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规模化培养荒漠蓝藻产量实时动态监测方法

2022-11-14 14:51: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规模化培养荒漠蓝藻产量实时动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分别在多个初始水下光照强度条件下对多组蓝藻进行培养,记录多组蓝藻在不同时间段的样本干重以及光周期条件下当日平均水下光强,并以此构建当日平均水下光强-蓝藻样本干重标定曲线;测量获得目标蓝藻培养池内光周期条件下当日平均水下光强,根据当日平均水下光强与标准曲线实现对目标蓝藻培养池内蓝藻样本干重的实时动态监测,以此推定蓝藻产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规模化培养荒漠蓝藻产量实时动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具体包括:(1)将蓝藻与培养液充分混合,并在一指定的水下温度下培养24小时以上;(2)每隔一指定时段采集一次步骤(1)中的包含蓝藻与培养液的混合体系,将其烘干并称量获得蓝藻样本的干重,测量获得蓝藻样本的干重当日的平均水下光照强度,并获得水下光照强度-蓝藻样本的干重标准曲线;(3)将蓝藻与培养液充分混合,然后测定蓝藻混合液的平均水下光照强度,并与所述标准曲线对照,从而测得蓝藻混合液中的蓝藻样本的干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规模化培养荒漠蓝藻产量实时动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时段为12小时或24小时或48小时或72小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规模化培养荒漠蓝藻产量实时动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24小时以内多次测量水下光照强度,并将所测量的水下光照强度取其平均值得到当日平均水下光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规模化培养荒漠蓝藻产量实时动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在24小时以内,每相隔至少1小时测量一次水下光照强度。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规模化培养荒漠蓝藻产量实时动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包含蓝藻与培养液的混合体系进行扰动,扰动的频率为每24小时扰动12小时。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规模化培养荒漠蓝藻产量实时动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蓝藻培养池中指定的水下温度为25℃~30℃。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规模化培养荒漠蓝藻产量实时动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水下光照强度为1500-4000lux。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规模化培养荒漠蓝藻产量实时动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包含蓝藻与培养液的混合体系进行培养过程中,使所述混合体系交替的处于光照或无光照的暗室条件下,光照时间和暗室时间的时长之比为9/15~12/12;优选的,所述混合体系内蓝藻的初始干重与培养液的质量配比为8g/t。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规模化培养荒漠蓝藻产量实时动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藻选自鱼腥藻、具鞘微鞘藻、念珠藻、席藻、伪枝藻、爪哇伪枝藻、单歧藻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规模化培养荒漠蓝藻产量实时动态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分别在多个初始水下光照强度条件下对多组蓝藻进行培养,记录多组蓝藻在不同时间段的样本干重以及当日平均水下光强,并以此构建当日平均水下光强-蓝藻样本干重标定曲线;测量获得目标蓝藻培养池内光周期条件下的当日平均水下光强,根据当日平均水下光强与标准曲线实现对目标蓝藻培养池内蓝藻样本干重的实时动态监测,以此推定蓝藻产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包括1)实现了荒漠蓝藻产量的实时动态监测;2)使用方法简单、容易操作;3)成本低、检测效率高。高。高。


技术研发人员:赵洋 李新荣 张志山 贾荣亮 潘颜霞 王楠 许文文 赵燕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2.09.13
技术公布日:2022/11/1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