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磁阀歧管的制作方法

2022-11-14 03:25: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具备多个电磁阀集合而形成的电磁阀集合体的电磁阀歧管。

背景技术:

背景技术
2.将多个电磁阀集合安装于支承部件的类型的电磁阀被称为电磁阀歧管或歧管电磁阀。各个电磁阀由设置有切换流路的主阀轴的主阀块和安装于主阀块的螺线管块形成。电磁阀歧管有一体型和分离型。一体型是将被集合的电磁阀搭载于单个歧管块的类型。分离型是各个电磁阀搭载于厚度与电磁阀相同的歧管块的类型,多个歧管块被集合且多个电磁阀被集合。在一体型中,歧管块构成支承部件。在分离型中,主阀块和螺线管块安装于设有输出端口的歧管块,歧管块安装于作为支承部件的din导轨。在任一类型中,均是多个电磁阀集合而形成电磁阀集合体。
3.通过向各个螺线管块内的螺线管供给的驱动信号驱动主阀轴,通过主阀轴切换向输出端口喷出的流体的流路。与螺线管连接的引线与设置于布线块的连接器连接。布线块与由多个电磁阀构成的电磁阀集合体邻接配置。
4.在这样的电磁阀歧管中,存在如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那样,根据设置场所等将连接器的朝向切换为朝向电磁阀的上方向的朝上姿态和朝向横向的横向姿态中的任一个姿态的电磁阀歧管。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01961号公报
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9891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9.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10.在专利文献1的电磁阀歧管中,连接器安装于壳体,壳体以向朝上位置和横向位置切换移动自如的方式安装于布线块的块罩。在壳体的两端面突出有支承轴,支承轴在形成于块罩的引导槽中移动自如。在壳体的两侧面设置有挠曲部,各个挠曲部设置有卡定突部。供卡定突部卡合的第一卡定孔和第二卡定孔形成于块罩。
11.为了将连接器也就是壳体从横向姿态切换为朝上姿态,使挠曲部变形而解除卡定突部与第一卡定孔的卡合,并使支承轴沿引导槽的水平方向部移动而使壳体在横向上移动。接着,在使连接器转动为朝上姿态之后,使支承轴沿引导槽的上下方向部移动,并使卡定突部与第二卡定孔卡合。在将连接器从朝上姿态切换为横向姿态时,通过相反的顺序使卡定突部与第一卡定孔卡合。
12.这样,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磁阀歧管需要进行使挠曲部变形而解除卡定突部与卡定孔的卡合的操作、使连接器转动的操作、使支承轴滑动的操作、以及使卡定突部与其他的卡定孔卡合的操作这四个阶段的操作,连接器的切换操作繁杂。
13.在专利文献2的电磁阀歧管中,连接器安装于连接器壳体,连接器壳体以向朝上姿态和横向姿态切换移动自如的方式安装于支承台。在连接器壳体的两端壁突出有第一支承轴和第二支承轴,第一支承轴设置于构成连接器壳体的端壁部的挠曲片,第二支承轴支承于立设部,立设部设置于支承台。在挠曲片的远离第一支承轴的位置设置有凸部,在支承台的端壁部形成有第一嵌合孔和第二嵌合孔,第一嵌合孔通过与凸部卡合而将连接器保持为横向姿态,第二嵌合孔在将连接器保持为朝上姿态时与凸部卡合。
14.在该电磁阀歧管中,在设置有第一支承轴的挠曲片设置凸部,凸部的突出量被设定为比第一支承轴的突出量短。通过压入第一支承轴而使挠曲片变形,将凸部与嵌合孔的嵌合解除,从而切换连接器的姿态。这样,为了使设置有第一支承轴的挠曲片挠曲而解除凸部与嵌合孔的嵌合,必须压入小径的第一支承轴,操作性差。而且,使构成连接器壳体的一方端壁的单侧的挠曲片挠曲,需要用指尖大幅压入第一支承轴,进而,需要用一只手压入第一支承轴,用另一只手使连接器转动,因此,在使连接器转动时,使挠曲片挠曲而解除凸部与嵌合孔的嵌合的操作的操作性差。
1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电磁阀歧管的连接器的姿态切换操作的操作性。
16.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17.本发明的电磁阀歧管具备多个电磁阀集合而形成的电磁阀集合体,所述电磁阀歧管具有:布线块,具备与所述电磁阀电连接的连接器;底座块,形成有收纳所述布线块的收纳空间,并配置于所述电磁阀集合体;固定嵌合部,隔着所述收纳空间而相互对置地设置于所述底座块的支承壁;转动嵌合部,设置于所述布线块的两端的端壁部,与所述固定嵌合部嵌合而在所述连接器朝向上方的朝上保持位置与所述连接器朝向横向的横向保持位置之间以转动自如的方式支承所述布线块;操作部,设置于弹性变形自如的脚部的前端部,且在相互接近远离移动的方向上位移自如,所述脚部设置于所述布线块的两端的端壁部;操作卡合部,设置于所述操作部;朝上卡合部,设置于所述底座块,在所述连接器被保持于朝上位置时与所述操作卡合部卡合;以及横向卡合部,在所述连接器被保持于横向位置时与所述操作卡合部卡合,能够通过使所述操作部相互接近而进行所述操作卡合部的卡合解除和所述布线块的转动。
18.发明效果
19.在将布线块从朝上姿态切换为横向姿态、或者从横向姿态切换为朝上姿态时,作业者用一只手的手指把持两个操作部,由此使操作卡合部与朝上卡合部或横向卡合部的卡合脱离。由于可以在把持着操作部的状态下进行卡合解除和布线块的转动,因此,可以容易地进行连接器的姿态切换操作,从而可以提高切换操作性。
附图说明
20.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电磁阀歧管的立体图。
21.图2的(a)是表示连接器被保持于朝上位置的状态下的布线块和底座块的立体图,图2的(b)是表示连接器被保持于横向位置的状态下的布线块和底座块的立体图。
22.图3是表示将布线块与底座块分离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23.图4的(a)是沿图3中的4a-4a线的向视图,图4的(b)是沿图3中的4b-4b线的剖视图。
24.图5的(a)是图4的(a)中的5a-5a线剖视图,图5的(b)是图4的(a)中的5b-5b线剖视图。
25.图6的(a)是图2的(a)的主视图,图6的(b)是图6的(a)中的6b-6b线剖视图。
26.图7的(a)是图2的(b)的主视图,图7的(b)是图7的(a)中的7b-7b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进行说明。图1所示的电磁阀歧管10具有由六个电磁阀11构成的电磁阀集合体12,各个电磁阀11具有主阀块13和安装于主阀块13的螺线管块14。主阀块13安装于歧管块15,各个歧管块15安装于也被称为din导轨的支承部件16。主阀块13和螺线管块14构成电磁阀,六个电磁阀11集合而形成的电磁阀集合体12通过歧管块15安装于支承轨。通过与电磁阀11的数量相同数量的六个歧管块15形成歧管块的集合体。此外,构成图1中的电磁阀集合体12的电磁阀11的数量为一例,只要是多个电磁阀,便可通过任意数量的电磁阀11组装电磁阀歧管10。
28.配管块17a、17b与电磁阀集合体12的两端部抵接,配管块17a、17b通过端块18a、18b安装于支承部件16。分别由接头部件构成的供给端口21和排出端口22设置于配管块17a、17b。与未图示的空气供给源连接的配管与供给端口21连接,排出管与排出端口22连接。分别由接头部件构成的两个输出端口23、24设置于歧管块15的正面侧,各个输出端口23、24通过配管与气压工作设备连接。
29.在歧管块15形成有未图示的供给孔和排出孔。主阀块13内嵌有未图示的主阀轴。主阀轴在使形成于歧管块15的供给孔与一方的输出端口23连通而向输出端口23供给压缩空气的位置和使供给孔与另一方的输出端口24连通而向输出端口24供给压缩空气的位置之间进行流路的切换。当供给孔与输出端口23连通时,输出端口24与排出孔连通。当供给孔与输出端口24连通时,输出端口23与排出孔连通。
30.由于设置有两个配管块17a、17b,因此,可以从两个供给端口21向供给孔供给压缩空气,但也可以仅设置两个配管块17a、17b中的任一方。
31.螺线管块14内嵌有未图示的螺线管也就是线圈。通过向螺线管供给的驱动信号而向主阀轴供给来自供给孔的压缩空气,沿轴向驱动主阀轴。这样,电磁阀11是具有先导电磁阀的间接工作型。
32.各个线圈与连接器25通过未图示的引线或基板电连接。由此,各个电磁阀11与连接器25电连接。当与未图示的控制器连接的电缆连接器安装于连接器25时,电缆连接器的连接端子与设置于连接器25的连接端子连接,电磁阀11与控制器经由连接器25电连接。
33.布线块26安装于底座块27,底座块27安装于端块18a。底座块27安装于端块18a,并经由端块18a配置于电磁阀集合体12的一端部。为了将底座块27安装于端块18a,在底座块27设置有安装孔28,螺钉部件安装于安装孔28。螺钉部件从底座块27的外侧的侧面插入并从内侧的侧面突出,与端块18a螺钉结合。
34.布线块26以在连接器25朝向上方的朝上保持位置与连接器25朝向横向的横向保持位置之间转动自如的方式安装于底座块27。如图1所示,连接器25的朝上位置是连接器25相对于电磁阀11安装于支承部件16的底面向相反侧的表面突出的位置。连接器25的横向位置是连接器25突出至电磁阀集合体12的端部的延长线上的位置。
35.如上所述,设置有连接器25的部件是布线块26,将布线块26支承为转动自如,经由端块18a等安装于电磁阀集合体12的部件是底座块27。
36.图2的(a)是表示连接器25被保持于朝上位置的状态下的布线块26和底座块27的立体图,图2的(b)是表示连接器25被保持于横向位置的状态下的布线块26和底座块27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将布线块26和底座块27分离的状态的立体图。
37.如图2所示,底座块27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基部27a和端部27b、27c,并由树脂成形。如图3所示,收纳空间29设置于端部27b、27c之间。支承壁31设置于底座块27的端部27b,如图6的(b)及图7的(b)所示,在另一方的端部27c也设置有支承壁31。两个支承壁31相互隔着收纳空间29对置。作为固定嵌合部的支承销32设置于各个支承壁31,支承销32从支承壁31朝向收纳空间29突出。
38.布线块26为长方体形状,并由树脂成形。安装于布线块26的连接器25从布线块26的连接器配置面26a突出。供支承销32嵌合的支承孔33作为转动嵌合部设置于布线块26的两端的端壁部34。通过将底座块27的支承销32嵌合也就是楔入各个支承孔33,从而将布线块26以转动自如的方式支承于底座块27。由此,布线块26在如图2的(a)所示连接器25朝向上方的朝上保持位置与如图2的(b)所示连接器25朝向横向的横向保持位置之间转动约90度。
39.图4的(a)是沿图3中的4a-4a线的放大向视图,图4的(b)是沿图3中的4b-4b线的放大剖视图。图5的(a)是图4的(a)中的5a-5a线剖视图,图5的(b)是图4的(a)中的5b-5b线剖视图。
40.如图4的(b)所示,卡合爪30从底座块27的内侧的侧面突出设置,卡合爪30与设置于端块18a的未图示的卡合孔卡合。
41.如图4所示,在底座块27的相互对置的两个支承壁31分别以在底座块27的内侧的侧面开口的方式设置有两条狭缝35。通过狭缝35之间的部分形成弹性变形部36,作为固定嵌合部的支承销32设置于弹性变形部36。弹性变形部36的前端侧以底座块27的外侧的侧面为基端进行位移,由此使两个支承销32之间的间隔变化。
42.另一方面,在布线块26的两端部的端壁部34分别设置有作为转动嵌合部的支承孔33。如图5的(a)所示,设置有支承孔33的端壁部34与连接器配置面26a相连而成型,因此不会弹性变形。
43.这样,由于支承销32设置于弹性变形部36,支承孔33设置于端壁部34,因此,当将布线块26插入底座块27的收纳空间29时,弹性变形部36变形,支承销32嵌合于支承孔33。由此,可以容易地将布线块26组装至底座块27。另外,由于在将底座块27组装于端块18a的状态下,不会使弹性变形部36变形,因此可以防止误将布线块26与底座块27分离。
44.也可以取代支承销32在底座块27的弹性变形部36设置支承孔33作为固定嵌合部,取代支承孔33在布线块26的端壁部34设置支承销32作为转动嵌合部。即便这样,布线块26也被以转动自如的方式支承于底座块27。
45.如图4的(a)所示,两条狭缝37设置于端壁部34,沿各个狭缝37在狭缝37的外侧设置有狭缝41。两方的狭缝37、41之间的部分是弹性变形自如的脚部42,脚部42在端壁部34设置有两根,如图5的(b)所示,与连接器配置面26a分离。在图4的(a)的相反侧的端壁部34也同样地设置有脚部42。在脚部42的前端部以连结两根脚部42的方式设置有操作部43,如图2
所示,操作部43朝向底座块27的外部突出。
46.设置于布线块26的两端部的操作部43以从布线块26的连接器配置面26a突出的方式设置于弹性变形自如的腿部42的前端部,因此,作业者能够利用手指把持两个操作部43。两个操作部43在相互接近或远离移动的方向上位移自如,可以通过手指向相互接近移动的方向位移,当手指离开操作部43时,操作部43向远离移动的方向位移。
47.作为操作卡合部,卡合凸部44设置于操作部43,如图4的(a)所示,卡合凸部44从操作部43的底面43a向布线块26的底面方向突出,并且,如图5的(a)所示,比端壁部34更向布线块26的长度外侧突出。卡合凸部44具有第一凸部44a和第二凸部44b。第一凸部44a从操作部43向布线块26的底面方向突出。第二凸部44b从第一凸部44a的底面44c向布线块26的底面方向突出。第一凸部44a的宽度比第二凸部44b大。另一方面,作为供卡合凸部44卡合也就是相互钩挂的朝上卡合部,在底座块27的两方的支承壁31的上端部,将支承壁31和底座块27的上表面切口而设置有卡合凹部45。进而,作为供卡合凸部44卡合的横向卡合部,在支承壁31的外侧侧面,将支承壁31和底座块27的外侧侧面切口而设置有卡合凹部46。
48.若将从支承孔33的中心、也就是转动轴至操作部43的底面43a为止的距离设为d1,将从支承孔33的中心至第一凸部44a的底面44c为止的距离设为d2,将从支承销32的中心至第一卡合凹部45开口的上表面为止的距离设为l1,将从支承销32的中心至第一卡合凹部开口的外侧侧面为止的距离设为l2,则l2<d2<l1<d1。其结果是,如图6所示,作为朝上卡合部的第一卡合凹部45在连接器25被保持于朝上位置时与第一凸部44a卡合。如图7所示,作为横向卡合部的第二卡合凹部46在连接器25被保持于横向位置时与第二凸部44b卡合。
49.在将姿态从如图2的(a)及图6所示连接器25呈朝上姿态且将布线块26保持于底座块27的状态向如图2的(b)及图7所示连接器25呈横向姿态且将布线块26保持于基座块27的状态切换时,作业者用单手把持两个操作部43而使操作部43向相互接近的方向位移。由此,第一凸部44a从卡合凹部45离开,布线块26成为能够以支承销32为中心转动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可以在把持着操作部43的状态下使布线块26从朝上姿态转动至横向姿态。
50.在将布线块26转动至横向姿态的状态下,当把持操作部43的手指离开操作部43时,通过腿部42的弹力使第二凸部44b与作为横向卡合部的卡合凹部46卡合。由此,布线块26被保持为横向姿态。另一方面,在将布线块26从横向姿态切换为朝上姿态时,也用一只手的手指把持操作部43而使操作部43向相互接近的方向位移。由此,第二凸部44b与卡合凹部46的卡合被解除。接着,通过在把持着操作部43的状态下使布线块26转动,从而可以进行姿态变更。
51.这样,在上述电磁阀歧管10中,作业者可以在用手指把持两个操作部43的状态下进行操作卡合部的卡合解除和布线块的转动,可以提高连接器25的姿态切换操作的操作性。
52.也可以取代设置于布线块26的脚部42的前端部的卡合凸部44而设置卡合凹部作为连接器卡合部,将设置于底座块27的支承壁31的卡合凹部45、46分别设为朝上卡合部和横向卡合部作为卡合凸部。即使这样,布线块26也被保持为朝上姿态和横向姿态的任一姿态。
53.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一实施方式的电磁阀歧管是在各个电磁阀安装有歧管块的分离型,歧管块也成为集
合体,但在单个歧管块搭载多个电磁阀的一体型的电磁阀歧管中也可以适用上述布线块。另外,也可以使所搭载的电磁阀为直接工作型。
54.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55.电磁阀歧管在使用气压工作设备的技术领域中,用于控制对气压工作设备的压缩空气的供给。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