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车身地板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2022-11-13 15:07: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身地板及汽车。


背景技术:

2.随着全球经济与文明的发展,汽车作为代步、载人、运输等交通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汽车为出行节省了时间,为工作提高了效率,方便了出游游玩,也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增加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汽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的要求,即nvh问题,汽车的车身的弯扭刚度越好,nvh性能越好,汽车的舒适性越高。
3.目前比较常见的提高汽车的车身弯扭刚度的做法为增加材料厚度或者是增加车身结构,提高车身的弯扭刚度,但是这将会导致车身的重量越来越重,车身重量过大对汽车的许多性能(包括安全性)都不利,车身越重意味着惯性越大,如果在紧急情况下突然刹车,必然会滑更长的距离,这样车身越重反而会成为一种负担,除了安全因素之外,汽车的重量越高,自身的负担就越大,汽车移动得越重,消耗的燃油就越多。
4.因此,现有的汽车普遍存在增加材料厚度或者是增加车身结构以提高车身的弯扭刚度,导致车身过重影响汽车性能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地板及汽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增加材料厚度或者是增加车身结构以提高车身的弯扭刚度,导致车身过重影响汽车性能的技术问题。
6.本发明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车身地板,所述车身地板包括:
7.车身地板本体、两平行设置的纵梁以及分别连接两所述纵梁的加强组件;
8.所述纵梁分别设于所述车身地板本体的两端,所述纵梁于远离所述加强组件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以及第三横梁,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横梁以及所述第三横梁固定连接于所述车身地板本体上;
9.所述加强组件包括第一交叉梁和第二交叉梁,所述第一交叉梁和所述第二交叉梁的端部分别连接两纵梁,所述第一交叉梁的所有延伸端分别与所述纵梁两侧的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第二交叉梁的至少两个同侧的延伸端分别与所述纵梁两侧的所述第三横梁位置对应。
10.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施例当中所示的车身地板,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发明提供的车身地板,通过本发明提供的车身地板,该车身地板包括车身地板本体、两平行设置的纵梁以及分别连接两纵梁的加强组件;纵梁分别设于车身地板本体的两端,纵梁于远离加强组件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以及第三横梁,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以及第三横梁固定连接于车身地板本体上;加强组件包括第一交叉梁和第二交叉梁,第一交叉梁和第二交叉梁的端部分别连接两纵梁,第一交叉梁的所有延伸端分别与纵梁两侧的第一横梁
和第二横梁的位置一一对应,第二交叉梁的至少两个同侧的延伸端分别与纵梁两侧的第三横梁位置对应,相比于传统的横平竖直梁的设置,第一交叉梁和第二交叉梁在受力方向更稳定,从而提高车身的弯扭刚度,进一步提高车身的性能,避免增加车身结构以提高车身的弯扭刚度,导致车身过重影响汽车性能;第一交叉梁和第二交叉梁均采用传统钣金冲压工艺,通过点焊连接车身地板本体以及两侧的纵梁,重量更轻,弯扭刚度更高,点焊工艺稳定,效率高,成本低;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增加材料厚度或者是增加车身结构以提高车身的弯扭刚度,导致车身过重影响汽车性能的技术问题。
1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第二横梁与所述第三横梁之间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安装部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上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设于所述车身地板本体之上,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两侧分别抵靠所述第二横梁和所述第三横梁。
1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第二安装部朝向所述第二横梁的一侧和所述第三横梁的一侧分别延伸出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点焊连接所述第二横梁和所述第三横梁。
1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有板簧连接部,所述板簧连接部用于接附所述车身地板本体上预安装的第一板簧。
1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板簧连接部上设有凹槽,所述板簧连接部于凹槽内设有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接附第一板簧。
1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第二交叉梁远离所述第一交叉梁的一侧设有备胎安装横梁,所述备胎安装横梁分别连接两所述纵梁的内侧。
1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纵梁远离所述备胎安装横梁的外侧分别设有第四横梁,所述第四横梁的一端抵靠所述车身地板本体固定。
1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第四横梁远离所述第三横梁的一侧设有一板簧安装纵梁,所述板簧安装纵梁用于接附所述车身地板本体上预安装的第二板簧。
1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第一交叉梁、所述第二交叉梁分别与两侧的所述纵梁点焊连接。
19.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车身地板。
附图说明
20.本发明的上述与/或附加的方面与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与容易理解,其中:
21.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车身地板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加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二横梁、第三横梁以及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车身z向位移测试曲线图;
25.附图元器件符号说明:
26.车身地板本体10,纵梁20,加强组件30,第一交叉梁31,第二交叉梁32,第一横梁40,第二横梁41,第三横梁42,安装座43,第四横梁44,板簧安装纵梁45,备胎安装横梁50,后围地板横梁60,座椅安装横梁70,第一安装部430,第二安装部431,连接部432,凹槽433,通
孔434,板簧连接部435。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与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与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9.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与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与所有的组合。
30.请参阅图1-图4,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车身地板,该车身地板包括车身地板本体10、两平行设置的纵梁20以及分别连接两纵梁20的加强组件30;该车身地板本体10上设有两平行设置的纵梁20,该纵梁20通过点焊固定于车身地板本体10上,纵梁20用于支撑车身,以提高车身地板的强度。该纵梁20于远离加强组件30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横梁40、第二横梁41以及第三横梁42,第一横梁40、第二横梁41以及第三横梁42固定连接于车身地板本体10上,该第一横梁40的一端抵靠点焊连接纵梁20,另一端抵靠点焊连接车身地板本体10的侧壁,第二横梁41的侧壁抵靠点焊连接车身地板本体10的侧壁,第一横梁40、第二横梁41以及第三横梁42用于增加车身的扭转刚度和承受纵向载荷。
31.其中,加强组件30包括第一交叉梁31和第二交叉梁32,第一交叉梁31和第二交叉梁32的端部分别连接两纵梁20,第一交叉梁31的所有延伸端分别与纵梁20两侧的第一横梁40和第二横梁41的位置一一对应,第二交叉梁32的至少两个同侧的延伸端分别与纵梁20两侧的第三横梁42位置对应,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交叉梁31和第二交叉梁32的x型设置,第一交叉梁31和第二交叉梁32与纵梁20之间形成多个三角形,结构更稳定,相比于传统的横平竖直梁的设置,第一交叉梁31和第二交叉梁32在受力方向更稳定,从而提高车身的弯扭刚度,进一步提高车身的性能,避免增加车身结构以提高车身的弯扭刚度,导致车身过重影响汽车性能;第一交叉梁31和第二交叉梁32均采用传统钣金冲压工艺,通过点焊连接车身地板本体10以及两侧的纵梁20,重量更轻,弯扭刚度更高,点焊工艺稳定,效率高,成本低。
32.另外,第一交叉梁31的所有延伸端分别与纵梁20两侧的第一横梁40和第二横梁41的位置一一对应,第二交叉梁32的至少两个同侧的延伸端与纵梁20两侧的第三横梁42位置对应,第二交叉梁32的另外两端均对应纵梁20两侧的后端的轮胎组件。第一横梁40、第二横梁41以及第三横梁42与纵梁20两侧的第一交叉梁31和第二交叉梁32端部的位置对应,保证
受力均匀的传递至第一交叉梁31、第二交叉梁32、纵梁20以及车身地板本体10上,进一步增加车身地板的强度和刚度。
33.其中,第二横梁41和第三横梁42之间连接有安装座43,安装座43包括第一安装部430以及设于第一安装部430上的第二安装部431,第一安装部430设于车身地板本体10之上,第一安装部430的两侧分别抵靠第二横梁41和第三横梁42,以件第一安装部430固定于第二横梁41和第三横梁42之间,该第二安装部431分别朝向第二横梁41的一侧和第三横梁42的一侧延伸出连接部432,该连接部432设于第二横梁41和第三横梁42之上,并通过点焊连接第二横梁41和第三横梁42,以对第二安装部431进行限位。
34.另外,第二安装部431上设有板簧连接部435,该板簧连接部435用于接附车身地板本体10上预安装的第一板簧,板簧连接部435上设有凹槽433,板簧连接部435于凹槽433内设有贯穿的通孔434,该通孔434用于接附第一板簧。
35.其中,第二交叉梁32远离第一交叉梁31的一侧设有备胎安装横梁50,备胎安装横梁50分别连接两纵梁20的内侧,备胎安装横梁50用于提升了备胎安装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安装备胎时备胎安装横梁50所受的力将传递到纵梁20、第一交叉梁31、第二交叉梁32、以及车身地板本体10上,能使受力有效地分布和传递,提高了备胎安装横梁50的使用寿命。
36.另外,纵梁20远离所述备胎安装横梁50的外侧分别设有第四横梁44,第四横梁44的一端抵靠车身地板本体10固定,第四横梁44远离第三横梁42的一侧设有一板簧安装纵梁45,板簧安装纵梁45用于接附车身地板本体10上预安装的第二板簧,板簧安装纵梁45的一端连接第四横梁44,另外一端设有后围地板横梁60,以使板簧安装纵梁45固定于第四横梁44和后围地板横梁60之间。后围地板横梁60抵靠并点焊连接两纵梁20的一端,与备胎安装横梁50平行设置。
37.其中,第一交叉梁31于远离第二交叉梁32的一侧设有座椅安装横梁70,座椅安装横梁70分别连接两纵梁20的内侧,用于提升座椅安装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安装座43椅时座椅安装横梁70所受的力将传递到纵梁20、第一交叉梁31、第二交叉梁32、以及车身地板本体10上,能使受力有效地分布和传递,提高了座椅安装横梁70的使用寿命。
38.在本实施例中,相比传统横平竖直梁结构,第一交叉梁31和第二交叉梁32的设置将车身扭转刚度提升了10.5%,同时实现重量降低1.4%。根据数据曲线图可知,施加相同的力矩3000n.m,第一交叉梁31和第二交叉梁32的设置,相对于传统结构,在车身位置坐标相同的条件下,车身的z向位移改善明显。
3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身地板,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发明提供的车身地板,该车身地板包括车身地板本体、两平行设置的纵梁以及分别连接两纵梁的加强组件;纵梁分别设于车身地板本体的两端,纵梁于远离加强组件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以及第三横梁,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以及第三横梁固定连接于车身地板本体上;加强组件包括第一交叉梁和第二交叉梁,第一交叉梁和第二交叉梁的端部分别连接两纵梁,第一交叉梁的所有延伸端分别与纵梁两侧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位置一一对应,第二交叉梁的至少两个同侧的延伸端分别与纵梁两侧的第三横梁位置对应,相比于传统的横平竖直梁的设置,第一交叉梁和第二交叉梁在受力方向更稳定,从而提高车身的弯扭刚度,进一步提高车身的性能,避免增加车身结构以提高车身的弯扭刚度,导致车身过重影响汽车性能;第一交叉梁和第二交叉梁均采用传统钣金冲压工艺,通过点焊连接车身地板本体以及两侧
的纵梁,重量更轻,弯扭刚度更高,点焊工艺稳定,效率高,成本低;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增加材料厚度或者是增加车身结构以提高车身的弯扭刚度,导致车身过重影响汽车性能的技术问题。
40.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车身地板。
4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与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与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