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板材打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14 20:42: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板材打孔装置,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建筑工程,为建设工程的一部分,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对于建筑工程用的板材,需要对其进行打孔,而打孔时会产生碎屑以及碎掉的板块,要能够对其进行集中处理,为此,提供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板材打孔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板材打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板材打孔装置,包括台体,所述台体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顶部等距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前后两端与台体连接,所述台体顶部前后两侧中间对称设置有竖板,所述竖板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底部中间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底部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电机箱,所述第一电机箱内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箱底部设置有钻头,且所述钻头顶部与第一电机底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凹槽内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板,位于右侧的所述固定板右侧中间设置有第二电机箱,所述第二电机箱内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左侧的输出端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左端贯穿位于右侧的固定板与位于左侧的固定板轴承连接,所述螺杆外壁螺纹连接有推板,所述台体底部四角设置有支撑腿,前后两个所述支撑腿之间设置有框板,所述框板内设置有抽拉盒,所述台体底部两侧对称开设有与凹槽相连通的方形口。
6.进一步的,前后两个所述支撑腿之间设置有稳定板,所述稳定板顶部与框板相贴合。
7.进一步的,所述抽拉盒与框板相背的一侧设置有把手。
8.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框板相对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卡合连接有卡板,且所述卡板与抽拉盒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顶板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斜面板,且所述斜面板与竖板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推板底面以及前后两侧均与台体相贴合。
11.进一步的,所述台体右侧顶部设置有遮挡板。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在横板顶部进行板材的打孔时产生的碎屑以及板块落至凹槽内,通过推板将碎屑以及板块通过方形口推至抽拉盒内进行收集,从而便于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处理。
14.2、通过设置稳定板,对框板进行支撑,使框板更稳定,通过设置把手,便于对抽拉盒进行操作,通过设置卡槽以及卡板,使抽拉盒更稳定的处于框板内,通过设置斜面板,提
高顶板的稳定性,通过设置遮挡板,对第二电机箱进行遮挡,防止板材脱离台体而砸在第二电机箱顶部。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板材打孔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板材打孔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板材打孔装置的推板连接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板材打孔装置的框板示意图;
20.图中标号:1、台体;2、凹槽;3、横板;4、竖板;5、顶板;6、液压缸;7、第一电机箱;8、第一电机;9、钻头;10、固定板;11、第二电机箱;12、第二电机;13、螺杆;14、推板;15、支撑腿;16、框板;17、抽拉盒;18、方形口;19、稳定板;20、把手;21、卡槽;22、卡板;23、斜面板;24、遮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板材打孔装置,包括台体1,所述台体1顶部开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内顶部等距设置有横板3,所述横板3前后两端与台体1连接,所述台体1顶部前后两侧中间对称设置有竖板4,所述竖板4顶部设置有顶板5,所述顶板5底部中间设置有液压缸6,所述液压缸6底部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电机箱7,所述第一电机箱7内设置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箱7底部设置有钻头9,且所述钻头9顶部与第一电机8底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凹槽2内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板10,位于右侧的所述固定板10右侧中间设置有第二电机箱11,所述第二电机箱11内设置有第二电机12,所述第二电机12左侧的输出端连接有螺杆13,所述螺杆13左端贯穿位于右侧的固定板10与位于左侧的固定板10轴承连接,所述螺杆13外壁螺纹连接有推板14,所述推板14底面以及前后两侧均与台体1相贴合,所述台体1底部四角设置有支撑腿15,前后两个所述支撑腿15之间设置有框板16,所述框板16内设置有抽拉盒17,所述台体1底部两侧对称开设有与凹槽2相连通的方形口18。
23.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前后两个所述支撑腿15之间设置有稳定板19,所述稳定板19顶部与框板16相贴合,对框板16进行支撑,使框板16更稳定。
24.具体的,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抽拉盒17与框板16相背的一侧设置有把手20,便于对抽拉盒17进行操作。
25.具体的,如图2所示,两个所述框板16相对的一侧开设有卡槽21,所述卡槽21内卡合连接有卡板22,且所述卡板22与抽拉盒17连接,使抽拉盒17更稳定的处于框板16内。
26.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顶板5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斜面板23,且所述斜面板23与竖板4连接,提高顶板5的稳定性。
27.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台体1右侧顶部设置有遮挡板24,对第二电机箱11
进行遮挡,防止板材脱离台体1而砸在第二电机箱11顶部。
28.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将板材放置在横板3顶部,通过外接电源为第一电机8以及第二电机12供电,开启第一电机8,使钻头9进行转动,开启液压缸6,使第一电机箱7下降,直至钻头9与板材接触而对板材进行打孔,打孔时产生的碎屑以及板块落至凹槽2内,开启第二电机12,使螺杆13进行转动,带动与螺杆13螺纹连接的推板14进行左右移动,将凹槽2内的碎屑以及板块通过方形口18落至抽拉盒17内,从而便于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处理。
29.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板材打孔装置,包括台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台体(1)顶部开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内顶部等距设置有横板(3),所述横板(3)前后两端与台体(1)连接,所述台体(1)顶部前后两侧中间对称设置有竖板(4),所述竖板(4)顶部设置有顶板(5),所述顶板(5)底部中间设置有液压缸(6),所述液压缸(6)底部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电机箱(7),所述第一电机箱(7)内设置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箱(7)底部设置有钻头(9),且所述钻头(9)顶部与第一电机(8)底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凹槽(2)内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板(10),位于右侧的所述固定板(10)右侧中间设置有第二电机箱(11),所述第二电机箱(11)内设置有第二电机(12),所述第二电机(12)左侧的输出端连接有螺杆(13),所述螺杆(13)左端贯穿位于右侧的固定板(10)与位于左侧的固定板(10)轴承连接,所述螺杆(13)外壁螺纹连接有推板(14),所述台体(1)底部四角设置有支撑腿(15),前后两个所述支撑腿(15)之间设置有框板(16),所述框板(16)内设置有抽拉盒(17),所述台体(1)底部两侧对称开设有与凹槽(2)相连通的方形口(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板材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前后两个所述支撑腿(15)之间设置有稳定板(19),所述稳定板(19)顶部与框板(16)相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板材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拉盒(17)与框板(16)相背的一侧设置有把手(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板材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框板(16)相对的一侧开设有卡槽(21),所述卡槽(21)内卡合连接有卡板(22),且所述卡板(22)与抽拉盒(17)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板材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5)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斜面板(23),且所述斜面板(23)与竖板(4)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板材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14)底面以及前后两侧均与台体(1)相贴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板材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体(1)右侧顶部设置有遮挡板(2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板材打孔装置,包括台体,所述台体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顶部等距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前后两端与台体连接,所述台体顶部前后两侧中间对称设置有竖板,所述竖板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底部中间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底部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电机箱,所述第一电机箱内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箱底部设置有钻头,且所述钻头顶部与第一电机底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凹槽内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横板顶部进行板材的打孔时产生的碎屑以及板块落至凹槽内,通过推板将碎屑以及板块通过方形口推至抽拉盒内进行收集,从而便于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处理。理。理。


技术研发人员:ꢀ(74)专利代理机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基诚达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11
技术公布日:2022/11/1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