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钢丝冠带条加强全钢子午线轮胎的制作方法

2022-10-29 20:51: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子午线轮胎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丝冠带条加强全钢子午线轮胎。


背景技术:

2.汽车的行驶离不开轮胎,子午线轮胎就是轮胎的一种,它具有滚动阻力小,节约燃料,胎面耐磨性好,使用的寿命长等特点,子午线轮胎分为全钢丝子午线轮胎,半钢丝子午线轮胎,全纤维子午线轮胎,子午线轮胎的性能比一般轮胎更好,随着科技的发展,全钢子午线轮胎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然而现在的全钢子午线轮胎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就比如:
3.现在使用的全钢子午线轮胎,它经常用于载重或工程机械车辆上,所承受的重量较大,使全钢子午线轮胎的负担较重,使全钢子午线轮胎的损耗较快;
4.因此要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丝冠带条加强全钢子午线轮胎,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现在使用的全钢子午线轮胎,它经常用于载重或工程机械车辆上,所承受的重量较大,使全钢子午线轮胎的负担较重,使全钢子午线轮胎的损耗较快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丝冠带条加强全钢子午线轮胎,包括轮胎主体和钢圈,所述轮胎主体的内部安装有钢圈,且钢圈的外侧安装有三角胶,所述轮胎主体帘线层的上侧设置有强化机构,且强化机构包括有第一钢丝层、连接扣、第二钢丝层和连接块;
7.所述轮胎主体帘线层的上侧安装有第一钢丝层,且第一钢丝层的上侧固定有连接扣,所述连接扣的内侧贯穿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两端连接有第二钢丝层。
8.优选的,所述第一钢丝层与连接扣呈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二钢丝层与连接块呈一体化结构。
9.优选的,所述第二钢丝层的上侧固定有带束层组。
10.优选的,所述轮胎主体胎肩和胎侧的内部依次连接有第一钢丝帘线层和第二钢丝帘线层。
11.优选的,所述第一钢丝帘线层的上侧与带束层组的上层带束层压合连接。
12.优选的,所述第一钢丝帘线层的下侧与三角胶相固定。
13.优选的,所述第二钢丝帘线层的上侧与第二钢丝层的一端压合连接。
14.优选的,所述第二钢丝帘线层的下侧与三角胶相固定。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钢丝冠带条加强全钢子午线轮胎,通过连接扣与连接块进行贯穿连接,使第一钢丝层与第二钢丝层之间形成交互结构,使钢丝带束层之间的相互配合,分散减轻全钢子午线轮胎的负担,使全钢子午线轮胎的损耗减缓,通过第二钢丝层的两端分别与带束层组的上层带束层和三角胶进行固定,且第二钢丝
帘线层的上侧与第二钢丝层和三角胶进行固定,增强胎肩和胎侧的强度,使全钢子午线轮胎更耐用。
16.1、该钢丝冠带条加强全钢子午线轮胎,通过连接扣与连接块进行贯穿连接,使第一钢丝层与第二钢丝层之间形成交互结构,使第一钢丝层和第二钢丝层更好的共同分担承受内应力,使钢丝带束层之间的相互配合,分散减轻全钢子午线轮胎的负担,使全钢子午线轮胎的损耗减缓;
17.2、该钢丝冠带条加强全钢子午线轮胎,通过第二钢丝层的两端分别与带束层组的上层带束层和三角胶进行固定,且第二钢丝帘线层的上侧与第二钢丝层和三角胶进行固定,使轮胎主体的胎肩和胎侧承受能力进行加强,使全钢子午线轮胎的周向变形减小,使带束层和胎肩和胎侧的连接更为贴合牢固,增强胎肩和胎侧的强度,使全钢子午线轮胎更耐用。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强化机构正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强化机构俯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轮胎主体;2、钢圈;3、三角胶;4、强化机构;41、第一钢丝层;42、连接扣;43、第二钢丝层;44、连接块;5、带束层组;6、第一钢丝帘线层;7、第二钢丝帘线层。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钢丝冠带条加强全钢子午线轮胎,包括轮胎主体1和钢圈2,轮胎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钢圈2,且钢圈2的外侧安装有三角胶3,轮胎主体1帘线层的上侧设置有强化机构4,且强化机构4包括有第一钢丝层41、连接扣42、第二钢丝层43和连接块44轮胎主体1帘线层的上侧安装有第一钢丝层41,且第一钢丝层41的上侧固定有连接扣42,连接扣42的内侧贯穿有连接块44,且连接块44的两端连接有第二钢丝层43,第一钢丝层41与连接扣42呈一体化结构,第二钢丝层43与连接块44呈一体化结构。
25.通过连接扣42与连接块44进行贯穿连接,使第一钢丝层41与第二钢丝层43之间形成交互结构,使第一钢丝层41和第二钢丝层43更好的共同分担承受内应力,使钢丝带束层之间的相互配合,分散减轻全钢子午线轮胎的负担,使全钢子午线轮胎的损耗减缓。
26.第二钢丝层43的上侧固定有带束层组5,轮胎主体1胎肩和胎侧的内部依次连接有第一钢丝帘线层6和第二钢丝帘线层7,第一钢丝帘线层6的上侧与带束层组5的上层带束层压合连接,第一钢丝帘线层6的下侧与三角胶3相固定,第二钢丝帘线层7的上侧与第二钢丝层43的一端压合连接,第二钢丝帘线层7的下侧与三角胶3相固定。
27.通过第二钢丝层43的两端分别与带束层组5的上层带束层和三角胶3进行固定,且第二钢丝帘线层7的上侧与第二钢丝层43和三角胶3进行固定,使轮胎主体1的胎肩和胎侧承受能力进行加强,使全钢子午线轮胎的周向变形减小,使带束层和胎肩和胎侧的连接更为贴合牢固,增强胎肩和胎侧的强度,使全钢子午线轮胎更耐用。
28.综上所述,通过连接扣42与连接块44进行贯穿连接,使第一钢丝层41与第二钢丝层43之间形成交互结构,使第一钢丝层41和第二钢丝层43更好的共同分担承受内应力,使钢丝带束层之间的相互配合,分散减轻全钢子午线轮胎的负担,使全钢子午线轮胎的损耗减缓,通过第二钢丝层43的两端分别与带束层组5的上层带束层和三角胶3进行固定,且第二钢丝帘线层7的上侧与第二钢丝层43和三角胶3进行固定,使轮胎主体1的胎肩和胎侧承受能力进行加强,使全钢子午线轮胎的周向变形减小,使带束层和胎肩和胎侧的连接更为贴合牢固,增强胎肩和胎侧的强度,使全钢子午线轮胎更耐用,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29.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钢丝冠带条加强全钢子午线轮胎,包括轮胎主体(1)和钢圈(2),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钢圈(2),且钢圈(2)的外侧安装有三角胶(3),所述轮胎主体(1)帘线层的上侧设置有强化机构(4),且强化机构(4)包括有第一钢丝层(41)、连接扣(42)、第二钢丝层(43)和连接块(44);所述轮胎主体(1)帘线层的上侧安装有第一钢丝层(41),且第一钢丝层(41)的上侧固定有连接扣(42),所述连接扣(42)的内侧贯穿有连接块(44),且连接块(44)的两端连接有第二钢丝层(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丝冠带条加强全钢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丝层(41)与连接扣(42)呈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二钢丝层(43)与连接块(44)呈一体化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丝冠带条加强全钢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丝层(43)的上侧固定有带束层组(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丝冠带条加强全钢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主体(1)胎肩和胎侧的内部依次连接有第一钢丝帘线层(6)和第二钢丝帘线层(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丝冠带条加强全钢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丝帘线层(6)的上侧与带束层组(5)的上层带束层压合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丝冠带条加强全钢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丝帘线层(6)的下侧与三角胶(3)相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丝冠带条加强全钢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丝帘线层(7)的上侧与第二钢丝层(43)的一端压合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钢丝冠带条加强全钢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丝帘线层(7)的下侧与三角胶(3)相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丝冠带条加强全钢子午线轮胎,包括轮胎主体和钢圈,所述轮胎主体的内部安装有钢圈,且钢圈的外侧安装有三角胶,所述轮胎主体帘线层的上侧设置有强化机构,且强化机构包括有第一钢丝层、连接扣、第二钢丝层和连接块。该钢丝冠带条加强全钢子午线轮胎,通过连接扣与连接块进行贯穿连接,使第一钢丝层与第二钢丝层之间形成交互结构,使钢丝带束层之间的相互配合,分散减轻全钢子午线轮胎的负担,使全钢子午线轮胎的损耗减缓,通过第二钢丝层的两端分别与带束层组的上层带束层和三角胶进行固定,且第二钢丝帘线层的上侧与第二钢丝层和三角胶进行固定,增强胎肩和胎侧的强度,使全钢子午线轮胎更耐用。使全钢子午线轮胎更耐用。使全钢子午线轮胎更耐用。


技术研发人员:杨峰 王少敏 刘明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潍坊市华东橡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2
技术公布日:2022/10/2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