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车辆的空调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2022-11-14 13:43: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的空调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2.随着车辆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车辆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车辆的空调对用户的驾车体验、乘车体验来说尤为重要。
3.传统技术中,通过车内外温度,控制鼓风机的风量等级和混合风门的开度,实现车内温度的自动调节,传统的空调控制方法比较单一,而在实际应用中,汽车的行驶环境的温度变化比较复杂,传统的空调控制方法无法适应于复杂多变的温度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车辆的空调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能够提高车内温度调节的准确度,可以适应于复杂多变的温度环境。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的空调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6.获取设定温度、车内温度、环境温度和光照强度,并基于所述设定温度、所述车内温度、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光照强度确定控制值;
7.基于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控制值,确定压缩机的开闭状态;所述开闭状态为开启状态或者关闭状态;
8.基于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控制值,确定模式风门的循环模式;所述循环模式为内循环模式或者外循环模式;
9.按照预设风门开度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控制值对应的目标风门开度,将混合风门的风门开度设定为所述目标风门开度;
10.按照预设风量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控制值对应的目标风量等级,将鼓风机的风量等级设定为所述目标风量等级。
11.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的空调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12.控制值确定模块,用于获取设定温度、车内温度、环境温度和光照强度,并基于所述设定温度、所述车内温度、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光照强度确定控制值;
13.压缩机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控制值,确定压缩机的开闭状态;所述开闭状态为开启状态或者关闭状态;
14.模式风门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控制值,确定模式风门的循环模式;所述循环模式为内循环模式或者外循环模式;
15.混合风门控制模块,用于按照预设风门开度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控制值对应的目标风门开度,将混合风门的风门开度设定为所述目标风门开度;
16.鼓风机控制模块,用于按照预设风量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控制值对应的目标风量
等级,将鼓风机的风量等级设定为所述目标风量等级。
17.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18.获取设定温度、车内温度、环境温度和光照强度,并基于所述设定温度、所述车内温度、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光照强度确定控制值;
19.基于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控制值,确定压缩机的开闭状态;所述开闭状态为开启状态或者关闭状态;
20.基于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控制值,确定模式风门的循环模式;所述循环模式为内循环模式或者外循环模式;
21.按照预设风门开度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控制值对应的目标风门开度,将混合风门的风门开度设定为所述目标风门开度;
22.按照预设风量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控制值对应的目标风量等级,将鼓风机的风量等级设定为所述目标风量等级。
23.第四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24.获取设定温度、车内温度、环境温度和光照强度,并基于所述设定温度、所述车内温度、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光照强度确定控制值;
25.基于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控制值,确定压缩机的开闭状态;所述开闭状态为开启状态或者关闭状态;
26.基于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控制值,确定模式风门的循环模式;所述循环模式为内循环模式或者外循环模式;
27.按照预设风门开度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控制值对应的目标风门开度,将混合风门的风门开度设定为所述目标风门开度;
28.按照预设风量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控制值对应的目标风量等级,将鼓风机的风量等级设定为所述目标风量等级。
29.第五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30.获取设定温度、车内温度、环境温度和光照强度,并基于所述设定温度、所述车内温度、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光照强度确定控制值;
31.基于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控制值,确定压缩机的开闭状态;所述开闭状态为开启状态或者关闭状态;
32.基于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控制值,确定模式风门的循环模式;所述循环模式为内循环模式或者外循环模式;
33.按照预设风门开度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控制值对应的目标风门开度,将混合风门的风门开度设定为所述目标风门开度;
34.按照预设风量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控制值对应的目标风量等级,将鼓风机的风量等级设定为所述目标风量等级。
35.上述车辆的空调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根据设定温度、车内温度、环境温度和光照强度,确定控制值,根据环境温度和控制值确定压缩
机的开闭状态、确定模式风门的循环模式,根据控制值确定混合风门的风门开度,以及鼓风机的风量等级,可以根据车辆的实际行驶环境,对压缩机的开闭状态、模式风门的循环模式、混合风门的风门开度,以及鼓风机的风量等级进行实时调整,提高了车内温度调节的准确度,可以适应于复杂多变的温度环境。
附图说明
36.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车辆的空调控制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37.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车辆的空调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38.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环境温度和环境温度补偿之间的映射关系的示意图;
39.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光照强度和光照补偿之间的映射关系的示意图;
40.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预设风门开度映射关系的示意图;
41.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预设风量映射关系的示意图;
42.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循环模式的示意图;
43.图8为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车辆的空调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44.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车辆的空调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45.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4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4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空调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其中,传感器102、混合风门104、鼓风机106、模式风门108、压缩机110与空调控制器112通过总线连接;通过传感器102获取车内温度、环境温度和光照强度,通过空调控制器112,基于设定温度、车内温度、环境温度和光照强度确定控制值,空调控制器112通过环境温度和控制值,确定压缩机110的开闭状态,空调控制器112通过环境温度和控制值,确定模式风门108的循环模式,空调控制器1112通过控制值确定混合风门104的风门开度,空调控制器112通过控制值确定鼓风机106的风量等级。
48.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车辆的空调控制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空调控制器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49.s202,获取设定温度、车内温度、环境温度和光照强度,并基于设定温度、车内温度、环境温度和光照强度确定控制值。
50.其中,设定温度是驾驶人员设定的温度,也就是说驾驶人员期望车内所达到的温度。车内温度是车辆驾驶舱的实时温度,环境温度是车辆所处外部环境的实时温度,光照强度是车辆所处外部环境的实时光照强度。
51.具体地,在车辆的空调处于自动控制模式下时,执行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车辆的空调控制方法。空调控制器通过布置在驾驶舱内的温度传感器获取车内温度tin,具体可以是通过布置在内循环风口出的温度传感器来获取车内温度tin;可以通过布置在车辆外部的传感器获取环境温度tout;通过布置在仪表板上的光强传感器来获取光照强度。
52.空调控制器获取参考温度,根据参考温度、设定温度、车内温度、环境温度和光照强度,空调控制器通过综合运行公式计算控制值。控制值是综合考虑参考温度和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设定温度和车内温度之间的差值,环境温度对应的环境温度补偿,以及光照强度对应的光照补偿确定的,参考温度是预先设定的温度,比如,参考温度为25℃。
53.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设定温度、车内温度、环境温度和光照强度确定控制值,包括:获取参考温度、设定温度偏差增益、车内温度偏差增益和控制常数;计算设定温度和参考温度之间的设定温度偏差;计算设定温度和车内温度之间的车内温度偏差;查询环境温度对应的环境温度补偿;查询光照强度对应的光照补偿;基于设定温度偏差、温度偏差增益、车内温度偏差、车内温度偏差增益、环境温度补偿、光照补偿和控制常数确定控制值。
54.具体地,预先设定了环境温度和环境温度补偿之间的映射关系,基于环境温度和环境温度补偿之间的映射关系,查询环境温度对应的环境温度补偿;环境温度与环境温度补偿正相关。
55.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环境温度小于第一最小温度时,环境温度对应的环境温度补偿为预设最小温度补偿,当环境温度大于最大温度时,环境温度对应的环境温度补偿为预设最大温度补偿;当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最小温度,且小于或等于最大温度时,环境温度的变化量与环境温度补偿的变化量呈比例关系。比如,环境温度属于第一温度补偿区间时,环境温度的变化量与环境温度补偿的变化量之间的比值为3:8,环境温度属于第二温度补偿区间时,环境温度的变化量与环境温度补偿的变化量之间的比值为1:4,环境温度属于第三温度补偿区间时,环境温度的变化量与环境温度补偿的变化量之间的比值为2:3;当环境温度为25℃时,环境温度补偿为0。第一温度补偿区间内的环境温度,大于第二温度补偿区间内的环境温度,第二温度补偿区间内的环境温度,大于第三温度补偿区间内的环境温度。
56.示例性地,第一温度补偿区间可以为(10℃,45℃],第二温度补偿区间可以为(0℃,10℃],第三温度补偿区间可以为(-40℃,0℃],第一最小温度可以为-40℃,最大温度可以为45℃,预设最小温度补偿为-140,预设最大温度补偿为60。
57.示例性地,环境温度和环境温度补偿(k3)之间的映射关系如图3所示,当环境温度为小于零下40℃时,环境温度补偿k3为-140;当环境温度为0℃时,环境温度补偿为-80;当环境温度为25℃时,环境温度补偿k3为0;当环境温度大于45℃,环境温度补偿k3为60。
58.预先设定了光照强度和光照补偿之间的映射关系,基于光照强度和光照补偿之间的映射关系,查询光照强度对应的光照补偿;光照强度与光照补偿正相关。
59.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光照强度小于最小光照强度时,光照强度对应的光照补偿为预设最小光照补偿,当光照强度大于最大光照强度时,光照强度对应的光照补偿为预设最大光照补偿;当光照强度大于或等于最小光照强度,且小于或等于最大光照强度时,光照强度的变化量与光照补偿的变化量呈比例关系。比如,光照强度属于第一光照补偿区间时,光照强度的变化量与光照补偿的变化量之间的比值为1:1,光照强度属于第二光照补偿区间时,光照强度的变化量与光照补偿的变化量之间的比值为6:5,光照强度属于第三光照补偿区间时,光照强度的变化量与光照补偿的变化量之间的比值为10:1,光照强度属于第四光照补偿区间时,光照强度的变化量与光照补偿之间的比值为5:2,光照强度属于第五光照补偿区间时,光照强度的变化量与光照补偿之间的比值为7:1。第一光照补偿区间内的光照
强度,大于第二光照补偿区间内的光照强度,第二光照补偿区间内的光照强度,大于第三光照补偿区间内的光照强度,第三光照补偿区间内的光照强度,大于第四光照补偿区间内的光照强度,第四光照补偿区间内的光照强度,大于第五光照补偿区间内的光照强度。
60.示例性地,第一光照补偿区间可以为(230lx,245lx],第二光照补偿区间可以为(200lx,230lx],第三光照补偿区间可以为(150lx,200lx],第四光照补偿区间可以为(125lx,150lx],第五光照补偿区间可以为(95lx,125lx],最大光照强度为145lx,最小光照强度为90lx,预设最小光照补偿为-60,预设最大温度补偿为0。
61.示例性地,光照强度和光照补偿(k4)之间的映射关系如图4所示,当光照强度小于或等于90lx时,光照补偿k4为-60,光照强度为大于或等于240lx时,光照补偿k4为0。
62.s204,基于环境温度和控制值,确定压缩机的开闭状态;开闭状态为开启状态或者关闭状态。
63.具体地,空调控制器预先为环境温度划分了多个温度区间,以及预先为控制值划分了多个控制值区间,并为多个温度区间和多个控制值区间的不同组合方式,相应设定了压缩机的开闭状态。
64.空调控制器确定环境温度所属的温度区间,以及控制值所属的控制值区间,并根据环境温度所属的温度区间和控制值所属的控制值区间确定压缩机的开闭状态。
65.s206,基于环境温度和控制值,确定模式风门的循环模式;循环模式为内循环模式或者外循环模式。
66.具体地,空调控制器为预先为多个温度区间和多个控制值区间的不同组合方式,相应设定了模式风门的循环模式。
67.空调控制器确定环境温度所属的温度区间,以及控制值所属的控制值区间,并根据环境温度所属的温度区间和控制值所属的控制值区间确定模式风门的循环模式。
68.s208,按照预设风门开度映射关系,确定控制值对应的目标风门开度,将混合风门的风门开度设定为目标风门开度。
69.具体地,预设风门开度映射关系,用于反映混合风门的风门开度,与控制值之间的映射关系,当控制值td小于第一最小控制值时,混合风门的风门开度为180
°
,当控制值td大于第一最大控制值时,混合风门的风门开度为0
°
,当控制值td小于第一最大控制值,且大于第一最小控制值时,控制值td越大,风门开度越小。当风门开度为180
°
时,混合风门为全冷状态,当风门开度为0
°
时,混合风门为全暖状态。
70.第一最小控制值和第一最大控制值可以根据车辆的实际情况设定,示例性地,预设风门开度映射关系可以如图5所示,第一最小控制值可以为35,第一最大控制值可以为242,当控制值td小于35时,混合风门的风门开度为180
°
,当控制值td大于242时,混合风门的风门开度为0
°
;本技术实施例不对第一最小控制值和第一最大控制值进行限定。
71.s210,按照预设风量映射关系,确定控制值对应的目标风量等级,将鼓风机的风量等级设定为目标风量等级。
72.具体地,预设风量映射关系,用于反映鼓风机的风量等级,与控制值之间的映射关系,在实际应用中,预设风量映射关系可以图6所示,当控制值td小于第二最小控制值时,风量等级为最大风量等级,当控制值td大于第二最大控制值时,风量等级为最大风量等级,当控制值td等于第一预设控制值时,风量等级为最小风量等级,第一预设控制值小于第二最
大控制值,且大于第二最小控制值;当控制值td小于第一预设控制值,且大于第二最小控制值时,控制值td越大,风量等级越小,当控制值td大于第一预设控制值,且小于第二最大控制值时,控制值td越大,风量等级越大。
73.第二最小控制值、第二最大控制值和第一预设控制值可以根据车辆的实际情况设定,示例性地,如图6所示,第二最小控制值为10,第二最大控制值可为250,第一预设控制值可以是110,最小风量等级为1级,最大风量等级为8级。当控制值小于10时,风量等级为8级,当控制值为110时,风量等级为1级,当控制值大于250时,风量等级为8级;当控制值在10至110之间时,风量等级与控制值负相关,当控制值在110至250之间时,风量等级与控制值正相关。本技术实施例不对第二最小控制值、第二最大控制值和第一预设控制值进行限定。
74.在上述车辆的空调控制方法中,根据设定温度、车内温度、环境温度和光照强度,确定控制值,根据环境温度和控制值确定压缩机的开闭状态、确定模式风门的循环模式,根据控制值确定混合风门的风门开度,以及鼓风机的风量等级,可以根据车辆的实际行驶环境,对压缩机的开闭状态、模式风门的循环模式、混合风门的风门开度,以及鼓风机的风量等级进行实时调整,提高了车内温度调节的准确度,可以适应于复杂多变的温度环境。
75.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设定温度、车内温度、环境温度和光照强度确定控制值,包括:获取参考温度、设定温度偏差增益、车内温度偏差增益和控制常数;计算设定温度和参考温度之间的设定温度偏差;计算设定温度和车内温度之间的车内温度偏差;查询环境温度对应的环境温度补偿;查询光照强度对应的光照补偿;基于设定温度偏差、温度偏差增益、车内温度偏差、车内温度偏差增益、环境温度补偿、光照补偿和控制常数确定控制值。
76.具体地,温度偏差增益、车内温度偏差和控制常数均为自定义设置,控制常数越小,空调的制冷性能越强,控制常数越大,空调的制热性能越强。
77.空调控制器根据综合运行公式计算控制值,综合运行公式如下:
78.td=k1(tset-tori) k2(tset-tin)-k3 k4 offset
ꢀꢀꢀꢀ
(1)
79.其中,k1为温度偏差增益,tset为设定温度,tori为参考温度,k2为车内温度偏差增益,tin为车内温度,k3为环境温度补偿,k4为光照补偿,offset为控制常数,td为控制值。示例性地,温度偏差增益k1为5,车内温度偏差增益k2为6,参考温度tori为25℃,控制常数offset为117。
80.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控制器获取参考温度,根据参考温度、设定温度基于环境温度和控制值,控制压缩机的开闭状态,包括:当环境温度属于第一预设环境温度区间,且控制值属于第一预设控制区间时,控制压缩机处于关闭状态;当环境温度属于第一预设环境温度区间,且控制值属于第二预设控制区间时,控制压缩机处于开启状态;当环境温度属于第二预设环境温度区间时,控制压缩机处于开启状态;第一预设环境温度区间内的温度,小于第二预设环境温度区间内的温度,第一预设控制区间内的控制值,大于第二预设控制区间内的控制值。
81.具体地,第一预设环境温度区间可以是(-∞,3℃),第二预设环境温度区间可以是(5℃, ∞),第一预设控制区间可以是(165, ∞),第二预设控制区间可以是(-∞,158);也就是说,当环境温度小于3℃,且控制值大于165时,控制压缩机处于关闭状态,当环境温度小于3℃,且控制值小于158时,控制压缩机处于开启状态,当环境温度大于5摄氏度时,控制值处于开启状态。
82.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环境温度属于第四预设环境温度区间时,获取压缩机的前一开闭状态,并控制所述压缩机处于前一开闭状态,前一开闭状态是环境温度属于第四预设环境温度区间之前,压缩机的开闭状态。也就是说,当环境温度属于第四预设环境温度区间时,压缩机保持上一开闭状态。
83.第四预设环境温度区间内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环境温度区间内的温度,且小于第二预设环境温度区间内的温度。
84.示例性地,第四预设环境温度区间可以是[3℃,5℃]。若t1时刻,环境温度为1℃,且控制值为152,则控制压缩机的开闭状态为开启状态,若t2时刻,环境温度为3℃,则控制压缩机保持开启状态;若t1时刻,环境温度为6℃,且控制值为170,则控制压缩机的开闭状态为关闭状态,若t2时刻,环境温度为3℃,则控制压缩机保持关闭状态。
[0085]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的空调控制方法还包括:当环境温度属于第五预设环境温度区间时,禁止压缩机输出,当环境温度属于第六预设环境温度区间时,允许压缩机输出,当环境温度属于第七预设环境温度区间时,控制压缩机保持上一开闭状态。
[0086]
具体地,禁止压缩机输出指的是压缩机不工作,允许压缩机输出指的是压缩机工作,禁止压缩机输出时,压缩机不可用,也不可以调整开闭状态,允许压缩机输出时,可以控制压缩机的开闭状态。
[0087]
示例性地,第五预设环境温度区间可以是(-∞,-5℃),第六预设环境温度区间可以是(-2℃, ∞),第七预设环境温度区间可以是[-5℃,-2℃]。
[0088]
由于环境温度属于(-2℃, ∞)时,允许压缩机工作,又由于当环境温度属于第一预设环境温度区间(-∞,3℃),且控制值属于第二预设控制区间时,控制压缩机处于开启状态,因此,当环境温度属于(-2℃,3℃),且控制值属于第二预设控制区间时,控制压缩机处于开启状态。
[0089]
比如,当环境温度小于-5℃时,压缩机不工作;当环境温度属于(-2℃,3℃),且控制值属于第二预设控制区间时,控制压缩机处于开启状态;当环境温度属于(-2℃,3℃),且控制值属于第一预设控制区间时,控制压缩机处于关闭状态。当环境温度属于[-5℃,-2℃]时,控制压缩机保持前一开闭状态。
[0090]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的空调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蒸发器表面温度,当蒸发器表面温度大于第一预设表面温度时,允许压缩机输出;当蒸发器表面温度小于第二预设表面温度时,禁止压缩机输出;当蒸发器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表面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表面温度时,控制压缩机保持上一开闭状态。
[0091]
具体地,蒸发器表面设定有温度传感器,通过该温度传感器采集蒸发器表面温度。示例性地,第一预设表面温度为5℃,第二预设表面温度为3℃,当蒸发器表面温度属于(5℃, ∞)时,允许压缩机工作,当蒸发器表面温度属于(-∞,3℃)时,禁止压缩机输出,当蒸发器表面温度属于[3℃,5℃]时,控制压缩机保持上一开闭状态。
[0092]
由于蒸发器表面温度属于(5℃, ∞)时,允许压缩机工作,又由于环境温度属于(-2℃, ∞)时,允许压缩机工作,环境温度属于第一预设环境温度区间(-∞,3℃),且控制值属于第二预设控制区间时,控制压缩机处于开启状态,因此,在蒸发器表面温度属于(5℃, ∞),且属于环境温度属于(-2℃,3℃),且控制值属于第二预设控制区间时,控制压缩机处于开启状态。
[0093]
当蒸发器表面温度属于(-∞,3℃),或者环境温度属于(-∞,-5℃)时,控制器不工作。
[0094]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的空调控制方法还包括:在设定温度为预设最低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混合风门的风门开度为最大开度,控制出风模式为吹面模式,控制循环模式为内循环,将鼓风机的风量等级调节为最大风量等级,控制压缩机处于开启状态;在设定温度为预设最高温度的情况下,控制风门开度为最小开度,控制出风模式为吹脚模式,控制循环模式为外循环,将风量等级调节为最大风量等级,并控制压缩机处于关闭状态。
[0095]
具体地,当设定温度为预设最低温度(lo)时,空调进入最大制冷状态,控制混合风门的风门开度为最大开度(比如风门开度为180
°
),控制压缩机处于开启状态,且吹风模式为吹面模式,循环模式为内循环,风量等级为最大风量等级。当设定温度为预设最高温度(hi)时,空调进入最大制热状态,控制混合风门开度为最小开度(比如风门开度为0
°
),控制处分模式为吹脚模式,循环模式为外循环,风量等级为最大风量等级。
[0096]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环境温度和控制值,确定循环模式,包括:当环境温度属于第一预设环境温度区间时,确定循环模式为外循环模式;当环境温度属于第三预设环境温度区间时,确定循环模式为内循环模式;当环境温度不属于第一预设环境温度区间以及第三预设环境温度区间,并且控制值属于第一预设控制区间时,确定控制循环模式为内循环模式;当环境温度不属于第一预设环境温度区间以及第三预设环境温度区间,并且控制值属于第三预设控制区间时,确定控制循环模式为外循环模式;当环境温度不属于第一预设环境温度区间以及第三预设环境温度区间,并且控制值满足状态保持条件时,获取前一模式,并确定循环模式为前一模式;前一模式是在控制值满足状态保持条件之前的循环模式。
[0097]
示例性地,第一预设环境温度区间可以是(-∞,3℃),第三预设环境温度区间可以是(25℃, ∞),环境温度不属于第一预设环境温度区间以及第三预设环境温度区间时,环境温度可以是[3℃,25℃];第一预设控制区间可以是(165, ∞),第三预设控制区间可以是(-∞,145)。
[0098]
控制值满足状态条件,指的是控制值不属于第一预设控制区间以及第三预设控制区间,示例性地,第一预设控制区间可以是(-∞,145),第三预设控制区间可以是(165, ∞),控制值属于[145,165]时,控制值满足状态条件。
[0099]
当环境温度属于(-∞,3℃)时,确定循环模式为外循环模式;当环境温度属于(25℃, ∞)时,确定循环模式为内循环模式,当环境温度属于[3℃,25℃],且控制值属于(165, ∞)时,确定循环模式为内循环模式;当环境温度属于[3℃,25℃],且控制值属于(-∞,145)时,确定循环模式为外循环模式;当环境温度属于[3℃,25℃],且控制值属于[145,165]时,确定循环模式为前一模式。
[0100]
示例性地,如图7所示,在环境温度属于[3℃,25℃]的情况下,在t1时刻,控制值属于(-∞,145),循环模式为内循环模式,对应图7中的区域1,在t2时刻,控制值属于[145,165],循环模式为内循环模式(保持t1时刻的循环模式),对应图7中的区域2。
[0101]
在t3时刻,控制值属于(165, ∞),循环模式为外循环模式,对应图7中的区域3,在t4时刻,控制值属于[145,165],循环模式为外循环模式(保持t3时刻的循环模式),对应图7中的区域4。
[0102]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循环模式为内循环模式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则控制循环模式
切换为外循环模式,并在循环模式为外循环模式达到第二预设时长时,控制循环模式切换为内循环模式。
[0103]
示例性地,第一预设时长可以为15分钟,第二预设时长可以为1分钟。
[0104]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的空调控制方法还包括:在环境温度处于预设夏季温度区间的情况下,获取吹面出风口温度;当吹面出风口温度大于第一预设吹面温度,且出风模式为吹面模式时,将出风模式切换为吹面吹脚模式;当吹面出风口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吹面温度,且出风模式为吹面吹脚模式时,将出风模式切换为吹面模式;当吹面出风口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吹面温度,且大于第二预设吹面温度时,保持前一出风模式。
[0105]
具体地,前一出风模式,是吹面出风口温度在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吹面温度,且大于第二预设吹面温度之前的出风模式。
[0106]
示例性地,预设夏季温度区间可以是[25℃, ∞),第一预设吹面温度可以为28℃,第二预设吹面温度可以为24℃。在环境温度处于预设夏季温度区间的情况下,按照表1控制出风模式。
[0107]
表1
[0108]
出风模式吹面出风口温度tv切换至模式吹面模式tv>28℃吹面吹脚模式吹面吹脚模式tv≤24℃吹面模式任意模式24℃<tv≤28℃保持前一出风模式
[0109]
当吹面出风口温度tv>28℃,且出风模式为吹面模式时,将出风模式切换为吹面吹脚模式;当tv≤24℃,当24℃<tv≤28℃时,保持前一出风模式。
[0110]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环境温度处于预设春秋季温度区间的情况下,获取出风模式,在出风模式为吹面模式的情况下,获取吹面出风口温度,当吹面出风口温度处于第一预设吹面温度区间时,将出风模式切换为吹面吹脚模式,当吹面出风口温度处于第二预设吹面温度区间时,将出风模式切换为吹脚模式;
[0111]
在出风模式为吹面吹脚模式的情况下,获取吹面出风口温度和吹脚出风口温度,当吹面出风口温度处于第二预设吹面温度区间时,将出风模式切换为吹脚模式,当吹脚出风口温度处于第一预设吹脚温度区间时,将出风模式切换为吹面模式;
[0112]
在出风模式为吹脚模式的情况下,获取吹脚出风口温度,当吹脚出风口温度处于第二预设吹脚温度区间时,将出风模式切换为吹面吹脚模式,当吹脚出风口温度处于第一预设吹脚温度区间时,将出风模式切换为吹面模式。
[0113]
示例性地,第一预设吹面温度区间为(25℃,35℃),第二预设吹面温度区间为[35℃, ∞),第一预设吹脚温度区间为(-∞,20℃),第二预设吹脚温度区间为[20℃,30℃)。在环境温度处于预设春秋季温度区间的情况下,按照表2控制出风模式。
[0114]
表2
[0115][0116]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环境温度处于预设冬季温度区间的情况下,获取吹脚出风口温度;当吹脚出风口温度处于第三预设吹脚温度区间,且出风模式为吹脚模式时,将出风模式切换为吹面吹脚模式;当吹脚出风口温度处于第四预设吹脚温度区间,且出风模式为吹面吹脚模式时,将出风模式切换为吹脚模式;当吹脚出风口温度处于第五预设吹脚温度区间,则保持前一出风模式。
[0117]
示例性地,第三预设吹脚温度区间可以是(-∞,22℃],第四预设吹脚温度区间可以是(25℃, ∞],第五预设吹脚温度区间可以是(22℃,25℃]。在环境温度处于预设冬季温度区间的情况下,按照表3控制出风模式。
[0118]
表3
[0119]
出风模式吹脚出风口温度tf切换至模式吹脚模式tf≤22℃吹面吹脚模式吹面吹脚模式tf>25℃吹脚模式任意模式22℃<tf≤25℃保持前一模式
[0120]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环境温度小于第二最小温度,且吹风模式为吹脚模式,则将吹脚模式切换为吹脚除霜模式。第二最小温度可以为-10℃。
[0121]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车辆的空调控制方法包括:
[0122]
s801,获取设定温度、车内温度、环境温度和光照强度
[0123]
s802,获取参考温度、设定温度偏差增益、车内温度偏差增益和控制常数,计算设定温度和参考温度之间的设定温度偏差,计算设定温度和车内温度之间的车内温度偏差,查询环境温度对应的环境温度补偿,查询光照强度对应的光照补偿,基于设定温度偏差、温度偏差增益、车内温度偏差、车内温度偏差增益、环境温度补偿、光照补偿和控制常数确定控制值;
[0124]
s803,当环境温度属于第一预设环境温度区间,且控制值属于第一预设控制区间时,控制压缩机处于关闭状态,当环境温度属于第一预设环境温度区间,且控制值属于第二预设控制区间时,控制压缩机处于开启状态,当环境温度属于第二预设环境温度区间时,控制压缩机处于开启状态;第一预设环境温度区间内的温度,小于第二预设环境温度区间内的温度,第一预设控制区间内的控制值,大于第二预设控制区间内的控制值;
[0125]
s804,当环境温度属于第一预设环境温度区间时,确定循环模式为外循环模式,当环境温度属于第三预设环境温度区间时,确定循环模式为内循环模式,当环境温度不属于第一预设环境温度区间以及第三预设环境温度区间,并且控制值属于第一预设控制区间
时,确定控制循环模式为内循环模式,当环境温度不属于第一预设环境温度区间以及第三预设环境温度区间,并且控制值属于第三预设控制区间时,确定控制循环模式为外循环模式,当环境温度不属于第一预设环境温度区间以及第三预设环境温度区间,并且控制值满足状态保持条件时,获取前一模式,并确定循环模式为前一模式;前一模式是在控制值满足状态保持条件之前的循环模式;
[0126]
s805,按照预设风门开度映射关系,确定控制值对应的目标风门开度,将混合风门的风门开度设定为目标风门开度;
[0127]
s806,按照预设风量映射关系,确定控制值对应的目标风量等级,将鼓风机的风量等级设定为目标风量等级。
[0128]
在上述车辆的空调控制方法中,根据设定温度、车内温度、环境温度和光照强度,确定控制值,根据环境温度和控制值确定压缩机的开闭状态、确定模式风门的循环模式,根据控制值确定混合风门的风门开度,以及鼓风机的风量等级,可以根据车辆的实际行驶环境,对压缩机的开闭状态、模式风门的循环模式、混合风门的风门开度,以及鼓风机的风量等级进行实时调整,提高了车内温度调节的准确度,可以适应于复杂多变的温度环境。
[0129]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车辆的空调控制方法的车辆的空调控制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车辆的空调控制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车辆的空调控制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0130]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提供了一种车辆的空调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值确定模块100、压缩机控制模块200、模式风门控制模块300、混合风门控制模块400和鼓风机控制模块500,其中:
[0131]
控制值确定模块100,用于获取设定温度、车内温度、环境温度和光照强度,并基于设定温度、车内温度、环境温度和光照强度确定控制值;
[0132]
压缩机控制模块200,用于基于环境温度和控制值,确定压缩机的开闭状态;开闭状态为开启状态或者关闭状态;
[0133]
模式风门控制模块300,用于基于环境温度和控制值,确定模式风门的循环模式;循环模式为内循环模式或者外循环模式;
[0134]
混合风门控制模块400,用于按照预设风门开度映射关系,确定控制值对应的目标风门开度,将混合风门的风门开度设定为目标风门开度;
[0135]
鼓风机控制模块500,用于按照预设风量映射关系,确定控制值对应的目标风量等级,将鼓风机的风量等级设定为目标风量等级。
[0136]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值确定模块包括:
[0137]
参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参考温度、设定温度偏差增益、车内温度偏差增益和控制常数;
[0138]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设定温度和所述参考温度之间的设定温度偏差;
[0139]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设定温度和所述车内温度之间的车内温度偏差;
[0140]
第一查询单元,用于查询所述环境温度对应的环境温度补偿;
[0141]
第三查询单元,用于查询所述光照强度对应的光照补偿;
[0142]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设定温度偏差、所述温度偏差增益、所述车内温度偏
差、所述车内温度偏差增益、所述环境温度补偿、所述光照补偿和所述控制常数确定控制值。
[0143]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控制模块,包括:
[0144]
第一压缩机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环境温度属于第一预设环境温度区间,且所述控制值属于第一预设控制区间时,控制压缩机处于关闭状态;
[0145]
第二压缩机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环境温度属于所述第一预设环境温度区间,且所述控制值属于第二预设控制区间时,控制所述压缩机处于开启状态;
[0146]
第三压缩机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环境温度属于第二预设环境温度区间时,控制所述压缩机处于开启状态;所述第一预设环境温度区间内的温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环境温度区间内的温度,所述第一预设控制区间内的控制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控制区间内的控制值。
[0147]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的空调控制装置还包括:
[0148]
第一综合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设定温度为预设最低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混合风门的风门开度为最大开度,控制出风模式为吹面模式,控制循环模式为内循环,将鼓风机的风量等级调节为最大风量等级,控制压缩机处于开启状态;
[0149]
第二综合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设定温度为预设最高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风门开度为最小开度,控制所述出风模式为吹脚模式,控制所述循环模式为外循环,将所述风量等级调节为最大风量等级,并控制所述压缩机处于关闭状态。
[0150]
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式风门控制模块包括:
[0151]
第一模式风门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环境温度属于第一预设环境温度区间时,确定循环模式为外循环模式;
[0152]
第二模式风门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环境温度属于第三预设环境温度区间时,确定所述循环模式为内循环模式;
[0153]
第三模式风门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环境温度不属于所述第一预设环境温度区间以及所述第三预设环境温度区间,并且所述控制值属于第一预设控制区间时,确定控制循环模式为内循环模式;
[0154]
第四模式风门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环境温度不属于所述第一预设环境温度区间以及所述第三预设环境温度区间,并且所述控制值属于第三预设控制区间时,确定所述控制循环模式为外循环模式;
[0155]
第五模式风门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环境温度不属于所述第一预设环境温度区间以及所述第三预设环境温度区间,并且所述控制值满足状态保持条件时,获取前一模式,并确定所述循环模式为所述前一模式;所述前一模式是在所述控制值满足所述状态保持条件之前的循环模式。
[0156]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的空调控制装置还包括:
[0157]
夏季出风模式调节模块,用于在所述环境温度处于预设夏季温度区间的情况下,获取吹面出风口温度;当所述吹面出风口温度大于第一预设吹面温度,且所述出风模式为吹面模式时,将所述出风模式切换为吹面吹脚模式;当所述吹面出风口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吹面温度,且所述出风模式为吹面吹脚模式时,将所述出风模式切换为吹面模式;当所述吹面出风口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吹面温度,且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吹面温度
时,保持前一出风模式。
[0158]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的空调控制装置还包括:
[0159]
春秋季出风模式调节模块,用于在环境温度处于预设夏季温度区间的情况下,获取出风模式,在出风模式为吹面模式的情况下,获取吹面出风口温度,当吹面出风口温度处于第一预设吹面温度区间时,将出风模式切换为吹面吹脚模式,当吹面出风口温度处于第二预设吹面温度区间时,将出风模式切换为吹脚模式;在出风模式为吹面吹脚模式的情况下,获取吹面出风口温度和吹脚出风口温度,当吹面出风口温度处于第二预设吹面温度区间时,将出风模式切换为吹脚模式,当吹脚出风口温度处于第一预设吹脚温度区间时,将出风模式切换为吹面模式;在出风模式为吹脚模式的情况下,获取吹脚出风口温度,当吹脚出风口温度处于第二预设吹脚温度区间时,将出风模式切换为吹面吹脚模式,当吹脚出风口温度处于第一预设吹脚温度区间时,将出风模式切换为吹面模式。
[0160]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的空调控制装置还包括:
[0161]
冬季出风模式调节模块,用于在环境温度处于预设夏季温度区间的情况下,获取吹脚出风口温度;当吹脚出风口温度处于第三预设吹脚温度区间,且出风模式为吹脚模式时,将出风模式切换为吹面吹脚模式;当吹脚出风口温度处于第四预设吹脚温度区间,且出风模式为吹面吹脚模式时,将出风模式切换为吹脚模式;当吹脚出风口温度处于第五预设吹脚温度区间,则保持前一出风模式。
[0162]
上述车辆的空调控制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0163]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0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移动蜂窝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车辆的空调控制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0164]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0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技术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0165]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0166]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0167]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0168]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的数据、存储的数据、展示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
[0169]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技术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本技术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技术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0170]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171]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