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汽车滚装船的滚装处所可变安全通道的设计方法与流程

2022-11-09 21:37: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滚装船的滚装处所可变安全通道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车辆按照左驾驶位和右驾驶位进行分类;s2、根据汽车滚装船上的泊车顺序和驾驶位类别,留出通道空间;s3、将所述通道空间划定为安全通道,并进行标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滚装船的滚装处所可变安全通道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汽车滚装船上的泊车顺序和驾驶位类别包括:具有左驾驶位的车辆从右舷到左舷依次泊车、具有左驾驶位的车辆左右舷同时泊车、具有右驾驶位的车辆左右舷同时泊车,具有右驾驶位的车辆从左舷到右舷到依次泊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滚装船的滚装处所可变安全通道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左驾驶位的车辆从右舷到左舷依次泊车,包括以下步骤:s211、将第一辆车的车头朝船首,乘客车门紧靠右舷舷侧停好;s212、驾驶员下车后,绑扎好第一辆车;s213、沿汽车滚装船的船宽方向,将下一辆车紧靠第一辆车的左侧停好,驾驶员下车后,绑扎好当前车辆;s214、循环步骤s213,沿船宽方向停好最后第n辆车,驾驶员下车后,绑扎好第n辆车,所述第n辆车的左侧为留出的通道空间。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滚装船的滚装处所可变安全通道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右驾驶位的车辆从左舷到右舷到依次泊车,包括以下步骤:s221、将第一辆车的车头朝船首,乘客车门紧靠左舷舷侧停好;s222、驾驶员下车后,绑扎好第一辆车;s223、沿汽车滚装船的船宽方向,将下一辆车紧靠第一辆车的右侧停好,驾驶员下车后,绑扎好当前车辆;s224、循环步骤s223,沿船宽方向停好最后第n辆车,驾驶员下车后,绑扎好第n辆车,所述第n辆车的右侧为留出的通道空间。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滚装船的滚装处所可变安全通道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左驾驶位的车辆左右舷同时泊车,包括以下步骤:s231、在汽车滚装船的右舷处,将右舷第一辆车的车头朝船首,乘客车门紧靠右舷舷侧停好;s232、驾驶员下车后,绑扎好右舷第一辆车;s233、沿汽车滚装船的船宽方向,将右舷下一辆车紧靠右舷第一辆车的左侧停好,驾驶员下车后,绑扎好当前车辆;s234、循环步骤s233,至右舷第x辆车停至汽车滚装船的船中位置处;s235、在汽车滚装船的左舷处,将左舷第一辆车的车头朝船尾,乘客车门紧靠左舷舷侧停好;s236、驾驶员下车后,绑扎好左舷第一辆车;s237、沿汽车滚装船的船宽方向,将左舷下一辆车紧靠左舷第一辆车的左侧停好,驾驶员下车后,绑扎好左舷当前车辆;s238、循环步骤s237,至所述左舷第y辆车停至汽车滚装船的船中位置处;s239、所述左舷第y辆车与右舷第x辆车之间的间距为通道空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滚装船的滚装处所可变安全通道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右驾驶位的车辆左右舷同时泊车,包括以下步骤:s241、在汽车滚装船的左舷处,将左舷第一辆车的车头朝船首,乘客车门紧靠左舷舷侧停好;s242、驾驶员下车后,绑扎好左舷第一辆车;s243、沿汽车滚装船的船宽方向,将左舷下一辆车紧靠左舷第一辆车的右侧停好,驾驶员下车后,绑扎好左舷当前辆车;s244、循环步骤s243,至所述左舷第x辆车停至汽车滚装船的船中位置处;s245、在汽车滚装船的右舷处,将右舷第一辆车的车头朝船尾,乘客车门紧靠右舷舷侧停好;s246、驾驶员下车后,绑扎好右舷第一辆车;s247、沿汽车滚装船的船宽方向,将右舷下一辆车紧靠右舷第一辆车的右侧停好,驾驶员下车后,绑扎好右舷当前辆车;s248、循环步骤s247,至所述右舷第y辆车停至汽车滚装船的船中位置处;s249、所述右舷第y辆车与左舷第x辆车之间的间距为通道空间。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汽车滚装船的滚装处所可变安全通道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通道的宽度为大于600mm。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滚装船的滚装处所可变安全通道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在所述安全通道上设置彩色胶带或拼图块进行标识。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滚装船的滚装处所可变安全通道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车辆按照左驾驶位和右驾驶位进行分类;S2、根据汽车滚装船上的泊车顺序和驾驶位类别,留出通道空间;S3、将所述通道空间划定为安全通道,并进行标识。本发明通过改变在舷侧设置固定安全通道的习惯思路,转为根据船主实际装载需要,灵活调整安全通道的位置,并辅以相应标识,从而可以为船主提供最大化的空间利用和更便捷的装卸车流程;并且,避免采用大量的、永久的标志油漆,为船厂节约了建造成本。为船厂节约了建造成本。为船厂节约了建造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徐芝良 晋文菊 谢立新 樊红元 马洪猛 黎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2.07.29
技术公布日:2022/11/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