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压电振动片、压电振子、电子设备以及移动体的制作方法

2022-11-09 21:29: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压电振动片,该压电振动片包含:压电基板,其包含振动部;第1激励电极,其包含第1基底电极层和第1上电极层,其中,所述第1基底电极层被配置于所述振动部的第1面,所述第1上电极层被配置于所述第1基底电极层上;以及第2激励电极,其包含第2基底电极层和第2上电极层,其中,所述第2基底电极层被配置于所述振动部的与所述第1面相反侧的第2面,所述第2上电极层被配置于所述第2基底电极层上,所述第2上电极层的厚度t
a2
与所述振动部的厚度t1之比t
a2
/t1为1.4%以上且小于1.9%。2.一种压电振动片,该压电振动片包含:压电基板,其包含振动部;第1激励电极,其包含第1基底电极层和第1上电极层,其中,所述第1基底电极层被配置于所述振动部的第1面,所述第1上电极层被配置于所述第1基底电极层上;以及第2激励电极,其包含第2基底电极层和第2上电极层,其中,所述第2基底电极层被配置于所述振动部的与所述第1面相反侧的第2面,所述第2上电极层被配置于所述第2基底电极层上,所述第2上电极层的厚度t
a2
与所述振动部的厚度t1之比t
a2
/t1为1.9%以上且小于2.4%。3.一种压电振动片,该压电振动片包含:压电基板,其包含振动部;第1激励电极,其包含第1基底电极层和第1上电极层,其中,所述第1基底电极层被配置于所述振动部的第1面,所述第1上电极层被配置于所述第1基底电极层上;以及第2激励电极,其包含第2基底电极层和第2上电极层,其中,所述第2基底电极层被配置于所述振动部的与所述第1面相反侧的第2面,所述第2上电极层被配置于所述第2基底电极层上,所述第2上电极层的厚度t
a2
与所述振动部的厚度t1之比t
a2
/t1为2.4%以上3.0%以下。4.一种压电振动片,该压电振动片包含:压电基板,其包含振动部;第1激励电极,其包含第1基底电极层和第1上电极层,其中,所述第1基底电极层被配置于所述振动部的第1面,所述第1上电极层被配置于所述第1基底电极层上;以及第2激励电极,其包含第2基底电极层和第2上电极层,其中,所述第2基底电极层被配置于所述振动部的与所述第1面相反侧的第2面,所述第2上电极层被配置于所述第2基底电极层上,所述第2上电极层的厚度t
a2
与所述振动部的厚度t1之比t
a2
/t1为1.4%以上3.0%以下。5.一种压电振动片,该压电振动片包含:压电基板,其包含振动部;第1激励电极,其包含第1基底电极层和第1上电极层,其中,所述第1基底电极层被配置于所述振动部的第1面,所述第1上电极层被配置于所述第1基底电极层上;以及第2激励电极,其包含第2基底电极层和第2上电极层,其中,所述第2基底电极层被配置
于所述振动部的与所述第1面相反侧的第2面,所述第2上电极层被配置于所述第2基底电极层上,所述压电振动片在125℃的空间内放置1000小时后的频率变化量

f/f0处于-5ppm以上 20ppm以内的范围内。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电振动片,其中,所述第1基底电极层包含金以外的材质。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电振动片,其中,所述第1上电极层的材质是金。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电振动片,其中,所述第2基底电极层是与所述第1基底电极层相同的材质。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电振动片,其中,所述第2上电极层的材质是金。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电振动片,其中,所述压电基板包含与所述振动部连接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含第1厚壁部和第2厚壁部,其中,在俯视时,所述第1厚壁部被配置于所述振动部的一方侧,所述第2厚壁部相对于所述振动部被配置于与所述一方侧相反的一侧,在所述第2厚壁部设置有与所述第1激励电极连接的第1端子以及与所述第2激励电极连接的第2端子。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电振动片,其中,在俯视时,所述第2激励电极的形状是将矩形的四角切除后得到的形状。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电振动片,其中,所述压电基板是at切石英基板。13.一种压电振子,该压电振子包含: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电振动片;基板;以及固定部件,所述压电基板包含与所述振动部连接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固定部件安装于所述基板。14.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含:权利要求13所述的压电振子;显示部;以及壳体,其收纳所述压电振子,并安装有所述显示部。15.一种移动体,该移动体包含:权利要求13所述的压电振子;电子控制单元,其搭载有所述压电振子;以及车体,其搭载有所述电子控制单元。16.一种压电振动片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工序:压电振动片外形形成工序,在压电基板形成振动部和固定部;基底电极层形成工序,在所述压电基板的所述振动部的第1面形成作为金以外的材质
的第1基底电极层,在与所述第1面相反侧的第2面形成与所述第1基底电极层相同材质的第2基底电极层;以及上电极层形成工序,在所述第1基底电极层上形成材质为金的第1上电极层,在所述第2基底电极层上形成与所述第1上电极层相同材质的第2上电极层,在所述上电极层形成工序中,所述第1上电极层形成为所述第1上电极层的厚度t
a1
与所述振动部的厚度t1之比t
a1
/t1处于1.4%以上且小于1.9%的范围内,所述第2上电极层形成为所述第2上电极层的厚度t
a2
与所述振动部的厚度t1之比t
a2
/t1处于1.4%以上且小于1.9%的范围内。17.一种压电振动片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工序:压电振动片外形形成工序,在压电基板形成振动部和固定部;基底电极层形成工序,在所述压电基板的所述振动部的第1面形成作为金以外的材质的第1基底电极层,在与所述第1面相反侧的第2面形成与所述第1基底电极层相同材质的第2基底电极层;以及上电极层形成工序,在所述第1基底电极层上形成材质为金的第1上电极层,在所述第2基底电极层上形成与所述第1上电极层相同材质的第2上电极层,在所述上电极层形成工序中,所述第1上电极层形成为所述第1上电极层的厚度t
a1
与所述振动部的厚度t1之比t
a1
/t1处于1.9%以上且小于2.4%的范围内,所述第2上电极层形成为所述第2上电极层的厚度t
a2
与所述振动部的厚度t1之比t
a2
/t1处于1.9%以上且小于2.4%的范围内。18.一种压电振动片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工序:压电振动片外形形成工序,在压电基板形成振动部和固定部;基底电极层形成工序,在所述压电基板的所述振动部的第1面形成作为金以外的材质的第1基底电极层,在与所述第1面相反侧的第2面形成与所述第1基底电极层相同材质的第2基底电极层;以及上电极层形成工序,在所述第1基底电极层上形成材质为金的第1上电极层,在所述第2基底电极层上形成与所述第1上电极层相同材质的第2上电极层,在所述上电极层形成工序中,所述第1上电极层形成为所述第1上电极层的厚度t
a1
与所述振动部的厚度t1之比t
a1
/t1处于2.4%以上且小于3.0%的范围内,所述第2上电极层形成为所述第2上电极层的厚度t
a2
与所述振动部的厚度t1之比t
a2
/t1处于2.4%以上且小于3.0%的范围内。19.一种压电振动片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工序:压电振动片外形形成工序,在压电基板形成振动部和固定部;基底电极层形成工序,在所述压电基板的所述振动部的第1面形成作为金以外的材质的第1基底电极层,在与所述第1面相反侧的第2面形成与所述第1基底电极层相同材质的第2基底电极层;以及上电极层形成工序,在所述第1基底电极层上形成材质为金的第1上电极层,在所述第2基底电极层上形成与所述第1上电极层相同材质的第2上电极层,在所述上电极层形成工序中,所述第1上电极层形成为所述第1上电极层的厚度t
a1
与所述振动部的厚度t1之比t
a1
/t1处于1.4%以上3.0%以下的范围内,所述第2上电极层形成为
所述第2上电极层的厚度t
a2
与所述振动部的厚度t1之比t
a2
/t1处于1.4%以上3.0%以下的范围内。20.根据权利要求16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电振动片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上电极层形成工序之后,还包含频率调整工序,在所述频率调整工序中,改变所述第1上电极层的厚度来调整所述振动部的谐振频率。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压电振动片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频率调整工序中,通过反溅射来改变所述第1上电极层的厚度。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压电振动片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频率调整工序中,通过蒸镀或溅射来改变所述第1上电极层的厚度。23.一种压电振子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工序:压电振动片外形形成工序,在压电基板形成振动部和固定部;基底电极层形成工序,在所述压电基板的所述振动部的第1面形成作为金以外的材质的第1基底电极层,在与所述第1面相反侧的第2面形成与所述第1基底电极层相同材质的第2基底电极层;上电极层形成工序,在所述第1基底电极层上形成材质为金的第1上电极层,在所述第2基底电极层上形成与所述第1上电极层相同材质的第2上电极层;载置工序,将所述固定部安装于封装主体,将所述压电基板载置于所述封装主体;以及密封工序,将盖部件焊接到所述封装主体,将所述压电基板密封在所述封装主体与所述盖部件之间,在所述上电极层形成工序中,所述第1上电极层形成为所述第1上电极层的厚度t
a1
与所述振动部的厚度t1之比t
a1
/t1处于1.4%以上且小于1.9%的范围内,所述第2上电极层形成为所述第2上电极层的厚度t
a2
与所述振动部的厚度t1之比t
a2
/t1处于1.4%以上且小于1.9%的范围内。24.一种压电振子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工序:压电振动片外形形成工序,在压电基板形成振动部和固定部;基底电极层形成工序,在所述压电基板的所述振动部的第1面形成作为金以外的材质的第1基底电极层,在与所述第1面相反侧的第2面形成与所述第1基底电极层相同材质的第2基底电极层;上电极层形成工序,在所述第1基底电极层上形成材质为金的第1上电极层,在所述第2基底电极层上形成与所述第1上电极层相同材质的第2上电极层;载置工序,将所述固定部安装于封装主体,将所述压电基板载置于所述封装主体;以及密封工序,将盖部件焊接到所述封装主体,将所述压电基板密封在所述封装主体与所述盖部件之间,在所述上电极层形成工序中,所述第1上电极层形成为所述第1上电极层的厚度t
a1
与所述振动部的厚度t1之比t
a1
/t1处于1.9%以上且小于2.4%的范围内,所述第2上电极层形成为所述第2上电极层的厚度t
a2
与所述振动部的厚度t1之比t
a2
/t1处于1.9%以上且小于2.4%的范围内。25.一种压电振子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工序:压电振动片外形形成工序,在压电基板形成振动部和固定部;
基底电极层形成工序,在所述压电基板的所述振动部的第1面形成作为金以外的材质的第1基底电极层,在与所述第1面相反侧的第2面形成与所述第1基底电极层相同材质的第2基底电极层;上电极层形成工序,在所述第1基底电极层上形成材质为金的第1上电极层,在所述第2基底电极层上形成与所述第1上电极层相同材质的第2上电极层;载置工序,将所述固定部安装于封装主体,将所述压电基板载置于所述封装主体;以及密封工序,将盖部件焊接到所述封装主体,将所述压电基板密封在所述封装主体与所述盖部件之间,在所述上电极层形成工序中,所述第1上电极层形成为所述第1上电极层的厚度t
a1
与所述振动部的厚度t1之比t
a1
/t1处于2.4%以上且小于3.0%的范围内,所述第2上电极层形成为所述第2上电极层的厚度t
a2
与所述振动部的厚度t1之比t
a2
/t1处于2.4%以上且小于3.0%的范围内。26.一种压电振子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工序:压电振动片外形形成工序,在压电基板形成振动部和固定部;基底电极层形成工序,在所述压电基板的所述振动部的第1面形成作为金以外的材质的第1基底电极层,在与所述第1面相反侧的第2面形成与所述第1基底电极层相同材质的第2基底电极层;上电极层形成工序,在所述第1基底电极层上形成材质为金的第1上电极层,在所述第2基底电极层上形成与所述第1上电极层相同材质的第2上电极层;载置工序,将所述固定部安装于封装主体,将所述压电基板载置于所述封装主体;以及密封工序,将盖部件焊接到所述封装主体,将所述压电基板密封在所述封装主体与所述盖部件之间,在所述上电极层形成工序中,所述第1上电极层形成为所述第1上电极层的厚度t
a1
与所述振动部的厚度t1之比t
a1
/t1处于1.4%以上3.0%以下的范围内,所述第2上电极层形成为所述第2上电极层的厚度t
a2
与所述振动部的厚度t1之比t
a2
/t1处于1.4%以上3.0%以下的范围内。27.根据权利要求23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电振子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载置工序之前或之后,还包含频率调整工序,在所述频率调整工序中,改变所述第1上电极层的厚度来调整所述振动部的谐振频率。28.根据权利要求23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电振子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载置工序之前和之后,还包含频率调整工序,在所述频率调整工序中,改变所述第1上电极层的厚度来调整所述振动部的谐振频率。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压电振子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载置工序之前的所述频率调整工序中,进行频率的粗调,在所述载置工序之后的所述频率调整工序中,进行频率的微调。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压电振子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频率调整工序中,通过反溅射来改变所述第1上电极层的厚度。31.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压电振子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频率调整工序中,通过反溅射来改变所述第1上电极层的厚度。
32.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压电振子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频率调整工序中,通过蒸镀或溅射来改变所述第1上电极层的厚度。33.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压电振子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频率调整工序中,通过蒸镀或溅射来改变所述第1上电极层的厚度。34.根据权利要求23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电振子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减压环境中、或者在氮气的环境中进行所述密封工序。

技术总结
压电振动片、压电振子、电子设备以及移动体,压电振动片包含:压电基板,其包含振动部;第1激励电极,其包含第1基底电极层和第1上电极层,其中,所述第1基底电极层被配置于所述振动部的第1面,所述第1上电极层被配置于所述第1基底电极层上;以及第2激励电极,其包含第2基底电极层和第2上电极层,其中,所述第2基底电极层被配置于所述振动部的与所述第1面相反侧的第2面,所述第2上电极层被配置于所述第2基底电极层上,所述第2上电极层的厚度(t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雄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16.09.28
技术公布日:2022/11/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