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透气防紫外线的PU复合面料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2022-11-12 11:36: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透气防紫外线的pu复合面料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防紫外线面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透气防紫外线的pu复合面料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对自身衣服的穿着有很大的认知,也对衣服的穿着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太阳光谱中的紫外线不仅使纺织品褪色和脆化,也可能使人体皮肤晒伤老化,产生黑色素和色斑,更严重的还可能会诱发癌变,危害人类健康。防止紫外线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重视。
3.防紫外线面料是一种人体避免过量紫外线辐射的保护材料,例如涤纶防紫外线面料、全棉防紫外线面料等。防紫外线面料对处于180-400nm波段的紫外线有着良好的吸收转化、反射、散射作用,尤其是uva、uvb,且经过整理后的面料无毒性、对皮肤无刺激、人体不会产生过敏反应,防紫外线面料的puf可以达到50,满足《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的upf要求。但是,申请人发现,防紫外线面料的透气性较差,其透气率<25mm/s,而透气性直接影响防紫外线面料穿着舒适度,例如隔热、保暖等,因此,急需研究一种透气性良好的防紫外线面料。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使面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以及防紫外线性,本技术提供一种透气防紫外线的pu复合面料及其制作工艺。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透气防紫外线的pu复合面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透气防紫外线的pu复合面料,包括基布、粘附于基布表面的pu涂层;pu涂层由pu涂层工作液涂覆于基布表面且经过固化制备而成;所述pu涂层工作液的粘度为80-100dpa.s,基布表面pu涂层工作液的厚度为0.5-0.7mm;所述pu涂层工作液由pu混合材料经增稠剂调节粘度后得到,且pu混合材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水性pu s-683 2-4份、水性pu pa-3 10-20份、架桥剂1-3份、水83-77份。
6.申请人发现,在基布表面设置pu涂层,能够有效的增加面料的防紫外线性,但是pu涂层在制作过程中会对基布交织点孔隙进行填充且发生堵塞的情况,从而破坏基布的透气性。此时,申请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通过控制基布表面pu涂层工作液的厚度以及pu涂层工作液的粘度,使pu复合面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防紫外线性,透气率>25mm/s、upf>50,满足市场需求,便于规模化生产。
7.可选的,所述增稠剂为流平增稠剂t-1503;架桥剂为x-wx7711-50架桥剂。
8.可选的,所述pu涂层工作液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在水中加入水性pu s-683,搅拌且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水性pu pa-3,继续搅拌且混合均匀,之后加入架桥剂,再继续搅拌且混
合均匀,然后加入增稠剂调节粘度,获得pu涂层工作液。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pu涂层工作液的制备和控制。
10.可选的,所述pu混合材料的原料中还包括1-3重量份的改性纳米二氧化钛,改性纳米二氧化钛为钛酸酯偶联剂、紫外线吸收剂、丙烯酸甲酯、乙二胺对纳米二氧化钛处理得到。
11.在pu混合材料的原料中加入纳米二氧化钛,虽然能够增加pu复合面料的upf,但是upf增加有限。纳米二氧化钛还容易出现团聚,而且其还容易堵塞pu复合面料孔隙,从而降低pu复合面料透气率。
12.本技术中,采用紫外线吸收剂对纳米二氧化钛进行处理,通过纳米二氧化钛、紫外线吸收剂的协同增效,有效增强pu复合面料的upf。还采用丙烯酸甲酯、乙二胺对纳米二氧化钛进行处理,丙烯酸甲酯、乙二胺发生反应形成聚酰胺,不仅降低纳米二氧化钛的团聚,提高纳米二氧化钛分散性,更为重要的是,降低纳米二氧化钛对pu复合面料堵塞孔隙情况,即在保持pu复合面料具有较高透气率的基础上,有效增加pu复合面料的防紫外线性。
13.可选的,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钛采用以下方法制备:sa、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于四氯化碳中加入分散剂、钛酸酯偶联剂,搅拌且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纳米二氧化钛,超声分散20-40min,搅拌处理1-3h,之后加入紫外线吸收剂,继续搅拌处理3-5h,获得混合液;sb、在混合液中加入丙烯酸甲酯a,搅拌处理20-40min,然后加入乙二胺a,搅拌处理7-9h,之后加入乙二胺b,搅拌处理7-9h,然后加入丙烯酸甲酯c,搅拌处理7-9h,之后加入乙二胺d,搅拌处理7-9h,过滤,烘干,获得固体物;sc、在水中加入乙醇、分散剂,搅拌且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固体物,超声分散20-40min,搅拌处理2-4h,过滤,烘干,获得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其中,纳米二氧化钛、钛酸酯偶联剂、紫外线吸收剂、丙烯酸甲酯a、乙二胺a、乙二胺b、丙烯酸甲酯c、乙二胺d的重量配比为10:(0.5-1.5):(2.5-3.5):(2.5-3.5):(0.3-1):(1.5-2.5):(4.5-5.5):(3.5-4.5)。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便于改性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和控制,而且采用紫外线吸收剂对纳米二氧化钛进行处理前,预先通过钛酸酯偶联剂对纳米二氧化钛进行处理,钛酸酯偶联剂增加纳米二氧化钛的活性基团,增加紫外线吸收剂的吸附量,以及增强紫外线吸收剂和纳米二氧化钛的结合强度。
15.而且,在混合液中加入丙烯酸甲酯a、乙二胺a,丙烯酸甲酯a、乙二胺a发生反应生成聚酰胺a,再加入乙二胺b,乙二胺b与聚酰胺a进一步反应形成聚酰胺b,再加入丙烯酸甲酯c,丙烯酸甲酯c与聚酰胺b进一步反应形成聚酰胺c,再加入乙二胺d,乙二胺d与聚酰胺c进一步反应形成聚酰胺d,聚酰胺d呈树状大分子且接枝在纳米二氧化钛表面,降低纳米二氧化钛对pu复合面料堵塞孔隙的情况,而且增加纳米二氧化钛和基布的相容性以及结合强度,提高pu复合面料的透气性以及防紫外线性。同时,在乙醇、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固体物,超声分散,有效增加改性纳米二氧化钛于pu混合材料中分散均匀性,提高改性纳米二氧化钛的使用效果。
16.进一步的,步骤sa中,纳米二氧化钛、四氯化碳、分散剂的重量配比为10:(90-110):(0.3-1.5);步骤sc中,纳米二氧化钛、水、乙醇、分散剂的重量配比为10:(40-60):
(40-60):(2-4)。
17.进一步的,分散剂为柠檬酸钠;纳米二氧化钛为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钛的平均粒度为10-50nm。
18.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上述透气防紫外线的pu复合面料的制作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上述透气防紫外线的pu复合面料的制作工艺,包括pu涂层整理,pu涂层整理具体为:在基布表面涂覆pu涂层工作液,然后进行加热固化,加热固化区分为三个区,一至三区的加热固化温度分别为95-105℃、135-145℃、165-175℃,一至三区的加热固化时间均为4-6s,基布表面的pu涂层工作液固化形成pu涂层,且获得pu复合面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便于pu复合面料的制作和控制,而且将加热固化温度分为三个区,且采用逐步升温的方式对基布表面的pu涂层工作液进行加热固化,降低基布产生剧烈收缩而对基布透气性的影响,提高pu涂层整理的稳定性,也提高pu复合面料的透气性以及防紫外线性。
19.可选的,所述基布在pu涂层整理前,依次进行精练处理、染色处理、定型整理。
20.可选的,所述精练处理具体为:在35-45℃的精炼工作液中浸入基布,浴比为1:(20-30),然后升温至60-70℃,保温处理5-15min,之后升温至85-95℃,保温处理20-30min,然后升温至95-105℃,保温处理25-35min,之后降温至75-85℃,然后降温至35-45℃,排液。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精炼工作液采用逐步升温、逐步降温的方式,能够使布料从低温到高温慢慢预缩,降低基布产生剧烈收缩而导致收缩不均匀的情况,降低精练处理对基布透气性的影响,提高基布精练处理的稳定性。
22.进一步的,以2.5-3.5℃/min的速率升温至60-70℃;以2.0-3.0℃/min的速率升温至85-95℃;以0.5-1.5℃/min的速率升温至95-105℃;以1.0-2.0℃/min的速率降温至75-85℃;以2.5-3.5℃/min的速率降温至35-45℃。对升温速率以及降温速率进行优化,使精练工作液稳步升温、稳步降温,便于精练处理的控制,提高pu复合面料的性能。
23.进一步的,精炼工作液以水为溶剂,精炼工作液的溶质包括:液碱1-2g/l、精炼剂1-2g/l、柔软剂2.5-3.5g/l。
24.可选的,所述染色处理具体为:在35-45℃的染色工作液中浸入精练处理后基布,1:(20-30),然后升温至60-70℃,保温处理5-15min,之后升温至85-95℃,保温处理20-30min,然后升温至105-115℃,保温处理5-15min,之后升温至125-135℃,保温处理25-35min,之后降温至85-95℃,保温处理5-15min,然后降温至75-85℃,之后降温至35-45℃,排液。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染色工作液采用逐步升温、逐步降温的方式,不仅能够使基布染色均匀,而且也能够降低基布产生剧烈收缩而导致收缩不均匀的情况,提高基布染色处理的稳定性。
26.进一步的,以2.0-3.0℃/min的速率升温至60-70℃;以1.5-2.5℃/min的速率升温至85-95℃;以1.5-2.5℃/min的速率升温至105-115℃;以0.5-1.5℃/min的速率升温至125-135℃;以0.5-1.5℃/min的速率降温至85-95℃;以1.0-2.0℃/min的速率降温至75-85℃;以2.0-3.0℃/min的速率降温至35-45℃。对升温速率以及降温速率进行优化,使染色工作液稳步升温、稳步降温,便于染色处理的控制,提高pu复合面料的性能。
27.进一步的,染色工作液由染色混合材料经冰醋酸调节后得到,冰醋酸于染色混合材料的添加量为0.3-1.5g/l。染色混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分散染料0.5-1.5份、阳离子染料1.5-2份、高温分散剂0.5-1.5份、水90-110份。
28.可选的,所述定型整理具体为:将染色处理后基布进行烘干定型,烘干定型区分为五个区,一至五区的烘干定型温度分别为95-105℃、125-135℃、145-155℃、165-175℃、145-155℃,一至五区的烘干定型时间均为4-6s。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烘干定型温度分为五个区,且采用逐步升温的方式对基布进行烘干定型,降低基布产生剧烈收缩的情况,降低定型整理对基布透气性的影响,提高定型整理对基布处理的稳定性。
30.综上所述,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透气防紫外线的pu复合面料,通过控制基布表面pu涂层工作液的厚度以及pu涂层工作液的粘度,使pu复合面料的透气率>25mm/s、upf>50,表现出良好的透气性以及防紫外线性,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满足市场需求。
31.2、在pu混合材料的原料中加入改性纳米二氧化钛,通过钛酸酯偶联剂、紫外线吸收剂、丙烯酸甲酯、乙二胺对纳米二氧化钛处理,在保持pu复合面料具有良好透气率的基础上,有效增加pu复合面料的防紫外线性,且使pu复合面料的透气率达到54mm/s、upf达到73.5。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制备例制备例1一种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其采用以下方法制备:sa、在氮气保护下,于100kg的四氯化碳中加入0.5kg的分散剂、1kg的钛酸酯偶联剂,搅拌处理30min。然后加入10kg的纳米二氧化钛,超声分散30min,搅拌处理2h。之后加入3kg的紫外线吸收剂,继续搅拌处理4h,获得混合液。
34.其中,分散剂为柠檬酸钠;钛酸酯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tc-f;紫外线吸收剂为光吸收剂uv-p;纳米二氧化钛为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钛的平均粒度为20nm,且选自南京保克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35.sb、在混合液中加入3kg的丙烯酸甲酯a,搅拌处理30min,然后加入0.5kg的乙二胺a,搅拌处理8h。之后加入2kg的乙二胺b,搅拌处理8h。然后加入5kg的丙烯酸甲酯c,搅拌处理8h。之后加入4kg的乙二胺d,搅拌处理8h,过滤,烘干,获得固体物。
36.sc、在50kg的水中加入50kg的乙醇、3kg的分散剂,搅拌处理30min。然后加入固体物,超声分散30min,搅拌处理3h,过滤,烘干,获得改性纳米二氧化钛。
37.其中,分散剂为柠檬酸钠。
38.制备例2一种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其和制备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步骤sa中未添加紫外线吸收剂。
39.制备例3
一种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其和制备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步骤sb不同。
40.步骤sb具体为:在混合液中加入8kg的丙烯酸甲酯,搅拌处理60min,然后加入13kg的乙二胺,搅拌处理32h,过滤,烘干,获得固体物。
41.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透气防紫外线的pu复合面料,其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精练处理、染色处理、定型整理、pu涂层整理。
42.具体的:s1、精练处理:在40℃的精炼工作液中浸入基布,浴比为1:25。然后以3.0℃/min的速率升温至65℃,保温处理10min,之后以2.5℃/min的速率升温至90℃,保温处理25min,然后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100℃,保温处理30min。之后以1.5℃/min的速率降温至80℃,然后以3.0℃/min的速率降温至40℃,排液。
43.其中,基布为涤纶布料,基布的幅宽为59英寸。
44.精炼工作液以水为溶剂,精炼工作液的溶质包括:液碱1.5g/l、精炼剂1.5g/l、柔软剂3.0g/l。液碱为氢氧化钠饱和溶液;精炼剂为精炼剂yc-757,且选自广州市增城慧森材料厂;柔软剂为柔软剂ll-900,且选自广州市增城慧森材料厂。
45.且,精炼工作液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在水中加入液碱、精炼剂、柔软剂,搅拌且混合均匀,获得精炼工作液。
46.s2、染色处理:在40℃的染色工作液中浸入精练处理后基布,浴比为1:25。然后以2.5℃/min的速率升温至65℃,保温处理10min,之后以2.0℃/min的速率升温至90℃,保温处理25min,然后以2.0℃/min的速率升温至110℃,保温处理10min,之后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130℃,保温处理30min。之后以1.0℃/min的速率降温至90℃,保温处理10min,然后以1.5℃/min的速率降温至80℃,之后以2.5℃/min的速率降温至40℃,排液。
47.其中,染色工作液由染色混合材料经冰醋酸调节后得到,冰醋酸于染色混合材料的添加量为0.5g/l。
48.染色混合材料的原料包括:分散染料0.901kg、阳离子染料1.84kg、高温分散剂1kg、水96.259kg。分散染料为分散橙eco、分散红3bl、分散黑ect300%三种,分散橙eco、分散红3bl、分散黑ect300%的重量配比为0.016:0.085:0.8;阳离子染料为阳离子金黄sd-gl、阳离子红sd-grl、阳离子黑2bh三种,阳离子金黄sd-gl、阳离子红sd-grl、阳离子黑2bh的重量配比为0.5:0.6:0.74;高温分散剂为分散剂w-7000,且选自广州市增城慧森材料厂。
49.且,染色工作液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在水中加入分散染料、阳离子染料、高温分散剂,搅拌且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冰醋酸,继续搅拌且混合均匀,获得染色混合材料。
50.s3、定型整理:将染色处理后基布进行烘干定型,且烘干定型区分为五个区,一至五区的烘干定型温度分别为100℃、130℃、150℃、170℃、150℃,一至五区的烘干定型时间均为4.5s。
51.s4、pu涂层整理:在定型处理后基布表面涂覆pu涂层工作液,然后采用涂层刮刀对pu涂层工作液进行整理,且涂层刮刀到定型处理后基布表面的距离为0.7mm,此时基布表面pu涂层工作液的厚度为0.7mm。之后进行加热固化,加热固化区分为三个区,一至三区的加
热固化温度分别为100℃、140℃、170℃,一至三区的加热固化时间均为4.5s,定型处理后基布表面的pu涂层工作液固化形成pu涂层,且获得pu复合面料。
52.其中,pu涂层工作液由pu混合材料经增稠剂调节粘度后得到,pu涂层工作液的粘度为90dpa.s。
53.pu混合材料的原料包括:水性pu s-683 3kg、水性pu pa-3 15kg、架桥剂2kg、水80kg。水性pu s-683中主要成分为丙烯酸树脂(9003-01-4),且选自键铵科技化学(中山)有限公司;水性pu pa-3中主要成分为丙烯酸正丁酯(141-32-2)、月桂醇聚氧乙烯醚(9002-92-0),且选自键铵科技化学(中山)有限公司;架桥剂为x-wx7711-50架桥剂,x-wx7711-50架桥剂中主要成分为聚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8182-81-2)、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822-06-0),且选自东莞市京皇贸易有限公司;增稠剂为流平增稠剂t-1503,且选自广州市万骏化工科技有限。
54.且,pu涂层工作液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在水中加入水性pu s-683,搅拌处理20min。然后加入水性pu pa-3,继续搅拌处理10min。之后加入架桥剂,再搅拌处理20min。然后加入增稠剂,且通过粘度计测量其粘度,直至粘度为90dpa.s,获得pu涂层工作液,此时,pu涂层工作液的粘度为90dpa.s。
55.实施例2一种透气防紫外线的pu复合面料,其和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pu涂层整理中,基布表面pu涂层工作液的厚度为0.5mm。
56.实施例3一种透气防紫外线的pu复合面料,其和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pu涂层整理中,pu涂层工作液的粘度为100dpa.s。
57.实施例4一种透气防紫外线的pu复合面料,其和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pu涂层整理中,pu涂层工作液的粘度为80dpa.s。
58.实施例5一种透气防紫外线的pu复合面料,其和实施例2的区别之处在于,pu涂层整理中,加热固化不同,且加热固化区为一个区,加热固化温度为170℃,加热固化时间为13.5s。
59.实施例6一种透气防紫外线的pu复合面料,其和实施例2的区别之处在于,pu涂层整理中,加热固化不同,且加热固化区为一个区,加热固化温度为170℃,加热固化时间为4.5s。
60.实施例7一种透气防紫外线的pu复合面料,其和实施例2的区别之处在于,定型整理中,烘干定型不同,且烘干定型区分为两个区,一区的烘干定型温度为170℃、烘干定型时间为18.0s,二区的烘干定型温度为150℃,二区的烘干定型时间为4.5s。
61.实施例8一种透气防紫外线的pu复合面料,其和实施例2的区别之处在于,定型整理中,烘干定型不同,且烘干定型区分为两个区,一区的烘干定型温度为170℃、烘干定型时间为4.5s,二区的烘干定型温度为150℃,二区的烘干定型时间为4.5s。
62.实施例9
一种透气防紫外线的pu复合面料,其和实施例2的区别之处在于,pu涂层整理中,pu混合材料的配比不同,且pu混合材料的原料包括:水性pu s-683 4kg、水性pu pa-3 10kg、架桥剂3kg、水83kg。
63.实施例10一种透气防紫外线的pu复合面料,其和实施例2的区别之处在于,pu涂层整理中,pu混合材料的配比不同,且pu混合材料的原料包括:水性pu s-683 2kg、水性pu pa-3 20kg、架桥剂1kg、水77kg。
64.实施例11一种透气防紫外线的pu复合面料,其和实施例2的区别之处在于,pu涂层整理中,pu混合材料的原料中还包括2kg的改性纳米二氧化钛,改性纳米二氧化钛采用制备例1制备得到。pu混合材料制备方法中,待加入架桥剂时,一并加入改性纳米二氧化钛。
65.实施例12一种透气防紫外线的pu复合面料,其和实施例11的区别之处在于,pu涂层整理中,改性纳米二氧化钛采用制备例2制备得到。
66.实施例13一种透气防紫外线的pu复合面料,其和实施例11的区别之处在于,pu涂层整理中,改性纳米二氧化钛采用制备例3制备得到。
67.对比例对比例1一种透气防紫外线的pu复合面料,其和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pu涂层整理中,基布表面pu涂层工作液的厚度为1.0mm。
68.对比例2一种透气防紫外线的pu复合面料,其和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pu涂层整理中,基布表面pu涂层工作液的厚度为0.3mm。
69.对比例3一种透气防紫外线的pu复合面料,其和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pu涂层整理中,pu涂层工作液的粘度为150dpa.s。
70.对比例4一种透气防紫外线的pu复合面料,其和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pu涂层整理中,pu涂层工作液的粘度为120dpa.s。
71.对比例5一种透气防紫外线的pu复合面料,其和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pu涂层整理中,pu涂层工作液的粘度为60dpa.s。
72.对照例一种面料,其和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未进行pu涂层整理。
73.性能检测分别取实施例1-13、对比例1-5获得的pu复合面料作为试样,取对照组获得的面料作为试样,并对试样进行以下性能检测,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74.其中,依据gb/t5453-1997《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对试样的透气率进行检
测。
75.依据as/nzs 4399-2017《防晒服评估和分类》,对试样的紫外线防护系统(upf)进行检测。
76.表1检测结果检测项目透气率/(mm/s)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实施例13357.1实施例25451.3实施例32660.5实施例43853.2实施例54850.9实施例65051.1实施例75051.1实施例85151.2实施例95551.1实施例105351.5实施例115473.5实施例125465.4实施例134973.1对比例1068.4对比例26245.3对比例3069.2对比例41564.4对比例54348.3对照例6930.2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技术的pu复合面料,具有良好的透气率、upf,透气率为26-55mm/s、upf为50.9-73.5,使pu复合面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以及抗紫外线性,表现出良好的综合性能,提高应用范围,满足市场需求,便于规模化生产。
77.将实施例1-2、对比例1-2、对照例进行比较,由此可以看出,随着基布表面pu涂层工作液厚度的增加,pu复合面料的透气率不断降低、upf不断增加。且在其厚度为1.0mm时,透气率为0,这主要是由于pu涂层工作液会对基布交织点孔隙进行填充且发生一定的堵塞,从而降低透气率。进一步的,表明在保持pu复合面料具有良好透气率的基础上,仅仅通过增加基布表面pu涂层工作液厚度来增加防紫外线性,puf增加量有限。且在基布表面pu涂层工作液的厚度为0.5-0.7mm时,pu复合面料表现出良好的综合性能。尤其是实施例2,pu复合面料的透气率为54mm/s、upf为51.3。
78.将实施例1、对照例进行比较,由此可以看出,在基布表面设置pu涂层,能够明显增加pu复合面料的防紫外线性。再结合实施例3-4、对比例3-5进行比较,随着pu涂层工作液粘度的不断增加,pu复合面料的透气率不断降低、upf不断增加。且在其粘度为150dpa.s,透气率为0。进一步的,表明在保持pu复合面料具有良好透气率的基础上,仅仅通过增加pu涂层工作液粘度来增加防紫外线性,puf增加量有限。且pu涂层工作液的粘度为80-100dpa.s时,
pu复合面料表现出良好的综合性能。
79.将实施例2和实施例5-6、实施例7-8进行比较,由此可以看出,pu涂层整理中采用逐步升温的方式对基布表面的pu涂层工作液进行加热固化,以及定型整理中采用逐步升温的方式对基布进行烘干定型,提高pu复合面料的透气率以及upf。
80.将实施例2和实施例11进行比较,由此可以看出,在pu混合材料的原料中添加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在保持pu复合面料具有良好透气率的基础上,有效增加pu复合面料的防紫外线性,且pu复合面料的透气率为54mm/s、upf为73.5。结合实施例12,通过纳米二氧化硅、紫外线吸收剂的协同增效,有效增加pu复合面料的upf。再结合实施例13,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制备中,分步骤加入丙烯酸甲酯、乙二胺,有效提高pu复合面料的透气率,这主要是由于降低了纳米二氧化钛对pu复合面料堵塞孔隙情况。
81.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