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偏心结构的间隙调整方法及装置、计算设备、介质与流程

2022-11-09 22:55: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电机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偏心结构的间隙调整方法及装置、计算设备、介质。


背景技术:

2.在很多应用场景中都会用到偏心结构。例如,瓦楞纸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瓦纸和面纸挤压成型,不同的瓦楞纸产品的厚度是不一样的,因此需要偏心轴和同心轴之间的间隙能够适应不同瓦楞纸产品的厚度。由于偏心轴在转动过程中做凸轮运动,导致该偏心轴和同心轴之间的间隙会发生变化,从而实现间隙的调节,满足不同瓦楞纸产品的生产需求。目前对偏心轴和同心轴之间的间隙一般是通过手柄连杆机构进行调整,这种间隙调整方式的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偏心结构的间隙调整方法及装置、计算设备、介质,能够实现对间隙的自动调节。
4.第一方面,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偏心结构的间隙调整方法,所述偏心结构包括偏心轴和同心轴,所述偏心轴与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电机上安装有编码器,所述方法包括:
5.确定所述偏心轴和所述同心轴之间的目标间隙;
6.确定所述偏心轴和所述同心轴的基准间隙;其中,所述偏心轴的内圆圆心和外圆圆心位于同一水平线时所述偏心轴和所述同心轴之间的间隙为所述基准间隙;
7.计算所述目标间隙和所述基准间隙之间的间隙差值;
8.根据所述偏心轴和所述电机之间的传动关系、所述间隙差值以及所述偏心轴的偏心距,计算本次间隙调整对应的目标数量;其中,所述目标数量为所述偏心轴和所述同心轴之间的间隙从所述基准间隙达到所述目标间隙时所述编码器发出脉冲的累计数量;
9.启动所述电机运行,在所述电机运行过程中对所述编码器发出脉冲的累计数量进行统计,并根据实时统计的累计数量和所述目标数量控制所述电机停止运行。
10.第二方面,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偏心结构的间隙调整装置,所述偏心结构包括偏心轴和同心轴,所述偏心轴与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电机上安装有编码器,所述装置包括:
11.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偏心轴和所述同心轴之间的目标间隙;
12.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偏心轴和所述同心轴的基准间隙;其中,所述偏心轴的内圆圆心和外圆圆心位于同一水平线时所述偏心轴和所述同心轴之间的间隙为所述基准间隙;
13.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目标间隙和所述基准间隙之间的间隙差值;
14.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偏心轴和所述电机之间的传动关系、所述间隙差值
以及所述偏心轴的偏心距,计算本次间隙调整对应的目标数量;其中,所述目标数量为所述偏心轴和所述同心轴之间的间隙从所述基准间隙达到所述目标间隙时所述编码器发出脉冲的累计数量;
15.电机控制模块,用于启动所述电机运行,在所述电机运行过程中对所述编码器发出脉冲的累计数量进行统计,并根据实时统计的累计数量和所述目标数量控制所述电机停止运行。
16.第三方面,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偏心结构的间隙调整系统,所述偏心结构包括偏心轴和同心轴,所述间隙调整系统包括电机和安装在所述电机上的编码器,所述偏心轴与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编码器与所述电机的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为第二方面提供的间隙调整装置。
17.第四方面,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设备,该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
18.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机器可读程序;
19.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机器可读程序,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20.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2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偏心结构的间隙调整方法及装置、计算设备、介质,各自或者组合后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2.1、首先确定所述偏心轴和所述同心轴之间的目标间隙和基准间隙,进而计算两者的间隙擦差值,进而根据电机和偏心轴之间的传动关系、间隙差值和偏心轴的偏心距,便可以计算本次间隙调整对应的目标数量;接着启动所述电机运行,对所述编码器发出脉冲的累计数量进行统计,并根据实时统计的累计数量和所述目标数量控制所述电机停止运行。该过程中人员的参与程度低,人员只需要输入相关的参数就可以实现间隙的自动调整,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实现较高的自动化程度,从而可以提高间隙调整的精度,减少人为误差,而且提高间隙调整的速度,同时也可以节约人力成本。
23.2、在计算目标数量时考虑到多个因素,其中,两个齿轮的齿数来体现电机和偏心轴之间的传动关系,间隙差值可以体现偏心轴需要转动的幅度大小,偏心距可以体现偏心轴的偏心程度,单位脉冲数量可以体现编码器的分辨率指标,这些参数都是影响目标数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基于这些参数计算得到的目标数量可以满足实际场景的需求,避免一些影响因素发生变化而影响到目标数量的计算准确性。
24.3、如果在本次调整前的初始间隙为基准间隙,则可以在统计的累计数量达到本次调整对应的目标数量时控制所述电机停止运行。而如果本次调整前的初始间隙不是基准间隙,则可以在本次调整对应的目标数量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具体的,计算本次间隙调整对应的目标数量与上一次间隙调整对应的目标数量之间的差值,根据所述差值的正负确定所述电机的转动方向,启动所述电机以所述转动方向运行,在本次间隙调整过程中统计的累计数量达到所述差值的绝对值时控制所述电机停止运行。可见,不论本次调整前初始间隙是否为基准间隙,都能实现将间隙调整至目标间隙,而不需要在每次间隙调整前将间隙重调至基准间隙。即,每次间隙调整可以在上一次调整的基础上实现,可以简化间隙调整的流
程。
25.4、如果在间隙调整的过程中发生异常掉电的问题,则可以在上电后自动的继续进行调整,使得在上电后将间隙调整到所需的目标间隙,也就是说,即便在间隙调整过程中发生的异常问题,也不会影响到间隙的调整流程,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非常具有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基于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偏心结构的间隙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8.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偏心结构和间隙调整系统的安装示意图;
29.图3是图1中的s140的一种实现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30.图4是图1中的s150的一种实现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31.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偏心结构的间隙调整装置的结构框图。
32.附图标记说明:
33.34.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6.第一方面,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偏心结构的间隙调整方法。
37.其中,所述偏心结构包括偏心轴和同心轴,所述偏心轴与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电机上安装有编码器。所谓的偏心轴是指外圆的圆心轴线和内圆的圆心轴线不重合的轴结构。同心轴是指外圆的圆心轴线和内圆的圆心轴线重合的轴结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要调节的是偏心轴和同心轴之间的间隙。
38.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s110~s150:
39.s110、确定所述偏心轴和所述同心轴之间的目标间隙;
40.可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由电机的控制器执行。用户可以在生产活动现场将目标间隙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输入到相关设备中,控制器从该相关设备中获取目标间隙即可。或者用户在中控室内在相关设备中输入目标间隙,进而将该目标间隙下发到电机的控制器中。
41.当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也可以由控制器之外的其它计算设备执行。
42.s120、确定所述偏心轴和所述同心轴的基准间隙;其中,所述偏心轴的内圆圆心和外圆圆心位于同一水平线时所述偏心轴和所述同心轴之间的间隙为所述基准间隙;
43.也就是说,当偏心轴的内圆圆心和外圆圆心之间的连线为水平线时,偏心轴和同心轴之间的间隙是基准间隙。该基准间隙的大小是固定的,用户提前得知该基准间隙,然后将该间隙输入到相关设备中,从而使得电机的控制器可以从该相关设备中获取到基准间隙。
44.可理解的是,不论此时偏心轴和同心轴之间的间隙是否为基准间隙,都以基准间隙为基础,并以目标间隙为目标,在后续步骤中计算目标数量。如果是第一次间隙调整,在调整之前,同心轴和偏心轴之间的间隙是基准间隙。如果不是第一次间隙调整,在调整之前同心轴和偏心轴之间的间隙可能是基准间隙,也可能不是基准间隙。如果偏心轴和同心轴之间的间隙不是基准间隙,那么可以在目标数量的基础上进行加减调整。
45.其中,基准间隙可以是间隙调节的参考值或基准值,并不是最小间隙。
46.s130、计算所述目标间隙和所述基准间隙之间的间隙差值;
47.通常情况下,目标间隙是不等于基准间隙的,因此需要对偏心轴进行转动,由于偏心轴的外周做凸轮运动,会使得偏心轴和同心轴之间的间隙变化。例如,从基准间隙开始,逆时针旋转偏心轴,间隙会变大。而顺时针旋转,间隙会变小。在初始间隙为基准间隙的基础上,偏心轴需要转动的幅度与上述间隙差值的大小有关,间隙差值越大,偏心轴需要转动的幅度越大。同样的,间隙差值越小,偏心轴需要转动的幅度越小。
48.可理解的是,偏心轴转动的幅度和编码器发出的脉冲数量有关,偏心轴转动的幅度越大,需要电机的圈数越多,而由于电机转动一圈编码器发出一个脉冲信号,因此编码器发出脉冲的数量也越多,因此在后续计算目标数量时将间隙差值作为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49.s140、根据所述偏心轴和所述电机之间的传动关系、所述间隙差值以及所述偏心轴的偏心距,计算本次间隙调整对应的目标数量;其中,所述目标数量为所述偏心轴和所述同心轴之间的间隙从所述基准间隙达到所述目标间隙时所述编码器发出脉冲的累计数量;
50.可理解的是,目标数量的含义是:电机带动偏心轴转动,使得偏心轴和同心轴之间的间隙从基准间隙达到目标间隙这一过程中编码器发出脉冲的累计数量。
51.可理解的是,在目标数量的计算过程中,间隙差值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除此之外,还有电机和偏心轴之间的传动关系,传动关系可以体现电机转动一圈可以带动偏心轴转动的角度的大小,因此传动关系也是影响目标数量的因素。不同偏心程度的偏心轴在转动同样的角度时,偏心轴和同心轴之间的间隙变化量是不同的,因为不同偏心程度的偏心轴在做凸轮运动时凸轮曲线的变化幅度是不同的,可见偏心轴的偏心程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偏心距可以表征偏心轴的偏心程度。所谓的偏心距为内圆圆心和外圆圆心之间的距离。
52.可见,电机和偏心轴之间的传动关系、偏心轴的偏心距、目标间隙和基准间隙之间的间隙差值都是关键的影响因素,因此在计算目标数量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这三个影响因素计算目标数量,而且得到的目标数量符合实际场景。
53.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述电机1和所述偏心轴6之间的传动机构可以包括具
有啮合关系的第一齿轮4和第二齿轮3;所述第一齿轮4与所述电机1连接,以使所述电机1运行时带动所述第一齿轮4转动;所述第二齿轮3为偏心齿轮,且所述第二齿轮3与所述偏心轴6同轴连接。
54.基于以上传动关系,电机1运行时带动第一齿轮4转动,第一齿轮4带动第二齿轮3转动,第二齿轮3带动偏心轴6转动,从而对偏心轴6和同心轴7之间的间隙进行调整。在电机1运行过程中,编码器2发出脉冲信号。其中,还设置有调整轴5,电机1转动带动调整轴5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4转动。
55.进一步的,基于以上传动关系,参见图3,s140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s141~s143:
56.s141、确定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和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
57.其中,第一齿轮的齿数和第二齿轮的齿数可以体现出偏心轴和电机之间的传动关系。
58.其中,用户也可以在相关设备中输入两个齿轮的齿数,然后电机的控制器从该相关设备中获取到两个齿轮的齿数。
59.s142、确定所述编码器的单位脉冲数量;其中,所述单位脉冲数量为所述编码器转动一圈发出脉冲的累计数量;
60.可理解的是,有些编码器为单圈编码器,有些编码器为多圈编码器。
61.例如,单圈编码器旋转一圈,对应的脉冲数量为1024个,即单位脉冲数量为1024。单圈编码器旋转一圈,对应的角度是360
°
,对应的长度例如100mm。那么角度的分辨率为360/1024,每个脉冲对应0.35156
°
,长度的分辨率为100/1024,每个脉冲对应0.097656mm。多圈编码器,每圈对应脉冲数1024个,若可旋转10圈,则总脉冲数量为10240个。
62.可见,编码器的单位脉冲数量可以体现的是编码器的角度或长度的分辨率指标。由于计算的是编码器发出脉冲的目标数量,因此编码器的分辨率指标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63.s143、根据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所述间隙差值、所述偏心距以及所述单位脉冲数量,计算所述目标数量。
64.可见,在计算目标数量时,依据第一齿数和第二齿数体现偏心轴和电机之间的传动关系,依据单位脉冲数量体现编码器的分辨率指标,因此依据两个齿轮的齿数、单位脉冲数量、所述间隙差值、所述偏心距等因素,计算得到所需的目标数量。
65.更进一步的,s143中可以采用第一计算式计算所述目标数量,所述第一计算式为:
[0066][0067]
式中,n0为所述目标数量,k2为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k1为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δh为所述间隙差值,m为所述单位脉冲数量,l为所述偏心距。
[0068]
其中,在计算目标数量时考虑到多个因素,其中,两个齿轮的齿数来体现电机和偏心轴之间的传动关系,间隙差值可以体现偏心轴需要转动的幅度大小,偏心距可以体现偏心轴的偏心程度,单位脉冲数量可以体现编码器的分辨率指标,这些参数都是影响目标数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基于这些参数计算得到的目标数量可以满足实际场景的需求,避免一些影响因素发生变化而影响到目标数量的计算准确性。
[0069]
下面对上述第一计算式的由来进行简要说明:
[0070]
首先,初始状态为偏心轴和同心轴的圆心在同一水平线,此时第二齿轮的旋转角度为0
°
。当第二齿轮的旋转角度为α
°
时,偏心轴也旋转α
°
,即偏心轴的内圆圆心和外圆圆心的连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α
°
。α可以表示为:
[0071][0072]
其中,n为在本次间隙调整中编码器当前已经发出脉冲的累计数量,其余参数的含义同上。
[0073]
此时,偏心轴和同心轴的间隙的变化量δh表示为:δh=l*sinα;
[0074]
接着,偏心轴和同心轴的间隙表示为h1 δh,h1为基准间隙;
[0075]
基于以上各个表达式,经过一系列的推导便可以得到上述第一计算式。
[0076]
s150、启动所述电机运行,在所述电机运行过程中对所述编码器发出脉冲的累计数量进行统计,并根据实时统计的累计数量和所述目标数量控制所述电机停止运行。
[0077]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首先确定所述偏心轴和所述同心轴之间的目标间隙和基准间隙,进而计算两者的间隙擦差值,进而根据电机和偏心轴之间的传动关系、间隙差值和偏心轴的偏心距,便可以计算本次间隙调整对应的目标数量;接着,根据间隙差值的正负可以确定电机的转动方向,然后按照该转动方向启动所述电机运行,对所述编码器发出脉冲的累计数量进行统计,并根据实时统计的累计数量和所述目标数量控制所述电机停止运行。该过程中人员的参与程度低,人员只需要输入相关的参数就可以实现间隙的自动调整,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实现较高的自动化程度,从而可以提高间隙调整的精度,减少人为误差,而且提高间隙调整的速度,同时也可以节约人力成本。
[0078]
可理解的是,在计算得到目标数量之后,便可以启动电机,在电机启动过程中编码器发出脉冲,因此对脉冲数量进行统计。如果本次调整前的初始间隙为基准间隙,则统计的累计数量达到目标数量时,控制电机停止运行,此时偏心轴和同心轴之间的间隙刚好为目标间隙。如果本次调整前初始间隙不是基准间隙,则可以在目标数量的基础上调整。
[0079]
即,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4,s150可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51~s152:
[0080]
s151、获取上一次间隙调整对应的目标间隙;
[0081]
s152、若上一次间隙调整对应的目标间隙为所述基准间隙,则根据所述间隙差值的正负确定电机的转动方向,按照所述转动方向启动所述电机运行,对本次间隙调整过程中所述编码器发出脉冲的累计数量进行统计,并在统计的累计数量达到本次调整对应的目标数量时控制所述电机停止运行。
[0082]
也就是说,在本次间隙调整之前,偏心轴和同心轴之间的初始间隙为基准间隙。因此在本次间隙调整过程中,当统计的累计数量达到本次调整所计算得到的目标数量时,偏心轴和同心轴之间的间隙达到了本次调整对应的目标间隙,此时控制电机停止。
[0083]
当然,如果本次调整为第一次调整,也是在统计的累计数量达到本次调整对应的目标数量时控制所述电机停止运行。
[0084]
进一步的,也有可能出现在本次间隙调整之前偏心轴和同心轴之间的间隙不是基准间隙的情况,因此参见图4,s150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s153~s156:
[0085]
s153、若上一次间隙调整对应的目标间隙不等于所述基准间隙,则获取上一次间隙调整对应的目标数量;
[0086]
s154、计算本次间隙调整对应的目标数量与上一次间隙调整对应的目标数量之间的差值;
[0087]
s155、根据所述差值的正负,确定所述电机的转动方向;
[0088]
s156、启动所述电机以所述转动方向运行,以对所述偏心轴和所述同心轴之间的间隙进行调整;对本次间隙调整过程中所述编码器发出脉冲的累计数量进行统计,并在统计的累计数量达到所述差值的绝对值时控制所述电机停止运行。
[0089]
可理解的是,如果在本次调整之前偏心轴和同心轴之间的间隙不是基准间隙,则获取是上一次间隙调整对应的目标数量。然后计算本次间隙调整所计算得到的目标数量和上一次间隙调整对应的目标数量之间的差值。若该差值为正值,说明需要本次调大间隙。如果差值为负值,说明本次需要调小间隙。例如,电机正转,本次调整后间隙会变大,而电机反转,本次调整后间隙会变小。因此可以根据差值的正负确定电机的转动方向,使得电机在该转动方向下运行。在本次调整中编码器发出的脉冲的累计数量达到该差值的绝对值时,说明偏心轴和同心轴之间的间隙已经由上一次间隙调整对应的目标间隙变化到了本次间隙调整对应的目标间隙,实现了间隙的调整。
[0090]
可见,如果在本次调整前的初始间隙为基准间隙,则可以在统计的累计数量达到本次调整对应的目标数量时控制所述电机停止运行。而如果本次调整前的初始间隙不是基准间隙,则可以在本次调整对应的目标数量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具体的,计算本次间隙调整对应的目标数量与上一次间隙调整对应的目标数量之间的差值,根据所述差值的正负确定所述电机的转动方向,启动所述电机以所述转动方向运行,在本次间隙调整过程中统计的累计数量达到所述差值的绝对值时控制所述电机停止运行。可见,不论本次调整前初始间隙是否为基准间隙,都能实现将间隙调整至目标间隙,而不需要在每次间隙调整前将间隙重调至基准间隙。即,每次间隙调整可以在上一次调整的基础上实现,可以简化间隙调整的流程。
[0091]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0092]
若在所述电机运行过程中发生异常掉电,则记录掉电时所述编码器已发出脉冲的累计数量;
[0093]
在上电后获取在掉电时所记录的累计数量;
[0094]
启动所述电机运行,对在本次上电后所述编码器发出脉冲的累计数量进行统计,并根据实时统计的累计数量、所述目标数量和所记录的累计数量控制所述电机停止运行。
[0095]
即,在一次间隙调整的过程中,如果发生了异常而导致中途掉电问题,则记录下编码器在当前已经发出脉冲的累计数量。如果在掉电前的间隙调整之前,偏心轴和同心轴之间为基准间隙,则计算所述目标数量和所记录的累计数量之间的差值,然后当实时统计的累计数量达到该差值时便可以控制电机停止运行。
[0096]
如果在掉电之前的间隙调整之前,偏心轴和同心轴之间的间隙不是基准间隙,则可以依据s151~s156进行电机控制。例如,计算本次间隙调整对应的目标数量和上一次间隙调整对应的目标数量之间的差值,记为第一差值。根据该第一差值的正负确定电机的转动方向。然后上电后启动所述电机运行,对在本次上电后所述编码器发出脉冲的累计数量进行统计,并根据实时统计的累计数量达到第一差值的绝对值与在掉电时所记录的累计数量之间的差值时,便可以控制电机停止运行。
[0097]
可见,在间隙调整过程中如果发生异常掉电而中止间隙调整的话,会记录下编码器已经发出脉冲的累计数量。在上电后继续进行间隙调整,此时间隙调整依据的是目标数量、掉电时记录的脉冲的累计数量以及实时统计的脉冲的累计数量,从而继续完成间隙调整任务。
[0098]
当然,在完成一次的间隙调整后,也会将目标间隙和目标数量记录下来。
[0099]
可见,如果在间隙调整的过程中发生异常掉电的问题,则可以在上电后自动的继续进行调整,使得在上电后将间隙调整到所需的目标间隙,也就是说,即便在间隙调整过程中发生的异常问题,也不会影响到间隙的调整流程,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非常具有实用价值。
[0100]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偏心结构的间隙调整装置。所述偏心结构包括偏心轴和同心轴,所述偏心轴与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电机上安装有编码器。
[0101]
参见图5,所述装置100包括:
[0102]
第一确定模块110,用于确定所述偏心轴和所述同心轴之间的目标间隙;
[0103]
第二确定模块120,用于确定所述偏心轴和所述同心轴的基准间隙;其中,所述偏心轴的内圆圆心和外圆圆心位于同一水平线时所述偏心轴和所述同心轴之间的间隙为所述基准间隙;
[0104]
第一计算模块130,用于计算所述目标间隙和所述基准间隙之间的间隙差值;
[0105]
第二计算模块140,用于根据所述偏心轴和所述电机之间的传动关系、所述间隙差值以及所述偏心轴的偏心距,计算本次间隙调整对应的目标数量;其中,所述目标数量为所述偏心轴和所述同心轴之间的间隙从所述基准间隙达到所述目标间隙时所述编码器发出脉冲的累计数量;
[0106]
电机控制模块150,用于启动所述电机运行,在所述电机运行过程中对所述编码器发出脉冲的累计数量进行统计,并根据实时统计的累计数量和所述目标数量控制所述电机停止运行。
[0107]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和所述偏心轴之间的传动机构包括具有啮合关系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电机连接,以使所述电机运行时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二齿轮为偏心齿轮,且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偏心轴同轴连接。
[0108]
进一步的,第二计算模块包括:
[0109]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和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
[0110]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编码器的单位脉冲数量;其中,所述单位脉冲数量为所述编码器转动一圈发出脉冲的累计数量;
[0111]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所述间隙差值、所述偏心距以及所述单位脉冲数量,计算所述目标数量。
[0112]
更进一步的,第一计算单元用于采用第一计算式计算所述目标数量,所述第一计算式为:
[0113][0114]
式中,n0为所述目标数量,k2为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k1为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δh为所述间隙差值,m为所述单位脉冲数量,l为所述偏心距。
[0115]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机控制模块包括:
[0116]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上一次间隙调整对应的目标间隙;
[0117]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若上一次间隙调整对应的目标间隙为所述基准间隙,则根据所述间隙差值的正负确定电机的转动方向,按照所述转动方向启动所述电机运行,对本次间隙调整过程中所述编码器发出脉冲的累计数量进行统计,并在统计的累计数量达到本次调整对应的目标数量时控制所述电机停止运行。
[0118]
进一步的,电机控制模块还包括:
[0119]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若上一次间隙调整对应的目标间隙大于所述基准间隙,则获取上一次间隙调整对应的目标数量;
[0120]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本次间隙调整对应的目标数量与上一次间隙调整对应的目标数量之间的差值;
[0121]
方向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差值的正负,确定所述电机的转动方向;
[0122]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启动所述电机以所述转动方向运行,以对所述偏心轴和所述同心轴之间的间隙进行调整;对本次间隙调整过程中所述编码器发出脉冲的累计数量进行统计,并在统计的累计数量达到所述差值的绝对值时控制所述电机停止运行。
[0123]
在一个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
[0124]
异常处理单元,用于:若在所述电机运行过程中发生异常掉电,则记录掉电时所述编码器已发出脉冲的累计数量;在上电后获取在掉电时所记录的累计数量;启动所述电机运行,对在本次上电后所述编码器发出脉冲的累计数量进行统计,并根据实时统计的累计数量、所述目标数量和所记录的累计数量控制所述电机停止运行。
[0125]
可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中有关内容的解释、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举例等内容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中的相应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0126]
第三方面,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偏心结构的间隙调整系统,所述偏心结构包括偏心轴和同心轴,所述间隙调整系统包括电机和安装在所述电机上的编码器,所述偏心轴与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编码器与所述电机的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为第二方面提供的间隙调整装置。
[0127]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间隙调整系统中包括电机、编码器,电机和偏心轴之间可以通过传动机构实现传动连接;编码器设置在电机上,用于在电机运行时发出脉冲信号。电机中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通过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实现对间隙的调整。
[0128]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间隙调整系统还可以包括:所述电机和所述偏心轴之间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其中: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电机连接;其中,所述电机运行时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二齿轮为偏心齿轮且与所述偏心轴同轴连接。
[0129]
这里提供了一种传动机构,电机运行,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偏心轴转动,从而实现间隙调整。
[0130]
可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中有关内容的解释、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举例等内容可以参见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中的相应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0131]
第四方面,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设备,该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机器可读程序;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
于调用所述机器可读程序,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0132]
可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设备中有关内容的解释、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举例等内容可以参见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中的相应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0133]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0134]
具体地,可以提供配有存储介质的系统或者装置,在该存储介质上存储着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代码,且使该系统或者装置的计算机(或cpu或mpu)读出并执行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程序代码。
[0135]
在这种情况下,从存储介质读取的程序代码本身可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何一项实施例的功能,因此程序代码和存储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构成了本发明的一部分。
[0136]
用于提供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实施例包括软盘、硬盘、磁光盘、光盘(如cd-rom、cd-r、cd-rw、dvd-rom、dvd-ram、dvd-rw、dvd rw)、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和rom。可选择地,可以由通信网络从服务器计算机上下载程序代码。
[0137]
此外,应该清楚的是,不仅可以通过执行计算机所读出的程序代码,而且可以通过基于程序代码的指令使计算机上操作的操作系统等来完成部分或者全部的实际操作,从而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实施例的功能。
[0138]
此外,可以理解的是,将由存储介质读出的程序代码写到插入计算机内的扩展板中所设置的存储器中或者写到与计算机相连接的扩展模块中设置的存储器中,随后基于程序代码的指令使安装在扩展板或者扩展模块上的cpu等来执行部分和全部实际操作,从而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的功能。
[0139]
可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有关内容的解释、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举例等内容可以参见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中的相应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0140]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0141]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发明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挂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
[0142]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