筒的两端插入,两组传动杆的一端与内螺纹管铰接,两组传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安装轴铰接。
7.优选的,还包括支撑座和第一弹簧,所述点播机构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撑,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第一弹簧固定安装于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撑可上下滑动的设置于安装槽内,所述支撑座和安装撑通过第一弹簧弹性连接。
8.优选的,所述点播机构包括点播机主体和转动送种组件,所述点播机主体的上部设置有放置仓,所述点播机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插入部,所述转动送种组件包括转筒、驱动块和拉簧,所述转筒可转动安装于放置仓内的安装轴处,所述转筒上设置有多个成排并周向均布的放置孔,所述放置仓临近转筒处设置有挡板,所述转筒的一端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棘齿轮,所述驱动块可转动安装于安装轴上,所述驱动块上固定安装有与第一棘齿轮相啮合的第二棘齿轮,所述安装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与驱动块紧密接触,所述支撑座上安装有与驱动块相对应的顶推架,所述拉簧的一端与驱动块铰接,所述拉簧的另一端与顶推架铰接。
9.优选的,还包括棘轮、棘爪和扭簧,所述棘轮固定安装于转筒的端部,所述棘爪可转动安装于点播机主体上,所述棘爪通过扭簧与点播机主体弹性连接,所述棘爪与棘轮啮合。
10.优选的,还包括调节插板,所述放置仓内设置有间隔竖板,所述间隔竖板将放置仓
分为左部仓和右部仓,所述调节插板呈水平状插入至左部仓或右部仓内。
11.优选的,还包括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安装于套筒内,所述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组点播机构上的安装轴固定连接。
12.(三)有益效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麦可调等间距人工点播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小麦可调等间距人工点播装置,通过转动调整螺纹丝杠,经传动后,内螺纹管上移或下移,经传动杆传动后,两组点播机构上的安装轴同步向套筒内靠近或远离,实现对两组点播机构之间间距调整,结构小巧紧凑,可对小麦点播间距进行适应性调整,使用便捷,减少人工操作量,提高小麦点播效率。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剖切平面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19.附图中标记:1、安装轴;2、套筒;3、传动杆;4、内螺纹管;5、螺纹丝杠;6、支撑座;7、第一弹簧;8、安装撑;9、放置仓;10、插入部;11、转筒;12、驱动块;13、拉簧;14、放置孔;15、挡板;16、第一棘齿轮;17、第二棘齿轮;18、第二弹簧;19、顶推架;20、棘轮;21、棘爪;22、扭簧;23、调节插板;24、第三弹簧;25、间隔竖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麦可调等间距人工点播装置,包括两组点播机构和间距调整机构,两组点播机构上均固定安装有安装轴1,间距调整机构包括套筒2、两组传动杆3、内螺纹管4和螺纹丝杠5,螺纹丝杠5可转动安装于套筒2的中部,内螺纹管4螺装于螺纹丝杠5上,两组点播机构上的安装轴1分别自套筒2的两端插入,两组传动杆3的一端与内螺纹管4铰接,两组传动杆3的另一端分别与安装轴1铰接;进一步的,点播机构可采用箱式点播机或管式点播机,点播机构包括点播机主体,点播机主体内设置有上下贯穿的通道,点播机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尖锐插入部10;对点播机构间距调整完毕后,向下压动点播机构,插入部10插入至土壤内,将小麦种放入至通道内,小麦种经通道落至土壤中,实现对小麦的点播作业。
22.具体的,还包括支撑座6和第一弹簧7,点播机构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撑8,支撑座6上设置有安装槽,第一弹簧7固定安装于安装槽内,安装撑8可上下滑动的设置于安装槽内,支撑座6和安装撑8通过第一弹簧7弹性连接;在进行小麦点播作业时,支撑座6与地面接触,向下按动点播机构时,第一弹簧7压缩,安装撑8下移,当点播完毕后,在第一弹簧7的作用下,
点播机构自动复位,提高点播作业的流畅性,提高小麦种点播效率。
23.具体的,点播机构包括点播机主体和转动送种组件,点播机主体的上部设置有放置仓9,点播机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插入部10,转动送种组件包括转筒11、驱动块12和拉簧13,转筒11可转动安装于放置仓9内的安装轴1处,转筒11上设置有多个成排并周向均布的放置孔14,放置仓9临近转筒11处设置有挡板15,转筒11的一端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棘齿轮16,驱动块12可转动安装于安装轴1上,驱动块12上固定安装有与第一棘齿轮16相啮合的第二棘齿轮17,安装轴1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18,第二弹簧18与驱动块12紧密接触,支撑座6上安装有与驱动块12相对应的顶推架19,拉簧13的一端与驱动块12铰接,拉簧13的另一端与顶推架19铰接;将小麦种放入至放置仓9内,小麦种进入至转筒11的放置孔14内,在向下按动点播机主体过程中,顶推架19与驱动块12接触,第一棘齿轮16和第二棘齿轮17脱离啮合状态,驱动块12带动第二棘齿轮17转动,当点播机主体上移时,推动杆脱离对驱动块12的作用力,在拉簧13作用下,驱动块12带动第二棘齿轮17复位,第一棘齿轮16和第二棘齿轮17啮合,从而使转筒11转动一定角度,在挡板15作用下,仅容许放置孔14内的小麦种通过,实现小麦种的定量点播;提高了小麦种的点播便捷性,进一步提高小麦种点播种植效率;进一步的,顶推架19上可转动安装有顶轮,通过顶轮实现顶推架19与驱动块12之间的滚动接触,减少两者之间摩擦力,可更为省力的实现对驱动块12的驱动。
24.具体的,还包括棘轮20、棘爪21和扭簧22,棘轮20固定安装于转筒11的端部,棘爪21可转动安装于点播机主体上,棘爪21通过扭簧22与点播机主体弹性连接,棘爪21与棘轮20啮合;在第二棘齿轮17和第一棘齿轮16脱离接触过程中,棘爪21和棘轮20啮合,在棘爪21的作用下,可对棘轮20进行限位,避免转筒11跟随第一棘齿轮16同步转动,而在第二棘齿轮17带动第一棘齿轮16转动过程中,转筒11带动棘轮20转动,棘爪21脱离对棘轮20的限位控制,有效避免转筒11反转,保证小麦种点播数量的精准度。
25.具体的,还包括调节插板23,放置仓9内设置有间隔竖板25,间隔竖板25将放置仓9分为左部仓和右部仓,调节插板23呈水平状插入至左部仓或右部仓内;将调节插板23插入至左部仓或右部仓内,从而仅容许左部仓或右部仓内单一仓室小麦种通过,而转筒11上的放置孔14仅能承接左部仓或右部仓单一仓室内的小麦种,从而对转筒11上放置孔14处的承接小麦种数量进行调整,以满足小麦种的不同点播数量需求。
26.具体的,还包括第三弹簧24,第三弹簧24安装于套筒2内,第三弹簧24的两端分别与两组点播机构上的安装轴1固定连接;通过第三弹簧24,可对两组点播机构上的安装轴1始终保持顶推效果,经传动杆3传动后,使内螺纹管4和螺纹丝杠5之间始终保持一定作用力,有效减少螺纹丝杠5自转而致使两组点播机构之间间距发生变化的情况发生。
27.在使用时,通过转动调整螺纹丝杠5,经传动后,内螺纹管4上移或下移,经传动杆3传动后,两组点播机构上的安装轴1同步向套筒2内靠近或远离,实现对两组点播机构之间间距调整,将小麦种放入至放置仓9内,通过调整调节插板23的插入位置,对小麦种的点播数量进行调整,小麦种进入至转筒11的放置孔14内,操作人员双手分别握住两组点播机构上部,在向下按动点播机主体过程中,顶推架19与驱动块12接触,第一棘齿轮16和第二棘齿轮17脱离啮合状态,驱动块12带动第二棘齿轮17转动,当点播机主体上移时,顶推架19脱离对驱动块12的作用力,在拉簧13作用下,驱动块12带动第二棘齿轮17复位,第一棘齿轮16和第二棘齿轮17啮合,从而使转筒11转动一定角度,在挡板15作用下,仅容许放置孔14内的小
麦种通过,实现小麦种的定量点播。
28.应当指出,在说明书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表示所述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未必每个实施例都包括该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此外,这样的短语未必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在结合实施例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结合明确或未明确描述的其他实施例实现这样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之内。
29.应当容易地理解,应当按照最宽的方式解释本公开中的“在
……
上”、“在
……
以上”和“在
……
之上”,以使得“在
……
上”不仅意味着“直接处于某物上”,还包括“在某物上”且其间具有中间特征或层的含义,并且“在
……
以上”或者“在
……
之上”不仅包括“在某物以上”或“之上”的含义,还可以包括“在某物以上”或“之上”且其间没有中间特征或层(即,直接处于某物上)的含义。
30.此外,文中为了便于说明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例如,“下面”、“以下”、“下方”、“以上”、“上方”等,以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其他元件或特征的如图所示的关系。空间相对术语意在包含除了附图所示的取向之外的处于使用或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装置可以具有其他取向(旋转90度或者处于其他取向上),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词可以同样被相应地解释。
3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